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每日書共寫班 三明治 收錄於話題#三明治 · 每日書45個
每個月都有不同的班型可供選擇,適合放飛自我的常規班、關注領域多元的主題班,以及兩個人一起寫的共寫班。如果從寫作形式上來說,這幾種班型裡最特別的要數共寫班了。兩個人共寫一個頁面,每天總計完成300字即可(全勤難度大大降低)。
但共寫班的特別之處,絕對不僅僅在於全勤目標更容易達成。在共寫班裡,每一對共寫夥伴都有不同的故事。他們之中有的是「拉郎配」,也就是報名之後等著小治或明仔隨機分配一位共寫夥伴,有的是相識多年的好友。在過去的20多天裡,他們有的像遙遠而相似的筆友一樣,每日通信,有的分享著關於同一個主題的各自故事或觀點看法。
今天我們想和大家分享以下四組共寫夥伴。下個月來到每日書共寫班,也許你會遇到像他們一樣有趣的寫字夥伴,或也可以邀請來自己的某位朋友,在每日書上建立屬於你們的文字小島。
在每日書我們大方聊性
小水泡&Bahamut:已婚女人的秘密
小水泡和Bahamut相識於每日書,小水泡對自己的介紹是「心智停留在二十歲的三十歲女人」,Bahamut是「一個神經兮兮的寶媽」。
她們決定在這個月敞開心扉聊聊關於性的話題。
Bahamut在第一天時寫:在我心底,性愛是世界上最公開的秘密,卻也是最不想與人分享的秘密,那樣子,像把自己脫光了站在眾人面前展示一樣,從腳尖傳來的涼意讓人顫抖……當你說「咱們聊這個吧!」我欣然同意。大概,心裡一直盼望有那麼一個人,拉著我的手說,咱們光明正大地談談性。
她們列出了想討論的一些話題,包括「最早接觸性方面的信息或知識是何時哪裡怎樣?」「第一次」「做過春夢嗎?」「性對於婚姻的重要性」「怎麼看待自慰?」「體驗過同性之愛嗎?」「對開放式關係的看法」「蕩婦羞辱現象」「與孩子談性」「性與暴力的界限」「婦科檢查的體驗」……
這些平時很少跟人談起的辛辣話題激起了雙方的傾訴欲,這個月每天都能看到她們在頁面上熱烈的分享和討論,也吸引同班其他小夥伴來圍觀交流,頁面的寫作字數已經超過10萬字。
我和水泡一樣,對於現今社會上數不勝數的性取向抱著開放的態度,甚至也幻想過自己的孩子如果性取向和普通人不太一樣會怎樣,這個時候,家人的態度很重要,爸爸是不是直男喜不喜歡其他性取向不重要,因為如果就是不一樣,討厭或者憎恨又有什麼好處呢?只是徒增煩惱悲傷。父母最大的期望,永遠不是孩子的成功,而是健康快樂,如果做個雙性戀、同性戀或者無性戀他是最快樂的,那就無條件支持,做他堅強的靠山。
可惜我的夢破滅了,有一天,我買了一件粉色的Polo衫送給兒子,他看都不看:
「媽媽,粉色是女孩穿的。」
——Bahamut
回過頭來看我曾經浪蕩的幾年,也不曾覺得我真的享受過性。比起性,我可能只是享受被異性渴求的那種感覺,以及半夜有一個溫暖的身體陪我睡覺——我真的不太在乎旁邊睡的是誰。多數時候,我覺得做愛過程中的我都是抽離的,像是一個理性的旁觀者,在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
——小水泡
她們還聊到了關於女性寫作和女權主義的話題:
但內心深處,總有那麼個深埋腐土的蓋板下,一種聲音在低聲絮語:被強調、被標籤化的寫作,散發著一股扭曲的味道。因為在很多自認為代表女性在發聲,自以為寫出女性意識的作品中,我只讀到了女人,作者自我認知範圍內的某些個女人。這些寫作者並沒有跳出自己舒適的圈子,去注意到女性群體本身的複雜構成,他們/她們同樣也沒有意識到隱含的性別壓迫,以及對弱者權力的蠻橫剝奪。在巨大的關注度之後,我只看到打著「女權主義」旗幟,實為發洩情緒的某種產物。
——Bahamut
無論如何,發聲也許是第一步。前陣子聽了一個美籍華裔童書作家的講座。她小時候搬去美國時,是學校中唯一的華人,所有的美妙的童話故事全部都是白人。所以,她長大後想要創作有華人的傳說故事,並且那些華人是貼近生活的,不只是那些妖魔鬼怪。
華裔作家和女性作家有一種類似的境地。什麼時候可以寫「我們」?什麼時候只是代表「我」?這並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人需要對個體的認識,也需要屬於一個群體。
——小水泡
80+與20+的戀愛共鳴
mabel&肉餅:只是兩個女人的對談
mabel是一位住在多倫多老年公寓裡的80+歲奶奶,在三明治寫作已經有一年,如今每個月會參加兩個每日書班級,其中固定參加的就是共寫班,「喜歡每日書的共寫,獲得年輕人的現代元素,理解他們,充實自己,讓老齡生活不會孤單。」肉餅是三明治的實習生,也是一名正在清華大學就讀的研究生。這個月她們的共寫會碰撞出什麼火花?
肉餅和每日書作者花生醬一起開了一檔播客「北海怪獸」,奶奶也是忠實聽眾之一。在共寫的第一天,mabel就向肉餅提出了關於播客的種種疑問:
先得請教你,播音是怎樣合成的?不會就是談話錄音吧?怎麼能焊接得合適?怎麼三人一起,笑聲和回話音都會正好?是否需要剪輯?怎麼掌握時間?事先是否有準備的草稿和談話的要點?
有音響和音色的控制嗎?如果被訪者緊張講不出話來怎麼辦?可以重新來過嗎?
音樂是怎麼配上的?事先估計旋律和樂句的長短及所用的時間?
我是個孤陋寡聞的老人,在國外二十多年也就是在家當全職奶奶,不聞新鮮事物,不了解科技信息,就是文盲一個,藉此機會,請教一下,方便的話指教一二。讓我有點進步。
——mabel
我很喜歡播客,大概是因為它比文字更有親和力,而且聽的時候比較放鬆,不需要專注,可以在走路、運動、做家務的時候聽。因為走路、運動、做家務都是我喜歡的事,我自然也喜歡播客啦!播客其實不算個新鮮事物,小時候,不是有那種伸長天線的廣播電臺嗎?其實差不多,只不過一個是提前錄好,一個是實時直播,後者其實更考驗主播功力。想起來小學時,我曾是個朗誦主持唱歌小能手,結果天賦被初高中給扼殺在搖籃裡了。現在做播客,也算是圓了小時的一個夢。
——肉餅
肉餅跟mabel訴說了戀愛中的煩惱,擁有豐富人生閱歷的奶奶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她。
習慣了獨身,突然生活中闖進來一個人,就要處處忍讓,解決矛盾,煩惱、困惑,花力氣去溝通,有時候覺得這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呢?但沒錯,最初這個選擇,我就是要給自己找「麻煩「,希望把自己的人生朝另一個方向推進,希望自己少一點自我,多一點體恤與寬容,在變成完全的自閉少女之前成為一個能好好愛人的人,給予世界多一點愛。
我並不覺得,作為女性就要收斂自己的長處,在男性面前為了顯得小家碧玉而「裝傻」,掩藏自己的能力或智慧;我也並不覺得,作為女性,就一定要聽從男性說教。在知識的交流和分享面前是沒有性別的,只有平等交流。可惜男性也會這麼想嗎?
——肉餅
其實戀愛中的衝撞是好事,是個互相徹底了解對方的時候,也是兩個不同的人得到完美統一的途徑。
戀愛對象最重要的選擇要點一,性格溫和,不會暴躁,不會動武,更不會冷暴力。二,善解人意,愛你就要愛你的一切,包括你的家庭親友,以及愛你的弱點。
這裡沒有男女區別,男女方都一樣。
——mabel
海外女博士遇上國內創業女
coco&卡羅爾小姐 :30+女博士遇上40+創業女
生活在荷蘭的博士coco與在江蘇創業的卡羅爾這個月在共寫班被隨機配對,兩人從陌生到彼此了解,共寫話題也從月初的工作、學習話題延伸生活意義、親密關係。雖然卡羅爾在每日書中呈現出忙碌的女強人狀態,而coco則在荷蘭過著看似有些乏味的博士生活,兩個相差了十歲的女性卻像閨蜜一樣,有聊不完的話題:
親愛的Coco,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越是親近的人,有的話越是難以說出口。
因為我們太在意對方了,不想傷害對方,於是我們用彆扭的語句、不自在的眼神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而這情緒,對於身邊的人來說,他們是能敏感的察覺到的,有時小的分歧就如水中漣漪慢慢就過去了平靜了,有時這個梗卻是過不去的,尤其是在認知層面、大的方向上的分歧,甚至多次的矛盾、爭執其實都是差不多同類的問題,這是遲早一定要面對的,最難的便是與父母、愛人、合作夥伴。至今日,我已經好幾次克服了自己情緒上的很多障礙,敢於去面對和解決這些這樣的難題,每次都覺得好難,但每次勇敢面對,又都是對我精神的再一次淬鍊。
願你也一樣勇敢。
——卡羅爾小姐
勇敢的Carol,
我一直在象牙塔裡,沒有經過社會的摔打,不懂得職場的人情世故和殘酷,戀愛倒是談了幾段。但是,對你說得「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越是親近的人,有的話越是難以說出口」這感受很深。我是一個被動的人,不喜歡直面衝突,逃避是我最常用的處事方法。我沒有在職場遇到像你一樣的與初創公司的「戰友」一起打拼到分道揚鑣,這樣的經歷,但我想其中的感受正是你說的,都曾試圖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感受不去面對,到最後別彆扭扭還是要溝通解決,就像你的自我介紹裡寫的要「忠於內心」。
我曾在一段長達十多年的戀愛中,掩藏自己的情緒,迎合對方,最終提分手的時候,因為異國,我不斷得用筆在手邊的筆記本寫「堅定」「勇敢」,讓自己不要被對方的威脅哭鬧,講道理而屈服。我花了很多年,才學會不忽視自己的聲音,學會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和不滿,現在還在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我已經不是那個十七歲時,傻傻談戀愛,妄想有分歧時,自己能包容感化對方的一切。
——coco
在圍城內外窺探婚姻
Renee&金:「圍城」內外
從事金融工作的金今年30歲,在國慶期間參加了好友婚禮。在她四平八穩的單位裡,結婚生子是必然路徑,對於婚姻、家庭、孩子的閒談穿插於每個工作的間隙,如水一般嚴絲合縫地淹沒她。她困惑著,愛情的終局是否只有婚姻這一個答案。
站在三十而立且未婚的處境裡,她也曾遇到他人的責難:
但是我心裡明白,他的觀點,代表了很多人的看法:如果一個女人選擇不結婚不生孩子,那她就一定是女強人。
女強人這三個字從一開始的讚賞,不知從何時開始,莫名增添幾分諷刺意味,還附帶一點酸溜溜的味道。競爭日益加劇,疫情這種黑天鵝事件則加速這種廝殺,個體身處暴走狀態的群體中,被裹挾向前。
我覺得,我有點累。
但,在殘酷的競爭裡選擇退出,在三十歲開始混吃等死,可能是件十分丟臉的事。社會把人簡單地分為成功和失敗兩種,大抵是享有資源的人和為爭奪資源疲於奔命的人,沒有中間狀態,因為中間狀態也被歸為失敗。
筆友Renee給了金很大鼓勵:
每次看到你因為別人的評論而傷心,我都很難過,也很氣憤。因為這是你我改變不了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變得堅強起來,或者說冷酷起來,對這些閒言碎語刀槍不入。一定要學會愛自己!什麼離開愛人參加別人婚禮的傻事求你不要再做了。(我看到這裡都要氣炸了,好嘛!)還有,求你不要為那些SB的SB言論而傷心了,好嘛!那個說你是「女強人」的盧瑟,覺得自己評論女性的直男言論有意思嗎?很幽默嗎?我們小旭同學和你聊天是賞你面子,好嘛!MD
做槓精還是有好處的,除了自己,別人誰我也瞧不上。
而在婚姻的圍牆內,Renee也分享了作為已婚女性的一些心得:
關於已婚婦女的刻板印象:
沒結婚前,我有點怕和有娃的姐姐們吃飯。因為她們的話題全是孩子,我一句也插不上,完全一點經驗都沒有。再過一段時間,我發現她們的對話是高度重複的,無非是吐槽婆婆老公、炫耀娃、焦慮教育、其他家庭成員的矛盾和八卦。她們說上一句我就知道下一句會是什麼。我覺得自己肯定不會成為她們的一員——身材走形,毫無自律,永遠在吐槽著別人。
現在呢,我終於也熬成了有娃的姐姐。也漸漸感受到午餐時吐槽別人的快樂~ 因為中年媽媽們的生活壓力真的很大,但是除了同為媽媽的女人,很少有人能夠理解。社會和家庭要求著她們日復一日的付出,每天都要保持完美,絕不可以崩潰。午餐的吐槽是她們生活壓力的唯一出口。
所以我現在很少關心別人愛不愛聽,老娘先吐為敬。
關於平凡生活,Renee分享了教育學家亨·奧斯丁的一句話:「除了心理上的失敗,實際上並不存在什麼失敗。」
只要認真努力的生活,沒有誰是真正的loser!
本文來自每日書。在每日書,記錄你的生活和情緒。12月每日書,設有簡奧斯汀主題班,冒險班返場。點擊下方「三明治寫作學院」小程序參加。或點擊了解:是怎樣一個世界。
12月每日書明日開班
今晚開啟破冰
原標題:《女人和女人的不同,相隔著銀河|三明治》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