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楊曉:小兒支氣管炎調理常用的小兒推拿穴位手法!
支氣管炎是由各種病毒、細菌感染,引起的支氣管黏膜發炎、也會因為感冒未及時治療而繼發,是小兒臨床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
常見表現有:剛開始乾咳、以後有痰,常伴有發熱、嘔吐、腹瀉等症。
治療的原則是:開宣肺氣、祛痰止咳
小兒推拿之小兒支氣管炎調理
1、清肺經
300次
穴位:無名指螺紋面由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線。
做法:用拇指指腹從孩子無名指根部向指尖方向直推。
作用:清肺熱,調節孩子因外感風熱引起的咽部不適。
2、清天河水
100-300次
穴位:天河水位於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做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直推,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熱解表、宣肺除煩
3、退六腑
300次
穴位:六腑位於前臂尺側緣,肘腕之間的一條直線。
做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或食、中指二指螺紋面從孩子的肘部下推至腕部。
作用:小兒推拿楊曉清熱、涼血、解毒,對孩子感冒引起的風熱、支氣管哮喘有調理作用。對於調理孩子體內熱盛引起的嘔吐很有效。
4、推三關
100次
穴位:三關位於前臂橈側,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做法:用拇指撓側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稱推三關,或稱推上三關。
作用:補氣行氣、溫陽散寒、發汗解表,多用於腹痛、腹瀉及感冒風寒等虛寒病症。
5、運內八卦
100-200次
穴位: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橫紋約2/3處為半徑,畫一個圓,八卦穴就在這個圓上。稱為運內八卦。
做法:使用按摩油等按摩介質,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尖輕輕地由乾卦起,以順時針的方向推運至兌卦止,周而復始畫圈,手法力度一定要輕。
6、揉掌小橫紋
3分鐘
穴位:位於掌面小指尺側根紋下小橫紋處。屬點性穴位。
做法:操作時用揉法,用拇指螺紋面按住小橫紋左右揉。
作用:主要功效是宣肅肺氣,消肺炎,又能化痰涎,並有疏肝鬱的作用。主治口瘡,流口水,肺炎氣管炎百日咳等,一切痰雍咳喘皆有良效。
7、按揉天突、羶中
時間:3分鐘
穴位:天突穴位於兩鎖骨中點,胸骨上窩中央。羶中位於兩乳頭連線點處。
做法:用一手中指指端揉該穴位
作用:天突穴利咽宣肺、定喘止咳、羶中穴寬胸理氣,止咳化痰,止嘔;能有效緩解孩子咳嗽、氣喘等問題。
(按揉圖中乳根、乳旁均由寬胸理氣、止咳化痰的功效,如果寶寶配合,可以加推,若咳的頻繁、呼吸聲重時,還可改揉羶中為推羶中,即從天突直推至羶中,至微微發紅效果最好。)
8、揉中脘穴
時間:3分鐘
穴位:中脘穴位於胸骨下端與肚臍線中點(肚臍直上4寸)
9、揉豐隆
時間:30-50次
穴位:豐隆穴位於外腳踝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
做法:用拇指端按揉該穴
作用:健脾和胃、化痰祛溼。
10、分推肩胛骨
時間:100次
做法:用雙手大拇指從大椎穴開始往肩胛骨沿著骨縫推,手法要輕柔,速度要緩慢,用力要滲透,反覆推幾次後,可用大魚際或掌根推,但力度要掌握好,不要使用蠻力。
11、揉風門
時間:2-3分鐘
穴位:位於背部,從朝向大椎下的第2個凹窪(第2胸椎與第3胸椎間)的中心,左右各2釐米左右之處(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做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該穴位。
12、揉肺腧
時間:2-3分鐘
穴位:肺腧位於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左右各一穴
做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肺俞穴2-3分鐘後,再橫擦肺俞以熱透為度。
作用:補肺益氣、止咳化痰,主治孩子咳嗽、氣喘、鼻塞等。
小兒推拿楊曉:小兒支氣管炎調理常用的小兒推拿穴位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