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痕文學」代表作家馮驥才寫過一篇饒有意味的小說《大回》,講的是天津的釣魚高手大回,什麼樣的餌都能穿,什麼樣的魚都能釣。後來,人家請他釣世上最難釣的,被放生三次的鯉魚,他都給釣上來了。於是,便得了個「魚絕後」的雅號。但最後,他卻莫名其妙的被一輛裝滿魚的大車軋死的故事。結尾,馮驥才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能人都死在能耐上」。這句總結饒有深意,人通常不能清醒的看到,所謂的能耐背後的負面影響,所以一直沉浸在自己所謂的能耐裡,最後吃了自己種下的結果。今天,我要介紹的這部影片,大致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主角是本·阿弗萊克,其他人可以理解為他的不同分身。理解這部電影,需要先看電影簡介。因社會對退伍軍人不夠重視,導致奧斯卡·伊薩克集結老夥計扳倒大毒梟,進而獲得錢財。從地理位置上說,《三方國界》特指巴拉圭、阿根廷、巴西之間臭名昭著的邊界地帶。早在1864年至1870年期間,這塊地方就發生過長達6年的「三國同盟戰爭」。起因是巴拉圭、阿根廷、巴西在領土問題和拉普拉塔水系通航問題上存在爭執,不爭出個結果誓不罷休。後來,雖說籤署了三國協議,矛盾也並未有減弱分毫。再加上,伊瓜蘇河和巴拉那河在此交匯,使得這片區域難以監控,進入20世紀後,這裡已成為有組織犯罪的庇護所。類似於咱熟悉的緬甸金三角,其混亂程度,有過之無不及。
但縱觀整部影片,並沒有想像中的高端爆裂場面,電影帶給觀眾更多的是內心對金錢的渴望,對社會的不滿,很值得回味。貫穿全片的是五位男人的逃亡之路。從一開始的為了錢去搶劫毒梟,到一路上扶貧似的錢財散盡,值得花費大橋段去演繹的搶劫毒梟的情節。時長上並未花費很多,本片的大段劇情都放在了搶劫成功後的逃亡之旅。本以為逃亡路上最大的敵人是一路而來的滾滾追兵,沒想到一路上最大的敵人就是他們搶劫而來的大批金錢。是金錢的負重讓他們的直升機過載,是金錢的負重讓他們無法快速逃離,一路上的金錢既是收穫也是累贅,直到最後棄錢。本片想要表現的可能也是這種處於絕境之下的人性邊緣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