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生活擊倒,學學蔡康永的說話藝術

2021-01-11 葡萄的新鮮事

其實生活並沒有想像中那樣風雲莫測,在生活中有一條叫做「莫測定律」,就像薛丁格的貓一樣,你永遠無法預知接下來會發生,除非你能夠代替家人去思考,用自己的思維去幫助他們完成決定,但這明顯就是憑空想像而已。你無法代替長輩,用自己的觀念去理解事物,你無法代替愛人,站在自己角度來關心家庭,你更無法代替小孩,把自己的知識儲備複製粘貼。

所以在生活中,所有的無力感其實都因為你沒有掌握這條「莫測定律」,把所有的應當想成了必然,把自己的意志想成了絕對,但其實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立思想,即便相處在一起再久可能會被通話,也會因為日常生活中細微差異也產生思想上的隔閡,所以面對一切的「不確定」,你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只有你的經驗以及一顆足夠強大的內心。

就像著名主持人蔡康永一樣,他在觀眾的印象中是出了名的會說話,即使面對不同的嘉賓,還是能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讓人在潛移默化中認同他的觀點,順從他的思路。於是無論他怎麼在節目中幽默、搞笑、無釐頭甚至對嘉賓毒舌,都能被觀眾接納,給人一種現場很和諧的感覺,就好像蔡康永能掌控別人的思維一樣。

但這肯定是不現實的,那蔡康永是怎麼做到的呢?最近他登上了《奇葩說》為我們解開了謎題,周所周知這檔節目是偏向於辯論的,如果不會說話、不會照顧到其他選手的感情,就很容易被淘汰掉。但蔡康永面對「風雲變化」的節目,靠著對於「莫測定律」的靈活運用,還是站到了最後。

節目中他這樣說「我其實是一個朋友型的辯手」,朋友和辯論明顯是兩個不想關的東西,但蔡康永卻把它們結合了在一起,他9歲的時候就開始參加一些各式各樣的辯論比賽,為他的語言以及主持技巧打下了基礎,所以蔡康永一直把生活看成是一場辯論賽。唯一不同的是賽場上不需要照顧對方的感情,只需要準備好充足的資料擊垮對方就行,但在生活中卻沒有輸贏的界限。

就像蔡永康自己所說,有些時候,即使你準備再多的功課,也很難說服他人,因為「莫測定律」的影響,你沒有辦法掌控他人的思想,你也無法知道你說這句話時他人的感受,所以你需要站在朋友的角度去和他辯論,為自己說出去的每一話做好充分的準備,多考慮到對方聽到這句話之後可能會產生哪幾種的想法,千萬不要覺得自己說一句話別人就一定會怎麼想。

但與人溝通只是生活中運用「莫測定律」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時候,還來及溝通事物就會發生變化。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可能在很多人眼裡這是愛子心切的表現,但其中這個故事中蘊含了「莫測定律」的大道理。

第一次住在墓地邊上,孟母看到孩子學別人跪拜、哭嚎,雖然不知道孩子是怎麼想的,但是她通過「莫測定律」思考了很多種孩子成長的可能性,其中她看到了未來城戰不好的一面,於是孟母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搬家。同樣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搬家,孟母也是把多種可能性都想到了,雖然她無法去代替孟子避免誤入歧途,但是只要哪怕有一種存在風險的可能性,她就能夠果斷地做出決定,杜絕一切有害於孩子成長的可能。

所以我們很多人對於生活的無力感都源自於對於「莫測定律」的忽視,因為生活的壓力,導致忽視了種種可能性,溝通的時候至表述自己的想法,做事的時候只考慮到了好的結果,教孩子的時候只把自己認為對的告訴他,但這世界上並沒有理所當然的事情,而如果說當時孟母沒有重視起這定律,單純地覺得孟子無論在哪裡都能成長的話,那或許現在的孟子還是一個賣豬肉的。

的確,現在我們的生活也因為物質的豐富越來越精彩,千變萬化的新生事物讓人目不暇接,但這並不是我們可以放棄思考的理由,根不能成為拋棄「莫測定律」的資本,但如何才能利用「莫測定律」呢?

相關焦點

  • 蔡康永的成功告訴我們:說話,是一門藝術
    我作為一位《康熙來了》的忠實觀眾,聽蔡康永老師說了好幾年的話,也學到了不少說話之道。在我的印象裡,蔡康永老師就像是一位軍師,控制著話題和節奏。他永遠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他的語言情商和溝通能力,可以說非常高了。最近有幸拜讀了蔡康永老師的《說話之道》,受益匪淺。讀這本書的時候,就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對話,不斷受到點撥。
  • 沈夢辰心直口快惹爭議,說對話很重要,不妨學學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在娛樂圈中,你可以心直口快,但卻不能不會說話。因為不會說話,往往你一句話就得罪了所有人。 對此,時善君私以為主持人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就非常值得大家去學習。
  • 「會說話」的蔡康永
    蔡康永說:可以,但就一個要求,我要學電影。正巧,當時已經拍了《俠女》和《龍門客棧》的胡金銓,是康永爹一位牌友的小弟。牌友一發話,小弟胡金銓趕緊為蔡康永寫了封推薦信,保他去了加州大學。後來蔡康永到美國時,正在美國拍電影的胡金銓,還親自跑去接機。胡導把蔡康永送到宿舍後,蔡康永為了表達謝意,想請胡金銓喝杯熱茶。
  • 高情商,低情商,說話的藝術:生活中"一句話"成也它,敗也它?
    說話是一種藝術,說話也是利人利己的行為藝術,說話是把雙利刃,用的好,受歡迎,用不好,遭鄙視。一句話可以成事,也可以敗事。一句話可以溫暖他人,也可以潑人冷水。一句話可以隨便說,但不可以不加思索說。說話的藝術,提現了一個人的素質修養,以及豐富的知識內涵。在第五十屆金馬獎頒獎典禮,黃渤作為主持人,被臺灣主持人鄭裕玲和蔡康永調侃。鄭裕玲當場問黃渤:「你怎麼穿著睡衣就來了?」黃渤機智應答:「金馬獎我老來,回家嘛,當然穿睡衣了。」蔡康永連忙補刀:「金馬獎不是我家嗎?怎麼成了你家?」
  • 跟林志玲學說話的藝術
    我們每天都說話,但是很少會去研究怎麼說話,有時候無意中就得罪了別人。怎樣說話容易獲得好感,怎樣說話能說服他人,其實都有很多東西學,說話是一門藝術。林志玲是個很會說話的女明星。蔡康永曾在一本書上寫過:「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他本人就很會說話,是公認的的高情商主持人。有一次導演大鵬參加蔡康永的節目,期間蔡康永說到一句話:人真的應該趁年輕多出去走走,了解這個世界,也增長些見識。大鵬表示說,他就不愛出去啊!哪都沒去。
  • 小S蔡康永惹怒吳青峰粉絲 說話的藝術在於控制分寸
    原標題:說話的藝術在於控制分寸   在娛樂圈,說話之道是扎紮實實的一門藝術。想想有多少藝人栽在不會說話、說錯話、在對的時間說錯話、在錯的時間說對話,就知道會說話對藝人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門「必修課」。   那麼問題來了。懂說話的藝人會不會也在說話這事兒上栽跟頭呢?
  • 蔡康永:語言的藝術讓我們更懂得說出的話可以如此有溫度
    蔡康永,這個名字我想對於很多喜歡看《康熙來了》的觀眾都不陌生,我一直都很喜愛他主持的節目。他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是一種儒雅、紳士、彬彬有禮的氣質。說話有條不紊又邏輯分明,嗓音沙啞又極具魅力。他還是一個雙商很高的人,深諳說話之道、溫文爾雅的謙謙君子樣,他的主持風格睿智又不失幽默,談吐得體又很親切。
  • 《吐槽大會》:這才是真正的說話藝術
    在說話的藝術中,蔡康永無疑地位良高,甚至出書表達。與蔡康永溫潤如玉、謙謙君子的說話之道不同,《吐槽大會》採用一種自黑自嘲的方法將那些影響很大的事情公之於眾,反而更為大眾所接受。大張偉的抄襲,李小璐的人生下坡路,國足的令人絕望……這一切看似讓人避之不及的事被以如此方式說出,一切影響迎刃而解,不失為一種「無聲巧化雨」的說話藝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很多人以自黑標榜,事實上,這些人正是運用了這種說話的藝術形式。
  • 蔡康永:感情是最昂貴的投資
    他雖不特立獨行,但似乎天生自成一派,他是——蔡康永。  出生在臺北的「老派上海家庭」的蔡康永,曾任國際級時尚雜誌的總編輯、廣播電臺及電視臺的總監、大學老師。20世紀末,開始踏上電視主持人之路,從此紅到一發不可收。《康熙來了》、《金馬獎典禮》、《兩代電力公司》、《真情指數》,電視上的他,機智、詼諧、幽默,卻永遠帶著一絲傷感的情愫。
  • 從初次約會見面說什麼開始,一起學習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我們來聽聽蔡康永怎麼說吧!如果兩個人是陌生人,第一次見面要不要自報名字呢?蔡康永在他的《說話之道》裡講了一個小短劇並且調侃道,」媽媽說,如果隨便和別人說自己的名字,可能會被鬼抓走!「同時蔡康永也說,主動報上姓名是對別人的禮貌。那麼問題來了,第一次見面要說什麼?自報姓名。從名字開始。面對不熟悉的人,說了姓名之後,可能會沉默一會兒,但是沒有關係。
  • 蔡康永問:拍電影累不累?成龍崩潰大哭!事後,成龍卻大讚蔡康永
    而蔡康永看著哭泣的成龍,有一些不知所措。但是他既沒有安慰成龍,也沒有說話,靜靜等待著成龍情緒發洩。15分鐘以後,成龍的情緒平靜下來,對著蔡康永說:「你的訪談很好,但希望後面的節目都嘻嘻哈哈的。所以我也不喜歡上太正經的節目,我一說到弱點就會這樣!」
  • 「拼爹時代」中的一員:蔡康永
    娛樂圈中除了黃渤的高情商之外,被公認的還有蔡康永。 他在《康熙來了》中不止一次幫小S打圓場,又一次次在《奇葩說》中深情的辯論著各類話題。 蔡康永這麼會說話,就不得不提起他的父親——蔡天鐸。
  • 蔡康永:每個愛劈腿的人 心裏面都有一個洞
    記者手記  把別人放在心上  從《藝術裡的金錢遊戲》《蔡康永愛情簡訊:未知的戀人》 到這一次的新書《愛了就會活過來》,每年都會採訪一次蔡康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禮儀周全。在別人看來要手忙腳亂的情況下,他總能顧及方方面面,賓主皆歡。
  • 讓這份書單教你說話的藝術技巧!
    有的時候總會感覺自己的詞彙很貧乏,有的時候意思就在腦海裡徘徊卻不知怎麼表達,從小到大就說話的我們有一天也會感到說話好難,其實,這些也是有技巧的,小編今天給大家準備了一份關於語言技巧的書單,一起來探索那些隱藏在人際交往中的談話奧秘吧。
  • 說話的藝術,溝通的邏輯
    說話,是做人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基本生存技能,說得好壞,全在你言辭之間的把握,說得好,妙語連珠,聽者笑逐顏開,自是喜不自勝。說得不好,那就完蛋了,不但可以引來口舌之爭,嚴重者,亦可能招致殺身之禍,常言道,禍從口出,說的就是這麼個事情。所以,從古至今,因說話的重要,常有智者站出來普渡眾生,他們教人學習說話的藝術,動不動,還寫書著文,最牛X的能達到汗牛充棟。
  • 當代成年人要懂得說話的藝術
    林語堂說:「天天說話不見得就會說話。」確實,說話很容易,因為是本能。但會說話卻很難,因為那需要本事。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好話暖人心窩,一句壞話讓人心寒。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 蔡康永:人生中最值得的投資是感情
    《藝術裡的金錢遊戲》昨上海首發昨天,臺灣藝人蔡康永亮相上海書展,為博集天卷和湖南文藝出版社推出的新書《藝術裡的金錢遊戲》宣傳。對於後者,蔡康永稱「真的很溫暖」。對這本書,蔡康永稱有一個「誤會」,「它從頭到尾就是在教大家不要輕易投資藝術品。可是每個看這個書的人,都以為投資藝術品會賺錢。」在他看來,人生當中最值得的風險投資,不是藝術品收藏,而感情投資。■藝術品產業鏈裡有隱秘的齒輪在臺灣,經常有人在街上被糊弄著買下一個「爛」藝術品,然後跑來問蔡康永這會不會漲價,他欲哭無淚。
  • 「懷吉」邊程:說話也是一門藝術
    更有人認為不能把自己年紀小當作炫耀的資本,這麼說話就是沒素質的體現。的確,邊程小弟弟在說話這一方面還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啊!作為一個藝人,就得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都是需要反覆斟酌的。弟弟年紀小,確實少了一些生活和與人相處的技巧和經驗。
  • 蔡康永:人生太早圓夢反而不精採
    蔡康永:人生太早圓夢反而不精採2014-01-09 10:21     來源:鳳凰娛樂綜合     編輯:孟雅詩蔡康永(資料圖)  原標題:蔡康永鼓勵年輕人:人生太早圓夢反而不精採  據臺灣媒體報導,具知性、幽默於一身的主持人蔡康永,日前接受好友陳文茜邀請,9日晚間將在臺大舉行「中天青年論壇-獻給失落的一代」對談。
  • 生氣時,別說話(經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書,ID:youshucc】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越生氣,說話越傷人在生活中,我們時常因為一點點不足掛齒的小事,就容易發很大的火。尤其是面對和自己關係越親密的人,越會口無遮攔地說出傷人的話。雖然生氣時說的,大多是氣頭上的話。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