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這麼多老二臍帶血救老大的故事?

2020-12-08 太平洋親子網

  近日,廣東一對80後夫妻為了拯救身患重症地中海貧血的女兒,連續生了3個兒子,以求臍血與女兒配型。終於,第3個兒子的臍血和大女兒配型成功。6月24日,在深圳兒童醫院的移植倉內,這份珍貴的臍帶血被移植進大女兒體內。而這場「生育大戰」也終於畫上了句號。

  2015年8月,北京一名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的2歲小男孩,由於沒有找到配型成功骨髓,他的命運一度陷入絕境。然而,出生僅1個月尚在襁褓中的親妹妹的臍帶血,幸運地為他帶來了一線生機。

  在以前,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視作品和新聞裡報導同胞兄弟姐妹之間,獻血或者抽取骨髓來治療疾病。看完這些新聞故事後,大家總會對臍帶血產生好奇,再生一個孩子為什麼就能救命呢?臍帶血到底是什麼?臍帶血跟普通的血液和骨髓又有什麼區別呢?

  所謂臍帶血就是產婦生產時胎兒娩出斷臍後從臍靜脈中提取的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臍帶血採集是在新生兒娩出後胎盤臍帶與胎兒完全分離以後進行的,因此對小嬰兒沒有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影響。如果臍帶血在出生之時不採集,那麼就會隨著臍帶胎盤一起被當作醫療廢物處理而丟棄。經過近三十年來的醫學研究發現,臍帶血富含造血幹細胞。而造血幹細胞具有良好的分化增殖能力,可以分化成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等各種細胞,具有重建血液和免疫系統的功能,可用於治療相關疾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是目前唯一臨床準入且成熟應用的幹細胞。除了骨髓和外周血以外,臍帶血現已成為第三大造血幹細胞的主要來源。這三大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在臨床使用時各有利弊互為補充。

  在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前,尋找HLA配型是關鍵。通常,血液科醫生認為,親緣間的造血幹細胞配型相合機率高且移植排斥率低。因此移植前優先在親緣同胞間尋找。但自我國80年代實施計劃生育以來,每家一個孩子的情況,要尋找全相合的配型多寄希望於骨髓庫,而非親緣供者配型相合的機率僅有三十萬至十五萬分之一,這常常讓醫生犯難。據國家衛計委2011年的統計數據。我國有500萬血液病患者正在等待造血幹細胞的移植,且每年以4萬數字在增長,其中一半是兒童。然而每年僅有約0.03%的患者有幸能得到造血幹細胞的治療,在這種殘酷的形勢下,儲存臍帶血可以給予患者第二次生命的希望。因此,救子心切的家長為了尋得珍貴的臍血造血幹細胞,不得不走上了生老二救老大的道路。同胞間25%的全相合的機率,使得這條路充滿了未知和艱辛。

  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和臍帶血幹細胞行業的不斷發展,許多父母選擇為孩子在正規臍血庫保存臍帶血,因自存臍帶血自用不存在配型問題,並以造血幹細胞的實物形式進行儲存,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取用。因此很多自體臍帶血應用,都為急重型疾病的患者爭取到了寶貴的治療時間。隨著二孩時代的來臨,自體存儲的臍帶血,除了肩負著對自存者本身的保障功能,還有可能讓兄弟姐妹同時獲得寶貴的治療機會。臍帶血在非孿生兄弟姐妹間的配型全相合率是25%,也就是說,一份臍帶血將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滿足同胞兄弟姐妹的造血幹細胞應用。因此,如果一個家庭在第一個孩子出生時未能存儲臍帶血,那麼為第二個孩子存儲臍帶血或許將為兩個孩子同時提供保障。

  以我國庫存面積最大的廣東省臍血庫和建庫最早的北京市臍血庫為例,截止2016年7月31日,廣東省共有85份自存臍帶血應用案例,其中68份為同胞間的應用,佔比高達80%,臍帶血植入率為98.5%。相信在我國兩廣地區,人們對於地中海貧血並不陌生。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由於遺傳的基因缺陷,導致血紅蛋白中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珠蛋白鏈合成不足,引起貧血或其他病理狀態。臍帶血逐漸凸顯的醫學價值,為該病的治癒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廣東庫68份的同胞間臍帶血應用中,其中61份都是用來治療重型地中海貧血。另外,北京市臍血庫同胞間臍帶血應用也佔該庫所有自體應用數量的30%,主要治療的疾病為白血病和再生障礙性貧血。

  從以上數據來看,同胞間臍帶血應用在遺傳性疾病和惡性血液疾病的治療上擁有極大的優勢。臍帶血可分為自體移植,同基因移植和異基因移植,其中同基因移植是指患者與移植供體為同卵孿生兄弟或姐妹。對於某些先天遺傳性疾病和惡性血液疾病的治療上,醫生首選的治療手段就是採用異基因的造血幹細胞移植。而同胞間的臍帶血(非同卵孿生)既屬於異基因,同時還擁有著親緣關係。根據2007年美國血液學年會上報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有親緣關係臍帶血的臨床移植效果更好,患者存活率高,移植後排異反應發生率低、程度輕。因此,同胞間的臍帶血應用,既可以達到僅次於自體臍帶血移植的高植入率和治療效果,更可以成為醫生治療某些疾病需使用異基因造血幹細胞來源時的首選。

  在這麼多老二臍帶血救老大的故事裡,讓我們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我國著名造血幹細胞移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陸道培教授

  作為醫生,我不反對自體存儲臍血。在治療時,如果臨床有病人自體存儲臍血,我一定會選擇利用其進行治療。因為自體臍血的基因和患者完全吻合,不會出現移植後的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和排斥現象。」他表示,從醫學的角度,保存臍血是有價值的,家庭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決定是否保存。作為醫生,陸院士希望將來有更多病人在需要時能用上自體臍血。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中心 孫媛主任

  孫媛在國內臍血應用方面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是自體臍血移植治療,曾有過3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兒童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經驗。孫媛表示家庭存臍血除了自用,還可以給家庭成員用,同胞之間有1/4的全相合機率,1/2的半相合機率。

  對於臍血的儲存問題,孫媛建議健康的家庭,如果經濟上能接受就可以儲存備用,自存臍帶血就像買保險,一旦生病需要使用,將會節省更多的費用。

  中華醫學會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協作組組長、安徽省立醫院的院長 孫自敏教授

  臍帶血移植優勢就是雖然這個種子量少,但它很原始,一旦刺激它或激發它,被激發以後的活力非常好。

  保存臍帶血是為什麼?就是因為臍帶血它是一個高質量的造血幹細胞,它是一個優質資源,保存下來作為父母,總是想留下來,給孩子將來生病的時候給他使用。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好的動機。

  軍事醫學科學院輸血醫學研究所所長 裴雪濤

  現在可以肯定的說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肯定是有應用價值的,隨著這個研究進一步的深入,應該說它的價值也會越來越多的被大家所認識,對於今後或者對於現在這個疑問,我個人覺得如果經濟狀況允許的情況下,保存自己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不僅僅是對個體的一個儲備或者是一個保險,同樣對於這個血緣相關的親屬或者是今後用於公共庫的捐贈都是有很好的應用的前景和價值。

  中山大學附屬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主任 方建培教授

  目前通過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病,如骨髓移植,配對要求高,排斥反應較大,術後排斥反應費用可以達到50-70萬元,甚至更多。而通過自體臍帶血醫治,因為沒有抗排斥反應,整體治療費用可大大降低。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患者可以考慮自體儲存,相當於「買一層保險」。

  隨著二孩時代的到來,一個家庭擁有兩個寶寶已不再是新鮮事。兄弟姐妹之間,不僅分享著父母的關愛,殊不知這份有著同胞血脈親緣的臍帶血,更能救對方於病情危難之間。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老二救燕子,得到個金娃娃,老大也學著救燕子,得個瘋狗把...
    每天說一段農村口口相傳的小故事,孟婆婆今天說的又是個老大和老二的故事,老大和老二的故事,一般都是老大比較壞,老二比較善良。這次也不例外,孟婆婆感覺,是不是年齡大的老人總是疼最小的孩子,所以他們講故事的時候總是說老大壞?閒言少敘,我們繼續說故事。話說,宋家集小鄧莊有個兄弟倆,老大呢?鬼點子多,比較霸道。老小呢?
  • 有了老二,老大為什麼總是求關注
    各種跡象都說明老大在尋求關注。四口之家那為什麼老大會尋求關注呢?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原有的生活節奏被打破在沒有老二以前,老大的基本生活習慣已經養成,習慣了一起讀繪本,習慣了爸爸媽媽的陪伴;可是有了老二後,家庭的重心變成了老二的撫養,原有的生活習慣被打破,老大需要適應有老二的家庭生活。
  • 同一個爸媽生的,為什麼老二比老大聰明?老二的優勢,老大比不了
    孩子的到來能讓家庭氛圍更加幸福和熱鬧,所以在家庭條件較好的情況下,現在有不少家庭也選擇加入二胎隊伍中。而家裡有兩個孩子,家裡人往往就可能會將兩個孩子進行比較。同一個爸媽生的,老二卻有明顯優勢在沒生二胎之前,小佳就聽朋友說起她家裡的老二要比老大更加聰明,而且朋友還說這在很多家庭都很常見。但小佳卻不以為然,只覺得是朋友比較偏心二寶。但當她生了二胎之後,卻發現朋友的話不無道理。
  • 為什麼老二普遍比老大聰明?這些優勢是老大沒有的,很現實
    不過,有了兩個孩子的家長可能也都發現了,老二普遍都比老大要聰明許多,那是因為這些優勢確實是老大所沒有的,很現實。老二出生後,有了老大的陪伴和引導家裡的第一個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雖然會得到更多的寵愛,但是由於身邊沒有玩伴,沒有一點競爭力,所以就會過的很安逸,也不會太調皮。但是老二出生之後就有了玩伴,無形之中就會在老大身上學到許多東西。
  • 為什麼很多媽媽都是有了老二後,越來越不待見老大了?
    文|好孕姐今天看到一個媽媽說,自從有了老二之後,就越來越不待見老大了。現在老二正是好玩的時候,什麼都聽自己的話,可是這個老大剛好是相反,什麼都不聽,凡事只要是他想做的那他就一定會去做,可是明明有些事情因為一些條件的限制不能做,然後老大就在那裡撒潑打滾的鬧,有一次最嚴重的是他打了奶奶,我當時也是二話沒說上去就是一巴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對比,現在真的是越來越不能看見老大了。有些時候我都在反思為什麼越來越不愛老大了。
  • 電影《暴力行為》講述的主人翁們,老大和老二被坑慘了的故事
    在美國的一個普通家庭裡,有三個兒子,並且還有一個寄養在這個家庭裡的小女孩。小三和女孩青梅竹馬,老大和老二也一直把女孩當做妹妹一樣看待。很快,小娃娃們都長大了。老大老二都去參軍當了兵,小三也成為了一名急救人員。
  • 為什麼家裡的老二,要比老大「精明」?主要和父母教育方式有關係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秀秀家有兩個孩子,兩個孩子相差5歲,老大性格比較沉穩,學習也比較認真。但性格上卻是有些木訥,見人也不會熱情打招呼,秀秀總會擔心老大以後上社會後,這麼呆板會吃虧。所以不管是老大還是考老二,他們的性格和智商水平,和孩子的出生順序幾乎是沒有關係的。事實上,之所以「老大傻、老二精」,主要和父母帶孩子的方式有關係。
  • 二胎家庭為什麼老二更聰明?教育專家:這些硬體條件老大是沒有的
    自二胎政策開放以來,很多家庭家裡都有兩個孩子,很多家長發現:二胎家庭裡,老二往往要比老大要聰明得多。家長也因此感到疑惑:為什麼二胎家庭老二會比老大要聰明呢?朋友敏敏就有這樣疑惑,她第一胎生了個女兒,第二胎生了個兒子。敏敏表示:"之前一直覺得老大蠻聰明,但沒有對比沒有傷害,老二長大以後,我發現老二要比老大聰明得多。"
  • 家有倆娃,老大和老二差別大?根源在父母身上
    不僅是體質有差別,連性格也有天壤之別。老大文靜內向,明明是個小男孩卻怕這怕那,一隻小蟲子就能把他嚇哭,還特別老實憨厚;老二是個女孩,卻跟個假小子似的,天天都是上房揭瓦的節奏,還動不動耍點小心機,把哥哥騙得團團轉。同樣的爸媽,怎麼倆孩子性格反差這麼大?很多家庭都有類似的情形。
  • 老大是不是真的比老二精,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朋友小珍說她家老二比老大精,老二智商蠻高,就連情商都比老大高。她家老大特別的乖巧,而老二就很刁鑽古怪的。每次她問老大老二最愛的是爸爸還是媽媽?老大的回答是媽媽,而老二回答的是誰陪我我就最愛誰.....最關鍵的是老二的嘴巴特別的甜,很惹人疼。 為什麼兩個娃是一奶同胞,怎麼老二就比老大精明?
  • 老大看書養,老二當豬養。家有兩寶,到底該如何養?
    壹最近看到很多人講,自從有了老二以後,感覺自己越來越不喜歡老大。其實,從感情層面上來講,老大和老二沒有什麼區別,都是自己的孩子。可是,為什麼大家都覺得老大越來越不招人待見呢?我們家大寶四歲多,小寶剛兩歲。他倆給我的感覺就是,大寶在鬧人這方面,真是越來越煩人。我們都說,老大看書養,老二當豬養。我愛人懷大寶的時候,生活上非常小心,我們照顧得也很仔細。在營養上補得很足,在胎教上也是買了很多文學書籍和古典樂CD。等到他快出生時,家裡早早就備好了他的衣物鞋子,還準備了一大堆嬰兒用品。
  • 農村老人說:「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這是咋回事?
    農村老人愛說: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老二為什麼不受待見呢?可能是養兒防老的原因吧!在農村裡,兄弟好幾個的比比皆是,獨生子女卻是很少的。然而有些農村老人在對待自己的子女的時候,並不是一碗水來端平的,而是有親有疼的對待幾個子女。
  • 有了二胎後,老大總和老二爭風吃醋,該如何告訴老大他已經長大呢
    梅考慮自己已經是高齡產婦,既然懷孕了,不如就把孩子留下吧,誰讓孩子和自己有這個緣分呢。現在他家老大4歲,老二1歲多一點,整天過得雞飛狗跳,難帶的不是老二,而是老大。自從二寶出生後,老大就各種作,老二吃奶,老大用腳踢他,「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 有了二胎以後,老大開始叛逆,原來老二有這些優勢
    從國家2016年開放二胎政策到現在已經過去4年了,越來越多的家庭加入了二胎的隊伍,也有一些人一直在生與不生之間猶豫不決。除了經濟問題以外,更多的是老大還小,有了老二,老大怎麼辦?這些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 「老大智商高,老二情商高」對嗎?專家:孩子出生順序確實有影響
    兩個孩子一起長大,有個人作伴,是件很幸福的事。家裡多了一個小人,自然也多了一份歡樂,自然對於寶媽來說也多了一份辛苦。照顧兩個孩子的日常生活,可是一件很令人頭大的事,隨著老二的咿呀學語,蹣跚學步,需多寶媽都會發現兩個孩子的差別還真是不小。那天朋友家的2個男孩,放暑假了老大和老二在家玩,不知怎麼把家裡的花瓶打碎了。
  • 有了老二,這2句話不要再對老大說,小心孩子以後會記恨你
    有媽媽跟懶媽說自從生了老二,就對老大越來越沒有耐心,這是怎麼回事?懶媽問過身邊有過同樣感受的媽媽,她們也說不出來為什麼自己對老大越來越冷淡了。其實是因為老二出生以後媽媽們對老大有了更多的要求,比如要求他照顧自己的弟弟或妹妹;也要他懂事,少犯錯等等。
  • 為啥老二普遍比老大聰明?其實,是因為老大缺乏這些教育「硬體」
    二胎政策開放已經有好幾年了,當初第一批響應國家政策號召的家庭,如今二胎都已經好幾歲了。但不少二胎家庭的家長都面臨一個十分尷尬的事實:明明生二胎之前說好了要一碗水端平,但生了之後卻不受控制地越來越喜歡老二。不僅更喜歡老二,還越來越討厭老大。
  • 老二比老大更有「心機」?原因現實又無奈,家有孩子的都看看
    對於家裡面有兩個寶寶的家庭來說,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觸,認為家裡面的老大最好管,把教育老大的那一套用到老二身上根本不管用,而且老二還會和自己鬥智鬥勇,這個精明勁都不知道是從哪學的,而老大卻非常單純善良,相信有這樣感觸的人不在少數。
  • 老大憨,老二精,其實是父母一手造就的,不信你看
    在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一種說法,就是"老大憨,老二精",雖說這只是一句俗語,但是還是很有道理的。很多父母都表示,自己家的老大非常的憨厚,在家中也很老實。而老二往往表現出來很精,在家裡鬼點子很多。那麼到底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其實都是父母造成的!
  • 都說「老大憨,老二尖」,出生順序對孩子智商和性格有沒有影響?
    文丨福林媽咪如果你的家裡有兩個孩子,相信你一定有意無意地觀察過兩個孩子的區別。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生的,但老大和老二之間的區別往往都很大。就算是兩個男孩、兩個女孩,它們的性格脾氣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民間俗語說:「老大憨,老二尖」意思就是老大往往更憨厚一些,老二就比較狡猾多變一些。這是對兩個孩子智力的評判,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其實早在過去就已經有人對這個問題做過研究,高爾頓則是第一個研究出生順序對孩子成長影響的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