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 網友:馬上讀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網友:馬上讀

11月18日消息,近日,浙江工商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引起熱議,題目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論文中指出,董明珠的自戀人格導致格力電器產生內部人控制,主要表現為:董事會權力失衡;向關聯方輸送利益。

文章還分析了董明珠自戀人格對格力電器業績的影響,稱董明珠傾向採取冒險決策和固執己見的自戀人格表現,導致格力電器多元化失敗,使得格力電器至今仍未找到新的增長點。

文章稱,對於處於導入期或成長期的企業,CEO自戀可能利大於弊;而對於處於成熟期或者衰退期的企業而言,CEO 自戀可能弊大於利。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看到這些奇葩論文,我懷疑自己上了個假大學

科學研究無禁區,畢竟不是布魯諾時代了。

嚴肅的學術論文,沒想到還可以這麼逗。

雲吸貓可以是一門學問,蟋蟀的戰鬥力值得深入探討,甚至連銀行行長的面相都可以拿來研究,網友雲裡霧裡,只好冠之以「奇葩論文」。

此前,幾篇奇葩論文曾在網絡流傳:《烏有之貓:雲吸貓迷群的認同與幻想》、《中國傳統文化對蟋蟀身體與戰鬥力關係的認識》、《行長的面部寬高比影響銀行績效的路徑研究》。

初聽題目,不少人還以為是哪裡冒出來的三流山寨論文,但其實,這些論文都是國內頂尖名校出產的。

翻開論文背景,《烏有之貓:雲吸貓迷群的認同與幻想》的作者是浙江大學的碩士,《中國傳統文化對蟋蟀身體與戰鬥力關係的認識》的作者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師,《行長的面部寬高比影響銀行績效的路徑研究》的第一作者是南開大學的教授。

奇葩論文不是最近才有的事兒,搜一搜近些年被網友調侃的論文,才發現原來學術論文這麼接地氣:《八角茴香對滷雞揮發性風味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石頭剪刀布博弈中的社會循環與條件響應》、《當人們在烤麵包裡看到耶穌基督的臉的時候,大腦內會有何種反應》。

奇葩論文不僅國內有,國外也有,比如這篇《貓身上的跳蚤和狗身上的跳蚤誰跳得更遠》,可是拿過搞笑諾貝爾獎的。

學術論文有其嚴謹的操作流程,那麼,這些網友口中的奇葩論文,都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呢?

第一,一篇嚴謹的學術論文都是從選題開始的。

浙江大學碩士王暢是《烏有之貓:雲吸貓迷群的認同與幻想》的作者,據悉選題跟作者和導師的喜好有關,因為王暢吸貓,導師養貓又吸貓,這個選題在開題時就經過了專業老師的認可。

這跟學校的學術氛圍也有關係,據王暢解釋,他們學院比較自由和多元,不會框住學生去寫老舊沉悶的八股文,只要是有討論價值的都可以寫,「星座」、「同人文」、「耽美」這些,全都有相關的論文。

第二,學術研究要站得住、立得穩、證得清,這些都是基本要求。

中國科學院大學講師陳天嘉是《中國傳統文化對蟋蟀身體與戰鬥力關係的認識》的作者,陳天嘉告訴周刊君,他在前人的基礎上挖掘了一些新的史料,再輔助田野考察,實地走訪了北京地區的鬥蟋蟀比賽。

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專職教師的介紹頁面上,還可以找到他在蟋蟀方面的研究證據——「以動物行為學重構了中國傳統鬥蟋活動中的爭鬥知識」,「第十三屆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二等獎(《中國傳統蟋蟀譜研究》)」。

第三,學術研究還要兼顧前沿發展,在已有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南開大學教授李建標是《行長的面部寬高比影響銀行績效的路徑研究》的第一作者,他告訴周刊君說,「面部寬高比論文屬於生理、行為和神經科學範疇,現在決策科學研究已從行為層面深入到神經層面,算是前沿研究。」

這樣的研究李建標十幾年前就想做,但當時網際網路沒有現在發達,開放度也沒有現在高,想找個照片也找不到。

現在,李建標可以方便地收集幾千張照片,用軟體處理面部寬高比的數據,「實際上,我們是做了一個系列,包括行長的、市長市委書記的、公安局長的,等等。」

這些學術論文嚴肅是真的,奇葩也是真的,關鍵是用什麼樣的眼光去看待。

首先,奇葩論文研究的價值和意義在哪裡?

陳天嘉跟周刊君探討價值意義時說,今天當人們在談論一件事情的價值意義時,更多的是與創收相關,而忽略了學術本身的價值。

他以研究的蟋蟀為例,如何認識這個昆蟲,把這件事弄清楚,本身就是它的價值。

求知,是陳天嘉認為的研究目的,「我們團隊做的科學史研究本身就比較小眾,見不到立竿見影的商業效果,也基本沒有國家科研基金的項目資助,完全是學者的興趣使然。」

其次,這些論文被認為無意義,本身也就值得細細玩味。

現實中,這些論文免不了被打上「奇葩」的標籤,吃瓜群眾也養成了冷嘲熱諷的習慣。

所謂隔行如隔山,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王暢覺得,吃瓜群眾覺得這種話題毫無意義,只是因為沒有用一種陌生化的學術眼光去感知它。

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在跟周刊君談到這種社會風氣時表示:「對學術論文最有評論資格的應該是本專業、本學科的人,而不是什麼吃瓜群眾。」

再者,若說奇葩論文無意義,那麼不奇葩的論文就有價值了?

試著捫心自問,眼下有多少論文都是速成品呢。《勞動報》做了一份關於《大學生會花多少時間寫畢業論文?》的研究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超過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論文,有47%的學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

速成的論文無非東抄西摘,冷飯熱炒,新現象是不會去研究的,不好複製嘛。反觀王暢的這篇雲吸貓論文,據悉因為新現象比較難把握,寫的過程也就比較艱難,不過最終得到了老師們的肯定,在盲審的時候拿了全「優」。

另外,中國高校論文洗稿、代寫一直都在上演。央視此前曾曝光一個論文代寫、期刊代發的灰產工作室一年的單量,按平均一單兩萬元算,4688單一年能產生近1億左右的流水。

奇葩論文以前有,現在有,以後當然也會有,奇葩論文這條路沒有堵的必要。

陳天嘉跟周刊君表示,這個問題從追求學術自由的角度不應該過於武斷,在遵循學術規範的前提下,學術研究應當鼓勵自由探索。

回顧歷史,打破常規的研究,也伴生了一些超經驗的「奇葩怪題」,伽利略、布魯諾、哥白尼的學說在當時不都是奇葩麼?

李建標說:「科學研究無禁區,畢竟不是布魯諾時代了。」

相關焦點

  • 研究董明珠自戀碩士論文從知網消失
    近日,浙江工商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莫名「走紅」。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了解到,該篇論文的提交時間是今年1月,由浙江工商大學一名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陳舒心撰寫,論文指導老師是謝詩蕾。該論文以格力電器為例,深入剖析CEO董明珠的自戀如何導致內部人控制,以及其將會對企業的業績產生何種影響。文章直指董明珠的自戀人格導致格力電器產生內部人控制問題——董事會權利失衡、向關聯方輸送利益。
  • 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結論:CEO自戀可能弊大於利
    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結論:CEO自戀可能弊大於利時間:2020-11-18 19: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碩士論文研究董明珠自戀 結論:CEO自戀可能弊大於利 近日,浙江工商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引起熱議,題目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66.930, -1.47
  • 董明珠式自戀,實質上是一種自強
    最近,有篇論文火了。浙江工商大學的某個研究生以格力電器為例,寫了篇題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的論文,對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作出了「自戀」的評價。網絡上炸開了鍋,一時間眾說紛紜。董明珠,最著名的董小姐,你怎麼看?
  • 董明珠「自戀」?雷軍馬雲表示不服!
    來源:東方財富網近日,一篇碩士學位論文《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忽然在網絡「走紅」。論文以格力電器為例,深入剖析企業高管的自戀人格導致產生內部人控制問題,例如董事會權利失衡、向關聯方輸送利益。論文中指出,董明珠的自戀人格導致格力電器產生內部人控制,主要表現為:1)董事會權力失衡;2)向關聯方輸送利益。
  • 董明珠被指因自戀型人格耽誤格力
    近日董明珠被人懟了,而且懟得「有理有據」,浙江工商大學有一篇題目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以格力電器為例】的碩士學位論文,列舉了董明珠在格力電器CEO位置的自戀三大表現,1)渴望支配性權力;2)採取冒險決策;3)固執己見。
  • 院士被指數十篇論文抄襲 中國工程院:正調查研究
    >近日有網友在網上舉報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曾發表的多篇論文系抄襲他人碩士學位論文。這位網友指出,李兆申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肝膽外科雜誌》2008年第5期上發表的《膽道惡性梗阻的內鏡治療》一文,疑似剽竊浙江大學醫學院2003級碩士生羅靈和於2006年3月發表的碩士學位論文《肝外阻塞性黃疸的內鏡治療分析》,文字複製比達到47.7%。
  • 什麼是MPhil研究型碩士?和PHD博士有什麼區別?
    對於研究型碩士是市面上的信息比較少。讀博不是一個輕鬆的活,對於那些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讀博士,或者背景相對較弱,或分數不理想,直接申請博士會很困難的同學來說,MPhil是你進入博士的一個有效過渡方式,因為從MPhil申請到博士比從授課型碩士申請進入博士階段容易更多。
  • 5年前被董明珠怒斥,跑去賣米粉的北大碩士,如今過得怎樣?
    讀碩士研究生期間的他,就曾有過數篇學術論文在一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  平時酷愛看書的他,也喜歡寫文章來充實自己的空餘時間,充滿文人情懷的張天一在大學期間就已經發表的多篇文章。  當時,在《青年文摘》、《讀者》等各大雜誌和報紙上,年輕、充滿思想活力的張天一總是活躍在幀幀書頁裡;在新浪等平臺發布的文章帖子也獲得了大量的點擊量和閱讀量。
  • 科技企業家的自戀行為啟示錄
    前段時間,一篇名為《CEO自戀及其經濟後果研究》論文中就提到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的自戀行為;面對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陰陽怪氣」,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朋友圈疑似回應「明年在中國被我們打得找不著東」。
  • 論文被頂刊拒絕後,他們的研究最終得了諾貝爾獎
    Maiman和Lamb在《物理評論快報》( Physical Review)上共同發表了兩篇文章,第二篇是基於他自己的論文研究。他的論文實驗對他研製雷射很有幫助。1950年參軍時,上司讓他負責早期的核磁共振儀器(NMR),當他離開部隊時,就已經發表了4篇論文了。之後拿到化學學士學位後,去道康寧公司的梅隆實驗室工作,一邊在梅隆實驗室工作的時候,一邊在匹茲堡大學攻讀化學碩士學位。
  • 黃邦欽:研究海洋浮遊植物30年,「一粟」之中讀滄海
    研究海洋浮遊植物三十年,黃邦欽——「一粟」之中讀滄海本報記者 顏 珂這位廈門大學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用30多年時間在我國近海開展了150航次的現場研究,建成了配套參數齊全的浮遊植物群落生態學實測數據集。窺探海洋裡的「大千世界」1988年,黃邦欽從廈門大學生物系畢業,碩士畢業論文即以海洋硅藻為研究對象。
  • 最新研究:海水明顯升溫 後果極其嚴重
    過去50年裡地球90%的熱能注入了海裡最新的分析研究顯示,去年海水溫度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來自世界各國11家研究機構的14名科學家發出警告稱,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水升溫已呈現出越來越嚴重的勢頭。專業雜誌《大氣科學研究》發表的相關調研指出,過去十年是五十年代以來,海水溫度最高的十年,而最近五年的海水溫度又是過去十年當中最高的。科學家們發出警告的同時,也呼籲人們採取實際行動遏制氣候變化。海水溫度升高的後果非常嚴重,比如它會導致嚴重的颶風和降雨,引發諸如澳洲、加州和亞馬遜河流域的森林大火。海水升溫後的氧氣含量降低對魚類及其他生物危害極大。熱脹冷縮的效應下,海平面會升高。
  • 給貓寫論文不算什麼……還有這些更「走火入魔」的!
    前幾天,浙江大學一位碩士的畢業論文,就是以「雲吸貓」為題來寫的。文中提出了通過網絡看貓的「雲吸貓」現象,並稱其為「精神鴉片」。有人會質疑,「吸貓」這種話題作為碩士畢業論文合適嗎?能體現出專業性嗎?但論文的作者認為,這個選題「也是反映時代變化的方式」,沒什麼不妥。
  • 碩士、博士和博士後有什麼區別?
    然而,對於碩士研究生而言,其學習內容考試則主要在於課題研究,同時兼顧適量的專業課程學習。以學術型碩士為例,其三年的學習期中只有一年的時間用於修學分、學習各種專業必修、選修課程。在其餘兩年時間內,碩士研究生主要跟隨導師開展課題的研究工作。也就是說,學術研究是一個碩士研究生的主要學習任務。
  • 女,985碩士,國企工作6年,剛考上西交博士,該不該去讀?
    決策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社會轉型迅猛、迭代加快、存量經濟的時代,每一種選擇往往指向了不同的道路、生活境遇和人生狀態。網友「zhixiao2415」提出的這個問題,引起了壇友們熱議,115位網友進行了回復留言,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 去英國讀一年制碩士,回國後的認可度怎樣?就業情況如何?
    小編專注高考、大學及考研的研究歡迎關注:考研大家去英國讀一年制碩士,回國後的認可度怎樣?就業情況如何?英國的研究生培養制度,或者說大英國協的研究生培養制度,自成體系,他們的碩士與世界其他很多國家的大學不同,碩士一般是一年制,包括授課型和學術型兩種。
  • 研究阿曼史學?必讀這九頁紙和三本書
    《「世界史學老三」中最具申報國家社科基金潛力的三國史學史》3.《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公示:中國的阿拉伯國別史學史研究開啟》4.《阿拉伯國別史學史研究入門書1:茅利塔尼亞史學》5.《阿拉伯國別史學史研究入門書2:摩洛哥史學》6.《阿拉伯國別史學史研究入門讀物3:研究阿爾及利亞史學?要讀這18種專業期刊!》7.
  • 攻讀博士學位:出自美國博士的研究論文26條心經
    顯然,依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這種趨勢還將進一步持續和增強。近幾年來,在我國高等教育界又出現了近半數博士生延期畢業的狀況。因而,如何幫助博士生按期完成學業成為了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除外國家教育政策、大學管理機制、教師管理機制等等大政方針之外,博士生個人應該注意些哪些問題,採取哪些適宜措施來幫助自己順利完成學業,對此類問題也可能同樣值得思考。
  • 屠呦呦最新研究論文寫了什麼?中文全文翻譯來了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官網 圖6月17日,屠呦呦團隊關於抗瘧疾治療新方案的研究進展引發廣泛關注,相關報導在網絡上刷屏。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際學術期刊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官網獲悉,相關研究論文(英文)一個多月前,在第12個世界瘧疾日(4月25日)發表。該論文為Perspective(前瞻性觀點),一共有三頁。
  • 【好書推薦】《犯罪故意研究》&《刑法中的間接故意研究》
    內容簡介  刑法學是以研究犯罪及其刑事責任為對象的科學。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這個時代的研究基礎已經成型,對外交往活躍,司法實踐規範,這些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同時,青年一代的刑法學人如何趕上浪潮,發現真問題,作出自己的理論貢獻,也面臨著更多的競爭和挑戰。  《刑法中的間接故意研究》就誕生於這樣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