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是孤獨寂寞的黑暗,也是閃耀著耀眼光芒的希望

2020-11-29 小逗娛樂匯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在2019年初,就用一種強勢的姿態出現在所有人的視野中,無論是各大影評網站的高分評價,

還是無數的觀眾成為了「自來水「,甚至是被譽為中國科幻元年的開山之作,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這部電影是與眾不同的,是真正的被認可的中國科幻。

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短篇小說,在未來,太陽老化即將爆炸,爆炸的威力會摧毀地球。

而人類選擇在地球表面建立無數的發射器,讓地球變成一個巨大的飛船,逃離太陽系,前往半人馬星系尋找新的家園。

但是在途中地球大氣被木星捕捉,促使地球不受控制的撞向木星,人類自救的故事。

故事聽上去是很簡單的,但是當把自己代入那個黑暗的、破滅的、孤獨流浪的地球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種來自內心深處的荒涼和寂寥,以及在電影中呈現出的那種絕望。

當你將自己置身於那個冰冷黑暗的地球,終日躲藏在地下,吃著蚯蚓幹過活,你是否還能堅定自己活下去的心。

你是像劉培強和老馬那樣堅定的相信貝加爾湖的冰會化成水,還是如同地下城的混混那樣惶惶度日。

希望,是在影片中多次提到過的詞語。

從一開始的韓朵朵的課堂,老師的提問到韓朵朵在絕望中對希望的渴求對人們的求助,以及最後人類對於希望的選擇,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電影的真正的主題,那就是希望。

而電影也正是通過主角兄妹二人的成長來表現這個主題。

什麼是希望?韓朵朵一開始是不知道的,為什麼不知道,因為作為一個在黑暗時代長大的孩子,她沒有見過真正的太陽,沒有看過鳥語花香,因為她在黑暗中成長,她的世界就只有地下城。

她沒有比較,也就無法知道什麼是希望,什麼是人類尋找的新家園。

全片電影的真正開始應該是從地球受木星引力影響,開始撞向木星,並且大部分發動機損毀。這裡因該是一個很大的潮點,在這一瞬間,整個地球、全人類、空間站全部開始為了救援服務。

弱小人類在這一刻展現出來的是非凡的氣魄和力量,全世界展開飽和式救援,一切私人行為全部禁止,不計損失,不計傷亡,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發動機的啟動。

在這一刻我們可以看到,在黑暗的宇宙中,小小的地球上散發出璀璨的光芒,這是人類文明的自救,這是一個名為人類的偉大種族的希望的光芒。

然而,當那個最後的通告開始播報的時候,所有人的犧牲和努力都化作了泡影,地球依然在撞向木星。

殘酷又真實,這一刻,整個地球是黑暗的,絕望的,韓朵朵和劉啟這些孩子也真正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絕望。一切的犧牲、努力都白費了。

當鏡頭給到孤零零的地球和領航員空間站的時候,當那無窮的宇宙如同洪水猛獸吞噬我們的地球的時候,是那麼的絕望無助。

可是一個文明絕對不會就這麼輕易的毀滅。

我們在這部電影中看到絕望和希望始終在瞬息之間切換,看似有點不合理,但是人在危機的時候總能發揮出超乎想像的潛力,更何況這是一個文明,一個最偉大的文明!

當炸木星這個計劃被提出的時候,當他被公之於眾的時候,這就是人類對於冰冷宇宙的一次反擊,賭上所有的反擊。

幸運的是,人類賭成功了,最終人類還是在這無邊黑暗宇宙中點燃了希望的光芒。

而片中還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地點就是領航員空間站,在該這裡我們看到的除了劉培強和劉啟的父子情以外,還有一個很容易忽視的點,那就是理性和感性,人工智慧MOSS的絕對理性和劉培強的感性或者說人性。

MOSS只是個智能程序,它不會理解為什麼人類可以去賭一個可能性為零的計劃,為什麼人類可以放棄火種,而去拼一個虛無縹緲的希望。

所以MOSS說了它對於人類的定義——人類無法永遠保持理智。是的,人類本來就不是一個純粹的理性生物,正是因為有了感性,所以我們才是人,我們才敢去賭這零的希望,我們才可以去炸木星。

其實我們可以推斷一下,如果最後沒有炸木星而是選擇MOSS的計劃——火種計劃,那將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

我曾經聽過一個教授說過,美國電影中拋棄地球,使用宇宙飛船逃生的計劃是很難實現的。因為僅僅憑藉宇宙飛船的大小,是無法建立起一個有效的長久生態系統的,放在這部電影中也是適用的。

首先空間站無法保證長久有效的能源飛往半人馬星系,其次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讓空間站的人員使用長達十萬年。就算滿足以上條件,當空間站到達半人馬星系之後呢?

沒有一個地球,怎麼生存?最後的結果只能是空間站的能量和資源在漫長的時間中消耗殆盡,成為人類文明最後的墓碑,飄蕩在無邊的黑暗宇宙中。

所以當劉培強說到「沒有人類的文明將豪無意義「時,MOSS切斷了通訊,為什麼呢?因為MOSS也計算到了,火種計劃根本不可能行得通,它只是在儘可能的保證空間站的存在而已。

所以炸木星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希望。只有地球這樣龐大的生態系統才能讓人類文明在長達十萬年的流浪生涯中繼續存在。

地球不單單是人類的居住地,更是人類文明的承載體,也是全人類的希望。

這部電影是黑暗的,人類孤獨的在宇宙中流浪,沒有陽光,只剩下地球,也只有地球了。

但是它也是充滿希望的,全片充滿著人類的自我拯救,在無數的絕望中找尋著一點點的希望,永遠也不放棄。

就像電影最後所說的那樣,無論歷史是怎麼發展的,人類是否會伴隨著我們的文明一起消失在宇宙之中,但是我們的選擇是希望。

相關焦點

  • 現實版「流浪地球」,帶你去流浪
    春節至今,硬核電影《流浪地球》刷爆朋友圈、微博,也刷新了人們對國產科幻影片的印象,突破36.51億的票房成為內地電影史的亞軍。在劉慈新原著小說的框架下,太陽即將毀滅,面對絕境,人類開啟了「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踏上尋找新恆星的流浪之旅…
  • 《流浪地球》加長版加了個寂寞
    今年7月,傳出了《流浪地球》要出加長版的消息。一時間引來不少討論——加了多少?加了什麼?又撈一筆?謎底揭曉——加長版命名為《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比去年院線版多了約12分鐘。有人期待,有人嘲。
  • 流浪的地球,不流浪的家:把詩意獻給生活!
    21世紀的地球,流浪是人生的常態。從誕生到寂滅,宇宙的地球,地球的我們,無不在動蕩與孤獨中,尋找安穩與幸福。 為此有人北漂,有人南下,有人功成名就,有人泅渡掙扎,直到點燃「火石」,在偌大城市裡擁有安居之地,如戲中所演,詩中所言——「引領人類還鄉,人詩意地居住在大地上」。
  • 《悲慘世界》,每個人的靈魂都應閃爍著光芒,在無限的黑暗中閃耀
    芳汀與託洛米埃剛結識的時候,在我看來她還是一個講究的人,也是一個內心純潔的人。因為從芳汀的穿衣氣質上就可以看的出來。果然不出我所料,託洛米埃是個不負責的男人,拋棄了痴戀於他的芳汀,然而那時候的芳汀已經有了託洛米埃的孩子,而這正是芳汀噩夢的開始……漸漸的,在託洛米埃對影響下,她忘記了她本已維持生活的手藝。她被愛情衝昏了頭腦,這也使她一步步走向墮落。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我們還有希望!
    當我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地球,失去了我們的家園,會是怎樣的感受?曾經繁華的城市現在變成了一座空城,地表溫度極低,已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們只能生活在陰暗的地下城。為了活下去,人類開始了漫長的計劃,帶著地球去流浪,史稱「流浪地球」計劃。而現在地球又面臨著一大難題,即將和木星相撞後毀滅。
  • 流浪地球:0.17%的光速,2500年100代人,開著地球去流浪的結局
    《流浪地球》和《三體》都是劉慈欣所寫的科幻小說,但二者之間並無聯繫,劉慈欣是一名科幻小說家,2015年,他憑藉《三體》獲得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該書也被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流浪地球》則獲得了2018中國科幻大會水滴獎評委會特別獎。
  • 《流浪地球》細思極恐的事情,看似傳遞了希望,實則卻是絕望
    如果你足夠了解《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話,你就知道一件事情,就是在電影裡面,空間站除了作為「流浪地球計劃」預警平臺以外,還執行了一個隱藏的計劃,那就是電影裡面慕斯說的火種計劃,就是地球無法逃離的時候,空間站將放棄地球,啟動隱藏計劃,也就是「火種計劃」。
  • 一個人會孤獨不安的星座,害怕寂寞,需要人陪伴
    一個習慣被人群所簇擁的人,是很難接受孤獨的環境的,他們只有在眾人陪伴的時候,才會感到快樂。主筆:老妖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安全」的感覺,只要處於一個人的狀態,他們就會感到孤獨不安,因為害怕寂寞的人,只有被人群所簇擁,才會體會到大家的熱情和呵護。那麼,哪些星座需要人陪伴呢?
  • 凹凸世界:此刻的金,元力衝破極限,散發著純淨又閃耀的光芒!
    這次嘮嗑的話題依然是凹凸世界,標題為「最終賽」的第三十八集,創世神終於登場,金突破極限散發著純淨又閃耀的光芒,打敗了銀爵,但這些似乎都和標題不相關,與標題相關的是ED播放完後的一小段正片——丹尼爾宣布最終賽。
  • 是什麼因素決定了紅龍魚的鱗片閃耀光芒
    引言:龍魚是古老的魚種,早在遠古石炭紀時就已在地球上生活了,我國古書亦有記載。《山海經·海外西經》:「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貍。一曰鰕。」郭璞註:「或曰:龍魚似貍,一角。」特別是龍魚那閃耀著光芒的五層鱗片,不同品種的龍魚披著閃閃發光的鱗甲,盡顯富貴之氣,霸道之氣。所以,龍魚的顏色就是它鱗片的顏色,而龍魚的顏色無疑決定了其觀賞性及價值。現在龍魚玩家們最偏愛的,也是最漂亮的龍魚就是金龍魚和紅龍魚。
  • 那些把人生過得精彩絕倫的人,都與孤獨有著「勾肩搭背」的交情
    孤獨,是伴隨著一個人一輩子的「精靈」。它在不同的人的生命中充當著不同的角色,在智者的生命中,孤獨是良師益友,當你得意忘形之時,它會及時提醒你稍安勿躁,提醒你「低調才是最大的奢華」;在普通人的眼裡,孤獨是傷春悲秋的涼薄,是寂寞難耐的暗自神傷。孤獨,從來都不會因為你的怕與不怕而選擇出現或者消失。
  • 了解這些「硬核科學點」再看《流浪地球》,你就是小夥伴裡的高人!
    或許地球和人類有幸到達了比鄰恆星,但地球將不再是地球,人類也將不再是人類,使得地球再次生機盎然,或許比改造另外一個星球更困難。【宇宙中的「流浪星球」】世界上有一隻最孤獨的鯨魚叫Alice,它的聲音頻率高達52赫茲,而正常的鯨魚聲音頻率都在15到25赫茲之間,它拼命想要與其他鯨魚交流,卻沒有任何同類能聽得到。
  • 「角落」裡,有我們最耀眼的光芒
    「角落」裡,有我們最耀眼的光芒 2020-07-15 1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外國人如何評價《流浪地球》?
    本文是Polygon編輯對《流浪地球》作出的點評。Netflix《流浪地球》宣傳片:  如果一場電影事關兩起太空災難、無數視死如歸的犧牲、以及一位軍人舉起機槍,對著碩大無朋的木星天象開火嘶吼,發洩心中悲憤 ……這些描述聽起來正對你胃口的話,那我有一部合適的電影想要推薦給你。
  • 黑暗中尋找那一束渺茫的光芒
    我嚮往黑暗,因為黑暗可以給我我想要的安全感,如果說人類是在一片黑暗中尋找那一束渺茫的光芒,那麼我則是恰恰相反,我卻是在那刺眼的光芒中尋找著那片屬於我的黑暗的角落黑暗森林中,猜疑鏈從未偏移,智子鎖死了全人類的科技。晶瑩水滴,鑄就了最恥辱的戰役。木星背後,吞滅了存活的契機。時間以外的往事,還有著責任階梯。但,毀滅你,與你何幹?
  • 流浪地球,宇宙鄉愁
    本文授權轉載自:甲子光年(ID:jazzyear)作者:火柴Q「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惜的東西。」這句臺詞伴隨著大年初一的節日氣氛,不失為一句很好的開年禮物。據最新數據,今日零點起上映的《流浪地球》豆瓣評分8.5,半日內票房已突破1.26億元。
  • 梭羅的《寂寞》不寂寞
    《瓦爾登湖》裡面有一篇文章《寂寞》(有的譯作《獨居》),不知打動了多少人。作者以簡練有力,樸實自然,富有思想性的語言,描寫了自己獨居的生活。雖然獨居卻不寂寞,因為梭羅從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溫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侶;享受著四季的友愛;過著寧靜而健康的生活。不僅如此,梭羅在寂寞之中還從宇宙宏觀的角度來思考寂寞。
  • 讓我們帶著希望去流浪
    既然要去流浪,哪裡還有希望。如果說一個乞丐的流浪,也許真的是沒有什麼希望。然而是一個被磨難打的遍體鱗傷的勇士,那就真的是要帶著希望的流浪。在電影《流浪地球》的一開始,小星老師問大家什麼是希望?沒有見過真正的地球磨難的學生哪能說得清什麼是希望,而當韓朵朵跟著救援隊為地球做最後一搏的時候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希望。也許,這也是一種涅槃重生思想的升華。
  • 一個人孤獨寂寞的句子,孤獨寂寞的傷感句子,讓人紅了眼眶寒了心
    2、人生來孤獨,卻渴望擁抱相似的靈魂。一個人走的路,自由但也孤獨。Born alone, but eager to embrace a similar soul.A person's road, free but also lonely.3、別人都羨慕你自在如風,只有你知道自己無依無靠。
  • 魔法少女「流浪地球」,8歲出道的趙今麥用堅持演繹希望
    時至今日賀歲檔票房黑馬《流但這部看似浪地球》票房已近30億,穩坐同期上映的幾部影片之首,黑馬此番成了名副其實的白龍馬,票房中的戰鬥馬。不得不說影片從特效到劇情都是有著自身特色的,角色的選擇上也是啟用了兩位青年演員,趙今麥和屈楚蕭,對比春節檔其他影片黃渤、沈騰、王寶強這樣的主角陣容,《流浪地球》的兩位主角就像小萌新一般的存在。其實《流浪地球》的男主屈楚蕭是中央戲劇學院科班出身,此前已經有過多部作品,在《獨步天下》、《媚者無疆》、《如懿傳》中都有著很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