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小程序賽道,微信開創至今近三年,日活量上去了,使用時長卻沒突破;百度即將步入正軌,卻黯然停更了瀏覽器;釘釘剛剛入局,背靠優質企業用戶,但大眾用戶會用釘釘麼,並不會。所以360的機會在於下沉、在於彌補手機的舒適度、在於與給開發者更大空間,從而跑出一條差異化甚至可以說是無人的快車道。
360公司於7月5日上線小程序平臺,主要接口來自PC端360瀏覽器、360安全衛士,以及360移動端App。屆時,360成為入局「小程序」的第四家網際網路公司,同賽道上的其他競爭對手,還有微信App、百度客戶端以及阿里釘釘。
360高級副總裁楊炯緯接受TechWeb採訪。下文整理自網際網路公開數據以及TechWeb與楊炯緯對話內容。
割裂的場景如何重新連結?
越來越多的產品人會意識到:PC與移動端屏幕之間趨向「融合」。什麼概念呢?可以理解為:無論什麼場景,屏幕只是觸達用戶的信息載體,是工具,不是生產要素。
移動網際網路代給用戶新場景,能隨時隨地從手機屏幕獲取信息,而一旦有條件使用PC,用戶就會放下手機。所以,場景經常切換,用戶會期待能夠有「無痛銜接」的舒適感。
辦公用PC,路上用手機,似乎已是大部分人的主流配置。數據上,微信PC端使用時長逐年增長。本質在於大屏幕總能帶給人更好的信息體驗,看著更舒適,自然而然獲得沉浸感,更適合長時間、深度式信息,例如網課、視頻直播。小屏更適合碎片化信息,例如在使用手機時,用戶習慣於被突發社交資訊、推送內容吸引注意。
然而,過去「大屏生產,小屏消費」的說法漸漸不成立。越來越多的人用手機辦公,用大屏互動消費。那麼移動小屏最終會變為主流生產工具嗎?而PC淪為消費娛樂之地嗎?答案顯然是是否定的。TechWeb發現,PC上的娛樂、學習、工作、消費的回流趨勢明顯,小程序或許是帶動PC流量轉化的機會。
用戶只需「全場景」信息服務
回歸到底層邏輯:用戶需要的不是移動網際網路,也不是手機,而是一種個性化信息服務。
2018年數據顯示,微信小程序的日均使用時長7.5分鐘,完全符合開發者預期的「用完就走」情景;與此同時,PC端微信月均時長逼近3000分鐘,頻次和時長均呈增長趨勢。微信最早在移動端推廣小程序,而電腦端微信卻成了用戶辦公、社交的優先選擇,時至今日,微信PC暫未有任何小程序相關動作,對於360來講,或許是個窗口期。
另一方面,「微不足道」的小程序使用時長卻是「高頻交互」的另一體現。心裡層面,用戶不會擔心打開一項應用投入過多不必要時間,「點開、退出」動作門檻不會有壓力;需求層面,遇到實際問題,用戶會主動喚起小程序會,事後順手關閉。
TechWeb認為,這種無深度、低時長、高頻次的場景,是移動端小程序的首選。而PC端,用戶更需要深度、長時信息交互。如果保留低門檻的「點開、退出」動作,提供方便的登陸流程,可進一步發揮優勢PC:大屏、高帶寬、低延時、高響應,用戶可以在「沉浸-高頻」遊走自由。例如,看視頻時順手回復下消息,炒股的間隙搜索資訊。
所以360小程序恰好在兩個場景的「交集」處,應運而生。
PC上不求「爆款」,但要用起來舒服
目前來看,360小程序的開發門檻可能會和微信一樣,並不算高。所以更多的開發者將目光放到核心問題上:如何分得流量?
類比微信小程序,其流量來源多元:公眾號嵌入、內部搜索、二維碼以及好友分享,裂變式增長甚至帶出了幾款現象級產品:飛機大戰、跳一跳、搶票等。據統計,光是跳一跳,就「跳」出了上億流量。
360小程序冷啟動主渠道有二:軟體內推和搜索推薦。可以看出360主打轉化和激活固有用戶,也就是在原有存量市場上進行「二次開發」。PC端小程序平臺,圍繞原有360瀏覽器等平臺運行,優先為老用戶提供「新習慣」。這類似於一個流量「重新洗牌」的過程,開發者與其絞盡腦汁設計爆款,不如深挖功能需求,為用戶提供更沉浸的信息體驗。
楊炯瑋表示,360小程序將以「中心流量分發」的形式,幫助開發者的小程序產品觸達用戶,這與微信小程序的「去中心化」思維截然相反。微信的「去中心化」並沒有帶給開發者更多機會,頭部流量集中現象始終存在。
TechWeb認為,流量「中心分發」的形式激勵小程序開發者或產品經理轉移產品中心,不是考慮「爆不爆」,而是考慮產品用起來「舒服不舒服」。PC端天然的優勢還是大屏體驗:甚至不在於社交,不在於黑客增長,用起來舒服就是給用戶最好的產品。而流量本身是為了積累用戶,而不是製造熱點,能夠給用戶解決問題,是關鍵。PC端小程序的重點應是給特定需求人群,提供定製、切合的場景功能,最終解決實際問題,流量會自然而然增長。
與微信不同的是,360還為小程序增加側邊欄文章推送、訊息提醒。開發者有權限調用消息API接口推送實時消息,例如小程序動態、好友信息、快遞提醒。本質上,生活化程度越高,會有更大可能增加用戶黏性。
最後
小程序以「輕•簡」稱著,開發難度並不是最大門檻。360表示,今年8月底將推出小程序集成開發環境,進而降低開發成本。除此之外,目前還在對接第三方開發合作夥伴,未來可以幫助小商家、個人定製搭建360小程序。
360藉由自家PC流量架設平臺,或將孵化出下一批IP級小程序。而未來其他網際網路為了減小差距,也許會跟搶PC流量,但市面上能夠提供開發空間的瀏覽器,屈指可數。
回歸到「變現」方式上,360小程序計劃在移動廣告、激勵視頻等方面分成,鼓勵開發者創造流量收入。與此同時,平臺中跑出來的流量玩家,多半能夠通過電商接口、娛樂打賞等方式獲得另外一筆收入。PC端需求多元的生態環境,如同混沌的遠古海洋,能夠孕育出一批適應性強的的素食動物,也有可能淘汰一批貪食的肉食玩家。
當然,留給360小程序的問題也很多。例如,如何冷啟動,如何拉新,以及如何激活,PC端沒有後置鏡頭來掃描二維碼,或是公眾號文章入口,第一批靠分發流量換取的用戶積累起來可能會略顯緩慢。顯然,釋放360小程序的全部能力,仍需時日。(文/行者崟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