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頻頻舉牌收購零售上市公司一樣,浙江富豪沈國軍在房地產領域也正在導演一出跌宕起伏的資產處置大戲。
這場大戲結局在9月12日揭曉。在這一天,銀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銀泰股份,600683.SH)發布公告,以3700萬元收購浙江海威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浙江海威」)持有的杭州海威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杭州海威」)37%股權。完成後銀泰股份將成為海威的第一大股東,參與其旗下「海威國際」項目的開發建設。而除了支付3700萬元的代價外,銀泰股份還將向杭州海威提供餘額不超過1.6億元的股東借款以支持後續開發建設。
與此同步,沈國軍旗下杭州銀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3300萬元將浙江浙聯房產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杭州海威33%的股權納入囊中。
此番股權轉讓之後,浙江海威還持有海威餘下的30%股權。與此同時,銀泰股份還終止一項向沈國軍旗下公司銀泰百貨出售商業物業的議案。
頻頻變動的資產處置
銀泰股份最初的願望是獨家收購杭州海威。
據7月31日銀泰股份與海威控股及浙聯房產籤訂的《股權轉讓協議》,銀泰股份將以總計7000萬元收購海威控股、浙聯房產分別持有的杭州海威37%、33%的股權。
但在8月17日召開的銀泰股份臨時股東大會上,並沒有按照原定計劃對收購杭州海威股權議案進行審議。
同時沒有提交審議的還有銀泰股份向銀泰百貨出售華聯商業物業的議案。
銀泰股份原先擬將擁有的寧波市江廈街23號華聯一號樓第一層至五層商業用房及寧波市東渡路55號華聯大廈第一層至六層部分商業物業以4.52億元出售給銀泰百貨(合計建築面積4.65萬平方米)。
對於兩項議案沒有提交審議,銀泰股份給出的解釋是,「根據監管部門意見,上述股權收購和資產出售關聯交易事宜尚待審核。」
而在推遲近一個月之後,銀泰股份最終將收購一分為二,並中止出售。
對於為何由獨家收購變為聯手杭州銀泰共同收購,銀泰股份相關人士介紹,收購70%股權就獲取了絕對控股地位,屬重大事項,需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核,在會計處理上必須「合併報表」。而通過分拆收購,由於公司僅取得37%股權,可以規避相關的審核程序,加快收購實施的進度。
不過,國信證券分析師指出,最合理的解釋應該是,沈國軍想讓自己全資控股的杭州銀泰分享海威這塊肥肉。
之前股東大會沒有及時審議收購和出售資產的議案,其實主要也是沈國軍的內部利益瓜分未定。
而對於終止出售華聯大廈,銀泰股份給出的解釋是,協議雙方無法就交易的後續時間安排及交易價格變化達成一致意見。
而有證券分析師認為,終止出售華聯大廈很可能是受到有關部門和股東的質疑。在寧波市中心這麼好的一塊成熟商業地產,增值空間很大。
遙望定向增發
至此,上述資產處置算是塵埃落定。
儘管降低了收購海威的股權比例,但終止轉讓華聯大廈就少收了4億多的真金白銀。而僅建造「海威國際」就需要投入成本7.548億元資金(20.4億×37%),這樣一盤算,定向增發似乎勢在必行。
接近銀泰股份的人士也指出,按沈國軍的思路,做大做強銀泰房地產,打造銀泰地產的品牌,最佳選擇是利用好銀泰股份這個資本平臺。
「增發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否則投入的成本從哪裡來?」分析人士指出。
根據相關資料,截止到2007年中期,銀泰股份的貨幣資金僅為2.12億元。
不過,銀泰股份的定向增發卻遭到了不少質疑。
7月13日,銀泰股份拋出一份公司增發不超過2.2億股,籌集資金約16億元的方案。與其他上市公司的增發計劃不同,銀泰股份籌措資金投向的四塊準備摘掛的土地。
據了解,定向增發針對的地塊在月底拍賣。而拿到地之後,銀泰股份很快就會將定向增發預案提交證監會審議。
「原預定的增發價格不到8元,而現在的股票價格太高將很難通過證監會批准,所以搞了一出出售華聯商廈和收購海威事件,就希望把股票價格打下來並且橫盤,等待證監會批准增發議案。」分析人士如此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