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粵古驛道上的「大熊貓」:「國寶」杜鵑紅山茶

2021-01-08 南粵古驛道官號

南粵古驛道上也有「大熊貓」,你知道嗎?

等等,先別急著反駁我。我說的不是我們可愛的大熊貓國寶啦,而是有著「植物界大熊貓」之稱的杜鵑紅山茶。

杜鵑紅山茶,光聽名字是不是就挺特別的,又是「杜鵑」,又是「山茶」,它到底是怎樣特別的一種植物呢?

猶記得,2019年10月底前往陽江市陽西縣調研古驛道的經歷。陽西古驛道屬於肇雷古驛道的支線「陽江-遂溪古驛道」,歷史文化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古道則主要形成於宋元時期,大部分屬於山地型古驛道。

在原始的、未經保護修複利用的陽西古驛道上,我遇見了杜鵑紅山茶。身為一名植物「門外漢」的我,居然對它一見難忘、記憶深刻,可見其獨特魅力。

這種植物因花似山茶、葉像杜鵑而得名「杜鵑紅山茶」,不僅有普通山茶花的傲梅風骨,還有牡丹花的麗豔風採。它翠紅欲滴、花色豔麗、嬌妍似醉、葉形獨特,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花開之時,滿樹紅花,總是給人以充滿生機的感覺。

據資料數據顯示,杜鵑紅山茶非常的珍稀,屬於瀕危植物種類,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植物,因此也被稱為「植物界大熊貓」。它們的分布地區極窄,原來只在廣東陽春境內有零星分布,如今主要分布在雲南、廣西、廣東、四川等地,野生數量稀少,茶花市場上也少見,曾經由於野蠻盜挖差點滅絕。

20世紀80年代,杜鵑紅山茶在廣東省陽春縣的鵝凰嶂被發現。幸運的是,經過引種、培養等保護,它已經從死亡線上掙脫出來,而且植物品質也愈加優良。

栽培得好的杜鵑紅山茶能花開四季,即便在冬季,也見紅花滿樹。故此,它還有「杜鵑茶」「四季茶」「四季杜鵑紅山茶」「假大頭茶」等別名,以及「世界名花」的美名。

其實,南粵古驛道沿途植物豐富而有趣,每一棵古樹都有厚重的歷史,每一株植物都有它們自身的價值,或觀賞價值、或藥用價值、或生態價值。古驛道沿線有很多珍貴的植物資源等著我們去挖掘、去保護,而這也是古驛道沿線生態修復與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傳奇。」

充滿活力、茂密燦爛的植物會讓沉寂的南粵古驛道再次煥發勃勃生機,也能讓重走古道的人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與朝氣、植物的美麗與魅力!

本期撰稿 | 江家敏

責任編輯 | 洪惠

相關焦點

  • 南粵古驛道 ▍古道尋鳥之從化篇:尋蹤入古徑,花開鳥歸來
    褐翅鴉鵑、白喉紅臀鵯等鳥類分布範圍最廣 基於構建空間分布模型進行分析,找出廣韶古道(從化段)上每一種鳥類可能的適宜的生存空間即分布面積。結果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褐翅鴉鵑是古驛道周邊分布面積最廣的物種,此外,白喉紅臀鵯、家燕、八聲杜鵑、長尾縫葉鶯、小鴉鵑等鳥類的分布面積較廣。
  • 新春暢遊古驛道之六:饒平古驛道,千年歲月裡的鹽糧古道
    ▲麒麟嶺古驛道與川藏線上的茶馬古道、與荊州一帶的「古道西風瘦馬」不同的是,潮汕平原上的古道,基本都是完全靠人力走出來的,可以說,這完全是一條由挑夫「挑」出來的千年古道。西平古驛道一頭挑起人們的生計,一頭扛起國家烈士的革命重任。
  • 海洋玉髓上出現了中國國寶——大熊貓
    海洋玉髓天然圖案——《中國國寶——大熊貓》 這方海洋玉髓天然圖案觀賞石,被收藏者(兀.白嘎力收藏)命名為《中國國寶——大熊貓》。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便是在睡夢中度過。在野外,大熊貓在每兩次進食的中間睡2-4個小時。大熊貓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貓食用的竹類植物共有12屬、60多種。野外大熊貓的壽命為18-20歲,圈養狀態下可以超過30歲。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
  • 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為什麼沒有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有名?
    雖然都是國寶,但是國寶也是等級不同的。可不是每一個動物都像大熊貓一樣,當成掌上明珠一樣來飼養的。那這大熊貓在世界上是有多出名呢?,我們可以看一看各國爭先恐後地向我們租借這大熊貓的報導。關於樹袋熊的事,大家估計知道的也不多。所以,在澳大利亞大火中,樹袋熊也跟隨火勢而高調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 大熊貓都戴上鈦金牙套了?羅振宇解析為什麼大熊貓成了國寶
    近日,送往臺北的大熊貓「團團」左上犬齒牙冠斷裂流血,醫療團隊為其裝上了鈦金屬材質的專屬牙套,這可是全球大熊貓裝置牙套的首例。鈦金屬牙套是比較貴的材料,有網友稱:下輩子我一定要投胎做一隻大熊貓!熊貓是中國國寶,今天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仔細想想,這件事還挺奇怪。
  • 大熊貓是如何成為「國寶」的?
    人們為新生的熊貓歡呼雀躍,被熊貓直播頻道中憨態可掬的熊貓寶寶融化心臟,對熊貓俘獲外國友人的心而倍感自豪……然而,也許很多人還不知道,如今享有「國寶」地位的大熊貓在中國歷史上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默默無聞——我們既不能在古代金屬或陶瓷器物上找到它,也難以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看到對它的描述——其文化地位遠遠不如龍、鳳、麒麟這些中華「神奇動物」,甚至與蟬和蟋蟀都不可同日而語。
  • 中華的國寶「大熊貓」
    1始熊貓大熊貓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生物學上活化石是指活體與確認的化石屬同一種且同時存在,最早發現的大熊貓化石是一種叫做「始熊貓」的食肉熊貓它也是現在公認的熊貓的祖先。這種白色大熊貓後來被證實非白化病個體,而是極其珍稀的大熊貓亞種。可惜的是由於個體稀少,沒有留下太多資料,根據記錄記載,它的樣子就像長著黑眼圈的白化病個體。
  • 描寫國寶大熊貓的作文
    一說起大熊貓,人們就會想到它國寶的身份和可愛的模樣。除此之外,你對我有多少了解呢?我國的國寶大熊貓非常惹人喜歡,它全身毛茸茸的,走起路來一搖一擺,好像馬戲團的小丑一樣,真滑稽!  它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一種十分稀有的動物。
  • 動物作文:國寶大熊貓
    那當然是大熊貓了,它可是我們中國的國寶哦。大熊貓五分像熊,五分像貓,它胖乎乎的、圓滾滾的,十分惹人喜愛。它的頭和身子都是白色的,四肢是黑色的,耳朵小小的,尾巴短短的。它最特別的是它那對八字型黑眼圈,就像戴著一副墨鏡,又酷、又可愛、又搞笑。大熊貓最喜歡吃竹子了,每次都要精挑細選,挑選出最好的竹竿和竹葉,一大口一大口地往嘴裡送,吃得津津有味。
  • 鹽城兩隻國寶大熊貓到了
    大熊貓「雲兒」和「震生」來大豐了!飛機上,航空公司也為它們準備了有氧、恆溫專屬倉,確保國寶旅途全程舒適。在運輸過程中,會補充一些食物,比如竹筍、果蔬,保證它們在長途運輸中不會飢餓。 去年伴隨大豐人民五年多的大熊貓卯卯酉酉回川,今天兩隻國寶大熊貓
  • 為什麼你不能當國寶,而大熊貓可以
    古代我國書籍中就有記載,大熊貓古稱「貘」,兩千多年之前,漢朝初期的《爾雅》一書中,便有「貘體色黑駁,食竹」的記載,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在《上林賦》中列舉,當時鹹陽上林苑飼養的近40種異獸,大熊貓名列首位,可見大熊貓在當時就已經被人們視為珍貴的名獸了。
  • 小學生優秀作文:國寶大熊貓
    小學生優秀作文:國寶大熊貓大熊貓憨態可掬,看起來非常笨拙,但爪子非常鋒利,可以敏捷地爬上樹。惹人分外喜愛。說到大熊貓,大家可能會想到小貓,但它不是貓,而是獨特物種。成年大熊貓重50~90千克,剛出生的幼崽一般150克左右,最輕的熊貓仔只有51克。
  • 國寶大熊貓在中國的晉升之路
    我不禁好奇,熊貓是如何成為我國的國寶,並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的?大熊貓俗稱「熊貓」,別名花熊、食鐵獸、銀狗,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十分稀少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在中國四川、陝西等地。雖然大熊貓以其可愛的外表和其標誌性的內八字行走方式為人們所熟知,但它們其實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熊貓成為中國的國寶的伊始可能源自一位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三隻分別叫「唐」、「宋」、「明」的熊貓被賣到了倫敦動物園。三隻熊貓的到來引發了巨大的轟動,連伊莉莎白公主,即後來的英國女王也前往參觀。
  • 中國獨有動物不止大熊貓,大熊貓為什麼能成為「國寶」
    我們以為的大熊貓但小編認為,如果近距離接觸過大熊貓,就會發現大熊貓其實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愛,也並非電視上宣傳的那麼憨態可掬,隔著一層屏幕是不會發現大熊貓不僅髒就已經生活在了世界各地,但因為種種原因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大熊貓都在進化過程中滅絕,只有生活在中國的大熊貓存活了下來,這對於世界生態環境的演變極具研究價值。
  • 大熊貓成為「國寶」的歷程:其實也是一部活生生的大熊貓屠殺史
    人們都知道大熊貓是國寶,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大熊貓為什麼是國寶。在成為國寶之前,大熊貓在中國數量非常多,分布廣泛。在這之後,由於人類的一系列行動,大熊貓一度面臨滅絕的危險。這是怎麼回事兒呢?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的建設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相應的動護保護也提上了議事日程。熊貓成為國寶之後,生活又怎麼樣呢?
  • 都是國寶,為啥陝西大熊貓的名氣不如四川大熊貓?
    陝西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示意圖提起國寶大熊貓,人們往往會以為它是四川特有的產物,在人們心中大熊貓就是四川的「代言人」。然而,不被大眾所熟知的是,關於大熊貓,陝西的地位足以和四川平起平坐:種群密度最大的熊貓棲息地在陝西,最珍稀的野生大熊貓在陝西,「國寶中的美人」在陝西,罕見的棕色大熊貓也在陝西!但至今一說起大熊貓,你的第一反應是四川還是陝西?
  • 秦嶺大熊貓 國寶中的「美人」
    提起「最中國」的動物,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國寶大熊貓:黑白相間、圓圓滾滾、憨態可掬、招人喜愛。作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曾與劍刺虎、恐龍等物種同時生存在地球上。在大自然的嚴苛選擇下,恐龍、劍刺虎早已消失,「活化石」大熊貓卻以悠然的姿態謎一般地生存到了現在。陝西秦嶺是我國大熊貓的主要分布區。
  • 秋日遊覽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近距離觀看國寶大熊貓,激動人心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也是世界級的珍貴保護動物成都基地在開展大熊貓繁育研究的同時,還建立了大熊貓博物館、熊貓魅力劇場以及網際網路站等宣傳教育設施。這是一隻大熊貓躺在竹子上休息,憨態可掬。短暫的遊覽參觀,讓人們對國寶大熊貓習性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喜歡了。
  • 大熊貓繁育季 疫情期間 國寶大熊貓還好嗎?
    央視網消息:作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珍稀動物大熊貓,在疫情的日子裡,國寶們過得還好嗎?疫情期間,熊貓基地為了保障大熊貓正常生活不受影響,儲備了大量竹子和竹筍,並由專家制定大熊貓食用竹應急供應方案。由於疫情期間正值大熊貓發情配種集中的時間段,科研團隊一刻也不放鬆,加強對大熊貓行為的觀察和產前準備;逐一對全體飼養員健康狀況進行排查,對大熊貓獸舍、運動場以及公共區採取更加細緻的消毒和管控措施。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動管部主管 袁博:首先,我們會對每天來上班的所有的飼養員進行嚴格的體溫檢測和他的行程的一個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