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女媧伏羲交尾圖,印度、古巴比倫、古希臘都有同樣傳說

2021-01-08 郭延濤說歷史

說到伏羲和女媧,我們知道他們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伏羲和女媧被視為人類的祖先,創造了我們現在的文明,女媧創造了人類,然後女媧修天救人,伏羲創造了太極、八卦、人物、漁獵、婚姻等,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據傳說,洪水過後,只有兩個人,為了家庭的延續,他們不得不結婚生子,之後,我國又在新疆產生了著名的《伏羲女媧交尾圖》,因為女媧和伏羲都是半人半蛇,所以出現了這種形象,但在我們國家卻不是這樣,在古印度和古希臘也是一樣。

印度神話中有兩個重要的神,納西和納吉,這兩個神是半人半蛇,他是「天龍八部」中佛祖的守護神之一,他被認為是泉、井、河的守護神,他能造雨,帶來收穫和自然災害,所以人們常常向那迦祈求豐收,納吉是娜迦的妻子,半人半蛇,他們在印度教有交配的圖像,目前,南亞和東南亞的許多民族都自稱是他們的後裔,這與中國自稱女媧伏羲的後代相似。

再來看看巴比倫的神話,巴比倫神話中有兩顆豌豆,兩個是智慧女神和生育女神,修女,他們是「蛇頭」的兄弟姐妹,這和中國的女媧伏羲是一樣的,事實上,尼瑪用黏土造人餵他們,這和女媧在中國創造人類是一樣的,在眾神的盛宴上,他們因為喝得太多而在一起,就出現了恩基和寧瑪交尾的現象。

最後,來看看古希臘神話,古希臘神話、古埃及神話和古羅馬神話中都有許多相似的人物,甚至有的都是一個人,古希臘神話中的伊西斯和她的丈夫塞拉皮斯,伊西斯是埃及神話中的九大支柱神之一,掌管生命、魔法、婚姻和生育,塞拉皮斯是來生和生產力之神,他們一起創造並養育了人類。

讓我們來看看這三個神話,他們與我們的文化有很多共同點,他們都創造了人類,為人類的培養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是巧合,也可以說都是上天註定的。

相關焦點

  • 與DNA相吻合的女媧伏羲交尾圖,印度為什麼也有?
    有人會問,這些都是國外的神秘事件。中國難道沒有嗎?估計很多朋友已經聯想到了易經 推背圖。不過今天我們要聊的是另一件神秘之物,伏羲女媧交尾圖。 這幅畫原本默默無聞的掛在博物館的牆壁上,直到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中國版雜誌,刊登了這幅伏羲女媧交尾圖,這才使得這幅圖畫走入大眾的視野下。 這幅圖畫中女媧和伏羲頭頂著太陽,尾部環繞著月亮,周圍布滿了繁星。他們的手中拿著類似圓規和直尺的物件,還有算籌和準繩,這些工具都是用於度量或測算用的工具,裙擺作為中國傳統屋簷的造型。如同將要飛升的感覺。
  • 古希臘神話也用泥土造人?他們的「女媧」是誰?
    說起古希臘神話,我們很多人也不陌生。遠了不說,奧運會就是起源於古希臘,跟古希臘神話息息相關。更別說我們在文學、藝術等領域常見的古希臘神話元素了。其實古希臘神話和中國神話頗有相似之處。就比如說造人神話這一塊,古希臘神話和中國神話就極其相似。
  • 古希臘神話中的四大蛇怪,輩分最低的是九頭蛇
    縱觀世界神話,我發現有一種動物,在世界各大文明的神話中,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種動物就是蛇。蛇的形象頻繁出現在古代神話中,這在世界上都是一種普遍現象。當然了,不同神話對於蛇的形象描述也並不完全相同。比如說在我們東方的中國神話中,蛇象徵的更多是一種靈性,比如上古神話中眾多的人頭蛇身形象的神靈。如女媧、伏羲、共工等等,都具有半人半蛇的形象特徵,而且地位非同一般。但西方神話中就不這麼認為了,他們一般認為蛇是非常邪惡的象徵,像伏羲女媧這種半人半蛇的形象,在西方神話中恐怕就是邪惡的蛇怪了。今天就說一說西方古希臘神話中的四大蛇怪。探究為什麼西方神話中蛇代表邪惡。
  • 《奧林匹斯星傳》原來古希臘神們的生活,這麼「有意思」?
    《奧林匹斯星傳》簡單地講述了古希臘神如何誕生,如何正式接管西方世界,與人類如何相處。但是,可能是基於古希臘神話傳說的原因,所以《奧林匹斯星傳》的劇情極大的貼合原故事情節,現在看來似乎並不符合我們的三觀。相比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比如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的故事,我們覺得古代神話傳說故事無比平常。
  • 伏羲女媧為什麼都是人首蛇身,他們真的是蛇的孩子嗎,背後真相驚人
    在埃及有一座獅身人面獸被人們廣泛的傳承,不少的人都想要解開其中的奧秘。其中在中國也有這樣的事情,我們古代的女媧和伏羲就是人首蛇身的,這讓很多人都不明白。今天小編就告訴大家伏羲女媧為什麼是蛇身,一起來看看吧!
  • 四大古國: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為何中國沒有古?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四個國家裡,只有中國,沒有用到「古」字。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大家經常會說,古代,古代。其實就是過去消失的時代,而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的文明,其實早已消失。如今的埃及,印度也僅僅是繼承了原來的名字,原來的文明,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了。而中國之所以從古至今都是用中國,那是因為中國的文明,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中,最早的文明。但是隨著外來民族的入侵,導致這個輝煌一時的國度泯滅了。現在的埃及人,早就不是原來的古埃及人的後裔了。
  • 新疆沙漠出土千年文物,描繪伏羲女媧交尾,老外:這竟是DNA結構
    而伏羲則單手拿著一個90度角形的尺子,成為「矩」,此兩樣東西乃我國古代常用的幾何畫圖用具,規矩則告誡後人,才懂得遵守規矩等含義。除此之外,墓中還發現了數張類似的畫卷,通過考察後發現這些古墓群大部分都屬於夫妻合葬陵墓,而在墓中陪葬《伏羲女媧交尾圖》有可能是墓主想像徵生命與文化傳承的意思。
  • 蘇軾讓摩羯座成為古代火爆「網紅星座」——中國人何時開始信星座
    論起古代文人在今人心中的地位,李白、杜甫、蘇軾都必須擁有姓名。其中,蘇軾更因為身兼旅行、養生、美食諸多標籤,收割了廣大年輕粉絲。不僅如此,蘇軾甚至對星座都頗有研究,他在筆記雜論《東坡志林》中就曾說過:「退之(韓愈)詩云:我生之辰,月宿直鬥。
  • 古代中國的天帝,古希臘的神王,誰更適合做神話中的世界主宰?
    在每一個神話體系當中,都有各自的世界最高主宰者。比如在我國古代神話中,天帝一直都被當作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擁有掌管萬界的權利。從上古人皇伏羲,到後來的炎黃二帝,以及堯、舜、禹等等,這些人物都曾被尊為至高神明,亦稱「天帝」。而在歐洲的古希臘神話當中自然也不例外,只是稱呼不盡相同罷了。
  • 中國古代10大女神,哪個是你心中的女神?
    中國古代,出現過很多關於女神的傳說,她們的事件和人物故事被流傳至今,上古神話是原始先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它的內容涉及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下面,讓我們盤點一下中國古代的十大女神No.10嫘祖西陵氏之女,軒轅黃帝的元妃。她發明了養蠶,史稱嫘祖始蠶。
  • 同樣是上古神靈,西王母和女媧誰的地位更高?
    《山海經》這本書大家都聽說過,書中不僅記載了很多奇形怪狀的生物,還記載了很多神靈,這其中就有很多女神。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很多女子的姓名並不會被記錄下來,直到清朝末年都是如此。
  • 印度文明起源於古埃及,有證據嗎?四大文明古國真的只剩下中國?
    現在網上有一種說法,說是全世界文明起源於古埃及,然後傳到了古巴比倫等兩河文明地帶(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即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再傳到古印度的,最後經古印度傳入中國,而且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說:埃及文明7000年、古巴比倫文明6000多年、古印度文明5500多年、中國文明3700年左右……
  • 印度:為什麼說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下中國了?是當我們不存在?
    沒錯,確實當你不存在,四大文明古國真的只剩了中國。其他的三大文明早已消失在了歷史的雲煙中,古巴比倫我們就不說了,在公元前539年,它先後被波斯,馬其頓和帕提亞人佔領,到公元前四世紀開始走向衰落。公元二世紀,這裡只剩了一片廢墟,這裡的文明已經塵歸塵土歸土,沒有復甦的可能。
  • 古代非洲人也見過女媧,女媧可能是來自天狼星系的外星人
    中國古代的神女媧和伏羲有可能是來自天狼星系的外星人,這聽著讓人匪夷所思,但是下面一些事實會顛覆你的認知。關於天狼星的這些數據都是近代經過科學家們利用先進的設備和計算才得出來的,幾千年前的古代非洲人民又是怎麼知道的呢,這又跟伏羲和女媧又什麼關係呢?
  • 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和印度明明都在,為什麼說只剩下中國
    四大文明古國,埃及和印度明明都在,為什麼說只剩下中國自人類誕生以來,地球上誕生了四大文明發源地,也就是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恆河流域和黃河流域,對應的國家則是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國。在歷史的長河中,除中國外的三大文明古國文明未能得以延續,只有中國文明一直延續至今。
  • 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巴比倫文明
    導語:今天要說的是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一段絢爛文明,古巴比倫文明是位於今天的伊拉克地區,在當時古巴比倫與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一併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在伊拉克地區有兩條河流,一是底格裡斯河二是幼發拉底河,在這兩河之間產生了流傳世間的兩河文明也孕育出了一段璀璨奪目的古巴比倫文明。
  • 為什么女媧是人首蛇身
    說女媧"蛇身"、"蛇形",也就等於說女媧"龍身"、"龍形"。難怪人們常把漢代畫像石上、唐代絹畫上的長尾交纏狀的伏羲女媧圖,既稱"蛇身像",也稱"龍身像"。 為什麼仙劍裡的女媧的後人(例如趙靈兒、巫後、等)都是半人蛇身的呢?其實還是因為在古代很多民族都崇拜蛇,現在考古的解釋是可能是因為蛇脫皮被認為是返老還童的象徵。
  • 消失的古巴比倫王國,在2600多年前究竟是什麼樣的?
    今天我們聊一聊消失的文明古國——古巴比倫。阿摩利人滅掉蘇美爾人的烏爾第三王朝後,便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古巴比倫王國有著非常燦爛的文化,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成為世界文明古國。古巴比倫第六大王國王漢謨拉比,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曾經頒布了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公元前729年,古巴比倫被亞述帝國吞併。而提起古巴比倫,或許很多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諸多傳聞中有它的身影,陌生的是它那消失燦爛的文化。古巴比倫王朝沒落之後,留下了很多歷史遺蹟。在聖經中,古巴比倫曾被稱為冒犯上帝的城市。
  • 「三皇之二」伏羲女媧圖賞析
    這些圖一般都畫在抹布或絹上,用木釘釘在墓室頂部,畫面向下朝向被葬者的臉。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的傳說,伏羲和女媧都是「三皇」(伏羲、女媧、神農)之一。這幅伏羲女蝸圖最上方和最下方的正中央分別是群星圍繞的太陽與月亮(月中繪有鴞xiao面,即抽象的貓頭鷹的臉,形制與北大賽克勒博物館收存的陝西出土新石器時代黑陶鴞面全同)。
  • 古希臘文明與中華文明:素未謀面,卻是似曾相識的故人
    序公元前 7 世紀古希臘作家阿里斯提斯在詩作《獨目人》記載,大陸的東方盡頭住著一群稱為「北風以外的人」。那是古希臘對中國的最早想像。古代歐洲人稱呼中國做「賽裡斯」,就是來自古希臘語「賽裡」——絲綢的意思。古希臘人使用從貿易得來的精貴絲綢,他們不知道絲綢究竟怎樣製作,亞歷山大大帝認為絲綢從東方某種樹上長出來的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