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欄坑肉桂、馬頭巖肉桂、慧苑坑肉桂、竹窠肉桂、三仰峰肉桂……肉桂,又名玉桂,是武夷山的本土品種。都說「不登天遊,武夷白遊」,這是指武夷山的旅遊,而對於以大紅袍為代表的武夷巖茶來說,如果沒有喝過肉桂,那也算不得真正的武夷巖茶的茶友了。
肉桂,容易讓人上癮,因為那有深意的悠長韻味,因為那瀰漫在層次豐富的茶湯裡的強烈情感。
這個冬季,在午後安靜地品飲一泡有著濃烈香味的肉桂,從初泡時的濃釅,到逐漸只剩下飄著淡淡桂皮香的清甜。每一泡都有不同的韻味,有層次的口感,讓人感受到季節裡無處不在的悠遠空曠。
據《崇安縣新志》記載,清代便有肉桂其名。如今,不知從何時起成為武夷巖茶當家品種的肉桂,已成為武夷山茶企必種必做的品種。說「家家皆有肉桂香」絲毫不為過。武夷山的峰峰巖巖之間,可以出產上乘肉桂的地方很多,馬枕峰便是其一。
《武夷茶經》裡表述:「肉桂,原產馬枕峰……已有100多年歷史,1985年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省級品種」;《武夷巖茶名叢錄》裡也有表述:「肉桂,原產馬枕峰,慧苑坑等處也有此相同之樹。」
經過武夷山景區裡的一線天景點,在去往虎嘯巖的路上,有一條路可以到達馬枕峰。正如魯迅說的「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說是一條路,只不過是被茶人踩多了,形成的一條彎曲的小山路,沒有用石頭、石板鋪就,更不用說水泥了。 一路上,鬱鬱蔥蔥,有竹有草,更多的是叫不上名字的雜木。其間有大巖石,多被藤狀植物纏繞,也有小山澗,流淌著清冽的山泉。
馬枕峰不高,海拔560米,與三仰峰遙遙相望,是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全峰好似一扇碩大的屏風,也好似武夷山風景區的一個駿馬形的巨枕,故稱為馬枕峰。
「怎能忍心讓這麼好的茶,很少人知道。」周文慧說。不甘心名聲落後的武夷山市跑馬崗巖茶廠的周氏家人,去年又註冊成立了武夷山市馬枕峰茶業有限公司。周文慧的祖輩早已在這片山場裡採茶、制茶。樹齡已逾百年的肉桂、水仙,便是最強有力的證明。
作為肉桂的發源地,馬枕峰環境適宜肉桂生長,周圍山峰很多,茶樹多生長在半山腰,光照時間充足,做出來的茶香氣奇特高銳。2013年,在「中國茶鄉杯」星村茶王賽上,周家人製作的肉桂,獲得了肉桂茶王。而在此之前,武夷山市跑馬崗巖茶廠的肉桂屢獲殊榮。我國著名茶葉審評專家陳鬱榕女士,在審評了跑馬崗巖茶廠的馬枕峰肉桂後,表示這「馬肉」可一點也不會比馬頭巖的「馬肉」遜色。
在馬枕峰茶業有限公司裡,除了馬枕峰肉桂之外,還有一線天肉桂、蘭家山肉桂……「都是正巖的,質量絕對OK。產品豐富點,口味多一點,茶友們的選擇也可以更多。」周文慧笑著說,「光肉桂的數量肯定不會少於6種。」周文慧在家排行第五,獲得「制茶能手」的周義青是她的弟弟,也是跑馬崗巖茶廠的廠長。雖然周家子女多,但各有分工,彼此和諧相處。「每個人都有閃光點,每個新產品也都有閃光點。」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