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古驛道上也有「大熊貓」,你知道嗎?
等等,先別急著反駁我。我說的不是我們可愛的大熊貓國寶啦,而是有著「植物界大熊貓」之稱的杜鵑紅山茶。
杜鵑紅山茶,光聽名字是不是就挺特別的,又是「杜鵑」,又是「山茶」,它到底是怎樣特別的一種植物呢?
猶記得,2019年10月底前往陽江市陽西縣調研古驛道的經歷。陽西古驛道屬於肇雷古驛道的支線「陽江-遂溪古驛道」,歷史文化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古道則主要形成於宋元時期,大部分屬於山地型古驛道。
在原始的、未經保護修複利用的陽西古驛道上,我遇見了杜鵑紅山茶。身為一名植物「門外漢」的我,居然對它一見難忘、記憶深刻,可見其獨特魅力。
這種植物因花似山茶、葉像杜鵑而得名「杜鵑紅山茶」,不僅有普通山茶花的傲梅風骨,還有牡丹花的麗豔風採。它翠紅欲滴、花色豔麗、嬌妍似醉、葉形獨特,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花開之時,滿樹紅花,總是給人以充滿生機的感覺。
據資料數據顯示,杜鵑紅山茶非常的珍稀,屬於瀕危植物種類,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植物,因此也被稱為「植物界大熊貓」。它們的分布地區極窄,原來只在廣東陽春境內有零星分布,如今主要分布在雲南、廣西、廣東、四川等地,野生數量稀少,茶花市場上也少見,曾經由於野蠻盜挖差點滅絕。
20世紀80年代,杜鵑紅山茶在廣東省陽春縣的鵝凰嶂被發現。幸運的是,經過引種、培養等保護,它已經從死亡線上掙脫出來,而且植物品質也愈加優良。
栽培得好的杜鵑紅山茶能花開四季,即便在冬季,也見紅花滿樹。故此,它還有「杜鵑茶」「四季茶」「四季杜鵑紅山茶」「假大頭茶」等別名,以及「世界名花」的美名。
其實,南粵古驛道沿途植物豐富而有趣,每一棵古樹都有厚重的歷史,每一株植物都有它們自身的價值,或觀賞價值、或藥用價值、或生態價值。古驛道沿線有很多珍貴的植物資源等著我們去挖掘、去保護,而這也是古驛道沿線生態修復與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傳奇。」
充滿活力、茂密燦爛的植物會讓沉寂的南粵古驛道再次煥發勃勃生機,也能讓重走古道的人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與朝氣、植物的美麗與魅力!
本期撰稿 | 江家敏
責任編輯 | 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