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塊翡翠原石的品質好壞,對於接觸久的「行家」來說,可以從很多的方面去看,場口,皮殼的油性,皮殼的翻砂,打燈的「吸光」程度等,都是可以去看一塊翡翠原石的品質好壞的。
對於剛接觸翡翠原石不久的新玩家來說,判斷一塊翡翠原石的好壞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對原石各方面的知識都是不太了解的,可能就知道"脫砂"(接觸不久的玩家應該也聽過)的原石就是好的,脫沙的原石就是可賭性強的。可以開出來好的肉質,關於「脫沙」,應該也是很多新玩家不太了解的,下面就來簡單的聊一聊翡翠原石的「脫砂」。
「脫砂」不是某一個場口的代名詞,所有的翡翠場口都會有脫砂料子的存在。「脫砂」的形成和埋藏的環境有關,最主要的還是翡翠原石自身的質量,品質。脫砂的形成主要是和風化,氧化有關,質地疏鬆的被氧化,脫落等,留下了質地堅硬的部分。難以被風化層氧化的部分就慢慢地形成了大家所說的脫砂。脫砂是判斷一塊翡翠原石種好不好的最直觀的一種方式。對於接觸不久的新玩家來說,皮殼的翻砂需要學習了解很久,脫砂就不一樣了,翡翠原石的脫砂是很好判斷的。脫砂是大部分砂皮殼原石成熟風化的特徵。部分脫砂可能是翡翠原石受風化位置的影響不同。
有的翡翠原石脫砂脫得就只有一層薄薄的白霧了,已經可以看到肉質了,脫砂和水翻砂是兩種不同的概念,脫砂的原石品質肯定也要比水翻砂的品質老很多了。可賭性是非常強的,可以賭到好的品質,而且賭性又小,市場價值肯定是很高的。並不是說脫沙的料子都好,有的還是會變種的。看著局部是脫沙,切開後就只有那一點肉質是好的,冰種及以上,其它的位置是糯種。所以還是要結合著皮殼來判斷的,下面給大家來看一些例子。
這是一塊大馬坎的料子,料子看著不大,但是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帶底色,料子具有「包頭種水「,什麼是包頭種水呢,就是品質好的就只有上面那些,下面的品質肯定是會變得。這樣的料子。一般遵循的都是看到多少給多少的原則,有的脫沙料也是遵循這個原則的。
翡翠原石的脫沙是有很多種的,有的是點狀的脫沙,有的是帶狀的脫沙,還有局部脫沙,全託沙等。脫沙的面積越大,看得到的表現就越多,價值也就是越大的。一般的來說,脫砂的料子中莫西沙的要多一些,其次就是木那的,這兩個都是非常著名的場口,其它的場口也有脫砂料,相對的少點,價格也沒有莫西沙或木那的高。
脫砂的翡翠原石無論是大還是小,它都是翡翠原石皮殼的一種直觀好的表現,種夠的翡翠原石才有可能形成脫砂,原石的某個位置有脫砂,那這個位置的種就一定是老的。有的翡翠原石沒有脫砂,皮殼的翻砂很好,切出來的肉質也是非常不錯的。脫砂指的只是某個方面,並不能說不脫砂的翡翠原石品質就不好。
關於翡翠原石的脫砂,還有哪些方面呢?對於翡翠原石的愛好者而言,脫砂的料子魅力應該都是很大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