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之貫通儒道註解《莊子》的向秀

2021-01-09 騰訊網

「竹林七賢」之貫通儒道、註解《莊子》的向秀

枯木

在道家經典著作裡面,《莊子》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

《莊子》的文章瑰麗奇幻,構思巧妙,文筆汪洋恣肆,意境深遠,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然而有的文章言簡意賅,有的則晦澀難懂,如果沒有註解,針對不少讀者,閱讀還是相對有困難。而關於莊子的註解,最佳的當屬魏晉時期的向秀註解,不但注重義理,而且對莊子思想頗有發揮,使得莊子學說進入百姓家,可以說向秀豐功居偉。

向秀(約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武陟)人。「竹林七賢」之一。向秀雅好老莊之學,早期隱居不仕,與嵇康、呂安等人相善。後來,嵇康、呂安被司馬昭害死後,向秀被迫接受徵召,受到司馬昭接見,後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然而卻不參與政事,「容跡而已」。泰始八年(272年)去世。

南朝劉孝標註引《向秀別傳》記載,向秀清悟有遠識,少為山濤所知,遂成忘年之交,又與嵇康、呂安相善,為人狂蕩不羈。嵇康喜歡打鐵自娛,向秀則拉風箱相助,配合默契,旁若無人;同呂安一起養花種菜,「收其餘利以供酒食之費」,浪跡山野,縱情遊玩。

向秀受老莊哲學影響,原本崇尚自然,縱情山水,欽慕上古隱逸高士巢父、許由,因而隱居不仕,同「竹林七賢」其他人,志向相投,交往甚密。後來因為嵇康得罪了得罪司隸校尉鍾會,遭其構陷,因而被掌權的大將軍司馬昭處死,這件事向秀身臨目睹,難免心有餘悸。因此在受到徵召時,不得不出山為官,《向秀別傳》:「後康被誅,秀遂失圖,乃應歲舉到京師。」,在政治高壓下,向秀失去了主心骨,不得不屈服。

《晉書·向秀傳》記載,當時司馬昭問他:「聞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箕山之志」指的是隱逸高士的志趣,傳說帝堯以天下讓給巢父,巢父不肯受,又讓給許由,許由亦不肯受,隱居在箕山。而向秀則違心的回答:「以為巢許狷介之士,未達堯心,豈足多慕。」,意思是巢父、許由這些性情狷介的人,並不了解帝堯求賢若渴的用心,所以隱居的生活並不值得羨慕。這樣的回答獲得了晉文帝司馬昭的歡心,因此被封官。

向秀委曲求全,為了生存不得不屈服,然而內心並不好受,在追思好友嵇康和呂安的詩賦《思舊賦》裡,引《黍離》、《麥秀》之詩,李斯受刑之事,隱晦的表達了對二人命運不公的遭遇,痛惜之情,溢於言表,尤其是聞笛生悲,悽惻悲愴,迫於形勢,言猶未盡,透露出悽涼苦悶悱惻之情,因而人生也發生了改變。

向秀雖然在朝為官,然而並不參與政事,轉而專心註解《莊子》。當時註解《莊子》的有數十人之多,然而都不能探尋到莊子哲學的主旨和奧妙和,為此嵇康勸他說:「註解如果不能表達出莊子的玄言妙旨,反而會阻礙別人體會心得的快樂,還是別註解了」。然而向秀博覽群書,解其隱秘的奧旨,並且發揚光大,重振老莊玄學,「妙析奇致,大暢玄風」,使得別人讀後「超然心悟,莫不自足」。後來向秀把手稿給嵇康看,並且和嵇康討論養生的觀點,嵇康對向秀的才識心悅誠服,好友呂安評價說「莊周不死矣」

可惜的是,向秀註解《莊子》並沒有注完就去世了,還有《秋水》《至樂》兩篇沒有註解。當時都屬於手抄稿,向秀孩子又小,沒有妥善保存,因此使得稿件零落各處,雖然有完整的抄本,可是並沒有得到廣為傳播。這時,同為註解《莊子》的郭象,也是西晉有名的玄學家,然而人品卻鄙薄陋行,看到向秀的註解並未廣傳,便把向秀的註解竊為己有,自己註解了《秋水》、《至樂》二篇,又更換了《馬蹄》一篇,其餘眾篇,或定點文句而已。這樣就把向秀的成果偷竊過來,沒想到後來向秀的註解又被人發現,郭象的抄襲陋行才得以暴露,也算是古代最早的「學術不端事件」吧。後來這兩種關於《莊子》的註解並行,然而除了郭象的三篇,其他都是向秀的心血著作,後人為了方便和完整,便合二為一,作者則為向秀、郭象註解,然而更多的則標註為郭象註解,抄襲者得以登堂入室,如此情何以堪?。

向秀註解《莊子》,是中國哲學史上的一個高峰,他發掘了莊子哲學,並且發揚光大,超越了前人對莊子的認知和感悟,貫通了儒道兩家學說,提出名教與自然統一的理想政治,使得那時的文人獲得一種精神解放的超脫感,是人類認識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

向秀的《莊子注》,歷經1700多年,並沒有隨魏晉玄風一起消散,作為解釋《莊子》的權威之作影響至今,為歷代面臨生存困境的文士提供精神超越的路徑,如今依然引領風騷,雖經千百年的歲月流逝,卻無法抹去向秀的獨特光彩。

參考資料:《晉書·向秀傳》、《世說新語》、《向秀別傳》

2019/3/8榆木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竹林七賢新解:向秀,讀不完的莊子,種不盡的花
    本來賭氣不想赴宴的他,在向秀的勸說下,還是決定帶著珍藏多年的酒,踏上了赴宴之路(詳情請戳竹林七賢七日談 | 喝不完的酒,絕不了的交)不久,阮籍也收到了同樣的請柬。為人猖狂不羈,還掌握獨門「青白眼」絕技的他,也在集市上挑中了一款好酒(詳情請戳竹林七賢七日談 | 阮籍:流不完的眼淚,停不下的白眼)今天,信鴿帶著請柬,飛到了向秀的家……不愧是研究老莊之道的向秀送壽禮也是親手製作,純天然無添加
  • 莊子的知心 竹林中的秀竹——向秀
    「餘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後各以事見法……」《思舊賦》,向秀寫下這篇浸透哀思、懷念舊友的文字時。嵇康已死去多時。回顧竹林,一片風物蕭瑟,二人居住的茅廬也已破舊不堪。竹林沒落了,因竹林的主人在司馬家劊子手的到下魂飛魄散,一切都失去了靈氣。
  • 竹林七賢的養生、養性和養命
    論竹林七賢的文章已經很多,魯迅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大概可稱巔峰之作,他從好藥嗜酒的微旨探義,給人印象極深。其實竹林七賢是個精神神交的團體,並不是一個同盟聚會的集團。常說竹林喻隱,這裡好幾位都是仕,且有的官當得還很大,如山濤、王戎。常說賢士放誕,幾位官大的倒是戰戰兢兢,朝堂上循規蹈矩、長袖善舞,真正稱上放誕的不過阮籍、嵇康、劉伶而已。
  • 魏晉風流付竹林
    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的竹林名士面對如此複雜的局面,試圖置身事外。他們在南太行一帶寄意山水,縱情詩酒。由於經常聚集於山陽嵇公竹林的是阮籍、嵇康、山濤、向秀、劉伶、阮鹹、王戎等七人,時人就以竹林七賢稱之。嵇公竹林何處尋根據多種資料記載,七賢所遊之竹林不僅實際存在,而且是一個可以確定其具體位置的場所。
  • 自由且癲狂,從「竹林七賢」了解魏晉時期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
    竹林七賢高談闊論自由是人們本能的渴求,我們希望在中找尋自我、釋放天性,在歷史的長廊裡面去找,不難發現"自由"的高光時段。阮籍是著名的"竹林七賢"之首,才華與美貌齊肩,溫文爾雅通透異常,以致於被司馬昭看上,希望他可以出山,而阮籍乃正義之士,自是不願與行不正之人有牽連。但礙於嵇康的前車之鑑,阮籍並沒有選擇直面回應問題,而是採取了迂迴的戰術。面對強者的壓迫,有人選擇魚死網破,以表自己不願相助的決心,以至於結局悲慘異常,而阮籍卻並非如此。
  •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鹹 曾與豬一起喝酒
    竹林七賢雕像「竹林七賢」之一的阮鹹是個標準的「宅男」,沒事就喜歡窩在家裡就著花生米喝點小酒,一不小心就會切換成忘我狀態。一次,他與村裡人喝酒,喝嗨了,嫌用小杯不過癮,就換上大盆。
  • 城牆麻將、竹林七賢戒尺……百件文創產品大PK,看看哪家腦洞大!
    赫赫有名的「竹林七賢」都長什麼樣子?別著急,或許你可以從今天小編要介紹的「小物件」中找到答案。今天,南京26家博物館的100件文創產品在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進行了首次文創產品大PK,通過腦洞大開的創意,讓我們換種方式了解文物讀懂歷史。國寶變身文創產品 快把"竹林七賢"帶回家想把國寶帶回家?So easy!
  • 史上第一男團竹林七賢之阮籍: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星期五文藝:竹林七賢的名號在中國文人的史冊上是自帶光環的。魏晉之後的幾乎所有文人莫不以有魏晉風度為榮耀,莫不由衷讚美這「天團男子」的美貌和才華。中國文人向來則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政治高壓下,如果不能為天地立命,那就隱居喝酒。這樣的選擇是中國文人的一種自我流放和保全之策。
  • 卿卿我我的典故出自此人,是竹林七賢之一,但是此人卻十分吝嗇
    當然雖然他是一個非常吝嗇的人但是他卻因為非常有才華成為竹林七賢之一,並且卿卿我我的典故就是從這個傢伙身上傳來的,在古代,妻子稱呼丈夫為「君」,丈夫稱呼妻子為「卿」,但是王戎的妻子卻經常用「卿」來稱呼王戎,王戎便對妻子說到:」女子叫丈夫為卿是不合禮數的,以後不能這麼叫了。「但是王戎的妻子卻說:」"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這讓王戎無可奈何,最終這個典故就這麼傳開了。
  • JavaEE——Spring之註解
    Spring之註解註解(Annotation)提供了一種安全的類似注釋的機制,為我們在代碼中添加信息提供了一種形式化得方法,使我們可以在稍後某個時刻方便的使用這些數據(通過解析註解來使用這些數據),用來將任何的信息或者元數據與程序元素(類、方法、成員變量等)進行關聯。其實就是更加直觀更加明了的說明,這些說明信息與程序業務邏輯沒有關係,並且是供指定的工具或框架使用的。
  • 《竹窗隨筆》|莊子
    ——蓮池大師莊子一有位俗士聚集年少的沙彌們,為其講解《莊子》,誇大的說:「《南華經》的義理勝過《楞嚴經》。」當時在座的僧眾和居士竟沒有人駁斥他的謬論。《南華經》相對於世俗的書籍而言,確實較為高妙,但如果說它的義理勝過《楞嚴經》,那就太可笑了!
  • 阮籍:看人看出了「青眼有加」這個典故,一個顏藝絕佳的傲嬌之人
    竹林七賢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青眼有加這個成語就是出自嵇康 據說阮籍能做「青白眼」,青眼就是黑眼,兩眼正視,眼球上黑的多,就是「青眼」;兩眼斜視,眼球上白的多,就是「白眼」。
  • 楊立華:《莊子》之美在「莊周夢蝶」裡,但非大手筆不能為的卻是這部
    在後來的中國思想史上,幾乎沒有思想家能夠擺脫莊子的影響。那麼普通的哲學愛好者,該如何進入莊子的著述與思想?如何理解莊子的文章之美?以下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楊立華在北大博雅講壇《中國哲學十五講》直播活動中的演講。 莊子的著述和思想,對於我來說非常重要,我自己走進哲學之門,走上哲學研究的道路,最初引路的書就是《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