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法律工作者,為什麼我不看好設立虐待動物罪!

2020-12-03 法律這些事兒

前段時間,一男子用開水燙傷懷孕母貓,並最終導致母貓以及其體內4隻已成形小貓胎死腹中的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強烈關注和討論,大家紛紛譴責該名男子的惡劣行為。最終,該男子被其所在公司解聘,其家人也出來向公眾道歉,關於禁止虐待動物的立法之事,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

「虐待動物罪」,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保護法》(專家建議稿)項目組專家建議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保護法》擬設立的一項罪名,該罪名最高可處六個月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相關材料如下:

《反虐待動物法》也被提上日程,專家徵求意見稿也出臺了。

但是,作為本文的作者,同時也是一名法律工作者,從嚴謹的態度上講,我是反對用法律作為武器,尤其是刑法,來制裁虐待動物的人的。理由,有以下幾個部分:

1、虐待動物的行為如果沒有造成他人、社會、國家合法權益的損失,那麼就不值得利用法律,甚至是刑法來加以管制。

一種行為,如果嚴重到必須利用法律來禁止,那麼該行為必須是侵犯了他人、社會、國家的合法利益。上文中提到的所謂用開水燙死母貓的行為,首先我們需要認定這隻母貓是流浪貓還是家貓。如果是屬於家貓,那麼這隻貓可以認定為是屬於某人的財物,傷害這隻貓的行為可以認定為是侵犯他人的財產,破壞他人的財物,可以要求他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恢復原狀等,嚴重的可以構成故意損壞他人財物罪。但在這裡,貓只是作為一種人類的財物來理解。第二種情況,這隻貓是流浪貓,那麼傷害這隻貓的行為只能強行解釋為對社會上的某種公共利益造成了損失,這種解釋是否有理有據,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2、人類的利益始終高於動物,如果因為損害了動物而去懲罰人類,是不是一種「越級」?

針對這一點,很多人會說,傷害很多瀕危動物有時候也會被判刑啊。沒錯,傷害國家保護動物很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是那是因為其本身就是瀕危動物,如果不進行保護的話會破壞生態平衡,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單純傷害一直流浪貓,就算這隻貓肚子裡有四隻小貓,小編認為也不能通過刑法來懲治人類。

3、還有其他措施可以來對虐待動物進行懲罰,同時也會顯得更人性化。

比如說進行小額罰款,或是警告等行政處罰,這樣同時對虐待動物的行為表達了譴責,也很好地化解了法律需要保護合法利益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虐待動物法律責任分析
    2002年2月,清華大學學生劉海洋,用硫酸潑熊,致使3隻黑熊、2隻棕熊(均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因為涉嫌了刑事犯罪,最後劉海洋被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判刑,這也是近些年國內少因為虐待動物而判刑的案件。可能大家有疑問,這個案件中為什麼不直接定虐待動物罪,反而以「故意毀壞財物罪」來定罪?
  • 虐待動物為什麼也是犯罪?
    還有一位學生因將自己兩歲的小博美犬擊打致死而被控虐待動物罪成立,被判14天監禁,三年內禁止再次領養動物。》,還專門制定了《動物福利法案》,對人該給動物一個什麼樣的正常生存環境都作出了具體規定。虐待寵物將受到經濟處罰甚至被判處徒刑,最高可以被判處14年監禁。其他歐美國家對虐待動物的人也規定了嚴格的懲罰措施。英國有關動物保護的法律有10多個,如鳥類保護法、動物保護法、野生動植物及鄉村法、寵物法、鬥雞法、獸醫法……不僅面面俱到,而且不斷修訂,甚至對飼養以供食用的動物,法律還規定要由專職人員實行「無痛感的」宰殺。
  • 人大代表朱列玉:虐待動物無法律約束,建議納入治安管理處罰
    事後,麗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對媒體表示,對於虐待動物的行為,治安管理處罰法尚無相關處罰規定,因此虐貓事件不在公安機關立案管轄的範圍。朱列玉說,目前我國還沒有動物福利方面的立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只對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等行為作出規定,其他虐待動物行為卻得不到懲罰,給社會和青少年做出了惡劣的示範,甚至可能演化成危害社會秩序的惡性治安事件,需要在法律上予以有效約束和遏制。
  • 川普籤署法律:虐待動物成為聯邦重罪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周一籤署了一項法案,將虐待動物定為聯邦重罪,稱這項措施將幫助我們「成為地球上更負責任和更人道的管家。」總統在白宮籤署了《預防動物殘酷和酷刑法》(Preventing Animal Cruelty and Torture,以下簡稱PACT),總統說他很「高興」批准了該立法。
  • 虐待動物事件頻發卻僅遭道德譴責,禁止虐待動物要專門立法嗎
    事後,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對劉海洋提起公訴,法院最終判決劉海洋犯故意毀壞財物罪,同時免予刑事處罰。2018年3月,四川成都發生了「疑索酬不成摔死小狗」事件後,四人因利用網絡散布施暴人個人私密信息,被成都市公安局龍泉分局依法分別處以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
  • 虐待寵物是否違法?
    在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家,虐待動物屬於違法行為,會有相應的處罰。但在我國,虐待動物並不違法。目前我國只有面向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普通動物並未納入保護範圍,所以對於虐待普通動物的行為在很多情況下不能稱之為違法犯罪行為,我們只能在道德方面進行譴責,無法通過通過法律來進行約束。但是如果虐待動物致死,是可以通過法律予以處罰的。
  • 禁止虐待動物需要專門立法嗎
    事後,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對劉海洋提起公訴,法院最終判決劉海洋犯故意毀壞財物罪,同時免予刑事處罰。2018年3月,四川成都發生了「疑索酬不成摔死小狗」事件後,四人因利用網絡散布施暴人個人私密信息,被成都市公安局龍泉分局依法分別處以行政拘留7日的處罰。
  • 用開水燙懷孕母貓男子被開除,虐待小動物亟待立法!
    放眼我國目前有關虐待動物的相關法律,儘管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在動物保護方面作出了的法律規定,卻僅有保護野生動物,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作用。 如果是虐待他人寵物使他人寵物受到損害的,可以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之規定進行處理: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故意毀壞他人財物金額在5000元以上的,更是達到了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立案標準。。
  • 【它立法】為什麼《反虐待動物法》立法呼聲越來越高,但卻一直缺位?
    首先介紹了立法的背景,即全國人大在新冠疫情防治過程中出臺的禁止濫食野生動物的決定以及我們當前正在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周主任認為我們可以通過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修改,把它作為立法的條文明確下來,成為我們反虐待動物取得一個突破口,然後逐步擴大到對所有動物的保護。
  • 國外網友問我:為什麼在中國虐待動物不會受到懲罰?
    ,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最後只好慚愧地說:是的,虐待寵物在中國並不是違法行為…… 其實朋友無法理解也情有可原,畢竟在他的國家,如果你敢虐待動物,被發現後一定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 我們為什麼不能虐待動物?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呀?這就先得說清楚,我們為什麼不能接受「虐待」。為什麼呢?就因為人性中有一條道德的底線,同時也是起點,叫「惻隱之心」。所謂「惻隱之心」,就是不忍心看著別人受苦受難受折磨的善心,所以又叫「不忍之心」。
  • 為什麼不能給貓狗立法?適得其反,加劇虐待動物的情況
    喜歡養動物的人,是真愛動物嗎?長得不好看,不能逗萌的動物為什麼沒人要?很多人所謂愛動物,其實是愛它們的逗萌可愛,讓動物給自己帶來歡樂幸福感。如果小動物們失去了這一特點,不知道還有幾人能愛它們!保護動物,本人也支持。但是過度畸形的愛,就讓人噁心!在地球上,人應該是最珍貴的,現在那些盲從者,把愛犬看得比父母孩子還重要,這種現象不正常,更談不上文明!
  • 虐待動物事件頻發 是否需要專門立法存爭議
    虐待動物僅遭道德譴責實際查處案由各不相同在每次發生虐待動物事件後,關於虐待動物行為和虐待動物立法都會引發公共討論。「面對層出不窮的動物虐待事件,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是很多次討論中被提到的問題。目前,來自民間的力量在對虐待動物行為予以道德譴責的同時,也在實踐中進行一些探索。
  • 關於昨日反對虐待動物立法觀點的回應!
    昨天,我發表了一篇觀點為反對設立「虐待動物罪」,反對頒布「反虐待動物法」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和關注,目前為止,已經幾百人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在這之中,超過60%的評論者都是支持我的觀點的,還有35%是支持採取立法方式來禁止虐待動物的,其中不乏一些很有趣的觀點:大家覺得絕育算不算虐待?
  • 虐待動物的法律空白怎麼補
    這也提出兩大現實問題:是否該就反虐待動物立法?相關立法卡在哪兒?如何對待動物,本身也是社會價值體系的一部分。過去人們對此關注度不高,但時移世易,隨著文明程度水漲船高,越來越多人認識到,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尊嚴,作為集體意志反映的法律應該做出回應。再從現實層面來看,不乏研究表明,虐待動物和暴力犯罪以及大多數非暴力犯罪都存在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 全國人大代表買世蕊:建議用法律制裁虐待動物行為 對動物實行...
    全國人大代表買世蕊:建議用法律制裁虐待動物行為 對動物實行「分類管理」和「全面、全過程保護」 2020-05-28 10:55:29 來源:央視新聞  |  作者:童盈 | 字號:A+ | A- 【全國人大代表:#建議用法律制裁虐待動物行為#】全國人大代表買世蕊表示,依照我國現行法律,虐待動物行為存在法律空白。
  • 易中天:我們為什麼不能虐待動物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呀?這就先得說清楚,我們為什麼不能接受「虐待」。為什麼呢?就因為人性中有一條道德的底線,同時也是起點,叫「惻隱之心」。所謂「惻隱之心」,就是不忍心看著別人受苦受難受折磨的善心,所以又叫「不忍之心」。按照孟子的觀點,這是人性中與生俱來的天良,故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一個人,只要有這份心,他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好人。相反,如果沒有,就麻煩大了。弄不好,會「禽獸不如」。
  • 面對虐待動物事件,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作為人類社會裡位階更低的動物們,就成了一些人最簡單易得的「出氣筒」。 針對虐待動物的行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頒布了禁止虐待動物相關的法律或法規。深藍色:反虐待法符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標準淺藍色:反虐待法部分符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標準紫色:存在其他形式的反虐待法 紅色:不存在反虐待法灰色:不清楚圖源:wiki
  • 虐待動物入刑的不可行性
    其中就有將虐待動物的行為列為刑事犯罪的提議,比如2018年的人大代表朱列玉的提案就是典型的代表。保護動物的出發點是人之常情,但人民群眾樸素的法感情往往不規範,而我認為將虐待動物行為入刑在中國是不可行的。
  • 美國女子兩度虐待動物 最終換來法律嚴懲
    事實上,她雖然養狗,但是她並不愛狗。這點從照片上就可以看出端倪:狗狗們看起來和她並不親近,甚至可以說是生疏和膽怯。2015年的時候,她從歐洲買進了11隻德國牧羊犬,準備轉手倒賣掉,好賺一筆錢。沒想到她的算盤打錯了,狗狗一隻都沒有賣出去。這時候,本該繼續負責餵養狗狗的朱莉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將狗狗棄養在她的房子裡,讓它們自生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