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高高飄揚在脫貧攻堅主戰場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黃河岸邊,湟水谷地,春風拂柳,鮮花盛放。濃鬱的花香,一絲絲、一縷縷,隨風「潛入」萬戶千家……

曾經貧困戶今日富裕家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白莊鎮下白莊村村民韓乙的日,今年66歲,家裡有老伴、小兒子和媳婦以及3個孫子共7口人。幾年前韓乙的日兩個兒子因病相繼去世,留下兩個孫子,使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曾一度陷入貧困。2016年,他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戶,利用政府發放的3.78萬元產業扶貧資金,在地方黨委和駐村第一書記幫助下,購買35隻羊搞起了養殖業。經過兩年精心飼養發展到80多隻,2019年以每隻1400元的好價格賣出了34隻,收入近5萬元,看著手裡厚厚的票子,全家人心花怒放。現在韓乙的日家的羊存欄50隻,他還想擴大養殖規模,養羊不但使他走上了致富路,而且還讓他由下白莊村建檔立卡戶成為養殖示範戶,成功實現脫貧。

「我文化程度不高,就認一個理,是黨的好政策讓我家過上了好日子。」韓乙的日說。

這只是當地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一個縮影。循化縣扶貧局副局長韓忠勇介紹,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循化縣緊扣實際,多措並舉,形成富有當地特色的五大脫貧致富效應——黨建統領脫貧攻堅,築牢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的「黨建引領」效應;大力發展以核桃、花椒和辣椒為主的特色種植業的「一核兩椒」效應;發展以30兆瓦和14.3兆瓦為支撐的村級光伏電站扶貧產業,全縣154個行政村、1953戶8093人脫貧戶享受光伏扶貧帶來的紅利,光伏扶貧成為廣大貧困群眾的「陽光存摺」效應;貧困群眾大膽走出山門、跳出農門,在拉麵店裡一年當跑堂、兩年做面匠、三年成老闆,7500家拉麵館遍布國內200多個大中城市,4萬「拉麵大軍」實現年收入20億元,人均年收入5萬元以上,拉麵產業釋放出的巨大脫貧推力,實現包括闖了路子、換了腦子、創了牌子、掙了票子、育了孩子在內的「五子登科」效應;推出以黃河、孟達天池等「綠色家園」為主題的綠色,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革命教育基地等為主題的紅色和各族民俗文化弘揚挖掘為主題的綠色+紅色+多色的「三色旅遊」效應。

政府是拉麵人「堅強後盾」

「無論身處北京、上海、廣東,還是湖北、湖南、浙江,只要點開『化隆智慧拉麵』App,3天內真空包裝的手抓羊肉就可以送到每一個在外的化隆人的餐桌上,讓你盡情品嘗正宗的家鄉美食。」化隆回族自治縣地方品牌產業培育促進局主任韓成福介紹。

為了解決外出創業者的後顧之憂,打通政府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化隆縣結合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創建工作,整合拉麵電商等優勢資源,加上縣財政投入上千萬資金全力打造化隆智慧拉麵產業信息化服務大數據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實現異地繳納社保和醫保,辦理拉麵貸、返鄉創業、政務服務、青海特產、拉麵投資。該平臺集納到涉及全國1969個縣、1.74萬家、1.2萬名化隆拉麵人包括店主身份證號、手機號、拉麵店位置、每天營業額、從業人員及營業執照等信息後,政府可進一步加大培訓、加強管理、跟進服務。

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化隆縣以黨建為引領,啟動實施了4大脫貧模式。

——拉麵扶貧模式。充利用「化隆拉麵店」遍及全國271個大中小城市的優勢,創新實施「拉麵帶薪在崗實訓+創業」方式,貧困戶參加實訓每年每人政府補助5000元,在實訓期間拉麵店每年給實訓人員開出不低於3萬元工資。用實訓2年的積蓄以及拉麵貸、互助金融,自己開辦拉麵店當老闆,實現「一人拉麵、全家脫貧」。

——扶貧車間模式。對無法走出家門,難就業的貧困勞動力,探索扶貧車間試點,先後在扎巴鎮本康溝村,德恒隆鄉西後加村、哇西村建設扶貧車間,加工民族服飾解決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4人,帶動周邊村社非貧困勞動力100多人,每人月收入1500元以上;

——易地搬遷模式。對「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地區的3015戶、1.2萬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讓搬遷群眾不僅人居環境變好,能及時享受到醫療衛生、教育資源、便利交通等公共服務資源,徹底解決了以往上學難、就醫難、行路難、飲水難、致富難等問題。

——教育扶貧模式。出臺《化隆縣「六個禁止」「十二個凡是」控輟保學工作措施》,加大《義務教育法》的宣傳力度,督促動員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按時入學,對拒送子女入學的監護人以「官告民」方式公開起訴、拘留、罰款等方式,震懾和教育作用明顯,對教育扶貧起到助推作用。

抓扶貧就是抓發展

海東絕大多數地區山大溝深、土地貧瘠,生存環境惡劣,致貧返貧隱患較多,是國家六盤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重點地區,是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15年海東市精準識別貧困村634個,貧困戶4.8萬戶,貧困人口17.57萬人,分別佔全省的40%、30%、34%,脫貧任務艱巨。

海東市扶貧開發局辦公室主任馬雅婷介紹,精準扶貧開展以來,海東市以黨的建設為統攬,牢固樹立「抓扶貧就是抓發展」的理念,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創新開展「1234」攻堅行動,提出並實現「十覆蓋」,做到中央巡視反饋問題整改、貧困縣和貧困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因貧失學輟學、集體經濟「空殼村」、未入住易地搬遷戶、應納未納農村低保的貧困戶、貧困戶宗教負擔、有培訓需求貧困勞動力未參加勞動力技能培訓在內的「八清零」,持續補齊基礎短板,努力提升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

截至目前,全市1587個行政村全部實現道路硬化,公路通暢率、硬化率達到100%,全市634個貧困村全部達到脫貧驗收標準;共投入資金3.83億元,實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得到徹底解決;完成投資1.66億元,建設通訊站2548個,貧困村4G覆蓋率達到99%;實現了每個縣區有一所達標二級甲等綜合醫院,30萬人口縣區有一所達標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每個鄉鎮有一所達標鄉鎮衛生院,每個行政村有一所村衛生室的目標;全市實施了589個貧困村高原美麗鄉村項目,貧困村實施率達到93%,做到村級綜合服務中心、硬化道路、人畜飲水、安全住房、信息寬帶等全覆蓋,有效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海東市經過4年多時間的艱苦努力,全市634個貧困村、4.52萬戶16.73萬貧困人口淨脫貧,剩餘10戶49人,貧困發生率從精準識別時的13%下降到0.03%。2018年至2019年平安、循化、互助三縣區實現整體脫貧摘帽;2020年4月,隨著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樂都區、化隆回族自治縣等17個縣(區)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標準,正式脫貧摘帽,我省實現絕對貧困全面「清零」目標。特別是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互助土族自治縣的整體脫貧,標誌著全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有兩個少數民族擺脫了貧困,這在民族地區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文章來源:青海日報)

相關焦點

  • 【三年決戰奔小康】黨旗在脫貧戰場上飄揚 ——隴南兩當縣顯龍鎮抓...
    原標題:【三年決戰奔小康】黨旗在脫貧戰場上飄揚  ——兩當縣顯龍鎮抓黨建促脫貧紀實  脫貧攻堅,核心是精準,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
  • 攻堅在行動 黨旗在飄揚|王龍鋒:把黨支部建成一塊「吸鐵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日照市發起「9+3」重點工作攻堅行動,全市上下正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只爭朝夕的精氣神,銳意改革開放,聚力攻堅克難,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 歌曲|抗疫MV《黨旗飄揚的方向》
    音樂MV《黨旗飄揚的方向《黨旗飄揚的方向》作詞:李 勁作曲:李凱稠演唱:烏蘭圖雅、王凱、喻越越、周澎、葉翠按下的手印就像紅色的心逆行的背影帶著溫暖的光也不計報酬 也無論生死鋼鐵誓言 在天地間迴蕩眼角的淚花只為大愛而流內心的烈焰只為家國點亮風雨中挺立 挑戰中奮進
  • 河源紫金縣:攻堅路上黨旗紅鄉村振興沐春風
    河源紫金縣:攻堅路上黨旗紅鄉村振興沐春風 2020-11-05 12:5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讓黨旗在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雙戰線」上高高飄揚
    自疫情發生以來,在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就有這樣一群忙碌的身影,沒有節假,不分晝夜,應疫情防控之急,謀經濟運行之策,默默奉獻著智慧和青春,一直讓黨旗在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雙戰線」上高高飄揚,是充分發揮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最真實、最一線的生動寫照。 湖北疫情焦灼,一線醫護人員N95口罩等防護物資告急,中央安排山東對口馳援。
  • 音樂MV《黨旗飄揚的方向》用歌聲「書寫"抗疫鬥爭
    音樂MV《黨旗飄揚的方向》,把筆觸伸向前沿,把鏡頭對準一線,用歌聲書寫黨領導下的抗疫鬥爭。歌曲由首都文藝工作者,著名詞作家李勁作詞、新銳作曲家李凱稠作曲,演唱者為清一色明星陣容:著名歌手烏蘭圖雅、國家大劇院歌劇演員王凱、東方演藝集團獨唱演員喻越越、北京歌舞劇院明星隊演員周澎、軍旅新銳歌手葉翠。
  • 赴上蔡縣南大吳社區調研脫貧攻堅和駐村幫扶工作
    12月28日,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杜清華到上蔡縣南大吳社區調研脫貧攻堅和駐村幫扶工作,走訪看望社區群眾和駐村工作隊員。  在聽取駐村工作情況匯報後,杜清華指出,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駐村工作隊思路清晰、務實重幹、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人居環境持續改善,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社會大局平安穩定,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  杜清華強調,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一要珍惜機遇。駐村工作既能豐富人生的閱歷,也是磨練意志的平臺,更是升華人生境界的良機。
  • 威縣棗元鄉:黨旗飄揚,幹群齊心,掛圖作戰,共戰疫情
    威縣棗元鄉:黨旗飄揚,幹群齊心,掛圖作戰,共戰疫情 2021-01-11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展|貴州「脫貧攻堅」百米畫卷展播②筆墨描摹美麗山鄉
    至此,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在貴州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同時,貴州書畫家們用「百米畫卷」,濃墨重彩展現貴州脫貧攻堅圖景。  由貴州省文史館、省扶貧辦共同主辦的「貴州脫貧攻堅百米畫卷」作品展,11月10日至30日在貴州美術館展出。作品由人物畫家黃天虎、山水畫家張潤生、書法家陳弘等80餘位省內外書畫名家、辭賦名家主創。
  • 派硬人打硬仗練「硬漢」——貴州正安在脫貧攻堅一線大力培養選拔...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近年來,正安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一線作為幹部培養鍛鍊的主陣地、主戰場,通過派硬人、帶新人、選賢能,牢固樹立脫貧攻堅一線幹事創業選人用人鮮明導向。由41名縣級領導駐鎮督戰,112個縣直部門一把手親自帶隊駐村,選派想幹事、能幹事、敢擔當、善作為的90名第一書記、454名駐村幹部、3271名作戰隊員全脫產駐村幫扶。
  • 戰旗高舉 築夢成真——張家界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紀實
    合力攻堅 不獲全勝不收兵 今年2月,省政府發布批覆意見,同意桑植縣脫貧摘帽。至此,張家界攻克了脫貧攻堅最後一個「堡壘」。 脫貧攻堅四個字,被歷屆市委、市政府「刻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向韜 攝 市委書記虢正貴上任後,聚焦最多的主題就是「脫貧攻堅」,從田間地頭、農家小院,到扶貧車間、產業基地,四個區縣都有他指導脫貧攻堅、看望貧困群眾的身影。 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革安,也時刻關注著「脫貧攻堅」,多次深入鄉鎮、村居調研扶貧。 「黨員幹部走在前,脫貧攻堅就不難。」
  • 脫貧攻堅|彭貴院長督促指導中和鎮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攻堅|彭貴院長督促指導中和鎮脫貧攻堅工作 2020-05-17 0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省檢察院出臺意見助推決勝脫貧攻堅 公布6起典型案例
    《意見》的出臺背景作為黨領導的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全面參與脫貧攻堅是檢察機關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如何發揮檢察職能,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彰顯檢察擔當,一直是貴州檢察機關高度重視和深入思考的問題。2019年,經省委同意,省檢察院在全省檢察機關部署開展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打贏脫貧攻堅戰專項工作,主動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擔當作為。
  • 大型脫貧攻堅紀錄片《激越怒江》今晚播出第四集《峽谷迴響》
    是中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中國的脫貧事業既彰顯著改天換地的雄心壯志,又實實在在地改變著億萬人的生活,這項改變既是從外到內的幫扶,又是從內向外的奮發,二者有機結合,濃縮在了怒江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裡。在這場攻克怒江州深度貧困堡壘的戰役中,怒江各族幹部群眾內生動力勃發,激發出了「怒江缺條件,但不缺精神、不缺鬥志」的脫貧攻堅精神
  • 國網新蔡縣供電公司助力「三秋」生產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馬彬 通訊員 裘倩)近日,「三秋」生產工作開始,國網新蔡縣供電公司駐村工作隊緊緊圍繞「三秋」生產和幫扶困難群眾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為主題,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工作,為確保打贏秋季秸稈禁燒攻堅戰,嚴控「三秋」季節焚燒秸稈和秸稈柴草亂堆,實現「不著一把火、不冒一股煙
  • 安徽臺臺長聶慶義:「高八度」吹響脫貧攻堅衝鋒號
    硬仗當前,安徽廣播電視臺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堅定履行主流媒體職責使命,「高八度」吹響脫貧攻堅的衝鋒號。今年以來,全臺脫貧攻堅宣傳報導達5600餘條。疫情期間,組織精幹力量深入省內革命老區、落後山區、行蓄洪區等脫貧攻堅主戰場,深挖各地戰「疫」戰貧的新舉措好辦法,採制推出《安徽:克服疫情影響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劉國東的扶貧路》等重點稿件80餘篇。經濟生活頻道、公共頻道、農村廣播分別開設《探訪掛牌督戰貧困村》《同心戰「疫」 復工復產正行動》《奔跑吧!
  • 脫貧攻堅|開州區法院彭貴代院長赴中和鎮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攻堅|開州區法院彭貴代院長赴中和鎮督導脫貧攻堅工作 2020-04-10 12: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安:讓農業科技扶貧大旗在江姐故裡田野上高高飄揚
    然而他們退而不休,他們把農業科技扶貧的大旗高高舉起,在江姐故裡這片田野上高高飄揚。從2016年開始至今,近5年的時間了,他們走遍了大安區的每一個鄉村,以及60%的生產作業組,足跡遍布城鄉大地,特別是大安區轄區內的26個貧困村,更是他們的常客。然而,他們的汗水沒有白流,經過他們5年的科技推廣活動,這26個貧困村全部脫貧了,8000多戶,19000多名貧困戶走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 脫貧攻堅看中國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離不開產業扶貧支撐,只有扶出「產業」,精準...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辦法》,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