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談談翡翠原石皮殼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現象,油性。很多朋友對黑石頭的油性尤為關注,實際上只要有皮殼的原石,無論是黑石頭,白石頭還是黃石頭油性都有可能存在。
其實「油性」是翡翠原石皮殼的一個重要表現之一,是翡翠的光澤與原石中砂層散射的結果,因此就讓翡翠原石看起來就像是抹了一層豬油一樣,這種油性在黑色的翡翠原石的表現最為明顯。
黑烏沙的話就是黑亮黑亮的,其餘皮色的話,就是發亮,和抹了一層油一樣,當然了這個是天然形成了,不是人為的做法。通常來說,有油性的料子底子都很好,料子的緻密度高,會有膠感的體現,同時產生的效果,就是白霧效應。
那麼抹上了一層「油」的翡翠原石,到底是好是壞呢?通過不斷的實踐,一般來說油性越足的翡翠料子,它的底子都很好,而且它的緻密度都很高,尤其是一部分的油性足的翡翠,甚至會產生白霧。
料子翻砂程度,晶體的勻稱,還有晶體的細膩程度,和料子自身的肉質情況息息相關,油性是料子內部發散出來的跡象,和外界的抹油無光,所以一般來說,只有好的料子會有這些跡象,這樣來說的話,料子具有白霧,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外沒有霧層的翡翠原石如全脫沙的料子和會卡場口的料子,油性表現往往沒那麼明顯。
油性是料子由內而外的體現,是料子自身的一種性質,通常來說都是翻砂均勻,晶體結構細膩的貨,而不是說肉質粗,晶體顆粒大的料子,種嫩的貨是不存在油性的說法的。當然凡事不能一概而論,油性的皮殼關乎種的好壞,如果賭色,油皮就沒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