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託塔天王李靖是中國神話中的一個知名人物,在《哪吒鬧海》及其原著《封神演義》中,他是一個懦弱、迂腐的父親。不過,在今夏最熱門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我們卻看到了一個與以往不同的李靖形象。他雖然沉默寡言,卻是一個勇於守護兒子成長的慈父,敢於守護百姓安危的名臣良將。而歷史上真實的李靖確實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哪吒之魔童降世》李靖海報託塔天王說起李靖,大家首先想到那個手託寶塔、統帥天兵天將的司令員李天王。其實,歷史上真有李靖其人,他就是唐初名將李靖。而《封神演義》 中的李靖是印度佛教天神託塔天王毗沙門天與唐朝名將李靖合二為一的人物。
《哪吒鬧海》李靖天王殿是佛寺中常見的建築,因供奉著四大天王塑像而得名。和眾多佛教神祇一樣,四大天王至今也被道教化和本土化了。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原是古印度婆羅門教崇奉的天神,後來成為佛教的守護神。佛教認為,須彌山(梵語sumeru,意譯「妙高山」)居於世界之中,乃眾山最高者。須彌山的半腹,有一山名叫犍陀羅山,便是四大天王所居之處,也是第一重天。犍陀羅山有四山頭,山頭各有宮殿;四天王各住一宮殿、各護一洲,故又稱護世四天王。
護世四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東方持國天王,音譯名「多羅吒」(梵語Dhṛtarāṣṭra),意為保佑眾生,護持國土,故名「持國天王」。他身臉為白色,形象為左手持琵琶或阮琴,右手曲臂仰掌。南方增長天王,音譯名「毗琉璃」(梵語Virūḍhaka),意為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他身臉為青色,手握智慧之劍。西方廣目天王,音譯名「毗留博叉」(梵語Virūpākṣa),意為能以睜開天眼隨時觀察世界,故名廣目天王。他身臉為紅色,法器為蛇或者龍。北方多聞天王,音譯名「毗沙門」(梵語Vaiśravaṇa),意為聞法甚多,故名多聞天王。他身臉為綠色,右手持寶傘(寶幡),左手持銀鼠或託塔,意為護持人民財富。
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在古印度神話中本是最高天神帝釋天的部下,帝釋天的部下大部分是武將,因而他們也都是身著甲冑的武將形象。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四大天王也就跟著來到中國。南北朝以來,戰爭頻繁,四大天王因戰神身份而信眾頗多,各地開始建起了天王廟。以初唐朝為背景的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就有天王廟中打鬥的場面。
四大天王一般都是集體出現,唯有多聞天王毗沙門天例外。他還作為單獨供奉對象出現,是四大天王中最負盛名的,在中國具有深遠的影響。唐高祖的長子李建成,小字便是毗沙門。 天寶年間,蕃兵攻打唐朝。唐玄宗叫不空和尚請毗沙門天救援。天王施出神威,手中金鼠咬斷蕃兵弓弦,蕃兵望風而逃。唐玄宗下令「諸道州府城西北及營寨並設其像」供奉。自此以後,毗沙門天引入軍旅之中,被奉為戰神。
北宋金漆木雕毗沙門天王像傳奇戰神在中國一些古典神話小說中,託塔的外來戰神毗沙門天和唐朝的戰神李靖融合在一起,分化出「託塔天王」的形象。李靖是隋唐時期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沒有之一。李靖戰功顯赫,平定蕭銑、安撫嶺南、平定輔公祏、擊滅東突厥、遠徵吐谷渾,回朝還能擔任文官之首宰相。出將入相的典故指的就是他和李勣(徐世勣)。唐太宗高度讚揚:「李靖、李勣二人,古之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豈能及也。」《舊唐書》則言:「近代稱為名將者,英(李勣英國公)、衛(李靖衛國公)二公,誠煙閣之最。」 晚唐時,李靖漸漸被神化了。據傳,李靖死後經常顯靈,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因而為其建廟供奉。唐末杜光庭的《虯髯客傳》,是最早神化李靖的文學作品。本書以楊素家妓紅拂女(張出塵)大膽私奔李靖的愛情故事為線索,描寫隋末有志圖國的虯髯客張仲堅被「真命天子」李世民折服並出海自立的故事。虯髯客、李靖、紅拂女被後人統稱為「風塵三俠」,他們至今仍是影視中的熱門人物。
《紅拂女》中霍建華飾演李靖明代的《西遊記》最終將李靖升級為託塔天王,並將多聞天王的子女也轉移到了這個化身身上。《封神演義》還讓李靖穿越到了商朝,成為殷商陳塘關總兵和周朝開國元勳。據《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李靖有三子,分別是金吒、木吒和哪吒,一女名為貞英,一義女金鼻白毛老鼠精。最有名的哪吒就是毗沙門天的兒子,《毗沙門儀軌》記載:「天王第三子那吒太子,捧塔常隨天王。吉祥天女,亦名功德天,自有真言。」義女金鼻白毛老鼠精則是毗沙門天手中的銀鼠。經過《西遊記》《封神演義》小說的改造,李靖和哪吒在中國,早已脫離本源,家喻戶曉的程度要遠超於毗沙門天和名將李靖了。
1986版《西遊記》,王玉立飾演李靖和楊斌飾演哪吒清朝《隋唐演義》和《說唐全傳》中,李靖繼續被神化。李靖竟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每每在李世民玩不轉的時候仙術救難。李靖在《說唐》結尾就已經成仙,在《說唐後傳》升級為李靖老祖。到了《月唐演義》,觀音菩薩的徒弟惠岸行者(木吒)還對他行禮叫爹,指明他就是那個託塔天王的轉世到唐朝。李靖這樣又回到了唐朝。經過中國民間文藝工作者千年來的努力,毗沙門天和李靖最終被融為一體,成為天兵天將的最高統帥託塔李天王。
這樣一來,尤其是《西遊記》《封神演義》將唐初李靖一分為二,使李靖作為託塔天王的知名度要遠高於唐初名將這一身份,導致普羅大眾只知李天王,不知李衛公。為避免誤會,以至於今人編寫李靖人物條目時都不得不加括號註明「唐初名將」。
魔家四將毗沙門天的另一個形象還是和其他三位兄弟一起,在《西遊記》中一起成為了看守南天門的多聞天王。電視劇中,他們實力平平,四人聯手也打不過孫悟空,灰溜溜地大敗而歸。原著第五回《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更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玉帝大惱。即差四大天王,協同李天王並哪吒太子,點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東西星鬥、南北二神、五嶽四瀆、普天星相,共十萬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羅地網下界,去花果山圍困,定捉獲那廝處治。」
2011版《西遊記》託塔李天王和四大天王稍後的《封神演義》第四十回《四天王遇丙靈公》為《西遊記》補充了四大天王的來歷,他們在封神榜揭曉之前還是魔家四將。書中四人受商朝太師聞仲派遣,前來徵討西岐,黃飛虎聞聽大驚失色,向姜子牙報告,對這四位天王逐一介紹。本書中,魔禮青對應南方增長天王,魔禮紅對應北方多聞天王,魔禮海對應東方持國天王,魔禮壽對應西方廣目天王,只不過把廣目天王的動物從印度的龍蛇變成了中國的花狐貂。
魔家四將在《封神演義》中佔盡法寶之利,一度出盡風頭,連哪吒三兄弟、姜子牙合力也不是對手。姜子牙祭出元始天尊給他的法寶打神鞭,卻是一點沒用處,作者藉此之機交待了魔家四將本是佛門中人,「此鞭只打得神打不得仙,打不得人;四天王乃是釋門中人,打不得。」之後,四兄弟被本作bug人物、第二主角楊戩施計打敗,死後在第九十九回封神為四大天王,「今奉太上元始敕命……今特敕封爾為四大天王之職,輔弼西方教典(西方教即佛教),立地水火風之相,護國安民,掌風調雨順之權:永修厥職,毋忝新綸!」「風調雨順」與武王伐紂也是有關的,《六韜》記載:「既而克殷,風調雨順。」
魔家四將成為「風調雨順」四大天王李靖的化身還不止於此,他的名字還影響到了當代小說及影視劇。由於李氏家族虔信佛教,他的老爹李詮給他們兄弟取了個有意思的字,皆出自佛教中的藥王佛和藥師佛。長子李端,字藥王;次子李靖,字藥師。藥師這名字是不是很熟悉,武俠名著《射鵰英雄傳》女主人公的父親就叫黃藥師。《射鵰英雄傳》提到黃藥師「形相清癯,丰姿雋爽,蕭疏軒舉,湛然若神」,他「文才武學,書畫琴棋,算數韜略,以至醫卜星相,奇門五行,無一不會,無一不精」。這隱然又是一個李靖轉世。
1983版《射鵰英雄傳》,曾江飾演黃藥師(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