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適者生存之道:開始學習捕食魚類

2020-12-05 人民網

原標題:北極熊:適者生存之道

科學家在鳥島下觀察

隨著北極浮冰面積的減小,長期以來在浮冰上捕食海豹的北極熊受到了相當大的影響;另外,由於人類無限制地捕殺北極海豹,使得北極熊捕食海豹的可能性日益降低,北極熊面臨生存的威脅,數量有所減少。

然而,最近10年以來,部分北極熊卻能夠適應北極海豹難捕的狀況,一方面改變自己捕食海豹的傳統生活習慣,開始學習捕食魚類、鳥和鳥蛋,覓食海帶和嘗試吃青草;一方面更精細、節約地吞食海豹,無論是海豹肉、內臟或骨頭都儘可能地精細吞食,求得生存和繁衍。據研究北極熊的科學家說,僅僅在斯瓦爾巴群島及其附近海域,北極熊的數量已經從10年前的2000餘只增加到3000隻左右。

正如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所說:「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能夠對變化作出快速反應的。」

面對全球氣候環境變化,看看部分北極熊的明智之舉,人類更應該主動地認識並適應其變化規律,以求得更好地生存與發展。(高登義)

相關焦點

  • 世界不是弱肉強食,也不是適者生存!
    然後過了幾百年,又開始戰爭,一次次循環如此。整個人類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是我們喜歡戰爭嗎?並不是!弱肉強食在一次次戰爭中被人視為真理!後來有一個人在研究了生物進化之後說出一句話,生物的本質不是弱肉強食,而是適者生存。
  •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理論對嗎?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理論對嗎?古嶽丘壑社會達爾文主義,是把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應用到人類社會中,宣揚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社會學說。我認為有對的一面,也有不對的一面。生物進化論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法則,在大自然的動物界裡確實是存在的。當然,人類也是動物之一。但人類與自然界動物的區別是,人類能夠創造文明社會,並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如法制制度等,來制約人性惡的一面。自然界裡的動物是做不到這點的。人的本性與自然界動物的本性是善惡皆有的。而善惡又是通過資源的多少,來激發本性的。
  • 北極熊放到南極能生存嗎?
    作為海洋中的頂級獵食者,虎鯨是沒有天敵的。除了人類,這個星球上沒有能捕食虎鯨的動物。沒有。體重超過 2 噸的大白鯊,在虎鯨面前都是渣渣,遇到虎鯨都要繞著走。虎鯨捕食大白鯊的案例時有發生。作為靠肺呼吸的哺乳動物,靈活性和運動能力遠超魚類的鯊魚。最可怕的是,虎鯨還有兩項能力,使其在動物界是秒殺級的存在。第一,虎鯨有極高的智力水平。第二,虎鯨經常是十幾隻組團出沒,有組織有紀律。
  • 南極為何沒有北極熊?如果把北極熊送到南極,它還能生存嗎?
    別看這兩個地方如此寒冷,在南北兩極仍然生存著不少的動物,這些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已經適應了寒冷環境,成為了南北兩極的「土著居民」,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北極熊。北極熊的體型十分龐大,有著出色的嗅覺和觀察力,它的反應敏捷,捕食能力也十分強大。很多小型的海洋生物在面臨北極熊時,都被它的兇悍勇猛所收服。
  • 北極變暖或致北極熊開始捕食海豚
    據英國《衛報》報導,近日,挪威科學家第一次發現北極熊開始捕食海豚,並認為這是由全球變暖導致的。 北極熊主要以海豹為食,但是挪威極地研究所(Norwegian Polar Institute)的Jon Aars拍到了一隻北極熊吞食海豚的畫面,並在最新一期的《極地研究(Polar Research)》雜誌發表了這一發現。
  • 「適者生存」還是「適者誕生」?脆弱的DNA位點導致新型變異更快地...
    儘管困難重重,但是不同的物種和種群對解決生存挑戰往往會獨立地進化出相同的方法,而相同的基因會被吸收來進行突變,並使某些適應現象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現在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部分答案,至少對於三刺魚來說他們已經找到了答案。
  • 北極熊居然吞食自己的幼崽
    北極熊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雖然可能沒見過,但絕對聽說過。我們經常會在卡通片中看到北極熊的形象,它們憨厚、溫順、可愛、忠誠,是人類的好夥伴,並且還是瀕危動物,這更是讓人同情。不過在現實中,北極熊可不像卡通片中的那麼友善。
  • 為什麼給快餓死的北極熊餵食,是種犯法行為?看完解開多年疑惑
    今天我們來聊聊憨厚可愛的北極熊,北極最著名的動物就是北極熊,顧名思義北極熊就是生活在北極地區的熊,生活在北極食物鏈的最頂端,北極熊身穿白色的「棉襖」,身上有著厚厚的絨毛和脂肪,這些保暖「裝備」得以北極熊,在極其寒冷且惡劣的北極地區生存眾所周知,北極熊是熊科中的食肉動物,雖然北極熊是熊
  • 瀕臨死亡骨瘦如柴的北極熊,捕食海豹只用了20秒!活活逆轉了死亡
    瀕臨死亡骨瘦如柴的北極熊,捕食海豹只用了20秒!活活逆轉了死亡環境的改變使得很多動物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尤其是分布在南北兩極的生物,北極熊是北極最頂尖的獵食者。因為環境的改變,導致冰川融化,食物的短缺讓這隻北極熊多日沒有進食,瀕臨死亡的它骨瘦如柴,但北極熊仍未放棄對生存的渴望,捕食海豹只用20秒,活活逆轉了死亡,曾幾何時,北極地區生存的北極熊都是白白胖胖。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北極熊可以在南極生存嗎?
    因此,不是北極熊不能適應南極,而是它們根本沒有機會去。北極熊能在南極洲的環境中生存嗎?北極熊要生存繁衍,無非是要有浮冰、有海面。首先,要有浮冰。在南極大陸周圍的海域,有浮冰,也有開放的水域,因此完全適合北極熊生存。不過,與北極不同的是,南極地區是大陸,而北極熊在陸地上難以覓食。因此它們在北極能遍布整個北冰洋都有分布,但在南極無法進入南極洲內部,只能在邊緣的南大洋沿岸地區生存。北極熊真到了南極,吃什麼?
  • 如果把北極熊放到南極,它們能否生存?理論上可以,但會帶來災難
    有人提出了一個奇特的觀點,那就是將北極熊送往和北極氣候條件類似的南極地區,這樣北極熊的生存就有保證了 澳大利亞本來是沒有兔子的,來到這裡的歐洲人將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兔子帶到了澳大利亞,由於兔子在這裡沒有天敵,它們開始在澳大利亞迅速繁殖
  • 北極熊已經開始吃「自己」了
    攝影:Paul Nicklen,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每年2月27日被定為「國際北極熊日」,這一國際主題日的設立,旨在提醒全社會關注北極熊的生存環境和北極熊的生態問題。
  • 舊儒新說十八——未可與適道
    舊儒新說十八——未可與適道——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一同學習叫「同學」;志向相同叫「同道」;樹立共同志向並一起堅守不變叫「同志」(立道);「同志」中能一起通權達變,才謂之「同權」。這裡孔子根據自己的經驗將擇友分為了同學、同道、同志、同權四個等級。可謂智慧。管寧與華歆屬於「同學不同道」,「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冉求一度失去信心,相對顏回等篤志求道者,就是「同道不同志」,「可與適道,未可與立」。
  • 加拿大北極熊鋌而走險 攀登懸崖峭壁捕食(組圖)
    1.加拿大科茨島上的北極熊 加拿大科茨島上的北極熊  科學家公開的這組令人驚訝的照片顯示,加拿大科茨島上的這些北極熊鋌而走險攀登懸崖捕食。  3.研究人員目睹北極熊吃幼鳥和鳥蛋 研究人員目睹北極熊吃幼鳥和鳥蛋  在2000年和2003年,研究人員目睹北極熊吃幼鳥和鳥蛋,這是一種破壞海鳩種群的行為。
  • 北極熊那麼耐寒,為什麼還需要冬眠?今天總算漲知識了
    今天我們科普的問題是:北極熊那麼耐寒,為什麼還需要冬眠?冬天漸漸地臨近了,人們都開始穿上了厚重的衣服,房子裡的暖氣以及地暖都開始燒起來了,人們準備了厚厚的被褥來抵禦寒風。那麼動物們呢?人們準備的這麼齊全,動物們沒有這種能力,又該如何度過寒冬呢?想必大家都知道,許多的鳥類會在秋天飛向南方去躲避冬天,那麼其他動物呢?他們會怎麼辦呢?他們也會遷移到南方嗎?
  • 北極熊遷到南極能否生存?
    不過,北極熊在南極地區仍然是能夠適應溫度的。這需要理解的是,它們的生存問題。如今北極熊能看到的也不多了,幾乎要變成瀕危動物了,看著這隻骨瘦如柴,飢腸轆轆的北極熊,簡直就是皮包骨頭。每種動物都有其生存環境,北極熊對北極的惡劣環境最為熟悉,如果將北極熊送到南極,幸運的是,它能重新適應並存活下來。但是對大多數動物來說,這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最終會導致它們死亡。
  • 北極狐為什麼一直跟在北極熊後面?研究員給出答案
    筆者:三體-小遙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她孕育了無數生命,並引導它們不斷適應周圍的環境,為生存下去而進化出不同的技能,形成了更加穩定的生態循環。而在物競天擇法則的作用下,各種生物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存之道,甚至走向更加極端的地區,北極狐就是其中之一。
  • 《調音師》觀後感,懂了適者生存,你也就活成了睜眼瞎
    若是你異地處之,你怎麼選?我想大多人都會和阿卡什相同吧,人性使然,無所謂腹黑之說,我們是人,不是神,這個世界,我們是用眼睛看的,不是心。西米和警察情婦當然,也正因為如此,在電影中,也對睜著眼睛卻什麼都看不到的冷漠之人進行的藝術的諷刺,靠竊取他人器官謀利的計程車司機,死後家人被勸說捐獻器官,很多人都看到這個諷刺,而我卻以為這不僅僅是諷刺,更是對男主未來命運的暗示
  • 北極熊流浪1500公裡到俄羅斯覓食,瘦得不成熊樣,無奈當起拾荒者
    北極熊來到俄羅斯,翻垃圾首先,北極熊是妥妥的」食肉主義者「,在北極主要以捕食海豹為食,特別是環斑海豹,以及髯海豹、鞍紋海豹、冠海豹,除此之外,它們也會捕食海象、魚類等小型哺乳動物。因為早期的地球南北極並不寒冷,棕熊來到北極尋找食物,不巧的是,後來冰河期到來了,北極的氣溫急劇下降,北極熊變開始慢慢的適應環境,大約在更新世的後期(大約20萬~50萬年前)北極熊從棕熊中分化了出來。
  • 北極熊流浪1500公裡到俄羅斯覓食,瘦得不成熊樣,無奈當起拾荒者
    北極熊是妥妥的」食肉主義者「,在北極主要以捕食海豹為食,特別是環斑海豹,以及髯海豹、鞍紋海豹、冠海豹,除此之外,它們也會捕食海象、魚類等小型哺乳動物。因為早期的地球南北極並不寒冷,棕熊來到北極尋找食物,不巧的是,後來冰河期到來了,北極的氣溫急劇下降,北極熊變開始慢慢地適應環境,大約在更新世的後期(大約20萬~50萬年前)北極熊從棕熊中分化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