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古老的直尺——「矩」

2021-01-08 德安特電子天平

來源:本文刊發於《中國計量》雜誌2018年第7期

作者:天津市計量博物館 艾學璞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鄭穎

天津市計量監督檢測科學研究院 馬寧 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 劉海鵬

研究史料不難看出,中國古代的角度計量,在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處於「有角無度」的定性階段,所以那些涉及「平面度」「垂直度」等與角度定量分析有關的計量器具和測量方法,始終難以列入國家法定計量管理範疇。自古以來,「矩」作為角度計量器具,僅是「規圓矩方」之工具;而「用矩之道」作為算數之學的例題,被記載在中國古代算經之中。自《周髀》成書問世以來,已逾兩千多年,該書記載的「規圓矩方」的「用矩之道」等計量測量技藝,在社會生產領域始終在「百工」等各種製造技能中流傳。

一、關於「有角無度」

我們的先輩在認識客觀世界的實踐中,最早通過觀察太陽、月亮的變化,認識的幾何圖形是「圓、方、矩、角」———圓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角至圓及圓至角的演化,發現了它們圍繞著「角」這一可計量的量,並且具有相互導出的科學關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說的就是這個演變規律。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分析,我們祖先所認識的「圓」這一可計量的量,尚未達到以圓心角「劃角分度」的定量分析水平,而是沿著「平直求矩」的認識途徑,探索「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的「有角無度」的計量方法。

二、「無度之角」源於「伸圓展方」「勾股共結一角」

《周髀算經》載:昔者周公問於商高曰,「竊聞乎大夫善數也,請問古者包羲(伏羲)立周天曆度,夫天不可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請問數安從出?」商高曰,「數之法,出於圓方,圓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為句廣三,股修四,徑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環而共盤得成三四五,兩矩共長二十有五是謂積矩。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數之所生也」。上述記載,正是中國古代對幾何量角度「有角無度」計量的詳細描述。

通常人們熟知的《周髀算經》,其實原為《周髀》,至唐朝李淳風奉勑注釋,列為中國古代十大算經之首,那時起才始稱《周髀算經》。李淳風注釋:商高曰,「數之法,出於圓方」時講到,「圓徑一而周三,方徑一而匝四,伸圓之周而為句,展方之匝而為股,共結一角,邪適弦五。此圓方邪徑相同之率,故曰數之法出於圓方者,天地之形陰陽之數。」此段注釋用圓的直徑為一,周長為三的測量結果,介紹了中國最古老的圓周率「徑一周三」;在此圓內做圓內接正方形,由「徑一」而引出正方形四條邊為「匝四」。通過「伸圓之周而為句和展方之匝而為股」遂使「方」「圓」與數通過圓的直徑為「一」聯繫在一起,「伸圓」與「展方」「共結一角」。這是出現在我國古代算經上講述的「角」的形成即「角」的概念。在其後,李淳風注釋:「以為句廣三,股修四,徑隅五」,講到「自然相應之率經直隅角也」即「伸圓」與「展方」「共結一角」此角為「直隅角」。

何為「直隅角」?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實踐中很早就發現「角」是一種可計量的量,並能區分出角的大小、確定角的量值。「伸圓」與「展方」「共結一角」就是中國古代數學、計量學發展進程中給「角」這一可計量的量進行的定義,同時也是以「伸圓」與「展方」「共結一角」為方法畫出一個特定「角」的圖形之統一方法。這種方法確定的「角」雖然是一個定量值,但尚達不到用數和量進行表徵、表述任意「角」的量的科學水平。從計量科學的定義出發,中國古代對「角」的認識,處在定性區別向定量分析發展的階段。從現代數學和計量學出發,中國古代對「角」的認識處在「有角無度」的水平———認識「角」的客觀存在,但尚未找到準確的「分角為度」的計量測量方法。

考證史料發現,世界上關於「分角為度」之「角度」的起源,流行的說法主要有:一是早在公元前3000年,生活在現伊拉克南部的古蘇美爾人計算太陽繞地球運行一周為360天,太陽的運行軌跡是一個圓,於是,人們把圓分為360個等份,這是最古老的圓心角為360的說法;二是公元前130年,古巴比倫人經過測量,得出春秋分日時日出至日落的運行軌跡恰等於180個太陽直徑的長度,遂定太陽繞地球一周為360個太陽的直徑,將太陽直徑作為間隔,每一個太陽直徑為一度,由此出現了「360度圓心角分角體系」。

三、中國古代不用「度」表示的角

很多史料表明,中國古人不用「度」表示「角」。歸納例舉在漢語語彙中表示「角」的字詞有:

1.「隅」(yú):角也、方角。物之方者皆有四隅。

2.「方」:與「圓」相對。四角都是直角的四邊形或六面都是直角的四邊形的立體。

3.「觚」(gū),其解:(1)為古代酒器。《周禮》中說:爵一升,觚二升。(2)為稜角。《漢書·律曆志》中有「六觚為一握」之記載。【蘇林曰:「六觚,六角也。度角至角,其度一寸,面容一分,算九枚,相因之數有十,正面之數實九,其表六九五十四,算中積凡得二百七十一枚。」】,其中「六觚」是指用算籌做出圓內接正六邊形。此法是「度角至角」之術。「觚」為正六邊形的內角。同時,此術還是中華古代數學科學最早發明使用「割圓術」的典型實例。通過「六觚為一握」將圓周長分割為六等份,即通過算籌圖形證實了「徑一周三」圓周率源於中國最古老的「割圓術」。另有《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為削》:「築氏為削,長尺博寸,合六而成規。」

《康熙字典》:【注】:「今之書刀。」【疏】:「古者未有紙筆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是古之遺法也。」周朝時,築氏是專門製造「削刀」的工匠,刻字的「削刀」長一尺,寬一寸。刀的形狀帶有一定的弧度,將六把削刀首尾相連接可以組成規範的圓形。「合六而成規」講的是將圓弧分為六等份,此圓弧恰是圓內接正六邊形的弧長。說明築氏為削運用的是「六觚為一握的測量原理」。4.「桷」(jué),方形的椽子。《詩經·魯頌·悶宮》,「路寢孔碩,松桷有舄(xì)」,《榖梁傳·莊二四年》,「刻桓宮桷。」釋文:「桷,榱(cui)也。方曰桷,圓曰椽。」也指平直的樹枝。

5.「楞」,四方的木塊。

6.「矩」,古代畫方的工具,亦稱之為「曲尺」,就是現代列入依法管理的計量器具「直角尺」。《周髀算經》載,商高曰,「既方之外半其一矩」。我們可以理解為:連接圓內接正方形的對角線,將正方形一分為二,即可以得到兩個直角三角形。故「矩」在非圓心角,畫圓為360度的體系之外即是直角。「矩形」即是四個角為直角的四邊形。按中國古代土地面積的計量方法「百步為畝」,「長十步寬十步」的正方形,稱之為「方田」。秦國商鞅變法,破井田開阡陌使秦國「畝」的單位量值為240方步。此時土地面積的計量方法由標準的正方形變成長方形。土地面積的量值由「百步為畝」變成了「長十六寬十五不多不少整一畝」。自黃帝設「裡步制」至清順治確定使用「弓尺」、「繩尺」測量土地面積,中國土地面積計量始終沿用以「矩」確定直角,測量正方形或長方形面積的傳統。所以,古代「裡步制」的「步」———「平方步」,「裡」———「平方裡」以及「井田制」之「井」都是正方形。

7.「倨(jù)句(gōu)」,《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廣二寸,內倍之,胡三之,援四之已倨則不入,已句則不決……是故倨句外博……倨句中矩」,此為冶煉製造「戈」和「戟」必須注意的角度的技術要求。倨:《康熙字典》其解:(1)為「倨傲不遜」;(2)為「矩之直者為倨,折而衡者為句」。此處所講:矩的上下垂直於地平面的一邊為倨,使之折而為衡的部分為句。故「倨句」當解釋為古代之「矩」器。「倨句外博」「倨句中矩」應該是講述使用「倨句」測量戈的張角,張角大於倨句角。「倨句中矩」是講述使用「倨句」測量戟時,戟的張角等於倨句之角和「矩」相符。所以,從計量測量角度分析,「倨句」可以解釋為是計量器具「矩」的別稱,也可以理解為其量值是直角。「倨」與「句」形成「倨句」一詞是表示角的開闔程度。這就是在沒有發現、使用用度數區分角度大小的條件下,「有角無度」的認識階段對「角」這一概念進行表述的專用名詞。

8.「磬」,《康熙字典》例舉出《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為磬》:「磬氏為磬,倨句一矩有半。」之句。其注曰,「先度一矩為句,一矩為股,而求其弦。既而以一矩有半,觸其弦,則磬之倨句也。」按注畫圖:(1)先用矩的一邊作為句,另一邊為股,求出弦———即用矩,畫出直角三角形;(2)在做出一矩有半直角與弦相交形成的角就是「磬」角。故此注中「倨句」之解為「角」。另外,此注是詳述:用矩畫出「磬」角的方法。

9.「磬折」,《康熙字典》在解釋「磬」字時,提出由「磬」字組成的詞「磬折」。「又磬折《禮·曲禮》:立則磬折垂珮。【注】帶珮於兩邊臣則身宜僂折如磬之背故云『磬折』。」按此解釋,「磬折」一詞譯成現代漢語應當是:《周禮》在規定侍奉君主站立在君王兩側的臣子必須保持鞠躬的姿勢,他們佩戴的玉佩垂直於地面,僂身像磬彎曲的程度。所以,此處「磬折」是「身宜僂折如磬之背」的鞠躬的姿勢,「磬」為固定的角,「磬折」是像「磬」彎曲的樣子。「磬」是古代有定量值的角,「磬折」彎曲的程度與「磬角」近似。

10.「宣」,《康熙字典》中「又《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之事,半矩謂之宣。」「矩」為直角,「半矩」為直角的一半。故「宣」是中國古代「以矩起度」的一個具有定量值的角。

我們認為,商高所述「用矩之道」:其中之「矩」乃指「矩尺」,亦稱之「曲尺」,當今稱之為「直角尺」。其中「用」字應解釋為「檢定、使用的全部操作。」其中之「道」字應解釋為「道理、道義、法規」。所以我們將商高所述「用矩之道」解釋為在「百工」中通行的檢定、使用「矩」的技術法規。「用矩之道」中「平矩以正繩」,從計量技術角度出發是扼要說明「矩」器之角的量值溯源與檢定。「用矩之道」中「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測深,臥矩以知遠,環矩以為圓,合矩以為方。」則是「用矩」進行測量的統一操作、計算及「規圓矩方」的作圖方法。商高將五個放置「矩」的方式,形成的五種測量方法,運用排比句修辭鍊句手法描述了「用矩之道」的內容。

(1)「偃矩以望高」中「偃」是將「矩」仰臥放置,即將「矩」的「股」外側面置於平面之上,此時「矩」之「句」垂直於平面(見圖1、圖2)。

(2)「覆矩以測深」中「覆」為倒也。即使「矩」之股端垂直於水平面,「矩」之句與水平面平行(見圖3、圖4)。

偃矩之圖
偃矩以望高
覆矩之圖
覆矩以測深

(3)「臥矩以知遠」中「臥」,平放也。即將「矩」之句放置在水平面上,使「矩」之股垂直於水平面(見圖5、圖6)。

臥矩之圖
臥矩以知遠

(4)「環矩以為圓」將「矩」之句外側面放置在平面上,以「矩」之句與股交點為圓心,做圓周運動,句之外端的運動軌跡形成「一中等長」的圖形,此圖形為圓。「環矩為圓」即使用「矩」作圓的作圖方法。

相關焦點

  • Adobe硬體「處女作」 iPad繪圖筆和直尺
    該公司今年將推出其硬體產品「處女作」:專為蘋果iPad設計的數字筆和直尺。   「當人們聽說Adobe要開發硬體產品時,大多數的人第一反應是就是,Why?」Adobe體驗設計副總裁麥可•高夫(Michael Gough)表示:「這將會成為事實。過去,我們已經開發出了一些創新工具,而新的產品將是它們的延續,而非普普通通的一個電子筆。」
  • 耒·中國最古老的農具
    根據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結合文獻記載,我們可以判斷:耒是一種最古老的翻挖土地的農具,曾在東亞地區廣泛使用。而「耒耜」對「耒」的解 釋是古代文人臆想的結果,謬傳至今。 一、韓國的發現與研究 在韓國國立博物館的藏品中,有一件青銅器是在 1970 年末由大田的商人從私人收藏者處購得,經首爾商人轉手,入藏國立博物館。
  • 參數估計-矩估計
    在說明什麼是矩估計法之前先引進「矩」的概念。在數學和統計學中,矩(moment)是對變量分布和形態特點的一組度量。在統計學中,總體特徵數除了平均數、方差等,還有就是原點矩與中心距,稱其為總體中心距與總體原點矩。在樣本特徵數中也有原點矩與中心距,稱其為樣本原點矩與樣本中心距。
  • 人間直尺是什麼意思?這梗常用於調侃一個人是鋼鐵直男
    人間直尺是什麼意思?這梗常用於調侃一個人是鋼鐵直男時間:2021-01-06 22:04   來源:網絡流行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間直尺是什麼意思?這梗常用於調侃一個人是鋼鐵直男 人間直尺是什麼意思 人間直尺,是調侃一個人是鋼鐵直男,十分不解風情,撩不動。
  • 中國發現最古老有袋動物化石
    新華網華盛頓12月11日電(記者毛磊)中國和美國科學家在中國遼寧省新發現了最古老的有袋動物化石,這種被命名為中國袋獸的動物生活在距今1.25億年前,是袋鼠和袋熊等現代有袋動物已知的最原始和最久遠的親戚。
  • 「最古老獵豹」來自中國?專家稱化石涉嫌造假
    ,從而推翻了已有的關於「最古老獵豹來自於北美」的假說。  2009年初,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丹麥科學家梅·克裡斯琴森和中國上海科技館黃驥的一篇文章,他們根據一件據稱產自中國甘肅臨夏盆地的獵豹頭骨化石,建立了一個新種柯氏獵豹,並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獵豹,由此得出「最古老的獵豹來自中國,而不是北美!」的結論。這一發現為「獵豹舊大陸起源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 中國最古老的遺址:9000年歷史文物出土河南鎮館之寶
    即使在整個世界古代文明環境中,中國古代文明也是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這當然是事實,也是歷史研究領域的共識。但一種荒謬的觀點也應運而生:中國古代文明來自西方。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和愚蠢的,對古老的中華文明危害極大。正因為這種觀點一直很流行,所以很多人真的相信這種觀點。但河南博物院一件劃時代文物的發現,是反駁這一觀點的最有力證據。
  • 直尺新設計:木質電子尺
    設計師Shay Shafranek日前設計出了一種木質電子尺,這種電子尺外觀上和咱日常使用的直尺類似,用起來也比較簡單,使用時只需按下尺子上的電源/重置按鈕,上邊的發光二極體變亮時就表示該尺已能夠使用。
  • Q345B無縫方矩管分類理論重量規格表
    Q345B無縫方矩管分類理論重量規格表 ,「yjl2bmnm」 山東海融信主要經營:方矩管,Q345B無縫方矩管,Q345D無縫方管等各種方矩管,為更好的服務客戶擴大經營範圍。歡迎來電諮詢,洽談合作。Q345B無縫方矩管分類理論重量規格表本周,西寧中厚板塊衝擊減弱,主要是受和市場的影響。
  • 最古老水生哺乳動物現身中國 和鴨嘴獸類似(圖)
    《科學》雜誌刊登中美科學家論文,介紹「獺形狸尾獸」化石  中國和美國科學家23日宣布發現了迄今最古老的水生哺乳動物。科學家認為,這一發現改變了古生物學界對早期哺乳動物進化的傳統認識。中國南京大學季強教授和美國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羅哲西博士等科學家在於24日出版的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這種哺乳動物被命名為「獺形狸尾獸」,它生活在距今約1.64億年前的侏羅紀中期。  本報綜合報導 中美科學家23日宣布發現了迄今最古老水生哺乳動物「獺形狸尾獸」,它生活在侏羅紀時代。
  • 中國最古老的家具之一——「榻」
    西方的沙發床需要摺疊展開,而中國的榻幾乎無需變動就可以在坐具、臥具之間自由轉換,能夠同時滿足就坐和就寢的多功能的榻是中國最古老的家具之一。明 黃花梨長涼榻 190×62×51cm 成交價:345000《說文解字》有云:「卉閒居坐於林,隱於幾,不垂足,夜則寢,晨興則斂枕簟。」可見,那時的床是坐臥兩用的家具。
  • 西遊記裡哮天犬的原型,中國最古老的狩獵犬!
    首先哮天犬的原型是中國獨有的一種狩獵犬,它曾經尊貴,威風,是乾隆幾代皇帝最喜歡的愛犬,江湖流傳著眾多它的傳說,但是近些年因為外國犬種的入侵,導致這類犬種瀕臨滅絕,越來越少,很多中國人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 中國最古老的咖啡林守護者:世代為農,卻種出中國頂級咖啡
    這片古老的咖啡林便成為中國小粒咖啡的發源地、「活化石」。朱苦拉咖啡是中國最純正、最古老的波邦鐵皮卡品種,品質優異,被稱為中國咖啡的「活化石」。其咖啡豆顆粒小而飽滿、味香醇、品質優,具有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酸、口感細膩等特點,是咖啡之極品。
  • 中國古代最尊貴、最古老的四大姓氏,看看有沒有你的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千個姓氏,有史可考的就有五千多個,這還不包括少數民族改姓和一些極為罕見的偏姓。不過說起最尊貴、最古老的姓氏,那必須是以下四個姓氏莫屬。圖為黃帝第一個,姬姓。這是上古流傳下來的貴族姓氏,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但是中國有85%的人口姓氏是由姬姓演變過來的。
  • 最古老的樂器是什麼 螞蟻莊園最古老的樂器[多圖]
    螞蟻莊園最古老的樂器是什麼?在我國有很多古老的樂器,但是要說是最老的樂器,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那麼今天就讓遊戲鳥小編來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最古老的樂器,下面有這道題的詳細答案解析,大家看看吧。螞蟻莊園1月11日答案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古老的樂器是正確答案:骨笛
  • 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以打魚為生,被稱作沙漠中的「活化石」
    大家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沙漠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治沙工作做得最好的國家,為了治理沙漠,近代許多中國治沙人員在沙漠頂部的烈日暴曬下,經受風沙的襲擊,與沙漠爭奪大漠,只是為了把沙漠的綠色再增加一點,但是你知道嗎?
  • 地球上最古老的12個動物,中國一個上榜,全都是「活化石」
    1.鸚鵡螺。這是一種很古老的魚類,出現於3.77億年前。很多科學家都認為他在白堊紀的時候已經完全滅絕,但是在1938年,人們又在南非發現了他的蹤跡。
  • iPhone上的一個隱藏功能,十秒鐘測量距離,比直尺都好用!
    今天不說別的,就跟大家講一個90%的人都不知道的iPhone上的隱藏功能:測距儀,它可以讓你只花十秒鐘就能測出物理的距離、長度、面積,比直尺都好用,如果你不知道,買手機的錢可能就白花了。首先確保你的iPhone是6S及以上機型且升級了iOS 12,升級iOS 12之後就會多出一個「測距儀」的自帶App,它是利用AR功能來檢測物體長度和距離,甚至可以得到物體的面積,十分強大。
  • 中國發現迄今最古老帶毛四翼恐龍
    然而,最近在中國的遼寧省發現了比始祖鳥還要更古老的有翅生物化石,有力地填補了恐龍與始祖鳥之間的進化空白。最古老的飛行生物據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者報導,最近在中國東北發現了一種新的長滿羽毛的恐龍,從而證實了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還將有助於科學家研究早期鳥類的飛行機制。
  • 舉世公認的最古老而僅存於世的稀有犬種,就在中國本土,本土犬種
    藏獒體格高大,性格剛毅,力大勇猛,野性尚存藏獒是舉世公認的最古老而僅存於世的稀有犬種,在古老的東方有關藏獒神奇的傳說已被神話為英勇護主事跡的化身。藏獒在歐洲的古羅馬時代在鬥技場中鬥虎、獅、豹等兇猛動物而馳名。藏獒多稱世界之最,但多年來由於草原的特殊生活環境以及牧民薄弱的血統保護意識,造成原始藏獒與當地的牧羊犬,甚至外來的犬種血統融合,使純種藏獒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