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如何紀念貝多芬?丨從早上8點到午夜,16小時音樂會不曾間斷

2021-01-10 上觀

早上八九點走進虹橋路上的廣播大廈,已經能感受到瀰漫在空氣中的音樂氣氛。錄音棚內,一架簇新的施坦威鋼琴靜候來客。棚外的演播廳,「30秒」「20秒」「10秒」……工作人員的倒計時為現場增添了一份緊張情緒。穿過走廊抵達的後臺休息室,歌唱家、樂手、化妝師全在爭分奪秒。

今年恰逢著名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從16日早晨8時至晚間24時,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攜手百位音樂家,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馬拉松音樂會。16小時,是這場音樂會的總時長。

慢直播:用貝多芬音樂感染聽眾

這是一場娓娓道來的慢直播。比起帶貨直播裡主播聲嘶力竭的廣告詞,音樂家和樂手們並不在乎如何迅疾地挑動觀眾情緒。毋寧說,這場由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三部分構成的馬拉松式音樂直播,要的是用貝多芬的音樂魅力隨時隨地感染聽眾。

「巴赫為宗教而寫,莫扎特是音樂天才,而貝多芬是充滿鬥志的音樂家,他是為人生自由、博愛去創作的作曲家。」當天,指揮家張亮是最早走進錄音棚的音樂家之一,而在直播中亮相,對他來說也是第一次。「一場音樂會,指揮家是不出聲的,他總是背對觀眾。而這場直播,可以讓觀眾看到音樂家在舞臺之外的呈現。」今年,曾在貝多芬「第二故鄉」維也納求學的張亮,發行了他執棒上海愛樂樂團現場灌錄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他也是中國演出、錄製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最年輕的指揮家。

直播中,張亮也談起了維也納這座城市。「去留學之前,老師專門為我遊遍了歐洲各國,最終選擇了維也納,這個城市非常好地保留了傳統。」他說,貝多芬唯一一部歌劇《費德裡奧》即首演於維也納。話音剛落,來自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費德裡奧》序曲隨之響起。

貝多芬的音樂進入中國已有百年之久。回溯歷史,李叔同、魯迅兩大學者推崇貝多芬,並以貝多芬為起點,逐漸引入西方古典音樂,「樂聖」之稱也源於李叔同。可以說,貝多芬是一代代中國音樂人的古典樂啟蒙者。女高音歌唱家宋倩說,此前唱過最多的作品,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那段合唱的領唱。而此次直播,她首度挑戰《費德裡奧》選段。「雖然很有難度,但這部作品的感染力非同一般。」

這場以紀念貝多芬為主題的馬拉松音樂會,聯動了百位海內外優秀音樂家,一天中,貝多芬音樂是唯一的溝通語言。而16小時裡共同呈現的60首音樂會曲目和50段珍貴音視頻史料,幾乎囊括貝多芬一生所有創作體裁。

加速度:為貝多芬音樂注入新的生命力

儘管是一場慢直播,這場音樂會卻跑出了「加速度」。經典947音樂頻率總監顧振立做過統計,整場音樂會近百位音樂家,其中近70位在一天內相繼走進廣播大廈的錄音棚,為觀眾帶來線下演奏。籌備工作需要細緻「卡點」,甚至於要精確到每位音樂家、樂手、樂評人、學者抵達廣播大廈的時間。

「這場直播,主持人的臺詞被儘可能壓縮,把時間留給現場演奏。」顧振立說,從世界地球日12小時音視頻特別直播到如今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工作團隊積累了豐富經驗,但挑戰仍存,「尤其是演出中有獨奏、三重奏、四重奏,都要單獨設置收聲方案,現場不允許出現任何突發狀況」。在直播開始前三四天,錄音棚為音樂家預留空間,許多首次合作的音樂家在這裡完成聲音的磨合。

對樂手而言,這更是一場「加速度」。這幾天,張亮正在廣西籌備東協音樂周的開幕式演出,為了這場直播,特地飛回上海,下午5點又乘飛機返回廣西。「今年因疫情,全世界很多貝多芬紀念音樂會都無法如期舉行,能參與這個活動,對任何音樂家來說都是種榮幸。」張亮說。無獨有偶,為了直播中僅僅半個多小時的亮相,鋼琴家張勝量(牛牛)專程從香港飛抵上海,並按照防疫要求隔離了14天。現場,他演繹了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的李斯特鋼琴改編版。

整場馬拉松音樂會,貝多芬音樂的全新器樂組合改編是一大亮點。直播中,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搭檔鋼琴家左章,古典吉他演奏家範曄搭檔豎琴演奏家陳妤穎,琵琶演奏家吳蠻搭檔豎琴演奏家茱莉·史密斯·菲利普斯,中阮演奏家薛淼搭檔鋼琴家齊一多,不約而同地挑戰了貝多芬為曼陀林和古鋼琴而作的音樂作品,民樂和西洋樂的多重改編,拓寬了貝多芬音樂的想像力。

不少當代音樂人也通過自己的創作和演繹,為貝多芬的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12月17日,音樂劇《貝多芬》中文版將在啟東的劇場預演,並於12月底正式上演。在劇中扮演青年貝多芬的音樂劇演員賈凡,利用排練間隙,在上海的錄音棚與搭檔祝頌皓(飾中年貝多芬)、崔恩爾(飾瑪麗)獻上《命運》《所有人都會記得你的音樂》《磨難》等唱段。「欣賞古典音樂有一定的門檻和過程,但音樂劇的形式,能一下子抓住觀眾的視覺聽覺。普及貝多芬,不要拘泥於任何的形式。」剛從直播間走出的賈凡說,「很多人並不了解貝多芬的全貌,但音樂中有一絲裂縫,透過它,你能窺見貝多芬。」

今天,我們仍然離不開貝多芬與他的音樂。在馬拉松音樂會的壓軸環節,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將在午夜帶來李叔同描寫貝多芬的學堂樂歌《眾生》《乞命》,用歌聲追溯貝多芬在中國的足跡。

據悉,阿基米德、話匣子、百視通、澎湃、看看新聞、嗶哩嗶哩彈幕網、騰訊看點直播等網絡音視頻平臺,此番同步直播呈現這場馬拉松音樂會。

相關焦點

  • 《16小時貝多芬在中國》——精彩回顧紀錄片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於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此次馬拉松音樂會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重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精神,呈現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嘉賓陣容鋼琴家 柴瓊妍早年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先後師從巢志珏、王晴華、王建中、楊晏如、吳子傑、張育青等多位知名教授。
  • 庫客音樂赴美IPO,貝多芬成大IP,古典音樂生意怎麼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音樂先聲(ID:nakedmusic),作者丨Echo,編輯丨範志輝音樂產業中,古典音樂向來被認為是一個曲高和寡的領域。在如今獵奇橫行的網際網路生態中,居於廟堂之上的古典音樂更是日趨邊緣,在少數樂迷的腦海中兀自閃耀。2018年,庫客音樂創始人餘赫在接受採訪時便直白地說:「大多數人是不知道庫客的。」
  • 明天去上海音樂廳,親手畫出貝多芬的音樂
    歷時一年半封閉式修繕的上海音樂廳,不僅能聽,還能「看」,「音樂+」還能+點什麼?在上海音樂廳玩轉「音樂+」 ▲真情無界貝多芬「真情無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明天起在上海音樂廳四樓正式向公眾開放。
  • 在貝多芬音樂中拉開帷幕 杜鵑花藝術節再掀文藝惠民高潮
    星辰在線11月28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李佳蔚)每當歲末年初,杜鵑花藝術節會在長沙市民的期待中如約而至。11月28日晚,湘江瀏水畔,在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長沙交響樂團專場音樂會的悠揚樂聲中,2020世界媒體藝術之都·長沙市杜鵑花藝術節拉開了帷幕。
  • 古典主義音樂代表人物——貝多芬
    2.貝多芬鋼琴音樂的創作特徵從貝多芬作曲的技法上來看,從貝多芬的音樂中我們能看到他情感的真摯,且宏偉壯麗。他的創新超越了前人,但仍然保持著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主體風格,這種風格就是我們所說的嚴謹細緻的結構比例,合乎邏輯的矛盾統一。
  • 我們都被「8小時睡眠論」騙了
    一直以來我們頭腦中都存在著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充足的睡眠就是每晚睡8小時或者更多,但有些時候卻讓自己失望了,即使睡足8-10小時,第二天還是沒精神;偶爾只睡6小時甚至更少的時間,第二天卻像打了雞血一樣元氣滿滿。
  • 經典947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 | 嘉賓陣容(二)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將於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 15張門票送給一個人,這條「音樂錦鯉」等你來拿!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 15場精彩演出;呂思清、寧峰、黃蒙拉、陳雷、楊洋等一眾著名藝術家;《圖蘭朵》歌劇、《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系列音樂會……這些,都是2020杭州國際音樂節的滿滿乾貨。
  • 為什麼今天我們要聽古典音樂
    劉雪楓主題:文學與音樂的天作之合時間:2021年1月8日晚7點地點:SKP RENDEZ-VOUS書店嘉賓:劉 雪 楓 音樂評論家格 非 作家歐陽江河 作家李 南 音樂家欒 峰 音樂家主辦: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劉雪楓
  • 「像貝多芬那樣活著,熱烈而真誠地」 - 我是這麼想的
    8月27日,陳薩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辦每年一見的個人獨奏音樂會, 以滿滿誠意的四首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開啟2020年獨奏會巡迴之旅。 國家大劇院 劉方關於這半年多演出市場按下的暫停鍵,給藝術家陳薩帶來了更多思考和沉澱的時間,也在這段時間的局勢中積累並生發了一腔情緒想要放進音樂裡,在指尖抒發。
  • 音樂是我們的堅固堡壘——紀念宗教改革500周年系列之一
    因為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反向推理:排除亨德爾、巴赫、格魯克、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華格納、勃拉姆斯、布魯克納、馬勒、施特勞斯的古典音樂世界,就像排除了唐朝詩人的中國近體詩,或排除了宋朝的中國長短句(詞)一樣。何以如此?
  • 每經14點丨韓國檢察官起訴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沙特國王午夜發布...
    每經14點丨韓國檢察官起訴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沙特國王午夜發布國王令解除多名涉腐將軍和高官職務;阿根廷宣布成功實現債務重組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01 13:
  • 鋼琴演奏中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奏鳴曲
    由於譜例清晰度等原因,本文中譜例請私信正步音樂教育獲取。貝多芬的音樂能讓人感受到一種挑戰命運的力量,從他用痛苦換來歡樂中我們就可以體驗到一種非同尋常的超脫震撼力。為了能把握好八分音符的小拍子律動,建議大家心裡數著八分音符,因為音樂的「緩慢」 所以才將4/4拍數成8/8拍,貝多芬以類似「送葬」的行進步伐,表達著極其沉重的心情,並非表現無病呻吟,這一點,從第5小節上了「板」以後的節奏中,就可以體現出來,從十六分音符的附點節奏、三十二分音符的弱起節奏中,從強弱反差極大的表情要求中,表現了貝多芬想要表達的沉重的心情和滿含著心中壓制不住的憤怒
  • 「那些激動人心的交響曲」聆聽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不需要做過多的介紹,每當大家談到古典音樂時多半都會想到貝多芬,只要提及名字都會虎軀一震、心生敬畏。各大古典音樂的普及讀物也大都以貝多芬爺爺的畫像作為封面,可以說是一位家喻戶曉的音樂家了。
  • 經典947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 | 嘉賓陣容(七)_文藝_澎湃新聞-The...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將於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今天將公布第七波參與的音樂家們讓我們看看都有些誰▽嘉賓陣容
  • 29日起,超強陣容五場演出 向星城樂迷展示深嵌於靈魂的貝多芬旋律
    星辰在線9月28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 通訊員 李佳蔚)被後世譽為「樂聖」的德國偉大作曲家貝多芬,留下了無數震撼人心的不朽樂章,是音樂藝術至臻完美的傑出典範。今年正值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為隆重紀念這位偉大的音樂家,長沙交響樂團聯合長沙音樂廳,共同打造「貝多芬音樂季」,為星城樂迷獻上五場《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長沙交響樂團專場音樂會》,並將於9月29日推出首場演出。另外四場將分別在10月8日、10月18日、11月28日、12月5日上演。
  • 新春音樂季丨新的一年當然得聽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
    年Genio Greativo藝術大獎他曾擔任中國唯一的古典音樂頻率FM.947的形象大使31歲正式出版了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專輯來長沙音樂廳聽一場「老友記」式音樂會——我們丨《黃蒙拉和朋友們》新年音樂會,用一種特別的方式與藝術家們一起喜迎新年!
  • 貝多芬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貝多芬,原名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出生於1770年12月16日,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貝多芬從22歲開始,便終生在維也納定居,鑽研音樂領域,同時創作了著名的《第三交響曲》,同時也標誌著他的音樂生涯走向成熟階段。
  • 聽他用鋼琴表現夜鶯鳴叫的情景丨李斯特《夜鶯》賞析
    鋼琴學習指南公眾號往期推送:1、阿里·瓦迪談李雲迪丨「我們更要為他的長遠考慮!」2、什麼是鋼琴演奏時手腕一定要遵循的重要「法則」?3、學習音樂,你該這樣練習一萬小時!4、鮑蕙蕎:為什麼說「學習鋼琴,16歲是個坎兒」?5、機械重複只能事倍功半,如何有效彈好鋼琴練習曲?6、「鋼琴就是我的自我」,輝煌的技術是鋼琴演奏的前提,但深厚的文化修養會使演奏放射出更燦爛的藝術光芒!7、懷爾德(Earl Wild)談蕭邦丨辛辛苦苦練好細緻的技巧之後,製造即興演奏的氣氛才是最重要也最難的任務。    8、鋼琴家魯賓斯坦說:「當我走上舞臺,我就是國王!」
  • 十日談 曹鵬:又和樂聖貝多芬「通電話」
    我常和樂聖貝多芬通電話,由於他在20餘歲時因耳疾失聰,我要大聲說話才能讓他聽到。  之後貝多芬回電話說:「昨晚音樂會聽後非常興奮,因此立即打電話熱烈祝賀音樂會成功!整體合唱聲如洪鐘,穿透力很強,極富感染力。肖昕怡、孫懿凡、李潤哲、陳炯然四位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和樂團默契配合,精彩紛呈。而且F大調小提琴浪漫曲的獨奏,竟然是你的小女兒:夏小曹,她溫婉優雅,柔軟細膩的演奏風格,充分展現了樂曲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