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一款無國界的香料,擁有桂皮香的武夷巖茶肉桂,註定無國界

2020-12-04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晚上散步的時候,在街角,邂逅了一間很小的麵包店。

開在一個公園的轉角處。

小小的店,白色的牆,塗著硅藻泥。牆上東一叢西一叢,爬著綠色的爬藤植物,好像叫萬年青。

走進去,店裡的掌柜,先禮貌地鞠了一個躬,然後發出一句:啊裡啊多?

咦,原來是個扶桑人。

見我沒有回應他,他臉上露出了瞭然的表情,換了一句英文:hello!

然而我還是沒有回應。不是託大,是被櫥櫃裡的蛋糕吸引了,分不出神來嘮嗑。

於是他第三次換了語言,說:您好,想買點兒什麼 ?

嗯,這就是未來生活在中國的常規狀態——你要學會多國語言,因為有時候,你面前站著的這個黃皮膚黑頭髮的人,他有可能不一定是你的同胞,他有可能來自扶桑、高麗、甚至,呂宋……

店裡的麵包是真香,迅速吸引了我人注意力。

一口氣買了三個,坐在店門外的小椅子上,邊吃,邊看街景。

《2》

這家店的糕點,用材很講究。造型也很精緻。

每一個成品,看起來,都像藝術品——令人只想遠觀,而不忍下口。

第一個吃的是肉桂卷。

用麵粉揉成條狀,繞成好幾圈,像我們小時候吃的花卷的造型。

然後,塗了肉桂粉,在每一圈的中間。

麵包烤熟後,麵條脹大,肉桂粉便有一部分從麵條壁中間被擠了出來,溢灑在卷團的面上,飄揚著那著名的桂皮香。

輕輕地咬一口,麵條鬆軟,肉桂粉因為塗得厚,且用材講究,口腔裡,便濃鬱地充斥著肉桂的桂皮香氣。

這股桂皮香,我們小時候很少吃到和單獨聞到,只在滷料裡,可以在混合著花椒八角茴香的氣味裡,隱約聞到桂皮香。

可能,桂皮香單獨出現,國人大多數還是不太能接受,但是在外國人眼裡,光看這麵包就知道了,日本人是肯定能接受,並喜歡的。

否則也不會做到日常食用的麵包裡了。

看來,肉桂這股香氣,在日本,很家常。

許是當年抹茶技法東渡扶桑的時候,這肉桂便隨同一道去了鄰邦,多年來,與抹茶一樣,成為了該國的國粹。

再後來,肉桂便流落扶桑國民間,它的品種香——桂皮香,也成為了糕點中的提香主力。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3》

這已經是第二次在食物裡直接吃到桂皮香了。

第一次,是在香港。

在村姑陳千裡迢迢奔赴港島,只願一親芳澤的那一杯星爸爸印度紅茶裡。

那一年,聽說,美國的年輕人,喝膩了咖啡,風潮調轉,流行的是手捧一杯星爸爸紅茶。而這款紅茶,據說原材料產自印度,且,亞洲區,只有港島得賣。

於是,村姑陳和李麻花,千裡奔波,只為一睹這杯印度紅茶的芳容。

然而,只喝了一口,就喝不下去了。

那不是一杯普通的純料紅茶,跟我們在國內喝到的正山小種、滇紅、祁紅、坦洋工夫等等,都完全不一樣。

它沒有荔枝香、桂圓香、地瓜味、花蜜香,它只有一股濃鬱的,平時只節日才在廟裡聞到的焚香的味道——那是各種香料,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氣味。

像檀香、像沉香、像肉桂、像蘇合、像冰片、像丁香、像菖蒲、像龍腦……

查了一下資料,原來這杯「印度紅茶」裡,有桂皮、有豆蔻……

中國人平時只把這種香料,拿來焚香,或者,用於煮滷味。還從來,沒有把它們喝到嘴裡的習慣。

想想,你喝了一嘴的「香料」,是不是很恐怖?

敏感點的人,估計要去洗胃了。

《4》

從日本人的肉桂卷,到印度人的紅茶,突然想到,咦,武夷巖茶的桂皮香,也是這種香氣。

是的,吃肉桂卷的時候,就感覺這股香氣很熟,現在細細想來,那尾調上若隱若現的桂皮香,不就是我們在武夷巖茶肉桂裡喝到的那股香氣嗎?

不同的是,武夷巖茶的桂皮香,很清淡,像是前一秒碰過了肉桂粉,下一秒用無香洗手液洗掉之後,手上殘留的那股暗香——清清的,若有若無的,淺淡的桂皮香。

而肉桂卷和印度紅茶裡的桂皮香,很濃鬱,很張揚,很清晰可辨。

像一個熱烈的紅衣女子,極力張揚著青春。

這股烈香,不但日本人喜歡,印度人喜歡,現在連美國人也喜歡上了。

估計這香型,未來,可能成為一種國際化的香氣符號,為國外大眾所熟悉並喜歡。

聞香識佳人。

氣味是最容易進入人記憶深處,並留下烙印的。

那麼,是不是可以這樣推測,同樣擁有桂皮香的武夷巖茶肉桂,也極有可能因為這種國際化的香型,而成為未來中國茶走向國際的先鋒官呢?

單論香型的喜人性,應該是這樣的。

《5》

同為武夷巖茶當家花旦的水仙與大紅袍,它們的香氣,皆不如肉桂濃鬱。

古人云,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

可見,肉桂的桂皮香,是極具識別性和穿透力的。

它像一隻破雲箭,穿雲劈空而來,留下強烈的聲響,也留下強烈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氣味。

然而,近來年,武夷巖茶裡的肉桂,桂皮香明顯,桂皮香濃鬱極具辨識度的成品茶,少了大半。

市面上能見到的武夷肉桂,以花香與果香見長,具有品種香——桂皮香的,反倒是少了。

就像中國的年輕人,喜歡吃中餐的人越來越少,喜歡漢堡薯條的人倒是愈發多了。

這是很奇怪的現象。

肉桂,DNA裡自帶的桂皮香,反倒是不明顯,而原本不屬於它的果香,倒是明顯起來。

這裡面,有一些是制茶師的因素——茶客們厭煩了肉桂一成不變的品種香「桂皮香」,希冀著其它的香氣出現,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品,制茶師們加重發酵,以及改良焙火工藝,從而生產出花果香型的巖茶肉桂來。

另一方面,是天氣的因素。

去年的巖茶制茶季之前,雨水很多。今年,亦是雨水很多。

雨水青,含水量高,對萎凋走水的技術要求就很高,而一些茶廠,地勢窄小,並不具備廣闊的攤晾茶青的條件,影響了走水,從而,只能靠加重發酵,隱藏掉那些渥堆形成的悶青味和苦澀味。

這樣一來,果香重了,桂皮香,反倒是弱了。

《6》

肉桂,是一種無國界的香料。

肉桂香,是一種無國界的香型。

那麼,擁有桂皮香的武夷巖茶肉桂,它得天獨厚地,就註定了會成為一款能被廣大國際友人喜歡和接納的茗茶。

只要,制茶師們,老老實實地按傳統工藝,做出純正醇和的桂皮香來。

排除掉那些外因的影響,專注把肉桂茶樹DNA裡的品種香,給激發出來。

讓這款飄蕩著桂皮香的武夷巖茶,成為打開國際茶葉市場的那把金鑰匙。

天價茶葉蛋,炒紅了牛欄坑。

桂皮香,希望可以成為給武夷肉桂茶領航的旗幟,在不久的將來,飄揚在異國他鄉的茶屋上空。

讓我們,一同努力。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此肉桂非彼肉桂,武夷巖茶中的當家品種,武夷肉桂!
    今天介紹的這款烏龍茶,就是武夷肉桂,聽這名字,確定是茶嗎?這不是平時燉肉所放的香料,怎麼變成茶了呢?此肉桂非彼肉桂,只是同字同音,武夷肉桂是武夷非常著名的一款巖茶,而不是吃的香料。兩者有何關係,下面給大家慢慢道來。
  • 又是石乳,又是肉桂,這泡武夷巖茶藏著什麼貓膩?
    每家通過各自的獨到配方,將數款不同的品種拼配在一起後,能實現香、水、韻的良好綜合。拼配的做法,一直在巖茶界很fashion。經過拼配後的武夷巖茶,從規範上的定義,我們稱它為大紅袍更妥。譬如一泡肉桂裡,它的用料並不純粹,裡面摻進了許多其它茶的成分。
  • 武夷巖茶肉桂,你喝過幾種?
    整個福建如果說流行哪款茶的話,那莫過於武夷肉桂了!只要是品茶的圈子,都有一部分對肉桂是極其熱愛的,甚至可以說達到痴迷的程度。今天我們就講講武夷巖茶品種之肉桂!之後,在1981年崇安縣茶葉研究所陳德華、安徽農學院陳椽、安溪茶廠黃海雁崇安茶廠姚月明、星村茶站黃鎮國等人進行審評發現肉桂的品質極其優良,1978年武夷肉桂省裡決定進行有計劃的發展種植。到了1989年正巖肉桂才大面積開始種植,所以當你聽到說肉桂有30年時,或者說祖傳肉桂時,這時候你要辨別茶商說的話是真是假了。
  • 武夷肉桂茶為什麼叫肉桂?
    肉桂茶,又名」玉桂」,是武夷巖茶中著名花色品種之一,屬於烏龍茶類。武夷肉桂茶之所以叫「肉桂」,原因是:其是以肉桂樹品種的茶樹鮮葉,用武夷巖茶的製作方法而製成的烏龍茶,為武夷巖茶中的高香品種,且其茶湯中有明顯的桂皮氣息,因而命名為「肉桂」。
  • 肉桂 武夷巖茶中的珍饈美饌 全肉宴
    武夷巖茶 無肉不歡喝過肉桂的人都領略過它的濃烈,相比起水仙的柔和,肉桂就顯得「霸氣」多了。肉桂除了具有巖茶的滋味外,更以其辛銳持久的香氣著名, 茶喝下去 滿口茶氣,勁道足,回甘快。桂皮香、是肉桂的品種香、更是根植在肉桂基因中的香味, 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之說,因此 也多被用於拼配其它茶中, 如 :為大紅袍拼配的主要原料。武夷肉桂又名玉桂,為無性系品種,茶樹為大灌木型,樹勢半披張,梢直立。樹高與寬幅可達2米以上。,分枝尚密,節距長。
  • 肉桂茶和香料肉桂到底有什麼關係?
    小編隨便抓了一個不喝茶的小夥伴問他肉桂茶是什麼,他回答我:「是用那種香料泡出來的茶吧。」要是問烏龍茶是什麼,巖茶是什麼,肯定不會有人說這是用香料泡出來的,但是要是直接說肉桂茶是什麼,肯定就會有人覺得這是一種用香料泡出來的茶。那么喝茶人常說的肉桂茶是什麼東西,用香料肉桂泡出來的東西嗎,還是說肉桂樹上摘的葉子泡的茶就是肉桂茶了呢?
  • 肉桂的辛辣感,跟肉桂的苦澀味,是一回事嗎?
    而唯獨這肉桂的氣味,尖銳而高亢,穿屋繞梁而過,像個女高音,尖細得直扯你的神經。武夷巖茶的桂皮香,就特別像是這股中藥肉桂的香氣,可以香傳幾裡,還餘香繞梁。當然,巖茶是茶,中藥是藥,兩者的桂皮香,雖然相似,卻也並不完全相同。
  • 同樣是武夷巖茶,水仙、肉桂和大紅袍有什麼特點?真相在這!
    如村姑陳的麻麻,就曾經喝過一款鐵羅漢,至今麻麻對這款茶依舊記憶猶新,只不過,這味道也只能留在記憶裡。村姑陳也曾經喝過一款脂粉味極濃鬱的雀舌,宛若一個粉面美人,妖嬈萬分,直到現在,這味道也永遠只能停留在記憶裡。這就是巖茶的特殊性,也是巖茶的不可替代性。有些巖茶,喝過就再也忘不了。
  • 武夷巖茶肉桂好苦澀啊,這是它的品種特徵嗎?
    霸道、刺激、苦澀感重,並非肉桂的特徵,而是大眾對它的標籤性誤解。好的肉桂,風味是綿柔的,苦澀味不顯。以鼎鼎大名的牛欄坑肉桂為例,它作為正巖坑澗茶的代表,就絲毫與霸氣苦澀不沾邊。相反是,茶湯裡的桂皮香強,湯感綿柔,茶湯有厚度。
  • 武夷巖茶中,所謂的百年老叢「肉桂」,是什麼來歷?
    這些年來,武夷巖茶裡的各種「肉」,牛肉,馬肉,豬肉……更加是頻頻露臉,知名度節節攀高。在省內喝茶的時候,不論是在閩北還是閩東,最常見的待客茶是各式的肉桂。可見,肉桂是真的足夠火。肉桂本身具帶的花香、桂皮香等物質,容易受影響。茶葉內部原本香葉醇、苯乙醇,芳樟醇等茶香物質,為肉桂帶來的香氣特質,逐漸減弱。肉桂原本茶香高揚,桂皮香辛銳的特徵,逐漸被改變。與此同時,部分樹齡比較高的肉桂,能夠帶有陳香、木質香等。
  • 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正山小種簡介
    大紅袍武夷山大紅袍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譽,為武夷名樅之首,原產於武夷山天心巖九龍窠的高巖峭壁上,據傳明朝永樂年間,舉子進京趕考,途經武夷患病,巧遇天心永樂禪寺住持,贈此茶其飲病癒。水仙武夷巖茶,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的說法,水仙和肉桂是巖茶當家品種。水仙茶樹品種屬半喬木型,葉片比普通小葉種大一倍以上,是發源於福建省陽祝山洞的茶樹良種,1985年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評委會認定為國家品種,編號GS13009-1985。
  • 一分鐘讀懂武夷巖茶,用簡單的方法辨別水仙、肉桂和名叢!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01》說到巖茶的氣質,那當然要用「豐富深邃」來形容。一款好的巖茶,它自己會說話。香氣馥鬱、湯水柔和、內涵豐富、還很耐泡,或許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優點,經過了排列組合,就讓巖茶具備超高的人氣。一不小心,你就會愛上喝巖茶的感覺。如果遇到一款合適的茶,感覺口腔被茶湯360°無死角地寵溺著,每一滴茶湯都不想錯過!喝到最後,還會砸吧著嘴,回味剛剛咽下去的滋味。巖茶就是這麼奇妙!
  • 武夷巖茶肉桂是款純爺們的茶?不,這是對肉桂最深的誤解!
    「肉桂味道太濃,不建議你喝。你還是喝水仙,水仙比較溫柔。」嗯,看來,流行了七八年之後,肉桂已經被賦予了性別屬性:男性,走剛猛路線。在一般人眼中,肉桂就是一種很兇猛的,很勁道的,很刺激的,很剎口的巖茶。等到這股濃濃的果香散去之後,肉桂的桂皮香,才仿若主角一般,在群演的開場熱舞之後,隆重登場,之後,它就霸氣地牢牢佔據著整場,吸引著所有目光,直到終場,THE END。通篇,這泡牛欄坑肉桂,沒有一衝是苦的,亦沒有一衝是澀的。湯水的稠度,像凝脂,像甘露,像平靜無波的湖水,像明鏡立妝檯。
  • 武夷巖茶品種這麼多,為什麼大家只知道水仙、肉桂、大紅袍?
    大紅袍是武夷巖茶對外宣傳的重要名片!在口耳相傳下,才有了如今大紅袍的地位。武夷巖茶品種繁多,為何偏偏選擇大紅袍作為重要代表?一是大紅袍有故事性,二是大紅袍有歷史感,三是大紅袍有話題度。將「當家花旦」四個字送給水仙、肉桂,意寓著它們在巖茶中的地位,至關重要。在茶圈,也流行著一句話:「醇不過水香,香不過肉桂」。一句話,道出了水仙、肉桂的特色。巖茶品種多,能得此殊榮的,怕是只有水仙和肉桂。
  • 你知道肉桂是什麼茶嗎?
    ,肉桂就是桂皮,是一味調味香料,做茶葉蛋的時候會用到。肉桂曾經確實被用於做茶葉蛋,只是我們說的肉桂真的不一樣,被用做茶葉蛋的肉桂是大名鼎鼎的牛欄坑肉桂,是一種茶葉。肉桂茶又名玉桂,原產於武夷山馬枕峰,一說原產慧苑巖,但不管如何,肉桂茶為武夷原生樹種無疑。
  • 以肉桂為例,四個步驟教你判斷一款武夷巖茶的品質!
    品質沒有問題的肉桂,第一衝就會有香氣出現,或是花香、果香,又或者是桂皮香。第二泡辨別香氣類型、濃淡;經過第一次的衝泡,在沸水的感召下,肉桂的香氣因子開始發力。及至第二衝,香氣物質如噴薄而出,香型變得更加清晰。
  • 過去的巖茶都叫大紅袍,現在的巖茶都叫肉桂?
    武夷山茶的加工方法有幾百種,奇蘭,水仙,肉桂等等。」 額,看來這位仁兄,對武夷巖茶的誤會可不淺啊。 武夷巖茶的品種,從來不是因為工藝和加工手法,人家本身就是獨立的品種!
  • 溫柔陽光配武夷馬枕峰「肉桂」飄香
    牛欄坑肉桂、馬頭巖肉桂、慧苑坑肉桂、竹窠肉桂、三仰峰肉桂……肉桂,又名玉桂,是武夷山的本土品種。都說「不登天遊,武夷白遊」,這是指武夷山的旅遊,而對於以大紅袍為代表的武夷巖茶來說,如果沒有喝過肉桂,那也算不得真正的武夷巖茶的茶友了。肉桂,容易讓人上癮,因為那有深意的悠長韻味,因為那瀰漫在層次豐富的茶湯裡的強烈情感。這個冬季,在午後安靜地品飲一泡有著濃烈香味的肉桂,從初泡時的濃釅,到逐漸只剩下飄著淡淡桂皮香的清甜。
  • 牛欄坑肉桂就是個名字,所有高端的武夷巖茶肉桂,都可以做牛肉?
    現在喝的這款, 平時是最多人喜歡的,它有花香,有果香。最後閒聊幾句後,索性拋出一句金句。「牛欄坑肉桂就是一個名字,所有高端的肉桂,都可以做牛肉。」這番話說完,朋友也覺得在理。一分錢,一分貨。《4》這裡給列為看官們,聊一聊我的推理過程。一,這不是真牛肉。那家茶葉連鎖店,本來走的路線就不高端。真牛肉,資源有限,註定是小眾茶。
  • 那些年我聽過的,誤人子弟的武夷巖茶「肉桂」論道,你被誤了嗎?
    顯而易見,這是喝肉桂徹底喝懵了。 桂皮香,是肉桂的品種特徵。 一泡巖茶做出基礎的品種特徵,是基本功所在。 換言之,肉桂一定要有桂皮香。 沒有桂皮香的肉桂,它反而不是什麼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