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縣城越來越堵車 沒買車都不好意思回家過年

2021-01-07 每日經濟新聞

四年前的春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寫過一篇春節回鄉札記《故鄉路是單行道離多歸少蓑草高》,記錄了老家的村子漸漸變成了空心村,人口都向縣城甚至是更遠的城市遷移的情形。

今年春節,記者再次回到老家的縣城過年,這裡是江西省南昌市下轄的進賢縣。縣城裡,仍是如往年一般車如流水馬如龍的擁堵景象。

跋涉了上百公裡後,再次堵在家門前幾公裡的路上。但今年春節,一個與四年前不一樣的經濟趨勢,也顯現在條條返鄉的大道上。開車回家的越來越多,智慧型手機用得越來越好。有人感慨,為了過年風光一星期,年後就要勒緊褲帶大半年。

「堵城」下沉到縣城

臨近春節,全國各大城市的交通變得通暢,馬路上的車輛較少。站在南昌市八一廣場的人行天橋向下看去,只有一些公交車和少量的汽車行進在寬闊的馬路上,恍如上世紀90年代。

農曆除夕夜前一天(2月3日)下午,記者從南昌開車回到進賢縣,高速路上一路通暢,但進入縣城的主幹道之後,車流量開始增大,其中有很多掛著外地車牌的車輛,也有一些還沒來得及掛牌的新車。道路變得擁擠起來,一段兩公裡的道路,記者開了一個小時,才到達家門口。

顯然,車輛多是從大城市回到縣鄉村落。在縣城,儘管春節期間重要的進城和出城道路上都有交警疏導車輛,但是在上下午出行的高峰時刻,仍會堵得一塌糊塗。

農曆大年初二,人們開始走親訪友,記者開車從進賢縣城前往老家一個名叫壩上的村莊,在出縣城的北門路上,出城的車輛於此匯成了一條綿延的汽車長龍。平時這就是一條雙向兩車道的道路,春節期間,交通部門在本不寬闊的道路中間用隔欄隔開了,出城方向勉強可以同時行進兩輛車,這樣幾乎就把人行道都擠佔了,不少行人和自行車、摩託車,穿梭在汽車之間,讓汽車行進的速度更加緩慢。

記者從上午9點鐘出發,在出城的北門路上,大約堵了一個多小時。出城後還算通暢,只是在途經幾個鄉鎮時,會遇到一些結婚的車隊,耽擱一會兒。

驅車行駛了近兩個小時,記者到了老家壩上村。進村的道路是一條單行道,中面的寬度只有兩米,無法同時通過兩輛車。這條單行道有1.5公裡,如果中途會車,只能是一方倒車給另一方讓路。這次相對順利,記者開車即將進入村莊時,才遇到一輛車。

不買車不好意思回家過年

進村後剛停好車,記者就遇到了發小於建明,他剛好開著一輛車去村後面的池塘邊洗車。記者注意到,這是一輛新車,後視鏡上還繫著紅布,汽車玻璃上掛著一塊臨時車牌。

於建明說,這是他年前才買的車,首付三成,加上雜七雜八的費用,一共付了4萬多元。貸款兩年,以後每個月要還貸款3000元。

於建明初中畢業後就外出深圳打工,結婚較早,如今已經是3個小孩的父親。孩子們一直在老家由爺爺奶奶撫養,他們夫妻在深圳打拼。於建明自己在一家五金公司上班,已經是一個有著十多年工齡的老工人了。據他介紹,如今他已經是班組的組長,手下帶著幾個工人。

雖然是一個小組長,於建明的工資收入並不高,在深圳每個月賺8000多元,加上他妻子在一家服裝店做店員的收入,家庭月收入只有1萬多元。

「平時在深圳,自己都是省吃儉用,十多年來,從來都是租一室的單間。」於建明說,3個小孩還有父母在家裡,都需要供養,每一筆錢都要用在關鍵地方。

而且,2018年時於建明的小兒子臉上長了一個良性腫瘤,做手術還花了不少錢。其間,他也回來了一趟,說是把之前的積蓄花了不少。

但他還是選擇了買車。春節回家前,於建明接到了父母打來的電話,隱約表達了一個意思:想要他買輛車,因為現在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小車了,每一個在外打工的人,過年都是開車回來。用他父母的話說,不買車都不好意思回來過年。

於建明說,買車本不在他的計劃之列,但是想想過年身處農村,交通相對不便,一大家人的出行,有一輛車確實也會方便一些。於是把年終獎拿出來,付了一個首付,在老家的縣城裡,買了一輛車。

「以後每個月的車貸將是一個非常大的壓力。」於建明表示,未來的日子,更要勒緊腰帶過。

於建明的車春節後會開回城市,並不屬於這座村莊,但是他父母的觀點已經道明了一個現象。儘管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出現了近30年來的首次下滑,但是基於此前的高速增長和巨大的保有量,從現在趨勢來看,未來,汽車向農村發展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農村成汽車市場「突破口」

2018年下半年以來,中國車市開始進入下行通道,且持續低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在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4.2%和2.8%,為1990年來首次年度下降。

企業層面的數據亦印證了這一趨勢。近日,部分上市車企公布了去年的產銷數據,表現均不如意。以百萬級銷量的長安汽車為例,2018,長安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206.24萬輛和213.7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6.73%和25.58%。體量較小的江鈴汽車2018年累計銷量為28.51萬輛,同比下降8.05%。

一位汽車專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汽車普及率較低的三四線城市及鄉村地區,將成為拉動國內汽車消費增長的主要力量,車企間競爭的主戰場也將從目前的大中城市下沉至中小城市和鄉村地區。

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農村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約19輛,城鎮每百戶居民汽車擁有量約38輛,二者仍然存在較大差距。類比彩電、電冰箱,隨著農村地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道路等基礎交通設施的完善,鄉村與城鎮每百戶汽車擁有量之間的「裂口」也有望逐步收窄。

春節前,十部委聯合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其中就明確提出: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3.5噸及以下貨車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帶動農村汽車消費。

不難看出,汽車已經從城市進入鄉村,未來中國汽車市場仍然有很大的潛力。

智能電器受歡迎

除了汽車消費外,記者走進村子的第一感觀是,現在村民的生活水平的確是越來越好了,村裡的房子建得越來越高,房子裝飾得越來越好。

記者在叔叔家裡看到,年近60歲的他手裡拿著新款的Mate 20手機,不僅會玩微信,還會在網上購物。他說:「現在網上買東西就是方便,還比超市裡的便宜,快遞一到,騎車去鄉裡拿,也就是十來分鐘的事情。」

叔叔說這是小兒子給他買的新年禮物,一玩上,就離不開手了,比起以前的老年機只能打電話,這個手機的功能實在是好太多了。

堂弟說去年在外面發展還好,手上的錢也相對寬裕,就給老爺子買了一部好點的手機,教他用一些常用的功能。有微信就可以視頻,也可以看看老爺子在家裡的情況。

不僅是手機,堂弟還給他家裡購置了很多智能的電器,比如說智能音響,只要叫一聲音響名字,說出想要聽的歌曲,音響就會播放想聽的歌曲。叔叔說,這些小東西真的是太神奇了,可以聽懂人說的話,還能按照指令去做。

小村不大,只有幾十戶人家,記者前前後後走一圈,一個小時就走完了。

下午返回縣城,進城時比上午出城的交通狀況要好很多,在回家的途中,記者看到,大街上各大商店人來人往,有了過年的樣子。人們購買新衣服,添置新家電,臉上洋溢著喜悅和期待,一切都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生活。

相關焦點

  • 2021春節專家建議儘量在工作地不回家,那麼你回家過年嗎?
    我們不妨站在對方立場考慮一下,畢竟春節期間人流量較大,在這樣嚴峻的時刻,專家不可能對公眾說:大家放心過年,該走親訪友就走親訪友,病毒沒那麼厲害了,這種建議無可厚非。 所以,我們沒必要上綱上線。 關於春節是否建議回家這件事,鍾南山院士和張文宏醫生還有張伯禮院士也分別做了回應。
  • 回家過年發現農村豪車遍地,我開的艾瑞澤5都不好意思給人打招呼
    回家過年發現現在農村豪車遍地,我開的艾瑞澤5都不好意思給人打招呼不知不覺中新年已經過完了,現在很多人都已經踏上返城的路上,也有一些人已經坐在辦公室裡上班了,對於過年回家我想每個人的感觸都是不一樣的,喜悅中帶著無奈與傷痛。
  • 過年回家開啥車?MPV就是最好的答案
    我們不妨來理一下需求——首先實用價值得足夠,讓自己和家人坐得舒服;其次品質得高端,能撐起回家過年的面子。 買車回家過年,自然是要面子和裡子都照顧到。
  • 想躲避的「春劫」:為什么子女不想回家過年?
    / quanjing但是,與爸媽們不同,子女們在感嘆年味流逝的同時,對回家過年卻有著顧慮。過年,早已不是團聚那麼簡單了,回家過年就像一道關卡、是想躲避的「春劫」。於是,電話裡以「還沒買到票」、「不知道要不要加班」等理由暫且打發雙親,也有膽大者直接坦白:「媽,對不起!我今年不想回家過年!」
  • 「留深過年」標語火了!關於春節回家,最新通知來了
    過年返鄉有什麼要求?  回家過完年再返深要不要做核酸檢測?  會不會被隔離?  「昨天老媽突然打電話,說要年前給我寄些年貨過來,言語裡滿是怕我過年不能回家、一個人孤零零待在深圳的擔心,當時還納悶她咋會這麼想……」  因為害怕一個人留在深圳的出租屋裡,孤單過節;  因為父母在家,必須回去陪伴;  因為去年就沒回,今年真的很想回;  因為工作可以辭,過年必須回……  移民之城,思鄉情切
  • 倡議外來務工人員就地過年,春節還能回家嗎?專家建議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隨著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很多人根據目前的情況都關心著,能不能回家過年這個問題,小編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是進城打工的農民工,在往年,每當春節來臨之前,時刻關注著火車票和汽車票,但是今年的情況卻和往年不一樣,出現了很多變數。
  • [網絡媒體走轉改]讓打工者安全回家過年 重慶雲陽64歲老船長春節...
    老船長向華龍網記者介紹春節渡船運行情況。 通訊員 熊薇 攝華龍網2月10日6時訊(首席記者 黃軍)「這兩天好多人從外地打工回來,都要過河,我休息了,他們怎麼回家呢?」老船長的手套都要磨壞了。這裡的渡船365天從不停航,每天都有很多旅客從長江對岸的村鎮到縣城,「平日裡有許多賣菜的農民,他們早上四五點就要坐船到縣城裡賣菜。」黃啟富說,馬上就是春節,這幾天外地打工的人都回家了,都要坐船。
  • 過年回家 買個按摩器代替自己照顧父親
    當狗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回家的大遷徙也進入了高潮。成都各街頭、車站,遊子們紛紛打包進行李,前往那個他們最最掛念的地方——家。回家,你給家人準備了什麼禮物?有人帶女朋友回家過年,有人千裡迢迢只為給家人分享成都的美食,也有人為父母準備了專屬禮物……每個人的行囊,裝的東西不盡相同,但滿滿的,都是對家人的思念和愛意。2月12日,成都火車北站。
  • 「在廣州月薪5000,今年我不敢回家過年...」成年人回家過年究竟有...
    靠年越來越近 廣州依然只有埋頭拼搏的氣息 大家還在努力工作 爭取多攢一點錢回家過年,都要回家過年
  • 很多年輕人過年不願意回家的原因
    春節本是家庭團聚一堂,闔家歡樂的節日,但是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害怕春節,甚至過年都不願意回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個人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在外打拼了一年,沒有賺到錢,感覺回家沒面子,當今社會,慢慢的過年也成為一個炫富、攀比的節日,不管是面對親戚還是朋友,沒錢都感覺抬不起頭。第二:「每逢春節必催婚」,害怕父母,親戚催婚,回到家除了串親戚,就是相親。
  • 2019春節不回家過年的好去處之深圳
    每年的大遷途都讓深圳變成一座空城,平時熙熙攘攘的街道商場,都安靜了許多,因為深圳的人口都來自於五湖四海,過年了不管是打工的還是做生意的基本都回家過年了!也有一些人還是會留在深圳過春節的,必究工作的原因。
  • 「過年回家第一天就被安排兩場相親,這個春節我該怎麼過?」
    可回家過年雖然是一件快樂的事,但對有些人來說卻高興不起來,甚至都不想回去。這些人就是一些年齡不小了,還一直單身的人。 他們之所以有些不情願回家過年,就是害怕一回去,幾乎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會來關心自己的婚事。自己得向每一個詢問的人都耐心解釋一遍還沒有結婚的原因,並且解釋完後,還要虛心聽取他們好心的勸告與教導。
  • 過年回家開這輛車,氣勢不輸奔馳寶馬,全家人都特別有面子
    馬上就要過年了,此刻很多朋友都在趕著回家的路上,大多數人都選擇坐火車或者火車回家,有條件買車的朋友,可以跑高速回家,也是很方便的,相信很多沒有車的朋友都打算買車,過年走親戚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過年回家開上這輛寶駿510,氣勢不輸奔馳寶馬,全家人都特別有面子,到底是什麼情況,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 24省建議就地過年!打工人春節能回家嗎?民工大哥兩句話,很現實
    最近這幾天,無數離家在外的打工人都在共同關注著同一件事,那就是今年春節回家過年。雖然說每年年底離春節一個月左右開始,異地打拼的人們都會關注春運買票回家,但像今年這樣的情況,還真是第一次,因為大家關注的除了買票,更多的是春節能否順利回家的問題。
  • 你多久沒有回家過年了
    在中國,春節是我們傳統節日,每到春節前,不管我們身處那裡,我們都會趕回去跟父母一起度過這個節日。在社會上流傳這樣的一句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小時候,我們盼望著過年,因為一到過年,我們會收到大人給我們的紅包,這是我們最期待過年的原因。
  • 春節我在崗:你不能回家,我們就來南京陪你過年
    許林華在312國道南京繞越高速至仙隱北路段改擴建工程項目部從事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檢測,這個實驗有嚴格的要求,試件28天到期後,必須進行檢測,提前或者晚個一天都不行。由於其他同事都遠在四川等地,老家安徽的許林華主動留了下來,確保明年工人回來後,可以立即動工。「你不能回家,我們就去南京陪你過年。」許林華說,家人聽說他不能回家,都表示理解。
  • 回家過年,煙臺和大連之間的輪渡承載了不少遊子的記憶
    柳棟馨是一名新時期的「海南丟」,畢業之後在大連工作、安家,不過他一直堅持回棲霞老家過年,過年回家的路,讓他很有感觸,下面就聽聽他的講述。)但我發現過年最高興的是老人,他們眼裡的年味依舊是那麼濃。 老人們喜歡過年,因為他們能有多一點的時間跟自己的子女相處。我的父母就盼望過年,因為在大連工作,我平時難得回家,春節是一年當中,我們全家為數不多的團圓時間。
  • 定格幸福回家路春節禮品等你拿
    □記者祁驛解元利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鄉愁,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們心底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鄉情結。    看到這些文字時,你應該正在準備回家,或者人在異地倍思鄉,或者設計著自己的春節「逃跑計劃」。
  • 中國最慘的一次堵車,堵了近20天!車主:再也不想回家過年!
    然而,附近的許多居民看到了這樣的商機,他們從附近的超市購買了方便麵、烤香腸和其他可食用的物品,在堵車時被司機搶購一空,許多人甚至願意花30元買一袋方便麵,創下了方便麵的新紀錄,最後,通過交通運輸部門的交警,來解決這部分人的飲食問題,當時,我們採訪了一些車主,其中一個說:這20多天吃,喝,扔在路上,我沒想到自己的新年就是這樣度過的,我不想回家過年!
  • 今年你回家過年嗎?不能
    又到春節春運的高峰期了,可是很多人卻不能回家過年。前幾天有一條問答刷爆朋友圈:今年春節你回家嗎?一個小時就有4千多條留言。看完真的心酸。一、想回家過年,卻不能回一位大姐說:今年春節我不打算回家了,因為疫情的原因,去年就沒好好掙錢,今年日子不好過,過完年孩子又要交學費,再說春節回家又要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