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人群:兒童
感冒又稱上感,即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感冒患兒佔普通兒科門診量的80%左右。
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少數為細菌或肺炎支原體引起。感冒是一系列症狀的組合,包括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發熱等。
感冒分兩種:流感和普通感冒
我們平日所說的感冒可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即流感)。普通感冒又稱急性鼻咽炎,多發於晚春和初秋季節,有自愈性,不引起流行。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致的疾病,傳染性極高,可以短時間內在大範圍人群中流行,常見於冬、春季。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常常起病較急,其症狀可能包括流鼻涕或鼻塞、咽癢或咽痛、咳嗽、輕微的身體疼痛或頭痛、打噴嚏、流眼淚、低熱、輕度疲勞。普通感冒一般不會導致高熱。
最主要的傳播媒介是手,其次為飛沫。病毒經鼻、口、眼進入體內,主要在鼻咽部複製。普通感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發病期一般在3~5天,如無並發細菌感染,5~7天患者便會自動痊癒。
流感
流感的症狀通常比普通感冒重。流行性感冒起病很急,有傳染性,症狀易變,以全身中毒病狀為主,呼吸道症狀較輕。通常一開始就發燒,體溫可高達39~40℃,並伴有畏寒、全身不適、頭昏頭痛、肌肉和關節痛、咽喉痛、打噴嚏及流涕、鼻塞等。
高熱持續3~5天後,全身症狀減輕,咳嗽等呼吸道症狀逐漸加劇。流感病毒感染一般數日內可自愈,也有病程遷延一月者。值得注意的是,幼兒或年老體弱者患流感後易繼發細菌感染,如合併肺炎等,嚴重時有生命危險。
小兒感冒防治要點
普通病毒性感冒是一個自限性的過程,無需特別治療,家長只需仔細照護寶寶,讓寶寶待在舒適的環境中,大部分寶寶都能度過這個自然病程。
如果寶寶感冒症狀較重,可由醫生確定病情狀況,採取對症支持、改善症狀的原則進行治療。
所謂對症,即當患兒有發熱、流鼻涕、咳嗽等感冒症狀的時候,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例如,寶寶發熱,可控制體溫不要超過38.5℃。
藥物治療應建立在液體攝入量充足的基礎上,一般來說,對2 歲以下的寶寶儘可能不用藥,2~4歲的寶寶慎用複方感冒藥。總之,一般情況下沒有必要給寶寶過多服用藥物,單純的病毒性感冒更沒有必要服用抗生素。
流感的治療與普通感冒的治療大致相同,通常是對症支持治療,注意監測體溫等方面的情況。但當寶寶精神狀況明顯不佳,或出現其他異常症狀時,要立即帶他到醫院就診。
對於小兒感冒,總體而言,防勝於治。以下是預防感冒的幾個措施,家長注意趨利避害,就能有效減少寶寶感冒的發生概率。
○ 平時注意多讓寶寶鍛鍊身體、參加戶外活動,以增強抵抗力。
○ 注意天氣變化,及時給寶寶增減衣服,霧霾較重的天氣不要外出。
○ 居室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溼度。
○如果家中其他成員患了感冒,要注意與寶寶保持距離,避免親密接觸,防止交叉感染。
○在感冒流行季節,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
○每年在季節或天氣變換較為明顯時,要給寶寶接種最新的流感疫苗。家中有寶寶的大人也應接種流感疫苗。
生活照護細則
隨時觀察寶寶體溫,如果寶寶發熱要注意降溫,保證其體溫不超過38.5℃。注意讓房間保持適宜的溫度,避免寶寶過熱或過涼。
儘可能保證液體的攝入,讓寶寶多飲溫白開水,加速新陳代謝。同時,保證寶寶的休息和睡眠,這樣就可以幫助他儘快恢復。
讓寶寶多休息。如果寶寶鼻塞,應幫助他抬高上身或讓他側躺,以緩解其呼吸困難。可以在寶寶鼻孔下方,放一塊熱氣騰騰的毛巾,當蒸氣鑽進鼻孔,鼻子就會變得通暢。
飲食調理要點
○病情較輕時照常飲食。如果感冒患兒病情不嚴重,飲食可照常進行。如果覺得寶寶身體不好,吃得太少,可在兩餐之間增加一些健康的小食品和飲品,如小麵包、西紅柿汁等。
○多吃新鮮水果、蔬菜。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如柑橘、蘋果、獼猴桃、生菜等。而且新鮮的蔬菜、水果還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飲食宜清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感冒患兒的脾胃功能常受到影響,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助於減輕脾胃負擔,如白米粥、爛麵條、雞蛋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