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一首詩是唐詩名篇,題目是鹿柴(chái)還是鹿柴(zhài)?

2021-01-08 老張侃詩詞

少年時代曾經學習王維的古詩。雖然那個時候並不懂他詩歌中的意境是什麼樣的,只知道死記爛背,但是多少也掌握了一些詩句。不過對於這些古詩,過了很長時間後,如今只剩下片言隻語。

比如王維的一首唐詩,寫的是山林景色。全文只有20個字,卻是唐詩300首當中的經典名篇。這20個字都很簡單,描寫的意境我們也能夠想像的到。但是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題目卻經常讀錯。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少年時曾學過王維一首20字唐詩,題目卻很容易讀錯。

這就是王維的《鹿柴》,王維最擅長的就是描寫山林山水的景色,體現了詩中有畫的境界,在這首唐詩當中也不例外。「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他在山中修行,對於山的寂靜感觸頗深。而且山林當中到處都是綠樹青草,層層疊疊,擋住了詩人的視線。以至於詩人在這空山當中看不到人影,卻能夠聽得見人說話的聲音。

即便是這樣一首短小的詩句,也能夠看得出詩人對山林景色的反映。「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裡寫的是夕陽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樹林和青草,照射在滿是苔蘚的地面上,色調很美。

王維的這首唐詩非常簡單,只是我們對於題目的理解要比這首詩歌的內容要難許多。因為題目那個常見的字並不是我們常見的讀音,而是讀作鹿柴(zhài)。

在王維的詩歌當中,這是一個固定的名詞,指代的是王維居住的別墅,名字是輞川別業。輞川別業非常精美的景色有12處,鹿柴是其中的一處。詩人的這首小詩,就把此地美景寫了出來,而且流傳後世這麼多年。

古典詩詞當中。對於古代漢語的發音有很多和今天是有差別的。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前一段時間引起爭議的那個「斜」。

在今天我們的。漢文字語言系統當中這個字讀作(xié),但是在古典詩詞當中這個字。則更多的被讀作(xiá),從詩詞當中的押韻我們也可以能夠看得出。比如杜牧的「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只有這個字發出(xiá)音,才能夠和後面詩句當中的「家」「花」形成押韻。

回到王維的這首唐詩,看上去非常簡單,寫的只不過是夕陽的景色。但我們需要記住的是題目當中的發音,因為柴讀作(zhài)非常少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王維的這首古詩當中的題目了。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解讀王維《鹿柴》:王維的世外桃源,今已不復存在,只能詩中感受
    歷史的更替,王維的輞川別業亦不復存在,王維曾畫有《輞川圖》壁畫,現已失傳,只有摹本存世。現在只能通過摹本和王維以及他的好朋友裴迪的詩來感受輞川別業的幽靜和意境。下圖為宋代郭忠恕的摹本,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手機橫過來欣賞。王維和裴迪為輞川別業各寫了20首詩,共40首詩結為《輞川集》,描寫輞川別業的景致。王維在序中記錄了當時的情況。
  • 共賞唐詩之美,王維《鹿柴》
    鹿柴 唐·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幽靜的山谷裡看不見人,只聽到人說話的聲音。落日的影暈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王維(701-761年,一說699-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 背了這麼多年的《鹿柴》,「柴」字怎麼讀?很多人都讀錯了
    學過古漢語的都知道,現代的語言和古代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例如古代的「走」,其實是跑的意思;古代有「入聲」而現在已經沒有了。很多人在讀古詩詞的時候,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個字應該怎麼讀。印象最深的就是王維的《鹿柴》了,背了許多年,才發現,原來是鹿柴(zhài),而不是鹿柴(chái)。
  • 一首詩寫盡了山林的幽深靜寂,王維《鹿柴》全詩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王維唐代著名的詩人和畫家,他的詩意境悠遠,意味深長,蘇軾曾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鹿柴》便是代表作之一。鹿柴,『柴』通『寨』,原指的是養鹿的寨子,在此指的是詩人隱居之地。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王維《鹿柴》
    《鹿柴》是詩人王維在唐玄宗天寶年間(742-756年)寫作於輞川別墅。若以眼睛去追尋王維的山水,它已經殘破,山水田園只是他的夢。他能盡享其中妙趣,心中自有丘壑。我們不是王維,但若後來者能找到自己的輞川,才不辜負王維山水之真意。王維之後,觀畫者次第而來,在後人眼中,前人皆入畫卷,回頭望去,層層煙雨,無盡青峰……
  • 王維《鹿柴》,這首詩最迷人的地方,可惜很少人能理解!
    很有名的《鹿柴》就是一個很好的寫景五絕。《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鹿柴》從題目中我們可以得知,這個地方原來是有鹿出沒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空山中聽到人家說話,但是不知道那個人在哪裡?聽到這個聲音,它帶來一種感覺就是瞬間的虛幻。
  • 鹿柴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鹿柴古詩的意思
    古詩是我們在語文學習中經常會涉及到的內容,那麼《鹿柴》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呢?《鹿柴》古詩意思:空寂的山中不見一個人,只聽到一陣人語聲。太陽的一抹餘暉返入深林,又照到了林中的青苔上。《鹿柴》原文: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 《鹿柴》古詩朗讀
    鹿寨學習了詩仙和詩聖,接下來我們會接觸山水田園派的詩歌,首先我們要認識的是王維。王維(701-762),21歲中進士,仕途順利。生性淡薄、懦弱、與世無爭。安史之亂,安祿山迫使王維做官,這是涉及人生氣節的大問題,後雖被唐王朝特別寬恕,但無意於仕途,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
  • 王維最耐人尋味的一首詩,短短20個字,1000個人讀就有1000種解釋
    古代佳作那麼多,無奈今人沒有文言基礎,小編每每翻譯古文都有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煩惱,而我平生最怕譯的就是詩佛王維的詩了。詩佛的詩有三大特點,也正是這三大特點讓後世文人墨客望塵莫及。第一,就是他寫文意境高,作為山水詩人,他總是能將自然間再平凡不過的景色,提煉出精華,再用唯美的文字加工出來;第二,他的文章如詩如畫,詩中有畫是後世對他最大的褒獎,除了他再沒有任何一個詩人能做到每首詩皆是一幅水墨畫;第二,每個字都極盡所用,他極少用繁複字,基本上全文無一生僻字,往往只是數十個字,就能將我們引入那美如畫的詩卷中。
  • 唐詩閒讀:「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蘇東坡評價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很顯然,蘇東坡在王維的畫裡看出了詩意,又在王維的詩裡讀出了畫境。但這還不算完,王維不止是畫家和詩人,他還是音樂家。
  • 他是唐朝著名山水詩人,一首詩境界不輸王維,入選《唐詩三百首》
    王維和柳宗元一個是盛唐詩人,一個是中唐詩人,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邊,其實這兩人的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 很多人都覺得王維的詩有一種滌蕩人心的力量,其實柳宗元的詩歌也是如此。
  • 王維一首詩,寫盡人間離別之苦
    文|青木在一千年以前,出現了一位才華橫溢、風度翩翩的美男子,9歲就能寫下一首非常漂亮的詩文,15歲獨自一人離開山西蒲州,來到長安尋找發展前途,17歲時寫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婦孺皆知的詩歌名篇,21歲時進士及第,此後官至給事中,這個人就是被稱為「詩佛」的王維。
  • 王維精彩的五言送別唐詩,全文只有6句30字,看似平淡卻意境悠遠
    當「王維」和「送別詩」兩個關鍵詞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首先就會想到他的《送元二使安西》,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字淺意厚,惜別之意都在不經意間流出,內有多少深情!除了那一首七絕之外,王維還留下了很多精彩的送別詩。尤其是王維官運向來不錯,在四十歲以後都能過上半官半隱的生活,他的朋友必定是少不了的。朋友多,送別機會也多,送別詩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 三國殺:漢人吟唐詩算什麼?這些原畫和臺詞竟然還有明顯錯誤
    玩家調侃很多的恐怖就要數鄧艾的臺詞「鋤禾日當午」,作為一個三國時期的漢人,居然直接穿越把唐詩拿來作為臺詞,雖然遊戲不必如此嚴謹,但是帶來的錯愕感還是讓人玩家有些懵。但是,三國殺中其實還有很多明顯的穿越,一起來看看吧!
  • 詩必盛唐|那些被稱為「絕響」的唐詩
    都說詩必盛唐,文必秦漢。詩歌在唐代已經被寫盡,只餘背影,於是宋朝人開始寫詞。但是在唐代,詩歌也是有許多劃分的。比如按照年份,將唐朝劃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那麼詩人們及他們的詩歌也會被劃入不同時間段。比如按照詩歌風格,有山水詩、邊塞詩,前者代表詩人王維,後者比如王昌齡。
  • 唐詩宋詞裡最美的青苔: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詩佛「王維的《鹿柴》,按常理來說,幽暗的深林是很少有陽光照入的,但是王維的這首《鹿柴》卻反其道行之,寫落日的餘暉穿過深深的樹林,正好照在了青苔上。但是細細品味,這裡其實是用了反襯的手法,不管是詩人的本意還是詩中表現出來的都與此相反,無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於覺察;但有光的幽暗,則較少為人所注意。一瞬而逝的「返景」給深林帶來了短暫的明亮之後,接下來便是無盡的黑暗。有了這樣的對比之後,反而會使幽冷陰暗的感覺更甚。
  • 電影女王被當眾抽背唐詩,中國網友笑翻:奧斯卡影后要拿金雞獎了
    奧斯卡影后被當眾抽背唐詩,難得一見吧?幾天前,被譽為「當代最偉大女演員「的梅姨Meryl Streep背誦了唐代詩人王維的《鹿柴》,被猛誇可愛。她咬字稍遜,但勝在韻律到位,連通假字「鹿柴zhài」、「返景yǐng入深林」都讀對了,這個71歲美國「老太」,有用心。你有所不知,9年前,梅姨還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露過一手。
  • 【讀唐詩】《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六、來稿及作者、朗誦者近期照片個人簡介等請以附件的形式發送至主編郵箱:152704618@qq.com主編微信號:weixin29818, 七、了解更多平臺內幕,敬請點擊下方「溫馨提示」標題查看提示詳情—— 溫馨提示 【讀唐詩】(6)《鹿柴》
  • 一首被《全唐詩》拒之門外的詩,讀起來讓人笑掉大牙,卻講透了世間...
    這話聽著耳熟,轉念一想,這反穿襪子的經典案例,不正好就是一首唐詩麼:梵志翻著襪,人言皆是錯。乍可刺你眼,不可隱我腳。我王梵志反著穿襪子,所有的人都說我穿錯了。我就覺得吧,寧可讓你瞧著刺眼,也不能讓我的腳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