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澀臭不可食,食其肉及卵,令人昏忘

2021-01-16 網易

2020-03-11 21:27:52 來源: 白衣染

舉報

  

  來自李時珍的警告:對於吃野生動物肉類容易染上疾病這件事,早在四五百年前的明代就已經被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詳細記載於《本草綱目》之中。

  

  鳥類

  「諸鳥有毒」,「凡鳥自死目不閉,自死足不伸,白鳥玄首,玄鳥白首,三足、四距、六指、四翼,異形異色,皆不可食,食之殺人」;

  孔雀,「肉性味鹹、涼,有小毒,人食其肉者,食後服藥必無效」;

  烏鴉,「肉澀臭不可食,食其肉及卵,令人昏忘」;啄木鳥,「因食百蟲,肉有毒,不可食」;

  

  水禽類

  鴻鵝,「肉性味鹹,平,有小毒,食之腹脹腹瀉」;

  鴛鴦,「肉性味鹹,平,有小毒,食後頭痛、頭暈,可成為終身疾病」;

  鳧(俗稱野鴨),「性味甘、涼,身體虛弱者不宜食;

  鶩(野鴨的一種),「肉性味甘,有小毒,尤以黑鶩肉毒重,滑中、發冷痢、腳氣,不可食」;

  

  蟲類

  蝸牛,「性味鹹、寒,有小毒,肉不可食,食之捲縮抽筋」;

  山蛤蟆,「性味辛、寒,有毒,食之自然生火,出現狂熱」;

  蚯蚓,「性味鹹、寒,有小毒,食之發熱起風疹」;

  天螺,「性味鹹、寒,有毒,不可食」;

  獸類

  豪豬(山豬),「肉性味甘,大寒,有毒不可食,否則傷頭傷身」;

  野馬,「肉性味辛、苦、冷,有毒,煮食難消,多食生瘡患痢」;

  豺,「肉性味酸、熱,有毒,食之,損人精神,消人脂肉,令人瘦」;

  助鼠(黃鼠狼),「肉性味甘、臭、溫,有小毒,心、肝有臭味」;

  熊,「肉性味甘、平,雖無毒,但有痛疾者不可食」;

  水獺,「肉性味甘、寒,雖無毒,但食之引起血熱,消男子陽氣」;

  鱗蟲類

  鱗鯉(穿山甲),「性味鹹、寒,有毒,其肉甘、澀,味酸,食後慢性腹瀉,繼而驚風狂熱」;

  石龍子(豬婆蛇),「性味鹹、寒,有小毒,食之可出現腹痛腹瀉」;

  蚺蛇(又名南蛇、埋頭蛇)、白花蛇(又名薪蛇)、烏蛇(又名烏梢蛇、黑花蛇)、金蛇(又名銀蛇、錫蛇)、蝮蛇(又名反鼻蛇)、天蛇(又名四足蛇)等均為有毒蛇,「蛇膽性味甘、微寒,有毒;

  蛇肉味性甘、澀,有毒;蛇頭毒人至死,不宜鮮品煮食,藥用也要經過去毒」;能鱉(又名三足鱉),「肉性味大寒,有毒,食之殺」。

  春天馬上就要來了,

  這幾件事最積功德,

  千萬別錯過!

  

  勸君莫食三月鯽

  萬千魚仔在腹中

  勸君莫打三春鳥

  子在巢中待母歸

  勸君莫食三春蛙

  百千生命在腹中

  《太上感應篇》中就詳細地介紹了傷害動物的種種惡行,如:「射飛逐走,發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敗人苗稼,無故剪裁,非禮烹宰,決水放火,用藥殺樹,春月燎獵,無故殺龜打蛇」等。

  並把這些惡的後果展示給人們:「如是等罪,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以此來警戒世人不要肆無忌憚地傷害動物,破壞大自然。

  《文昌帝君陰騭文》中也講到:「禁火莫燒山林,勿登山而網禽鳥,勿臨水而毒魚蝦」,只要這樣則天必賜汝以福。

  愛向蒼天,善行人間;

  愛是慈悲守護,喜舍難量。

  福生無量天尊。

  得覽此文者,

  更望展轉流通,互相勸化,

  能勸一人不殺,

  如救百萬生靈,

  勸至十人、百人,以及千萬億眾,

  陰功浩大,皆是功德!

  

  春天來了

  一起懷著希望,

  擁抱暖意,不負春光,不負夢想。

  願春回大地時,

  萬物更新、硝煙皆逝。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災難總是突如其來,

  但這種時候

  我們更該眾志成城、團結一心。

  我們相信,

  一切終將過去,

  定會春暖花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大米不能用自來水煮,小米不可和杏仁同食……五穀雜糧養生的秘訣
    此外,還要注意,小米不可與杏仁同食,會令人吐瀉。大米也叫白米或稻米,其所含的B族維生素能有效地預防腳氣病和口腔炎症。大米具有補脾胃、清肺的功效,可刺激胃液分泌、益氣,對於促進消化、吸收脂肪都有很好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我們普遍飲用的自來水中都加入了氯,氯會破壞穀物中的維生素B1。
  • 從李時珍的「食字魚」到希臘蝴蝶精靈,盡在澀澤龍彥的奇幻動物園
    《蝸牛與極樂鳥》《巴比倫空中花園》是日本作家澀澤龍彥的動物與植物系列的散文集。澀澤龍彥是三島由紀夫的好友,是日本現代作家、評論家,被稱為「暗黑美學大師」。在這本《蝸牛與極樂鳥》之前,我先看了《巴比倫空中花園》,大概明白了澀澤龍彥的風格。他在《巴比倫空中花園》中大量引用了希臘神話的典故。在這本《蝸牛與極樂鳥》中也是如此。比如《毛蟲與蝶》中,澀澤龍彥引用了生著蝴蝶翅膀的美麗少女普賽克,她的配偶則是長著鳥類翅膀的厄洛斯。
  • 世界上第一個動物很可能是食「肉」動物
    動物吃什麼,是其生物學的一個基本特徵,但令人驚訝的是,直到現在整個動物界還沒有專門針對飲食進化的研究。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日報告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他們深入研究了100多萬種動物的進化史,時間可以追溯到8億年前,那時地球上剛剛出現第一批動物。研究人員為所有生物創建了一個龐大的族譜樹,以確定它們的祖先可能吃了什麼。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你知道哪些竹子適合陽臺盆栽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你知道哪些竹子適合陽臺盆栽嗎?竹子一年四季青翠碧綠,當萬木蕭條時,卻翠綠蔥蔥,一片生機勃勃。陽臺或者客廳擺上盆栽竹子顯很大氣高雅,別具竹韻。富貴竹,因其寓意「花開富貴、竹報平安」,莖葉纖秀,柔美優雅,極富竹韻,一年四季365天青翠碧綠、養護非常簡單而引得人們的關注,每家每戶都會栽種一盆,祈求美好的願望。
  • 人類最初的美食——生食
    今天老蔡來說一說,美食界中那一抹另類食物——生食。眾所周知,在文明開創之初,火的使用不僅僅是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光明也帶來了熟食。但不可否認,人類骨子裡的那種茹毛飲血的基因並未消散,現今社會許多地方還保留著這種飲食習慣。
  • 曾經哺乳動物以恐龍肉為食
    來自中國西北地區的長頸恐龍的頸肋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證據,即大約1.6億年前,早期哺乳動物以恐龍肉為食。圖賓根大學地球科學系的漢斯·烏爾裡希·普弗雷茨納教授(Hans-Ulrich Pfretzschner)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大約20米長,幾噸重的蜥腳類動物的骨頭碎片上發現了相當於現代鼩鼱大小的哺乳動物的叮咬痕跡。研究人員說,這些哺乳動物可能正在吃恐龍的屍體。
  • 食鐵獸外傳
    言及貓熊,皆稱其戰力之高,不懼虎豹,稱之為「食鐵獸」,近又喚「滾滾」者。自有強悍之力,仍以賣萌為生存之道。另甚言傳及乃古之戰神蚩尤坐騎,其鋒利齒天下無不可斷者,古之猛獸。上古蚩尤黃帝戰起,食鐵獸蚩尤之所騎,可食沙石,刀槍亦不可入,力大無窮,驍勇善戰。
  • 《隨園食單》中的寶應菜
    《隨園食單》中的寶應菜文/何平《隨園食單》是清代人袁枚的一本很有名的關於美食的著作。身為乾隆才子、詩壇盟主的袁枚雖然不是一位身懷絕技的廚藝大師,卻堪稱熟諳珍饈名餚的美食家。他的《隨園食單》是其四十年饕餮實踐的產物,以簡要而明瞭的文字,詳細記述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多達326種的南北菜餚飯點、美酒名茶,為後來的食客們揭示了這些菜餚的烹飪要點,可謂功德無量。《隨園食單》還有一個很人文的特點,就是將某菜之做法,出自何人何家大都寫了出來。
  • 螃蟹不可和柿子同食,並非「相剋」,竟是因為……
    CRAB螃蟹的營養與熱量螃蟹肉味美、營養豐富,含有豐富蛋白質和脂肪,較多的鈣、磷、鐵、維生素等物質。每 100 克螃蟹中含蛋白質17.5g、脂肪2.6g、碳水化合物2.3g、膽固醇268mg、鐵2.9mg、鈣126mg、硒 56.72ug和適量維生素A、E等。它既是滋補品又是佳餚,很受人們的喜愛,常是喜宴上的主菜。
  • 肉好吃,可人類的常規肉食為何都來源於食草動物?
    有趣的是,人雖然愛吃肉,但並非什麼動物的肉都吃,我們日常所能夠見到的肉食大多都來源於食草動物,豬、牛、羊、雞等等。雖然也有一些肉食動物會成為人類的盤中之餐,比如狗肉或者蛇肉,但這些畢竟不是很常見的肉類,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這些肉食動物的肉。那麼,這種有趣的現象是何緣故呢?
  • 【Vol.3】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狗|大戶人家「天使團」
    Q2:孩子們出門遛遛的時候喜歡在車子底盤下面找貓,如果有貓路過會爆衝要去追,有時候造成主人撲街摔很慘,請問如何改善這個現象?A:這需要做狗狗對於貓咪的系統脫敏。具體方法是找一隻不怕狗的貓;準備好充足的零食,貓的狗的都需要。
  • 狗護食是其與生俱來的習性,在主人面前護食的是非常嚴重的行為
    在狗的這些天然習性裡,其護食習性是我們必須糾錯的,切不可聽之任之。作為寵物狗主人,應該清楚狗的許多天然屬性,與人類生活在一起,它們需要適應許多人類的生活習慣。否則,就家不成家而狗也會令主人越養越煩,也就失去了餵養寵物狗的樂趣。今天我們重點分析一下狗護食必須加以制止的必要性。
  • 山東省食藥監局就「狐狸肉」事件行政約談沃爾瑪高層
    原標題:食藥監局行政約談沃爾瑪  1月6日的濟南,天氣陰沉,霧霾爆表。陰霾,同樣也表現在沃爾瑪中國高層負責人臉上。  本報2013年12月19日獨家曝光並連續報導了沃爾瑪銷售的"五香驢肉"涉嫌摻假後,引起市民及媒體的廣泛關注,沃爾瑪也深陷進"狐狸肉"漩渦。
  • 蝦不能和什麼食物一起吃 蝦千萬別和它同食
    2、蝦蟹類忌維生素:蝦、蟹等食物中含有五價砷化合物,假如與含有維生素C的生果同食,會令砷發生變化,轉化成三價砷,也就是劇毒的「砒霜」,危害甚大。長期食用,會導致人體中毒,免疫下降。3、糖:忌蝦;不可與竹筍同煮;不宜與牛奶、含銅食物同食。4、蝦: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
  • 一大波袋鼠肉寵食可能進入中國
    袋鼠寵食生產牌照 生產袋鼠寵物食品的企業必須申請相關牌照,必須遵守1975年野生動物法和1993年肉類工業法的有關要求。不遵守這些法令和任何授權條件的,將受到嚴厲的處罰。
  • 腸胃不好的人,身體三處很「臭」,醫生提醒:萬萬不可大意
    腸胃不好的人,身體三處很「臭」,醫生提醒:萬萬不可大意。一、腸胃不好的人,有三個異常的表現:1、放屁臭人體排出來的氣體正常情況下是微臭的,但要是這個味道過度了,那就是不正常的。排氣臭說明體內的蛋白質太多導致硫化物增多,這說明腸道有異常,還應該重視。
  • 為何人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性動物?是不好吃嗎?
    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人類雖說愛吃肉,但不是什麼動物的肉都吃,而是有選擇性的。一般來說,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比如兔子、羊、牛;或者是雜食動物的肉,比如雞、鴨、鵝,幾乎不吃像獅子、老虎、黑豹這類的食肉性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食肉性動物的肉不好吃嗎?想要了解這一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什麼是食草動物!
  • 曾經哺乳動物竟然以恐龍肉為食?
    關注海鷗來自中國西北地區的長頸恐龍的頸肋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證據,即大約1.6億年前,早期哺乳動物以恐龍肉為食尚未孵化的小恐龍除了眾多以昆蟲為食的地上居民外,還有半水生,樹棲,挖掘甚至滑行的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