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石家莊這個地名不太了解,甚至感到疑惑,為何一個國際知名的大城市,又是河北省的省會城市,怎麼用一個村莊的名字呢?聽起來甚至有點老土,今天「芳談歷史」就跟大家聊聊石家莊這座英雄的城市,如何由一個最初的小村莊逆襲為一座擁有現在1100多萬人的國際大都市的。
據史料記載石家莊村最早創於明朝的初年,起初是正定衛的軍屯和官莊,一直延續到清康熙27年,廢除衛所軍屯制,石家莊才成為了隸屬正定府獲鹿縣,也就是咱們今天鹿泉市的一個小村莊,僅有600多口人,然而小村莊到了1902年,命運突然受到上天的眷戀,就此拉開翻天覆地的轉變。
1902年,京漢鐵路在距離石家莊相距不遠的振頭站開設了站點,隨後正泰鐵路通車,正泰鐵路的規劃設計者們為了避免在浮沱河上修建鐵路所需的橋梁,於是就在石家莊和京漢鐵路連接,將正泰鐵路的起點由正定改為石家莊,石家莊作為京漢鐵路與正泰鐵路的交匯處,逐漸就成為了交通要道和各種商品貨物的集散地。石家莊這個原來的小村莊的地位不斷攀升,工業、商業、金融業等等各行各業,由於地理區位優勢與交通優勢,所以得到了迅速發展。現在的石家莊市,是我國鐵路運輸的重要樞紐之一,石太鐵路、京廣鐵路、朔黃鐵路、石德鐵路都交匯於此處,在其眾多的鐵路大動態中,京廣鐵路屬於連接中外運輸交流的大動脈,而石太鐵路則是山西晉煤外運的最主要的通道。
到了1925年,石家莊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座小城鎮的規模,與當時的獲鹿縣縣城,還有正定縣縣城規模不相上下。也就是在同年,當時的獲鹿縣,將石家莊與休門這兩個村的村名中,各取一字改名為石門,就這樣藉助交通要道的便利,各地大批的農村人口湧向了石門,並在石門聚集,到了1937年的6月,新更名石門,常住人口已經達到了七萬多人。也就是這一年的10月10日,侵華日軍突破我們的防線,佔領了石門。
1947年11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克了石門,解放後將原來的石門市更名為現在的石家莊市,石家莊市可以看作是我國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所以說它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會正式遷至石家莊市,咱們回顧石家莊市的成長與發展的歷史,就會發現,這座英雄的城市,原來只有600多人的小村莊,僅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由一座小村莊逆襲為國際知名的國際莊,還成為了河北省的省會大都市,現在已經擁有1100多萬人,這座小村莊的發展速度,真是讓人驚嘆不已。
石家莊成長的風風雨雨,也鍛造了石家莊人民百折不撓、堅強不屈的文化特質,相信此次疫情,石家莊作為一座曾經歷經戰火與現在肩負全國交通運輸樞紐使命的英雄城市,一定能夠披荊斬棘、戰勝疫情,讓我們一起為最近石家莊加油,為河北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