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法國作家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1495年—1553年)的《巨人傳》自然是繞不開的。
此書分為五部分。第一部「龐大固埃的父親,巨人高康大駭人聽聞的傳記」和第二部「渴人國國王龐大固埃傳,還其本來面目並附驚人英勇事跡」才是真正的「巨人傳」,描寫了巨人高朗古傑、高康大和龐大固埃的不凡事跡。
第三到第五部同名,為「善良的龐大固埃英勇言行錄」。在這三部中,龐大固埃只是名義上的主角,實際上已居於次等地位,巴奴日才是最活躍的人物。其實,在第二部中,巴奴日已是同龐大固埃「平分秋色」,許多地方都是直接描述他的言行。
後兩部不啻為「龐大固埃遊記」,或者說「巴奴日遊記」。後來的英國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弗遊記》與之相類。這些遊記在想像力上都有著很大的原創性,而不像李汝珍《鏡花緣》,以遠古神話作為藍本。
縱觀此書,拉伯雷無疑是學識淵博的,單是語言方面已足以讓人驚嘆。喬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則將這種語言在作品中的運用達到了極致。
拉伯雷應當是以一種遊戲的心態來進行創作的,雖然不少地方論及社會和人性,背後有著嚴肅精神。寫汙穢、寫男女生殖器的笑料讓人時有無聊之感。巴奴日為何取龐大固埃的主角地位而代之,很可能是他庸俗猥瑣的形象更適合作者去書寫這些「下三濫」的故事。
既然拉伯雷的目的是寫笑(第一部「給讀者」),那麼幽默和諷刺自然是少不了充斥全書。諷刺方面,如醫學家隆底比裡斯指教巴奴日克制情慾的五種方法(第三部第三十一章),頗為「精闢獨到」。
此書既然是寫並不存在的巨人和荒誕的故事,當然也就需要豐富的想像,其中頗多有趣之處,如龐大固埃在海上聽到解凍後的聲音(第四部第五十五章),錢鍾書在《談藝錄》中引述並和李賀的詩句比較。
不過,既然是想像的文學,涉及到玄想,也就難免有很多地方顯得不合邏輯。例如高康大不留心吃掉了六個朝聖者,說明人類在他的眼中幾乎是渺小得可以忽略,那麼其他人豈不是很容易被他傷害?又如,高康大的大牝馬一泡尿變成了七法裡長的洪水,淹死了無數人,那麼平時它又是在何處解決才不會傷及別人呢?《西遊記》想像豐富可以說為所有小說之冠,但亦有很多自相矛盾之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