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獅的鬃毛為什麼那麼長

2021-01-20 博士爺爺

獅子是一種大型貓科動物,有「草原之王」的稱號。野生非洲雄獅平均體重240公斤,身長可以達3.2米。雄獅跟母獅在體貌特徵上是有較大的區別,雄獅長有又長又濃密的鬃毛,小朋友們習慣的把雄獅的鬃毛,叫作「雄獅的頭髮」,真是非常形象。雄獅的鬃毛會從脖子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顏色有的較深,有的稍淺。母獅的毛髮就比較短了。


雄獅為什麼會有這麼長的鬃毛呢?

這是雄獅進化的結果。獅子一般是群居生活,一個獅群至少有2頭成年雄獅,但是肯定只有一頭是領頭的。成年雄獅往往並不和獅群呆在一起,它們經常在領地四週遊走,保衛整個領地。所以,能夠有一頭又長又密的好鬃毛,這讓雄獅看起來很威猛,獅群裡的母獅和小獅子們才能把它當成首領,服從它的管理。


獅子是怎麼捕獵的呢?雄獅為什麼不參加捕獵呀?

捕獵主要是母獅們的工作。獅子奔跑的速度很快,但是長跑不是它們的強項。所以,獅子捕獵的時候,總是在短距離內,快速追上獵物,制服對手。

獅子的捕獵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對付小型的獵物,獅子常常是單獨捕獵。另一種是對付大型的獵物常常是群體捕獵。在狩獵時,它們會選擇水塘附近,或者草叢較密的地段,來伏擊獵物。在它們埋伏的地方,獅子們儘可能利用一切可以用作為遮掩物的屏障來隱藏自己,母獅們也有分工,它們會分散開,圍成一個扇型,包圍一群獵物,然後悄悄的逼近獵物。在獵物走進包圍圈以後,就會突然地跳出來,從各個方向迅速向目標猛撲過去,有的在後面追,有的在旁邊截,把捕獵圍在中間,然後找準了機會,一起攻擊其中的一個獵物。獅群協同作戰,戰果也總是不錯的。

那麼,為什麼雄獅不參加捕獵行動呢?

其實,雄獅也會參與捕獵的,而且經常捕殺大型動物。雄獅之所以被誤解為不參與捕食,是因為它們經常在黑夜和在植被茂盛地帶捕獵,所以很難被觀察到。


有人猜測呀,首先是雄獅長著長長的鬃毛,這使它的捕獵的時候不容易隱蔽自己,所以雄獅捕食的成功率很低。另外呀,雄獅是一群之主,它的主要任務是擔負獅群和領地安全,不能讓其它的獅群或者別的動物佔領自己的地盤。因此,它必須經常巡視自己的領地,所以就不能參加捕獵活動了。還有就是,在捕食過程中,特別是遇到像野牛、羚羊、斑馬等大型獵物時,獅子很容易受傷的,如果雄獅一旦受了傷,那獅群就很容易被別的獅群或是其他動物攻擊,而且年青的雄獅也會趁機侵入,打敗並趕走受傷的獅王。出於對自身安全的考慮,因此雄獅一般也不會去主動參加捕獵。其實,雄獅有時候也會出現在捕獵隊伍中的。比如,當母獅們控制住獵物,但不能立刻制服對手的時候,雄獅就會給馬上衝過去,給獵物致命的一擊,可是這種情況是很少出現的,因為母獅們也非常強大,很少遇到制服不了的對手的。



相關焦點

  • 長鬃毛是雄獅的專利?極少數雌獅也能長出濃密的鬃毛
    導讀:長鬃毛是雄獅的專利?它是唯一一種具備雌雄兩態,並且群居的貓科,雄獅在成年之後會長出鬃毛,而雌獅則沒有這一明顯的特徵。那麼長鬃毛是不是雄獅的專利呢?雌獅會不會長出鬃毛呢?實際上是有可能的,這或許會顛覆很多人的認知,在某種特定的情形下,雌獅也能長出濃密的鬃毛,所以這一情況並不是絕對的。
  • 母獅為何喜歡鬃毛茂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質量和什麼有關?
    母獅為何喜歡鬃毛茂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質量和什麼有關?在數十種貓科動物之中,獅子算得上是獨特的一員了。大部分貓科動物的雌雄個體之間,除了體型大小有些差異外,外表幾乎看不出什麼差別來,例如母虎和雄虎,母豹和雄豹。但是獅子就不同了。
  • 好奇寶寶:為什麼只有雄獅有鬃毛,而母獅沒有?
    我們喜歡關於貓為什麼不穿鞋子的章節。我想知道為什麼只有雄獅有鬃毛,而母獅沒有?-Emelia,6歲,斐濟。謝謝你,Emelia,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雄獅大量的毛茸茸的鬃毛是用來保護脖子周圍的區域,以防在狩獵和打鬥中被其他同類咬傷或抓傷。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們開始意識到這個想法並不能夠很好地解釋該問題。
  • 為何雌獅更喜歡鬃毛旺盛的雄獅?雄獅的鬃毛是性選擇的產物嗎?
    對於獅子而言,通常雄獅都長著長長的鬃毛,而雌獅則沒有鬃毛。縱觀整個歷史,長有鬃毛的雄獅一直讓人類十分敬畏,那麼,雄獅為何長有鬃毛?鬃毛起著什麼作用?它和什麼因素有關?它的性狀會受到氣候變暖的影響嗎?……本文為你一一解答。圖:雄獅和雌獅外表有著顯著的差別為何雄獅會長有鬃毛?雄獅的鬃毛是性選擇的產物嗎?所有貓科動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叫古貓獸(小古貓)。
  • 為什麼雄獅有鬃毛,而雌獅卻沒有,其他雄性貓科動物也沒有?
    在所有的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的雌雄個體外觀有很明顯的差別:雌獅沒有鬃毛,雄獅卻長著長長的鬃毛,這在動物學上稱為「雌雄兩態」。那麼為什麼雄獅有鬃毛, 而雌獅卻沒有, 其他雄性貓科動物也沒有?
  • 雄獅的鬃毛與戰鬥力有關係嗎?鬃毛的作用是什麼?
    雄獅的鬃毛與戰鬥力有關係,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戰鬥力的決定性因素是體型、年齡、身體狀況、戰鬥經驗和戰鬥意志。雄獅鬃毛的顏色與身體狀態和生存環境有關,通常來說,身體強壯的成年雄獅鬃毛顏色更深,也更濃密。而未成年和身體狀況不佳的雄獅鬃毛顏色較淺,也較稀疏。
  • 雄獅為何會長茂盛的鬃毛?有利也必有弊!
    非洲雄獅是大型的貓科動物,而頭脖部長著茂盛的鬃毛,更讓它顯得霸氣側漏。不過它為什麼要長這麼茂盛的鬃毛呢?要知道母獅,以及老虎,花豹等其他貓科動物都沒有這麼明顯的。這一切必定都是大自然的造化,我們來談一談鬃毛的好處。研究人員比較了各個獅子的照片發現,那些鬃毛較長並且顏色較深的獅子更加成熟,睪丸激素水平較高,而且營養狀況較好。看到沒,睪丸激素水平較高,我認為這意味著它必定更受母獅親睞,深色鬃毛可以側面表明雄獅的健康和成熟,雌性獅子當然偏愛能保護好自己和孩子的「男人」吧!
  • 雄獅有鬃毛,母獅卻沒有,或許是雄獅負責挨揍,母獅看熱鬧?
    鬃毛並非獅子的特殊標誌,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有鬃毛,例如加拿大貓(猞猁),雖然鬃毛沒有獅子那麼厚實與帥氣,但其臉頰上也有鬃毛,與其他貓相比,更加威嚴。圖:我可不是一隻好惹的(>^ω^<)喵還有與獅子相匹敵的老虎其實也有鬃毛,由脖子和臉部區域周圍較厚的亞光毛皮組成,只是沒有獅子那麼長、那麼突顯,因此我們會用「頸圈」和「臉頰鬃毛」來描述,它們使老虎看起來更令人生畏。
  • 雄獅有鬃毛,雌獅卻沒有,或許是雄獅總挨揍,雌獅看熱鬧?
    雌性獅子不長鬃毛,雄性獅子長鬃毛,最本質的原因就是「僧多肉少」,有了鬃毛的獅子更具競爭力,久而久之個體的生存優勢會慢慢擴散為繁衍優勢,最後雄性獅子都有了帥氣的鬃毛。隨著鬃毛在種群中慢慢擴散,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擁有鬃毛的雄獅與普通的雄獅頻繁出現競爭,鬃毛突顯出其競爭優勢,優先獲得繁衍的權利,鬃毛的生長就成為了自然選擇的一個方向,當更長的鬃毛基因出現,優勢就越明顯,慢慢的雄性獅子的鬃毛慢慢演變得更長,成為了今天的模樣,從而使鬃毛成了雄獅的標誌。
  • 雄獅的鬃毛有什麼作用?科學家把假雄獅放到真獅群裡才找到答案
    雄獅的鬃毛有什麼作用?科學家把假雄獅放到真獅群裡才找到答案在所有的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的雌雄個體外觀有很明顯的差別:雌獅沒有鬃毛,雄獅卻長著長長的鬃毛,這在動物學上稱為「雌雄兩態」。為了弄清獅子的鬃毛有什麼作用,科學家委託玩具公司製作了4隻假的雄獅,然後把它們放到非洲大草原上獅子生活的地方,看看真的獅子見了它們會有什麼反應。這4隻假雄獅的體型和真雄獅的體型一致,科學家將其分為兩組,一組鬃毛的長短不同但顏色相同,一組鬃毛的顏色相同但長短不同。動物的鑑別能力沒有那麼強,所以真獅子也會把假獅子當成真獅子。
  • 雄獅才有鬃毛?探索奧卡萬戈三角洲,這隻長著鬃毛的母獅顛覆認知
    一個獅群(pride)通常由15隻左右的獅子包括數隻母獅和不超過4隻雄獅及其幼崽組成,而這個獅群裡一共只有7隻獅子:5隻母獅、1隻亞成年雄獅、1隻幼獅。乍一看,這不過就是保護區稀鬆平常的一個小規模獅群,但仔細觀察其中那隻長著黑色鬃毛的獅子,人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竟然是一頭母獅子!再好好看看——這確確實實是一頭母獅子!!母獅子長著鬃毛,這顛覆了世界上所有人對獅子的認知。
  • 雄獅長有茂密的鬃毛,雖然霸氣,但至少會比老虎多出3個缺點
    導讀:雄獅長有茂密的鬃毛,雖然霸氣,但至少會比老虎多出3個缺點在貓科家族裡面,有兩個亞種是經常被人們談論,並且拿來比較的,那就是同為百獸之王的獅子跟老虎,老虎我們就很熟悉了,畢竟我們國家是老虎亞種品種數最多的國家,共有4種,分別是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
  • 事實上不亞於鬃毛對雄獅的作用
    事實上不亞於鬃毛對雄獅的作用大家知道,貓科動物都長著一副可愛的面孔。在增加可愛方面,貓科動物的鬍鬚也發揮著不少的作用。設想一下如果貓科動物沒有鬍鬚,那麼它們一定會變醜不少。實際上,鬍鬚除了可以增加貓科動物的顏值,也在其他方面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比如說觸覺功能。貓科動物的鬍鬚末端都連接著很多感知神經,可以用來探測周圍環境的狀況,測量距離等。
  • 雄獅性感的秘密:鬃毛濃密能討異性歡心(組圖)
    :鬃毛濃密能討異性歡心(組圖)國際在線www.crionline.cn2006-04-1321:47:24美國休斯頓動物園的一隻雄獅美國伊利諾州Niabi動物園一隻長著性感鬃毛的雄獅涼爽的天氣讓這隻生活在美國聖路易斯動物園的雄獅長有一身濃密的鬃毛在德克薩斯州的考德威爾動物園,為了適應炎熱的天氣,這隻雄獅肚子上沒有毛髮。
  • 臭名昭著的兩頭雄獅,體長近3米、無鬃毛,9個月吃掉135個印度人
    無鬃毛、體型巨大的雄獅  帕特森在射殺兩頭雄獅後,雄獅自然而然成為了他的戰利品。不過他發現這兩頭雄獅的體型異常大,體長(含尾巴)均接近3米,遠遠超出非洲獅的平均水平(2.65米)。最奇特的是,這兩頭雄獅不長鬃毛。帕特森保留了獅子的毛皮和頭骨,並在1907年寫了一本有關雄獅襲擊人類事件的暢銷書——《察沃的食人魔》。後來在1925年,他以5000美元的價格將雄獅的毛皮和頭骨賣給了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
  • 兩頭令人聞風喪膽的食人雄獅:進化到沒有鬃毛,一年吃了135人
    但無論什麼種類的老虎公的和母的在外貌上都是相差不大的,而獅子則不同,公獅子從頭部到胸部都是有鬃毛的,而母獅子則沒有鬃毛,可是有一個地區的雄獅卻有很大的不同。肯亞查沃國家公園和坦尚尼亞的塞盧斯野生動物保護區有一群很特別的雄獅,這些雄獅沒有鬃毛,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它們的捕獵習慣。我們知道很多野生動物是有自己的捕獵習慣的,它們習慣於捕獵自己擅長捕獲,經常捕獲的獵物。
  • 和雄獅的鬃毛是一個道理!
    在貓科中,說到性別二態性特徵,我們不能不提雄獅的鬃毛,查爾斯達爾文當時給出假設:"雄獅的鬃毛構成一個絕佳的防禦,使雄獅能夠更好地抵禦危險,也就是來自其他獅子的攻擊。"這種假設背後的想法是,雄性演化出的盔甲或武器,例如雄鹿的鹿角,增強了雄性動物和其他雄性競爭的能力。大多數情形下,獲勝的那個能夠與雌性交配並傳遞他的遺傳基因。
  • 兩頭令人聞風喪膽的食人雄獅:進化到沒鬃毛,吃到工人集體罷工
    西方工業革命的完成直接引發了世界殖民歷史的到來,不少歐洲人就到了東非的肯亞,那裡活躍著不少獅子,肯亞查沃地區的查沃雄獅長著長長的鬃毛,而歐洲的獵人有用帶鬃毛的獅頭裝飾房間的習慣。所以,100年來很多查沃獅都倒在了獵槍下。
  • 沒有鬃毛的雄獅,查沃食人獸
    1898年肯亞烏幹達鐵路還在修建中,有兩頭雄獅被修建鐵路的工人們稱之為「暗夜惡魔」,因為這兩頭雄獅專門在夜間獵殺鐵路的建築工人,一但得手就立刻拖走分食,絲毫不拖泥帶水。在肯亞販賣黑奴的路上,時常有奴隸在途中死亡,這些努力會被遺棄在路上,成為獅子的腹中餐,久而久之查沃的雄獅不用再依靠雌性獅子捕獵,養成了以人為食的習慣,鬃毛也隨之褪去。
  • 雄師鬃毛少原是為涼快
    新華社供本報專電「百獸之王」雄獅往往長有一副威武的鬃毛,但並不是所有雄獅的鬃毛都那麼濃密,美國科學家認為,一些雄性獅子不長或只長很少鬃毛只是為了適應當地氣候,保持涼爽。  許多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理論認為,雄獅長有濃密的鬃毛是為吸引異性,或在打鬥時保護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