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在學校教室裡養魚,會是怎樣一種體驗?
原來在臺北金龍國小的容老師與餘老師,本身對養魚就很有興趣,為了建構這間魚貝類教室,投入的時間與精神真的不可數計,讓金龍國小除了棒球之外,靜態的發展也很有特色,學校的師生能觀察魚只的生態。
魚貝類教室外觀
教室全景
從另一個角度看
教室裡的大缸之一
第二個大缸---紅腹
第三個大缸,地圖魚和象魚等混養
第四個大缸
整面的水族缸,魚種很多,換水的系統有經過特殊的設計,不需花太多時間去管。
細看一下,每隻都養得不錯。
胭脂水虎
鋪設底沙讓水質較穩定
鱘魚缸
教室外的塑料桶,現裡頭的魚較少了,換水與過濾都有設計過。
另一間的水族教室還沒進缸前。
另一間教室的大缸完成後,許多大魚已移進大缸:
這麼好的魚室,魚友們看了一定很想重返學生時代了吧?
餘老師之前的作品,很多魚類的圖鑑都是他畫的。
燈也是餘老師自已Diy的
即將完成的9尺大缸,是用10+10mm的膠合玻璃做的。
2個10尺大缸
魚室另一側的缸子
缸中有養維肺與幽靈火箭
左側缸子的鱘與蘇聯火箭,此缸並無冷卻。
因為時間有限,其餘的魚只就拍一些做記錄。
鴨嘴鱘長大許多,但吻部還是會磨傷。
真的很水的水世界,有時同學們還會在此做功課,真的蠻幸福。
另一個角度看看大缸
9尺大缸魚只也都很大
另一個大缸的巨物,圖中的海象是又重新培育的,之前的海象,半年多前為了下藥治三間的頭洞,好像有點下的重了,海象因此掛了,當時捉起來近140cm
無敵水的過背
珍珠龍與澳肺的混養缸
現場看才會感覺到澳肺的粗壯
肺魚缸
維多利亞肺魚
冷水缸,溫度大約定在24度,裡頭有歐鯰、蘇聯火箭、鱘魚,底部缸則在培育鴨嘴鱘。
很完美的歐鯰白子
繁殖六角恐龍的缸子
六角恐龍繁殖缸,已經生過好幾次,要繁殖的話溫度也是要控制在20度以下。
成魚
生了許多小恐龍,有次不小心被吸走許多baby
六角恐龍缸,現已生到第4代了,一次只選一對起來配對,大約可生出400多隻小恐龍,
現在已把公母分開養了,因為再生下去會爆缸了。
真的可稱做恐龍地毯
雖是同代的,但大小的差異還蠻多的,這些是成長速度較緩的。
食人魚系列缸
恐龍魚系列缸
超大的電鰻
超大的沙巴加雷
古巴火箭,體色超級綠
銀龍,三間等混養
真的只要是常見的大型魚,這兒幾乎都能找到。
居然還有海水缸
最多養了七隻龍蝦,因龍蝦會換殼,都被咬死,只剩這隻稱霸。
近照看一下,色彩還蠻漂亮的。
這裡還養海水魚
珊瑚缸,海水缸就這缸要冷卻。
養龜的3個缸子,也是都很大隻。
金龍國小的水世界成立至今已經11年了,學校曾得過特色學校與卓越學校的獎項。現在魚缸的總數約200多個缸,魚只的種類也超過200多種,現在學校放暑假,老師還會去餵食,每天所有的缸巡過一次就要花2個多小時。有所這樣的學校和這樣盡職的老師真好!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