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薄薄的淡黃色紙頁,夾在疊放的古籍中間,就像一張神奇的「護身符」,抵禦蠹蟲蛀蝕的效果可長達五年,並且對文獻紙張、字跡均無任何損傷和影響,適用於專業機構對古籍、碑帖、家譜、字畫、地圖、紙質檔案等文獻的防蟲防蛀,也為普通家庭藏書的保護開啟新思路。這種紙就是上海圖書館近日研製成功的古籍防蛀新型用品「防蠹紙2號」。
化學科學為文獻保護保駕護航
上海圖書館原本與化學這門學科相距甚遠,是文獻保護的迫切性使兩者互生了緊密的關聯性。古籍保護中的蟲害防治歷來是藏書機構殊為重視與不可忽視的課題,作為首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上海圖書館肩負著館藏170餘萬冊珍貴古籍文獻的保藏保護工作。為攻克這一難題,既克服傳統防蛀手段中藥物毒性較大的弊端,又避免真空充氮、超低溫冷凍等現代殺蟲應用在設備及操作上的繁複性,上海圖書館結合曆年古籍保護工作實際經驗,於1994年-1997年完成了「用擬除蟲菊酯對館藏圖書、資料防蛀方法的研究」科研項目,彌補了傳統化學與物理滅蟲防蛀法的諸多不足。「防蠹紙」項目雖然獲得了文化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及上海市文化局科技進步一等獎,但探索未就此止步。基於防蠹紙產品在古籍防蛀上的實用、有效,也為了進一步增強紙質文獻防蠹紙的防蟲防蛀性能與安全性,上海圖書館在多年實踐經驗基礎上,繼續探索研發新一代紙質文獻防蠹紙系列產品。新產品「防蠹紙2號」針對危害古籍文獻的常見蠹蟲,採用了新一代擬除蟲菊酯,選取多種擬除蟲菊酯進行純化、復配,並通過增效劑提高燻蒸效果、增強藥物活性。複合配方也解決了蠹蟲的抗藥性反應問題,實驗證明它對常見蠹蟲具有廣泛的緩釋燻蒸與觸殺效果,其防蛀效果及安全性能已通過相關專業檢定機構的檢測鑑定獲得證明。同時,新產品建立了更高的安全標準,研究人員特別強調其安全性,確保其對人體無毒無害。
據悉,該項成果已進入實際應用階段,目前上海圖書館部分古籍書庫已使用上了第一批成品,後續將逐漸有更多的館藏珍貴古籍得到「防蠹紙2號」的悉心「呵護」。這一成果,不僅為圖書館、檔案館提供了一種短期殺滅與長期防治相結合的紙質文獻防蛀解決方案,其使用便捷、安全可靠的特點,也適用於市民家庭藏書的防蛀保護。
清洗老唱機有了「秘方藥水」
「防蠹紙2號」的研製成功,是上海圖書館文獻保護工作不斷探索、創新發展的成果。這樣的成果不僅一個。據記者採訪,上海圖書館還擁有清洗老唱機的「秘密藥水配方」。
據統計,到2012年為止,上圖館藏老唱片總數超過20萬張,為了將這些珍貴的聲音(樂)文獻轉錄為數字音頻長久保存,首先要用藥水將老唱片片紋裡的塵垢、黴菌和手印等汙損「清洗」乾淨。麻煩的是,不同品牌和型號的唱片清洗機配備不同的藥水,與此同時,藥水原液與純淨水的調配比例需要千百次摸索嘗試……從2006年開始,上海圖書館工作人員不厭其煩地反覆尋找、比較,像做外科手術一樣小心翼翼,像銷售員一樣跑了全國很多地方尋找最靠譜的清洗類藥水原液生產商,最終調配出了「黃金結合比例」的、上圖「自主品牌」的最佳配方藥水,使老唱片在轉錄時的音質得到最大程度的還原。 (首席記者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