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有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對於美麗的女子自古就是各個男性追求的目標。在現今社會,更是有著無數貌美女子的出現,憑藉自律的生活習慣讓自己從人群中脫穎而出,在學院裡更是有著不少「校花」的存在。可對於校花你是怎麼都無法和吃肥肉不鍛鍊聯繫在一起吧?在我國近代的歷史上就有著這麼一位曾經的復旦校花,她不鍛鍊還大口吃肥肉,活到2017年,100歲仍穿高跟鞋跳舞,十分長壽。
1905年,在天津的一個富人家庭裡滿懷喜悅地迎來了自家的千金,她就是嚴幼韻。作為家中的小女兒,她自小就受到百般寵愛,並且提供了極好的成長環境,和她的兩位姐姐一起被送入天津中西女校修習。
1925年,嚴幼韻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滬江大學,並且在兩年後轉入復旦大學商科。在那個現代教育剛剛起步的時代,1925年總共才3萬多大學生在校,女子更是少之又少,嚴幼韻在這其中屬實是無比出色的。
在嚴幼韻進入復旦的第一天,她就開著自己的車牌為84號的轎車十分瀟灑地進了校園。在那個女生本就少的校園裡,氣質非凡,相貌動人,一身旗袍還開著轎車的嚴幼韻立刻就成為了所有男生的焦點,他們親切地稱她為「愛的花」,取自車牌「84」的英文諧音。
如此一位驚豔的女子,立刻就變成了復旦的校花,一時間追求者的隊伍都能排到復旦校門口了。可嚴幼韻的心中對愛情有著極高的標準,只有那個真正吸引了她的人出現,她才會不顧一切地去追尋愛情。很快,就在一次普通的舞會上,她的那個人出現了。
楊光泩1900年出生在一個湖州大絲綢商家裡,192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後赴美留學獲得了普林斯頓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瀟灑帥氣,才華橫溢。二人在見面的一剎那就被彼此吸引,一曲共舞擦出了那神秘的火花,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1929年,這對才子佳人在上海舉行了盛大的婚禮,一度驚動整個上海灘,時任外交部長的王正廷都來當婚禮主持人,非常豪華。婚後的他們有著十分幸福美滿的生活,育有三個孩子,在1938年因為楊光泩的工作遷往馬尼拉。
可令嚴幼韻萬萬沒想到的是,1942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他的丈夫就是如此突然的英勇犧牲了。如此悲痛的消息令她險些不能自持,但一批犧牲人員的妻兒前來,她不得不打起精神照顧起這些孤苦的婦孺們。從未吃過苦的她,第一次扛起了生活的擔子,和這些婦孺們一起在院子裡生活,種菜、做鞋、養豬,用樂觀的心態感染每一個人。
正是在馬尼拉的這一段每天心驚肉跳的生活,讓嚴幼韻徹底成為了一個獨立堅強充滿智慧的女性。1945年,戰爭結束後的她憑藉自己出色的英語功底和曾經外交官夫人的經驗,成為了1名聯合國禮賓官。她在這份工作上表現得極其出色,是得到了聯合國讚譽的一名傑出外交官。
1959年嚴幼韻退休,並在同年找到了第二個歸宿外交家顧維鈞。在兒女們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能力之後,她也重新獲得了一份相濡以沫的婚姻。這段感情一直持續了26年,在1985年顧維鈞病逝為止,而此時晚年的嚴幼韻也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她每天都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打麻將、烤蛋糕,出門必化妝,旗袍高跟更是她一直以來的最愛,儀式感十足。她的女兒曾說道「她就是一個明星一樣的人物」。2014年,她還出版了自己的口述自傳,時年109歲高壽的嚴幼韻親筆寫下這樣的話:「每天都是好日子!我的長壽秘訣:不鍛鍊,不吃補藥,最愛吃肥肉,不糾結往事,永遠朝前看。」
嚴幼韻的一生並不光鮮亮麗,反而充滿了顛沛流離。但她憑藉自己樂觀的心態和獨特的養生「秘訣」,硬生生把複雜的生活變得簡單快樂了起來。2017年,112歲的她在家中病逝,品味過一個世紀的景色,想必她的心中都是美好與快樂的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