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是中國發明的,為什麼上面有日本文字?今天算是搞明白了

2021-01-16 社會觀園

俗話說得好:「十億人民九億麻,還有一億在觀察」,麻將作為中國的國粹,很多人一天不打渾身難受,為什麼中國人打了幾百年的麻將,上面卻刻著日文呢?這還得從麻將的起源說起,歷史上對麻將的由來眾說紛紜,其中有一個相對靠譜。

傳聞明朝鄭和下西洋,在船上的日子十分空虛寂寞,有些船員想家,有些甚至動了輕生的念頭,鄭和為了安撫手下,轉移注意力,於是在100多塊木板上,刻下花紋當娛樂工具,根據船隊的編制順序,分別刻了1—9條,數了數船上裝水的水桶,於是有了1—9筒,金錢是最能讓人提起精神的,所以用1—9萬代替,海面上時常會颳起不同方向的風,東南西北風孕育而生,航行會經歷一年四季,分別用4種花來表示,鄭和船隊代表著大中華,所以紅中肯定不能少,拿到最後一塊牌時,不知道刻點什麼好,索性就弄個白板吧。

第一次玩的時候是鄭和、副帥、大將軍以及鄭和的夫人,有一個姓麻的將軍玩起來溜得很,所以鄭和給取名麻大將軍牌,簡稱為麻將牌。有些小夥伴發現,在一些麻將牌中,一筒周圍刻著日文小字,這是因為麻將機最早是由日本發明的,一家叫做松崗公司為了宣傳自己的麻將機,就在一筒上面刻字,當做無形的廣告。

當然,這也是最初流入國內的版本,現在基本看不到了,而且中國的文化保護意識越來越強,怎麼會允許別人在國粹上做文章呢?各位小夥伴,你們平時打麻將嗎?要不要和小編打兩圈了。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發明的「麻將鍵盤」火爆網絡?日本人有多愛麻將!
    麻將雖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但日本麻將也有自己的一套規則。霓虹金對麻將的熱情可以說是非常高了。比如走在日本的街頭經常可以看到「麻雀」或者是「雀荘」的招牌,看到這些文字就代表了這是——麻將館。
  • 華商報:日本足球與中國麻將
    從今天開始,世界盃將再度升溫,進入「臨戰前」狀態。我們也結束以往蓄勢的報導方式,每天依託一個或幾個有關世界盃的熱點新聞,展開開放式的話題性報導。  比如,首期有關中國麻將與日本足球的話題,就是以中國女足無緣世界盃為新聞背景展開討論。每一期新聞話題,還將作為一份「禮物」送給相關的球迷,其實是送給所有的球迷。
  • 中國麻將無聊還醜?美國人發明「白人麻將」,完全剔除中國元素
    我國宋朝大詩人李清照就是一位麻將高手,李清照有多喜歡打麻將?傳言戰亂跑路的時候,隨身還要攜帶一副麻將。還有倡導白話文的大文學家胡適,也是一位麻將的忠實愛好者。近些年隨著各國之間的交流愈加頻繁,中國文化也慢慢開始影響其他國家,而麻將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籃球巨星奧尼爾在中國學會了打麻將,在回國後教會了自己的隊友,這也出現了一群籃球巨星圍坐在一個小桌子前打麻將的情況,看著甚是滑稽可笑。
  • 偶然看見有的麻將上還有日文,這是什麼意思呢?
    麻將,是一種用於四人博弈遊戲的娛樂用具。起源於中國,最早是由竹子或者是骨頭做成小方塊,然後在上面雕刻上花紋或者是字樣,最終形成麻將的雛形,共計144張牌。這種娛樂方式一直延續到今天,想必很多朋友都有玩兒過吧。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有的麻將牌面上除了花紋以外,還刻有一些不太顯眼的日文。
  • 明知故問 | 中國麻將真的能算是區塊鏈項目嗎?
    所以,事實真的就像這位雪球用戶所論證的,中國麻將真的能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區塊鏈項目嗎?本期前瞻經濟學人APP「明知故問」欄目為你解讀。很快,就有文章指出,這個「引力波」,和先輩前賢們發明的「太極」極為相似,並且「引力波產生的原理與太極所描繪的宇宙產生思想也是極為相似的」。還有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等,這些當前學界前沿尖端的東西幾乎都能從中國傳統智慧中找到出處。
  • 嫌棄中國麻將醜還無聊,美國女子「發明」白人麻將,看完網友怒了
    因此,為了更好地融入這個遊戲,就有外國人設計了一套「白人麻將」,重新設計了麻將的外觀,幫助外國人更好上手。 一個文化,傳入異域後進行本土化,本身就是必要的一個過程,文化在這個過程中發生變樣,也是無可厚非的一件事情,然而,西方總是有一種令人不舒服的傲慢,他們就稱,是中國的麻將太醜,才讓他們不得不修改麻將外觀,此舉一出,引發了海外華人圈的強烈不滿。
  • 風靡街頭巷尾的麻將是誰發明的?是國外傳入還是本土國粹?
    時值年末,我已經可以預見到新春佳節時親朋好友串門家家戶戶噼裡啪啦打起麻將的盛況,真是「十億人民九億麻,還有一億在觀察!」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麻將是咋來的,您知道麼?撲克光毋庸置疑就知道這屬於外國貨、舶來品,那麼麻將呢,麻將是咱們中國人發明的還是外國傳入?中國是從啥時候開始有了麻將?您聽我慢慢給您介紹。
  • 麻將起源考:並非鄭和發明,在寧波定型並走向全國
    現在認為麻將是麻雀的吳語轉音,其正確名稱應是麻雀。今天日本、廣東等地也依然稱之為麻雀。除了麻雀外,亦有文獻將麻將記為馬將,同樣是方言的轉音。《清稗類鈔》稱之為「叉麻雀」,在十九世紀的記載中為「撮麻雀」,如此一來,可知麻將實際上是「叉麻雀」的簡稱,而非馬吊的轉音。清末民初的文獻更接近麻將的起源年代,其真實性與可靠性高於後出的文獻。
  • 為啥日本人搓麻卻習慣用中文讀音?麻將傳入島國後,日本人有多野
    說起日本人對於麻將的熱情,可以說是非常高了。走在日本的街頭經常可以看到「麻雀」或者是「雀荘」的看板,看到這些文字就代表了這是——麻將館。日本的麻將寫作——「麻雀」,讀法和中文的「麻將」基本一樣。雀荘嚴禁公然賭博,業主只提供場地和麻將桌收取租金,或者通過一些額外的消費如飲料等賺錢。同時規定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時間不能超過半夜12點。
  • 天天玩的麻將為什麼會有日文,麻將的起源又是從何而來呢?
    麻將,是一種用於四人博弈遊戲的娛樂用具。起源於中國,最早是由竹子或者是骨頭做成小方塊,然後在上面雕刻上花紋或者是字樣,最終形成麻將的雛形,共計144張牌。麻將是中國的「國戲」。麻將,究竟有怎樣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呢?
  • 《指尖上的麻將》日本麻將規則知多少?
    由中國傳入日本的麻將文化,在發展中日本麻將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規則和打法。雖然打日本麻將的中國雀友數量不多,但是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日本麻將,或者也了解過日本麻將的基本規則。今天小發仔就來給大家講講日本麻將規則發展的小常識。
  • 為什麼中國「神鳥喜鵲」,打死都不飛往日本?今天可算明白了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存在著很多有趣的事情,而小編就非常喜歡這些有趣的事情,並且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一些世界上各種有趣的事情,而今天分享的原創文章是:為什麼中國「神鳥喜鵲」,打死都不飛往日本?今天可算明白了。
  • 沉迷於麻將文化的日本人:二次元第一,麻將第二?!
    提到我國的「國民桌遊」,撲克和麻將缺一不可。比起源於西方的現代撲克,堪比京劇的「國粹」——麻將,更具傳統的中國味道而在民間更受歡迎。它不僅可以消磨時間、發洩壓力,更是逢年過節聚會時的保留節目。近現代以來,由於麻將常與賭博扯上關係,且容易沉迷,不少國人在看待它時仍戴著有色眼鏡。然而牆內開花牆外香,在鄰國日本,麻將卻正以十分積極健康的狀態地發展著。
  • 為什麼飛機在空中飛行時不能與鳥相碰?今天可算是明白了
    為什麼飛機在空中飛行時不能與鳥相碰?今天可算是明白了坐過飛機的人都會知道,飛機的飛行速度非常快,比如客機一小時就可以飛行918公裡,而鳥類的飛行速度當然不能和飛機相提並論,一隻飛行最快的鳥一個小時只能飛行五六十公裡。
  • 不是只有脫衣 ACG產業伴隨的日本麻將文化
    麻將無疑最早起源於中國,但具體的來歷則一直眾說紛紜,存在多個不同版本。自上而下的合法麻將  根據資料記錄,1909年,當時身在大連的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隨筆《滿韓散記》中提及了中國人打麻將的情景,這是日文作品中最早出現麻將的相關記載,之後曾在中國旅居的多名日本人都陸續將麻將帶回國,開始在日本各地傳播。
  • 當年在遊戲廳比較經典的麻將類遊戲,到底能不能在手機上面玩?
    如今我們早已可以在電腦和手機上面玩到各種的街機遊戲,只需要下載一個適應手機的模擬器即可,一般菜鳥玩家就下載一個平臺就可以了,像是悟飯遊戲廳、小雞雞模擬器、遊聚之類的平臺。不過估計玩家們也發現了,一般的模擬器和平臺上面都是沒有這類麻將遊戲的。
  • 嫌棄中國麻將醜還無聊,外國女子推出白人麻將,中國網友看完怒了
    早在清末民初之時,很多人為了躲避戰亂或外出謀生,將麻將帶到了世界各地,至此之後全世界都開始了「搓麻」運動。嫌棄中國麻將醜還無聊,外國女子「發明」白人麻將,網友看後怒了:就這審美?第一、風靡世界的中國麻將在現代社會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麻將牌,人們在茶餘飯後、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和親朋好友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起打麻將。
  • 麻將歷史悠久,不僅有吉羊麻將,瓷器麻將,還有五彩螺鈿麻將
    麻將的本質是四人骨牌博戲,最早起源於中國,是我國古人所發明的一種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麻將是由一種叫「馬吊牌」的紙牌遊戲演變而來,該紙牌遊戲產生於明代,一副紙牌共有60張。在鬥牌時,四家每人各取十張牌,接著依次取牌、出牌,直至最後出現勝利者。一般來說,麻將的種類有很多,包括骨質麻將、竹質麻將、金屬麻將、塑料麻將等,都是根據使用者經濟情況的不同而定,並不影響其本身的玩法。
  • 麻將產生於明萬曆末年的蘇州 最早名稱叫「馬吊腳」
    當然在蘇州也有一種意見認為:馬吊是由明代著名文學家太倉人王世貞發明的。在清代安徽人張潮為尤侗所作《戒賭文小引》中,曾留有以下重要文字:「馬吊之法,創自龠州」。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龠州」不是地名,而是人名。
  • 中國文化之四川麻將,蜀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樂趣
    麻將也算是中國文化的一種,無論何時何地,提起麻將,多多少少都有幾分「不務正業」的味道。但這種味道到了四川,卻化為蜀地人最實實在在的生活要素。在中國,麻將的來歷久遠到無人能說個明白,但在四川,麻將卻足足風行了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