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理論對嗎?
古嶽丘壑
社會達爾文主義,是把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應用到人類社會中,宣揚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社會學說。我認為有對的一面,也有不對的一面。
生物進化論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法則,在大自然的動物界裡確實是存在的。當然,人類也是動物之一。但人類與自然界動物的區別是,人類能夠創造文明社會,並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如法制制度等,來制約人性惡的一面。自然界裡的動物是做不到這點的。
人的本性與自然界動物的本性是善惡皆有的。而善惡又是通過資源的多少,來激發本性的。
食物或其它資源,嚴重匱乏時,人與人之間或自然界動物與動物之間,就會被激發出惡的行為,互相爭奪,互相殘殺。當食物和其它資源特別豐富時,人類或自然界動物才會懂得分享,激發善的一面。
所以,人類社會僅靠制度制約人性惡,是不夠的,還需要豐富的物質資源作為基礎。當人們都餓著肚子的時候,人的生存就變成了第一選擇。這時,人類從文明社會就會馬上轉變成自然界的動物狀態。
當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面臨生死攸關時,首先活下來是第一要素。具體採用什麼方法活下來,那是不管的。什麼法制制度,老子活下去才是法。這時,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就會展現。所以,僅靠制度是制約不了人類互相爭奪,甚至互相殘殺的。
人類與自然界動物的不同,是可以創造食物或其它資源的。並通過規章制度,來分配創造出來的食物或資源。而自然界動物是創造不出食物或資源的。所以,自然界裡的動物世界,是一直處在食物嚴重匱乏當中,所以就會一直處在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當中。
人類一開始科技不發達,工具落後,獲取食物和資源就會很少。人類部落之間,為了生存,必然會出現爭奪資源的戰爭。弱肉強食也不可避免。比如遠古時期爭奪鹽資源,銅鐵礦資源的戰爭。現在是爭奪石油資源的戰爭。
當科技越來越發達時,也就是工業,農業等智能化,機械化,規模化後,物資儲備也就形成了規模。這時各種物資都變成了白菜價,人類相比較之前,爭奪就會減少了,國家戰爭也就會減少了,和諧善良的社會就會形成。
所以,社會達爾文主義是階段性存在的。當然,不會是永遠存在的。在某個階段裡是對的。但不是永遠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