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上這4個地方「不怕髒」,別瞎勤快,洗太乾淨反而「有害」

2021-01-10 樂仔說育兒

對於寶寶的健康,每個家長都很重視,畢竟作為脆弱的新生兒,很容易因為一丁點的細菌和病毒而受到感染並且威脅到健康安全。然而家長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髒"都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影響。

案例:

我的閨蜜小吳就跟自己說了這麼一件事情,在孩子寶寶生下來的時候,頭上就有一層比較明顯的乳痂,因此看上去白花花的一片,顯得很髒。本身小吳自己就有潔癖,見不得孩子的腦袋上頂著這樣的東西。

因此,她就想著把孩子腦袋上的乳痂給洗掉,但是就在她要洗的時候,婆婆趕緊過來制止,表示這種東西不能洗,否則會給孩子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原來,乳痂無法強行摳掉,畢竟孩子腦袋上的角質層非常薄弱,用強硬的手段洗掉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皮膚,還會讓寶寶的囟門受到難以挽回的損傷,因此,在這個期間最好不要隨便動寶寶頭上的乳痂。

除了寶寶腦袋上的乳痂,寶寶身上這4個地方一樣"不怕髒",家長別瞎勤快,洗太乾淨反而「有害」,讓寶寶容易生病。

還有哪4個地方一樣"不怕髒"?

一:鼻子

寶寶的鼻子有時候會因為鼻涕沒清理和積累許多的汙垢,但是這個地方不能太勤清理,因為寶寶的鼻腔還沒有發育成熟,太勤清理會對孩子的鼻黏膜造成損害,家長應當注意。 不過家長可以選擇用生理鹽水蘸著棉籤在寶寶的鼻腔外圍清洗,或者用熱毛巾敷在寶寶的鼻子上幫助寶寶緩解鼻子堵塞帶來的問題。

二:肚臍

寶寶在生出來的時候,臍帶斷掉的地方會有一個臍痂,而這個痂和乳痂一樣,隨著時間會自然脫落,因此家長不要刻意去剝落。在掉落之前家長可以用酒精每天擦拭,但是如果肚臍出現紅腫或者出血的症狀,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去就醫。

三:耳道

對於成人來說,寶寶的耳道更加脆弱,一丁點的損傷都可能造成寶寶的耳朵出血,甚至細菌感染,因此,家長應當極力避免去挖寶寶耳道的耳屎,如果有耳朵堆積的話,則可以觀察一段時間,沒有自己脫落的話再選擇到醫院讓醫生幫忙清理。

四:屁股

屁股或者私處的位置,在我們成年人看來確實是需要每天清理的地方,然而對孩子來說,則不能每天都清洗。一來是這兩個地方會有天然的保護屏障,過於勤洗會損壞屏障,其次是這個地方的皮膚非常嬌嫩,經常清洗則會讓皮膚受到損傷。

寶寶和成年人不同,其實不用過於勤洗,如果說身體太過於勤洗的話,還會有感冒和著涼的風險。那麼,除了不要給寶寶太過勤洗以後,我們在照顧新生兒的時候還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我們還要注意這些事情:

1)溫差

寶寶對溫度的變化是非常敏銳的,因為對他們來說22°到26°是最適宜的室內溫度,如果說溫差變化太大的話,則會對孩子造成非常惡劣的健康影響。譬如說感冒症狀,就是因為溫差太大而導致體質急劇下降,因此才被病毒趁虛而入。

2)紙尿褲

寶寶的紙尿褲家長一定要經常觀察,畢竟寶寶無法跟成年人溝通,有什麼問題也不能直接跟家長反饋。

如果說家長沒有及時注意寶寶紙尿褲的"變化",則有可能導致寶寶排洩了,但是家長仍舊不為所動的情況發生,那麼到時候則會因為紙尿褲裡的排洩物影響了寶寶的皮膚健康。

3)通風情況

雖說寶寶不能經常清洗,但是如果家長經常忘記清洗室內環境,或者給室內通風的話,那麼就會導致寶寶經常呼吸到沒有流通的室內空氣,最後有可能因為寶寶的體質情況變差而讓閉塞環境當中滋生的細菌和病毒趁虛而入。

4)睡姿

隨著寶寶年紀的增長,其實他們已經可以開始翻身或者做其他的小動作,因此,家長應當注意寶寶的睡姿情況。

如果說寶寶經常翻身的話,則要注意搭建護欄避免寶寶摔下去,同時,如果寶寶經常踢被子的話,家長要注意不要讓寶寶被被子蓋住,不然可能會因此出現窒息的危險情況。

寶寶身體相對比較脆弱,因此也讓許多家長經常牽腸掛肚,然而家長也要注意寶寶的身體並不允許他們可以經常被勤洗。

在這樣的認知前提下,家長就知道要給寶寶做好全面的防護,就要注意他們一些容易受到傷害的地方,在保護寶寶的時候儘量"繞過"這些地方。

相關焦點

  • 孩子身上的4個部位不怕「髒」,頻繁清潔反而不利,媽媽別太勤快
    但是,寶寶身體的一些特殊部位,並不是越乾淨就越好的,有時候媽媽們太愛乾淨,反而會因為過度清洗給寶寶造成損傷,而且還會影響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今天就來看一下,寶寶身上的4個「不能太乾淨」的部位。1、肚臍:家長護理時一定要當心,寶寶出生後,醫生會把臍帶剪斷,殘端處會結痂,大概在半個月之後會自行脫落,在結痂脫落之前,家長要好好護理寶寶的肚臍。
  • 身上3個地方,如果「髒」點也沒關係,洗得太 乾淨或許會生病
    2020年對於大家來說是非常驚悚的一年,好在大家都已經順利度過了,希望2021年會給大家帶來個好現象,隨著新型肺炎的崛起,大家對於自己的環境要求越來越高,除了會經常的噴灑消毒水之外,很多人還會經常的洗澡,但是身體的有些部位髒點沒有關係,經常的清洗或許會影響到自己的健康。
  • 寶寶4個部位很敏感,太乾淨反而不好,媽媽們別累了自己傷了寶寶
    然而到了寶寶落地那一刻,媽媽們震驚了,這個髒了吧唧的小嬰兒一定不可能是我家的,直到隨著時間寶寶慢慢長開,媽媽們終於認清現實,寶寶原來比大人還容易髒:無時無刻不在往嘴裡塞東西,隨時可能大小便,遇見什麼都要上嘴咬上幾口。於是有潔癖的媽媽一刻不能忍,恨不能天天給寶寶做全身淨化處理,可是不是所有部位都乾淨才好,比如,寶寶4個部位很敏感,太乾淨反而不好,媽媽們別累了自己傷了寶寶。
  • 新生兒身上這幾個地方,再髒也別洗乾淨,父母再忙也得看一看
    寶寶剛出生時身上可並不乾淨,除了胎糞和血跡,還會有白花花的胎脂。新生兒出生後第一次澡是由護士洗的,在醫院時新生兒基本會一天洗一次,回到家後,家長也可以每天給孩子洗1次澡。回了家之後,很多愛乾淨的寶媽們看著「埋汰」的寶寶,就忍不了了。
  • 冬季寶寶多久洗一次澡?婆媳兩代人觀點不同,洗得太勤快並非好事
    就比如給娃洗澡這件事,就讓很多寶媽們有些凌亂。冬季寶寶多久洗一次澡?婆媳兩代人觀點不同,引發家庭矛盾婷婷剛生完寶寶,在醫院,剛出生的時候醫生就給孩子洗了澡,但是醫生的做法卻讓婆婆很不高興,認為冬天孩子剛出生不能洗澡,以前的孩子都是滿月之後才洗澡的,但是礙於那是醫生的行為,婆婆也就沒有說什麼。
  • 媽媽別瞎勤快了,研究證實:家裡這三個地方越亂,孩子智商不會低
    媽媽別瞎勤快了,這三個地方越亂,寶寶將來可能越「聰明」 1)桌面亂:鍛鍊孩子找東西的能力,提升注意力 寶寶很享受在看似「亂亂的」桌面上尋找東西的過程,在這個尋找的過程中,寶寶的專注力和觀察力會得到很好的鍛鍊。相反,「愛乾淨」媽媽的介入反而會打亂寶寶原本的訓練空間,影響寶寶專注力的進一步形成。
  • 新生兒身上有「四不洗」,越「髒」越健康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相信有不少愛乾淨的寶媽都會給寶寶洗澡,不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短則三五天長則一周的時間,都喜歡給自家的寶寶洗得乾乾淨淨。可是你知道嗎?剛出生的新生兒身上有的地方是不能洗的。
  • 寶寶洗澡有「講究」,這4個部位別亂洗,新手父母要掌握正確步驟
    很多新手父母在面對寶寶的洗澡問題時,往往都會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他們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對眼前這個軟軟糯糯的小人下手。不知道用什麼樣的姿勢才能讓寶寶洗的舒服和安全,所以很多時候給孩子洗澡的重任往往會落到老人身上。給新生兒洗澡確實並不容易,但是作為父母還是應該承擔起自己應盡的責任。
  • 寶寶這三個地方不能太乾淨,頻繁的清潔危害大
    寶寶出生之後,很多寶媽都會覺得寶寶髒兮兮的,總想著要好好給寶寶清潔一番,但是家長要注意,寶寶這些地方可不要清潔的太乾淨。許多新手父母總覺得自家寶寶太髒,頻繁給寶寶做清潔。雖然乾淨的寶寶惹人喜愛,可是任何事情都不能過度,如果過度追求寶寶的乾淨,反而會適得其反,尤其是寶寶的一些特殊部位,更不能頻繁的清潔。
  • 狗狗身上「最髒」的四個部位,你有幫它洗乾淨嗎?
    主人在和自家狗狗玩耍的時候,有時候會聞到它們身上的異味,明明定期幫它洗澡,也沒怎麼外出,為什麼總會有異味。狗狗身上「最髒」的4個部位,你有幫它洗乾淨嗎?2、狗狗的爪子狗狗基本上每天都要外出散步的,所以腳底是它最容易髒的地方
  • 狗狗身上「最髒」的四個部位,你有幫它洗乾淨嗎?
    主人在和自家狗狗玩耍的時候,有時候會聞到它們身上的異味,明明定期幫它洗澡,也沒怎麼外出,為什麼總會有異味。狗狗身上「最髒」的4個部位,你有幫它洗乾淨嗎?所以在洗完澡後,可以順便幫狗狗用棉籤清理耳朵,以及洗澡的時候不要讓水進入狗狗的耳朵。2、狗狗的爪子狗狗基本上每天都要外出散步的,所以腳底是它最容易髒的地方。寵主惡意在散步回來以後,就用溼毛巾給狗狗擦乾,如果要用水衝的情況,洗乾淨以後要及時吹乾,不然容易患上趾間炎。
  • 寶寶洗澡好處多,但是有3個時間段再髒也不能洗,爸媽別弄巧成拙
    寶寶新陳代謝快,活動量又大,雖然最近天氣涼爽了不少,但是還是經常出汗,搞得身上黏糊糊的。每到這個時候,媽媽就會忍不住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本想著讓寶寶舒坦一些,卻不小心誤入了好幾個洗澡的「坑」,影響了寶寶的健康。前段時間帶孩子回娘家,隔壁家的寶寶剛滿月,我就帶孩子過去探望了一下。
  • 貴賓犬這些部位不用洗太乾淨,「髒點」更健康!
    但是小編告訴你,貴賓犬這些部位不用洗太乾淨,「髒點」更健康哦。1、狗狗的身體對於某些有潔癖的主人,覺得狗狗外出了就很髒,沒幾天就給它們洗一次澡,覺得這樣乾淨還衛生。其實這是不對的,貴賓犬身上的油脂可以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洗澡太勤的話會導致狗狗皮膚瘙癢,很容易得皮膚病。在冬季一個月洗一次即可。
  • 法牛洗澡,注意這4個地方,洗得越乾淨,越容易生病
    說到給法牛洗澡其實是一個大學問,在洗澡的時候,要注意它們身體上的4個地方,這幾個地方並不是洗的越乾淨就越好,洗的太乾淨的話,反而會讓它們生病。法牛的鼻子雖然很靈敏,但是同時也很是很敏感的地方。給法牛洗澡的時候,記住一定不要觸碰它們的鼻子,尤其是一些市場上的寵物沐浴露,會對它們的嗅覺系統造成損傷,還能導致它們生病,所以它們的鼻子最好還是交給它們自己處理為好,法牛的鼻子洗的越乾淨,就越容易生病。
  • 身體這幾個部位太乾淨,反而容易生病!很多人都中招了
    身體這幾個部位太乾淨,反而容易生病!,甚至還有點小潔癖,不過有時「太愛乾淨」反倒會適得其反。身體這6個部位太乾淨反而會成為疾病誘因,甚至讓疾病反反覆覆,久治不愈!快來對照下是不是已經中招了?身體這6處可別「太乾淨」 1、耳朵:頻繁掏耳朵,易引發炎症耳屎可不是「髒東西」,它能使外耳道保持酸性環境,抵禦外界細菌的侵襲。如果將耳屎掏的太乾淨,相當於拆除了一道防護線,細菌更容易侵入耳道,從而誘發炎症,出現疼痛、流膿等症。
  • 狗狗這5個部位不能隨便洗,有時「髒點」更健康
    狗狗的衛生問題是寵物主人都會關心的問題,人們都知道要定期給狗狗洗澡,但實際上狗狗這5個部位不能隨便洗,有時候「髒點」更健康。,平時主要是通過腳底和舌頭的汗腺來排汗的,如果狗狗腳底毛髮剃的太乾淨,對腳掌就沒有保護作用反而容易受傷。
  • 狗狗這5個部位不能隨便洗,有時「髒點」更健康!
    狗狗的衛生問題是寵物主人都會關心的問題,人們都知道要定期給狗狗洗澡,但實際上狗狗這5個部位不能隨便洗,有時候「髒點」更健康。1、狗狗的腳底狗狗是身上的排汗地方很少,平時主要是通過腳底和舌頭的汗腺來排汗的,如果狗狗腳底毛髮剃得太乾淨,對腳掌就沒有保護作用反而容易受傷。如果經常清洗腳底,很容易使狗狗腳墊開裂。還有就是每次洗完一定要幫狗狗吹乾,不然容易長溼疹。
  • 夏季給寶寶洗澡,這五個部位別太「乾淨」!尤其是最後一個…
    說個題外話,六一讀書郎手錶獲獎名單已在文尾公布,快去看看有沒有你吧~夏季炎熱愛出汗,一天不洗澡渾身都要發酸了,給寶寶洗澡也成為了粑粑麻麻們的必修課。既然是必修課,粑粑麻麻對這件事也是十足的認真,從頭頂、到脖子、到耳朵、到肚臍、到屁股、到私處,再到腳趾頭……那是仔仔細細,每一寸都想做到清爽無汙垢。
  • 夏季勤洗澡,但身上這3處儘量別洗,再舒服也要忍,很多人不清楚
    正值夏季高溫時刻,白天大家在外面跑,都很容易出汗,有時候自己回到家,也是弄的一身溼,基本上每天都要洗個澡,至少兩天一次是必須的,但是在洗澡的時候,雖然要把自己洗乾淨,但是身上有些地方也是要小心處理,不然可能反而對身體不好,今天小編說的就是夏季勤洗澡,但身上這3處儘量別洗,再舒服也要忍
  • 家裡這3個地方別太整潔,對孩子智商並不是好事,專家:別太勤快
    孩子是不是聰明的,雖然會有一定的先天的因素,但那是更多的還要靠父母的後天培養,尤其是在家裡的這些地方會很「亂」的時候,對於寶寶的智商也會有一定得到影響,暗示著寶寶的智商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