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九點走進虹橋路上的廣播大廈,已經能感受到瀰漫在空氣中的音樂氣氛。錄音棚內,一架簇新的施坦威鋼琴靜候來客。棚外的演播廳,「30秒」「20秒」「10秒」……工作人員的倒計時為現場增添了一份緊張情緒。穿過走廊抵達的後臺休息室,歌唱家、樂手、化妝師全在爭分奪秒。
今年恰逢著名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從16日早晨8時至晚間24時,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攜手百位音樂家,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馬拉松音樂會。16小時,是這場音樂會的總時長。
慢直播:用貝多芬音樂感染聽眾
這是一場娓娓道來的慢直播。比起帶貨直播裡主播聲嘶力竭的廣告詞,音樂家和樂手們並不在乎如何迅疾地挑動觀眾情緒。毋寧說,這場由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三部分構成的馬拉松式音樂直播,要的是用貝多芬的音樂魅力隨時隨地感染聽眾。
「巴赫為宗教而寫,莫扎特是音樂天才,而貝多芬是充滿鬥志的音樂家,他是為人生自由、博愛去創作的作曲家。」當天,指揮家張亮是最早走進錄音棚的音樂家之一,而在直播中亮相,對他來說也是第一次。「一場音樂會,指揮家是不出聲的,他總是背對觀眾。而這場直播,可以讓觀眾看到音樂家在舞臺之外的呈現。」今年,曾在貝多芬「第二故鄉」維也納求學的張亮,發行了他執棒上海愛樂樂團現場灌錄的《貝多芬交響曲全集》,他也是中國演出、錄製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最年輕的指揮家。
直播中,張亮也談起了維也納這座城市。「去留學之前,老師專門為我遊遍了歐洲各國,最終選擇了維也納,這個城市非常好地保留了傳統。」他說,貝多芬唯一一部歌劇《費德裡奧》即首演於維也納。話音剛落,來自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的《費德裡奧》序曲隨之響起。
貝多芬的音樂進入中國已有百年之久。回溯歷史,李叔同、魯迅兩大學者推崇貝多芬,並以貝多芬為起點,逐漸引入西方古典音樂,「樂聖」之稱也源於李叔同。可以說,貝多芬是一代代中國音樂人的古典樂啟蒙者。女高音歌唱家宋倩說,此前唱過最多的作品,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那段合唱的領唱。而此次直播,她首度挑戰《費德裡奧》選段。「雖然很有難度,但這部作品的感染力非同一般。」
這場以紀念貝多芬為主題的馬拉松音樂會,聯動了百位海內外優秀音樂家,一天中,貝多芬音樂是唯一的溝通語言。而16小時裡共同呈現的60首音樂會曲目和50段珍貴音視頻史料,幾乎囊括貝多芬一生所有創作體裁。
加速度:為貝多芬音樂注入新的生命力
儘管是一場慢直播,這場音樂會卻跑出了「加速度」。經典947音樂頻率總監顧振立做過統計,整場音樂會近百位音樂家,其中近70位在一天內相繼走進廣播大廈的錄音棚,為觀眾帶來線下演奏。籌備工作需要細緻「卡點」,甚至於要精確到每位音樂家、樂手、樂評人、學者抵達廣播大廈的時間。
「這場直播,主持人的臺詞被儘可能壓縮,把時間留給現場演奏。」顧振立說,從世界地球日12小時音視頻特別直播到如今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工作團隊積累了豐富經驗,但挑戰仍存,「尤其是演出中有獨奏、三重奏、四重奏,都要單獨設置收聲方案,現場不允許出現任何突發狀況」。在直播開始前三四天,錄音棚為音樂家預留空間,許多首次合作的音樂家在這裡完成聲音的磨合。
對樂手而言,這更是一場「加速度」。這幾天,張亮正在廣西籌備東協音樂周的開幕式演出,為了這場直播,特地飛回上海,下午5點又乘飛機返回廣西。「今年因疫情,全世界很多貝多芬紀念音樂會都無法如期舉行,能參與這個活動,對任何音樂家來說都是種榮幸。」張亮說。無獨有偶,為了直播中僅僅半個多小時的亮相,鋼琴家張勝量(牛牛)專程從香港飛抵上海,並按照防疫要求隔離了14天。現場,他演繹了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的李斯特鋼琴改編版。
整場馬拉松音樂會,貝多芬音樂的全新器樂組合改編是一大亮點。直播中,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搭檔鋼琴家左章,古典吉他演奏家範曄搭檔豎琴演奏家陳妤穎,琵琶演奏家吳蠻搭檔豎琴演奏家茱莉·史密斯·菲利普斯,中阮演奏家薛淼搭檔鋼琴家齊一多,不約而同地挑戰了貝多芬為曼陀林和古鋼琴而作的音樂作品,民樂和西洋樂的多重改編,拓寬了貝多芬音樂的想像力。
不少當代音樂人也通過自己的創作和演繹,為貝多芬的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12月17日,音樂劇《貝多芬》中文版將在啟東的劇場預演,並於12月底正式上演。在劇中扮演青年貝多芬的音樂劇演員賈凡,利用排練間隙,在上海的錄音棚與搭檔祝頌皓(飾中年貝多芬)、崔恩爾(飾瑪麗)獻上《命運》《所有人都會記得你的音樂》《磨難》等唱段。「欣賞古典音樂有一定的門檻和過程,但音樂劇的形式,能一下子抓住觀眾的視覺聽覺。普及貝多芬,不要拘泥於任何的形式。」剛從直播間走出的賈凡說,「很多人並不了解貝多芬的全貌,但音樂中有一絲裂縫,透過它,你能窺見貝多芬。」
今天,我們仍然離不開貝多芬與他的音樂。在馬拉松音樂會的壓軸環節,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將在午夜帶來李叔同描寫貝多芬的學堂樂歌《眾生》《乞命》,用歌聲追溯貝多芬在中國的足跡。
據悉,阿基米德、話匣子、百視通、澎湃、看看新聞、嗶哩嗶哩彈幕網、騰訊看點直播等網絡音視頻平臺,此番同步直播呈現這場馬拉松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