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一定會胸痛?60%心梗無胸痛,猝死風險高3倍

2021-01-09 澎湃新聞
心肌梗死一定會胸痛?60%心梗無胸痛,猝死風險高3倍

2021-01-08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

心肌梗死是最常見的猝死原因,很多心肌壞死患者之所以沒有得到有效救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發生心肌梗死後耽誤了,沒能夠及時就診。

既然大多數人都知道心肌梗死必須分秒必爭,為什麼還有很多人不能第一時間去醫院呢?那是因為很多人發生心肌梗死後,都不知道自己心梗了。您肯定好奇,都心肌梗死了怎麼還不知道呢?因為大部分人都認為心肌梗死就是胸痛、心前區疼痛這些症狀。說的也沒錯,確實典型的心肌梗死就是胸痛持續不緩解,但還有很多心肌梗死患者並不表現為胸痛,所以當這部分人心肌梗死的時候,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心肌梗死了,於是就可能耽誤,最終錯過最佳搶救時間,甚至猝死。

一、我國心肌梗死現狀讓人擔憂

統計顯示:

我國10%的心梗患者自己去醫院的路上去世;

我國15%的心肌梗死患者會在第一時間撥打120;

我國50%心肌梗死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心肌梗死了;

我國不到30%的人知道得了心肌梗死要做支架搶救;

也就是說一半心肌梗死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發生了心肌梗死。

二、最新研究表明60%的心肌梗死沒有胸痛症狀

我們常常能聽到或看到胸痛中心,這主要是為了搶救心肌梗死患者設立的綠色快捷通道。為什麼叫胸痛中心,因為心肌梗死最典型的表現,最多見的表現就是胸痛持續不緩解,所以叫胸痛中心。

但研究顯示,有很多心肌梗死患者並不表現為胸痛,被稱為無胸痛心肌梗死,佔到心肌梗死的一半還多。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藉助於(ARIC)研究和(CHS)研究,發現:大約60%的心梗為無痛性心梗,無痛性心梗患者出現心原性猝死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近3倍。無痛性心梗發生猝死的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2.65倍,典型胸痛型心肌梗死發生猝死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3.99倍。白人、男士、年輕的無痛性心梗患者出現猝死的風險相對更高。

三、如何才能早發現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一旦發生,唯一正確的方法就是第一時間撥打120,第一時間到醫院後開通血管,這樣才能大大降低死亡率。

典型的心肌梗死:

持續的胸痛,胸痛持續超過15-20分鐘以上不緩解,伴隨大汗、胸悶、憋氣、瀕死感等等;這屬於典型的心肌梗死。這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大部分都能第一時間去醫院,因為確實難受,不得不去醫院。

往往耽誤的就是那些不典型的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簡單理解就是持續15-20分鐘不緩解的心絞痛,但心絞痛並非就是胸痛、心前區疼痛這麼簡單,心絞痛有很多表現。

除了胸痛、心前區疼痛,心絞痛還可能表現為牙疼、頭疼、後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還可能是胸悶憋氣、咽部緊縮感、大汗淋漓、噁心嘔吐、想上廁所、眼前發黑等等表現。這些表現的心肌梗死,常常被大家忽視。

如果從上述症狀上懷疑心肌梗死,最簡單的確診方法就是,第一時間做一個心電圖,30元的心電圖最簡單最快捷,甚至很準確的說明有沒有心肌梗死。對於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過心電圖基本上就能確診或排除。對於另一種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除了症狀和心電圖,還需要結合肌鈣蛋白、心肌酶等抽血化驗才能確診或排除。

總結:

心肌梗死是最危重的疾病,是導致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我們需要了解心肌梗死常常表現為胸痛不緩解,但還有一半心肌梗死並不表現為胸痛;如果身體出現一些自己不明確原因的不舒服持續15分鐘不緩解,最好去做一份心電圖,尤其是有三高的人,父母有心肌梗死的人,最近熬夜、壓力大、勞累、疲乏、劇烈運動、暴飲暴食、抽菸酗酒等等這些人,一旦發生這些不適,最好去做個心電圖,以免耽誤!

【心血管王醫生版權】

原標題:《心肌梗死一定會胸痛?闢謠:60%心梗無胸痛,猝死風險高3倍》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持續性胸痛不緩解?可能是心肌梗死!急救千萬記住兩個「120」
    「醫生,我胸痛。」東莞厚街的一名男子在兩個朋友的相伴下,來了醫院的急診科。男子的病情進展迅猛,很快就陷入昏迷。這名四十多歲的男子此前表示自己胸痛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昏迷之後立刻被帶到搶救室進行心電圖的檢測,最終確認為心肌缺血以及急性心肌梗塞。經過一番及時的搶救,該男子最終脫離生命危險。一、急性心肌梗死是怎麼回事兒?
  • 人在猝死前會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嗎?
    研究發現,大多數猝死患者都患有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擴張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等,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梗死後嚴重心力衰竭的患者,猝死的風險最高,危險係數最大。年輕人猝死的主要原因包括心肌梗死和惡性心律失常。 究其原因,在這些人群中,大部分猝死的人發生意外前都有巨大壓力,極度疲勞,生活極不規律,並且長期有嚴重的不良生活習慣,包括飲食結構不合理、暴飲暴食、失眠、長期熬夜、抽菸、喝酒、嚴重缺乏運動等原因。
  • 年輕人為什麼會猝死?
    雖然發病率和其他國家相比並不算高,但以中國龐大的人口推算,每年我國心源性猝死發病人數要超過54萬,相當於每分鐘有1人發生心臟性猝死,為世界之首。雖然,多數心源性猝死發生在65歲以上,但近年來也呈現出了一定的年輕化趨勢。
  • 25歲女演員心梗猝死!3大自救法,記住了關鍵時刻救你一命
    然而,這值得我們重視以及重新審視的問題是——「心梗猝死」。心梗並非老年病,趨向年輕化心梗,即心肌梗死、心肌梗塞,是發生猝死的常見疾病之一。其致病原因在於,血管裡的斑塊破裂或脫落,形成的「血栓」徹底把血管堵死了,導致心肌缺血並發生壞死,從而造成惡性心律失常、心臟驟停。
  • 這幾種胸痛就不是
    其實,引起胸痛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人覺得心口突然被針扎了一下,或者岔氣兒疼了一會兒,是不是心絞痛、犯心梗了?究竟有哪些常見的胸痛不一定是心絞痛呢?今天就給大家挑選了幾個常見胸痛與心肌缺血的胸痛做個簡單區分。從外往裡數,第一個是皮膚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比較常見,而且疼痛比較劇烈,局部碰觸或者摩擦的時候會加劇,帶狀皰疹早期不一定有疹子出來,表面看不到不一定不是,需要鑑別。
  • 高血壓不吃藥,他凌晨起來胸痛難忍,沒想到……
    高血壓病人的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比正常血壓者高 3~4 倍,而且收縮壓(俗稱「高壓」)和舒張壓(俗稱「低壓」)都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 高血壓在心肌梗死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了加速和惡化的作用,會加劇病變進展。 不少患者總以為,「高血壓不吃藥也沒事」。但沒有症狀並不代表沒有損傷。
  • 醫生的朋友才41歲,後背痛以為是頸椎病,沒想到會是心肌梗死前兆
    這才給我打電話諮詢,王醫生讓他趕緊到醫院,做心電圖提示心肌梗死,而且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心臟超聲提示已經發生心衰……問:為啥不早來呢?答:以為頸椎病呢,想著沒啥大事,就沒看!問:為啥不想著是心梗呢?答:心梗不是都會有胸痛嗎?心梗肯定會胸痛!這是謠言!
  • 27歲小夥子打籃球猝死!猝死前身體5個救命信號,人人都要清楚
    可是,為什麼猝死會青睞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呢?年輕人猝死多跟壓力有關!從理論上說,人的壓力越大,越容易出現睡眠不足、精神緊張、運動不足等情況。如果還有吸菸、飲酒、高脂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容易導致身體代謝異常,加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心肌梗死誘發的基礎也就有了。
  • 又是心梗猝死!年僅25歲的知名女演員去世,「老年病」為何纏上年輕人?
    什麼是心肌梗死?近年來,心梗這個危險的心臟疾病屢屢與死亡聯繫在一起。心肌梗死不但是引起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不積極正規治療還會引起心衰,一旦發生心衰,5年死亡率是50%。也就是心肌梗死很嚴重,不但會猝死,還會縮短壽命。歸根到底這和當下很多人不良的生活習慣有著重要關係!熬夜、作息不規律、大量抽菸、喝酒飲食習慣不好,如過度飽餐或高脂飲食.......
  • 氣溫降1℃心梗風險增2% 專家:胸痛是心梗直接信號
    「寒冷會刺激血管收縮,最主要的影響是心臟供血不足。氣溫降1℃,心梗風險就會增加2%。」德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齊志剛說,有冠心病危險因素的人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易發人群。寒冷刺激下,人體末梢血管處於收縮狀態,會導致動脈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尤其是從溫暖的室內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突然收縮,容易造成血流供應中斷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 胸痛、呼吸困難都是心肌梗死?有可能是心臟裡的「章魚」在作怪!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心臟疾病中,有一種疾病也和「章魚」有關係,這種疾病常常由於劇烈的情緒衝擊引發心臟功能障礙,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等類似心肌梗死的症狀,但是,給患者進行冠脈造影檢查卻顯示沒有血管堵塞,這種疾病醫學上稱為「應激性心肌病」。應激性心肌病的「章魚」在哪?你可能會疑問,前面說應激性心肌病和章魚有關係,章魚在哪呢?
  • 拼多多23歲員工加班猝死:「別透支了,真會死人的!」
    由於工作過度,身體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睡眠長期嚴重不足,心率容易異常,情緒波動較大,猝死風險高。2、大量飲酒的人酒精可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性,加快心率。酒精也會促進大量血管收縮物質釋放,使得血管不斷收縮。另外酒精也會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形成血栓因子,增加心血管和心臟負擔,從而誘發冠心病,甚至會突發心梗。3、情緒衝動且壓抑的人這種人的血液腎上腺素含量比較高,過於興奮,血壓容易飆升,還有一種比較浮躁,但壓抑自己不表現出來也要注意。
  • 心梗、猝死,過度勞累能否引發猝死?專家告訴你有哪些預警信號
    最近某電商企業22歲員工深夜猝死,引發社會關注,2021年1月1日,《巴啦啦小魔仙》的女主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疑因心梗去世,年僅25歲。年輕的生命稍縱即逝,令人唏噓不已。網友紛紛留言表達惋惜。那麼,從臨床醫學角度如何看待猝死和心梗,猝死年輕化的原因是什麼?過度勞累能否引發猝死?發生猝死前有哪些徵兆?如何避免?遇到有人突然暈倒該如何救治?
  • 肥厚性心肌病是青少年運動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猝死率高需及警惕
    導語: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肥厚為特徵心肌疾病,猝死率非常高,通常情況下表現為勞力性呼吸困難,胸痛和乏力等,主要的治療方式是通過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由於不同的患者患病,所以預後差異非常大,不少的患者症狀比較輕微,壽命和正常人並無兩樣,只有少數患者進展為終期末心衰,也有一少部分患者現房顫,並且肥厚型心肌病是青少年運動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 天氣炎熱,胸痛劇烈要區分中暑和心梗
    在家裡折騰了近2個小時,老人胸痛仍無緩解,家人這才覺得不對勁,急忙連夜送至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救治。該院急診科黃帥金醫師接診,了解到凌爹爹有冠心疾病,立即進行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老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合併陳舊性下壁心肌梗死,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
  •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猝死
    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狀是胸痛,但是也有出現作為合併症的脈率不齊或心臟破裂,是猝死的重要原因。 2、肺梗塞 血栓堵塞肺的血管,出現胸痛或喘不過氣的症狀。肺的大血管被堵塞的話會發生猝死。
  • 心肌梗死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麼?需要用到哪些藥物才能救命
    雖然胸痛是心肌梗死最常見的症狀,但並非胸痛就是心肌梗死,也並非沒有胸痛就不是心肌梗死。除了典型的胸痛、心前區疼痛外,心肌梗死還可能是牙疼、頭疼、肩膀疼痛、後背疼痛、上腹疼痛、胸悶憋氣、大汗淋漓等等表現持續不緩解,都可能是心肌梗死。這些症狀結合心電圖ST段抬高樣的特殊表現,才能確診心肌梗死;或經過抽血化驗肌鈣蛋白、心肌酶升高才能確診心肌梗死。
  • 得了冠心病會影響我們的壽命?闢謠:態度和自律決定壽命長短
    但我們時常會聽到猝死的消息,在猝死人群中,75%是因為心臟病猝死的,而在心臟病中絕大部分是嚴重的冠心病,比如心肌梗死、心絞痛、血管痙攣等等引起的。,導致死亡風險增加。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預防冠心病加重,才能有效的預防斑塊破裂,預防血栓形成,預防心肌梗死,預防猝死。
  • 25歲女演員猝死,心臟如果這麼跳,專家喊你趕緊去醫院
    在飲食不健康、生活不規律、大量熬夜等誘因驅使下,中青年出現心肌梗死的比例正逐年增加。在心肌梗死的「死亡名單」上囊括了年輕人、中年人、老年人,運動員、商界精英、政要、演員導演、醫護人員等赫然在列,更有無數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