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北省出現的疫情再次牽動全國人民的心,省會石家莊又一次上了熱搜,在這樣特殊的時刻,我們還是祝福石家莊以及河北的朋友早日戰勝疫情,恢復往日的車水馬龍。
說到河北的的省會石家莊,不少外省的小夥伴可能不是特別了解。身處華北、拱衛京津,所有的光環都被這兩個直轄市盡收囊中,河北省會石家莊稍顯黯淡,甚至省內去過北京沒去過石家莊的朋友也不在少數。但這並不影響大家對石家莊的熱愛,江湖人還送它一個封號「國際莊」。
讓很多人不解的是明明一座省會城市怎麼會用帶有明顯鄉土氣息的「莊」字來命名呢?石家莊這座城市的發展史簡直堪稱一個小村子的成功逆襲史。據史料記載,石家莊本是一個村子之名,最早出現於明朝初年,當時屬正定府。一直到100多年前的清朝,它還是隸屬於獲鹿縣(現在鹿泉縣)的一個面積不足半平方公裡,人口僅有600多的村子。
然而一切在1902年發生了轉機,命運之神眷顧了這個普通的小村子,帶給它一個改頭換面的機會。因當時石家莊村小又鮮有知名度,京漢鐵路(今京廣鐵路)就在距離村子不遠的大鎮振頭設站。之後為了節約開支,避免在滹沱河上建橋,正太鐵路的起點由正定南移到了振頭站。
正太鐵路竣工通車後,石家莊成了京漢、正太兩條鐵路的交匯點,不僅是重要的鐵路樞紐,也逐漸成為晉冀兩省間的物資轉運中心。商品在這裡不斷聚集,也持續為石家莊工商業的發展添磚加瓦,緊接著是一座與獲鹿、正定縣城規模相當的新城鎮拔地而起。
就在1925年,以石家莊為區域,石家莊與休門兩村首尾各取一字組成新的石門市。憑藉便捷的交通優勢,大量人口湧入這座新城。侵華戰爭中,石門被日本侵略者佔領,直到1947年石門完全解放,也是在這一年12月,石門市正式更名為石家莊市。
時間來到1968年,河北省省會由保定遷至石家莊,石家莊從此迎來了屬於它的高光時刻。從人口不足600人的小村莊到人口千萬的省會大都市,「國際莊」用了僅僅幾十年就成功實現了華麗轉身,不得不讓人心生讚嘆。
鐵路為石家莊拉來了經濟,也為它帶來了足夠好的運氣和省會大哥的地位,相信英雄的石家莊早日戰勝疫情,加油,國際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