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
心肌梗死是最常見的猝死原因,很多心肌壞死患者之所以沒有得到有效救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發生心肌梗死後耽誤了,沒能夠及時就診。
既然大多數人都知道心肌梗死必須分秒必爭,為什麼還有很多人不能第一時間去醫院呢?那是因為很多人發生心肌梗死後,都不知道自己心梗了。您肯定好奇,都心肌梗死了怎麼還不知道呢?因為大部分人都認為心肌梗死就是胸痛、心前區疼痛這些症狀。說的也沒錯,確實典型的心肌梗死就是胸痛持續不緩解,但還有很多心肌梗死患者並不表現為胸痛,所以當這部分人心肌梗死的時候,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心肌梗死了,於是就可能耽誤,最終錯過最佳搶救時間,甚至猝死。
一、我國心肌梗死現狀讓人擔憂
統計顯示:
我國10%的心梗患者自己去醫院的路上去世;
我國15%的心肌梗死患者會在第一時間撥打120;
我國50%心肌梗死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心肌梗死了;
我國不到30%的人知道得了心肌梗死要做支架搶救;
也就是說一半心肌梗死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發生了心肌梗死。
二、最新研究表明60%的心肌梗死沒有胸痛症狀
我們常常能聽到或看到胸痛中心,這主要是為了搶救心肌梗死患者設立的綠色快捷通道。為什麼叫胸痛中心,因為心肌梗死最典型的表現,最多見的表現就是胸痛持續不緩解,所以叫胸痛中心。
但研究顯示,有很多心肌梗死患者並不表現為胸痛,被稱為無胸痛心肌梗死,佔到心肌梗死的一半還多。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藉助於(ARIC)研究和(CHS)研究,發現:大約60%的心梗為無痛性心梗,無痛性心梗患者出現心原性猝死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近3倍。無痛性心梗發生猝死的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2.65倍,典型胸痛型心肌梗死發生猝死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3.99倍。白人、男士、年輕的無痛性心梗患者出現猝死的風險相對更高。
三、如何才能早發現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一旦發生,唯一正確的方法就是第一時間撥打120,第一時間到醫院後開通血管,這樣才能大大降低死亡率。
典型的心肌梗死:
持續的胸痛,胸痛持續超過15-20分鐘以上不緩解,伴隨大汗、胸悶、憋氣、瀕死感等等;這屬於典型的心肌梗死。這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大部分都能第一時間去醫院,因為確實難受,不得不去醫院。
往往耽誤的就是那些不典型的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簡單理解就是持續15-20分鐘不緩解的心絞痛,但心絞痛並非就是胸痛、心前區疼痛這麼簡單,心絞痛有很多表現。
除了胸痛、心前區疼痛,心絞痛還可能表現為牙疼、頭疼、後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還可能是胸悶憋氣、咽部緊縮感、大汗淋漓、噁心嘔吐、想上廁所、眼前發黑等等表現。這些表現的心肌梗死,常常被大家忽視。
如果從上述症狀上懷疑心肌梗死,最簡單的確診方法就是,第一時間做一個心電圖,30元的心電圖最簡單最快捷,甚至很準確的說明有沒有心肌梗死。對於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過心電圖基本上就能確診或排除。對於另一種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除了症狀和心電圖,還需要結合肌鈣蛋白、心肌酶等抽血化驗才能確診或排除。
總結:
心肌梗死是最危重的疾病,是導致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我們需要了解心肌梗死常常表現為胸痛不緩解,但還有一半心肌梗死並不表現為胸痛;如果身體出現一些自己不明確原因的不舒服持續15分鐘不緩解,最好去做一份心電圖,尤其是有三高的人,父母有心肌梗死的人,最近熬夜、壓力大、勞累、疲乏、劇烈運動、暴飲暴食、抽菸酗酒等等這些人,一旦發生這些不適,最好去做個心電圖,以免耽誤!
【心血管王醫生版權】
原標題:《心肌梗死一定會胸痛?闢謠:60%心梗無胸痛,猝死風險高3倍》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