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面積大國瑞典,人口為何只有一千萬?

2021-01-09 地圖帝

說到歐洲的面積大國,除了俄羅斯之外,一般都會提及面積60.37萬平方公裡的烏克蘭(含東部及克裡米亞半島),面積55萬平方公裡的法國(歐洲部分),面積50.6萬平方公裡的西班牙。或是32.25萬平方公裡的波蘭,30萬平方公裡的義大利,卻往往忽略另一個歐洲面積大國,這就是瑞典。

北歐有個面積巨大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瑞典就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東部。瑞典面積45萬平方公裡,卻只有兩個陸地鄰國——挪威與芬蘭。

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呈東北——西南走向,偏西位置有一條縱貫南北的斯堪地那維亞山脈,以東是瑞典,以西是挪威。

斯堪地那維亞山脈對瑞典最大的不利,就是隔斷了瑞典與大西洋的附屬海——挪威海的聯繫。挪威這個國家非常有意思,地圖輪廓狹長,其東北角與俄羅斯接壤,生生把芬蘭擠出了北冰洋。芬蘭最北部距離北冰洋,不過十幾公裡。挪威對瑞典也是如此,瑞典距離挪威海最近的距離,也就5公裡。瑞典人站在挪威與瑞典的邊界,站在高處,就能看到遠處挪威灣的峽灣。

芬蘭因為失去了曾經控制過的北冰洋出海口,被擠成了「半內陸國」。芬蘭在西部瀕臨波的尼亞灣,在南部瀕臨芬蘭灣,但這些海域全都是內海。芬蘭的船隻要出入大西洋,必須向南進入波羅的海(也有一說,波的尼亞灣是波羅的海的一部分)。然後,從波羅的海進入丹麥與瑞典、挪威之間的幾處海峽才能出洋。另外,芬蘭的船隻還可以從德國北部的基爾運河出入大西洋。芬蘭和這些國家的關係都還不錯,這些國家一般不會給芬蘭船隻出洋製造麻煩。但是,芬蘭畢竟沒有直接進出大洋的通道,對外聯繫還是受到了非常大的制約。如果芬蘭還擁有北冰洋出海口,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而瑞典雖然沒有直面挪威海,但瑞典的西南部卻直面大西洋著名的附屬海——北海,可以自由進入大洋。瑞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理優勢——扼守波羅的海的出海口。

波羅的海出海口極為狹窄,實際上是陸間海。不算丹麥和瑞典,以及擁有基爾運河的德國,波羅的海國家還有芬蘭、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這些國家的船隻(包括軍艦)要進入大西洋,最主要的海上通道,就是瑞典與丹麥之間的厄勒海峽,再往北的卡特加特海峽。厄勒海峽的東岸,瑞典有兩座重要海港城市,北邊的赫爾辛堡,南邊的馬爾默。卡特加特海峽的東岸,有瑞典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哥德堡。有了哥德堡這座港口,瑞典就不會受制于波羅的海的特殊局勢(反俄國家多,美國在這裡攪渾水),進出自由。

瑞典的地形,說複雜也複雜,比如瑞典沿岸較為曲折,小島密集。尤其是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出海口,密密麻麻全是小島,號稱北方威尼斯。但是,瑞典的地形說簡單也簡單。

從東、西向看,瑞典西高東低,西高主要是與挪威交界的斯堪地那維亞山脈,海拔較高。斯堪地那維亞山脈的東坡,地勢開始變得低平,到了東部沿海地區,已基本上都是平原了。

如果從南、北向看,瑞典北高南低。約以瑞典與挪威邊界的最南端為界,以南多是海拔不高的地區,只有一個斯莫蘭丘陵,也沒多高。平原地區多,又沒什麼沼澤,沒有蟒蛇、鱷魚出沒,就意味著可耕地較多。

瑞典的可耕地有2.648萬平方公裡,這樣的耕地面積和條件,足夠養活一千萬瑞典人的(2018年,瑞典人口1011萬)。而且,瑞典是個「綠色」國家,森林面積竟佔到全國面積的54%,約有24.3萬平方公裡,和面積24.41萬平方公裡的英國差不多。

再者,瑞典是個發達的工業國家,2018年的人均GDP達到5.4萬美元,可以說非常的富裕。不過,瑞典也有一個國際隱患——夾在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瑞典比較聰明,雖然明顯與美國親近,但並沒有像波羅的海三國、波蘭那樣完全倒向美國,甚至替美國挑釁俄羅斯。瑞典始終保持中立,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此,現在也是如此。

論歷史,瑞典也被俄羅斯欺負。瑞典原是北歐第一強國,但在瑞俄戰爭中被俄羅斯侵吞大量地盤。瑞典也從霸主淪為一個普通國家,對俄羅斯的仇恨不比波羅的海三國與波蘭小。那瑞典為何不是特別仇恨(當然也討厭)俄羅斯呢,這可能和自身實力有關。

圖-瑞典街頭

波羅的海三國與波蘭在原東歐國家中算是比較發達的,但加入西方後才知道,自己和西方比,就是個發展中國家。所以,這些小國就想巴結西方的老大美國,讓美國支持自己經濟發展。而瑞典本就是發達國家,工業結構完整,根本不需要奴顏婢膝來換取美國的支持。

本文地形圖出自下面這本書《世界各國地形圖》,含148個國家的地形圖。

相關焦點

  • 西班牙面積是廣東省2.8倍,人口是廣東省41%,經濟呢?
    西班牙,全稱西班牙王國,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北瀕比斯開灣,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非洲的摩洛哥相望,東、東南臨地中海,高原及山地面積廣闊,平原少且狹窄,是一個多山的國家。
  • 德國人口位居歐洲第二,為何依然看起來地廣人稀?
    按照聯合國的標準,人口超過5000萬就可以算是人口大國了,而截止到2019年,德國總人口約有8200萬人,這個人口規模在全世界範圍內絕對是排得上號的。目前德國人口數字排名第十七位,在歐洲排第二(僅次於俄羅斯)。所以如果按照人口規模來看,說德國「人稀」是不恰當的,德國人口已經不少了。
  • 組圖:歐洲的鋸木場·瑞典
    瑞典的國名從中世紀該國南部的「斯維亞國」一名演變而來,在瑞典語中的意思是「親屬」。瑞典王國位於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東部,西以斯堪地那維亞山脈為界與挪威相鄰,東北以託爾尼奧灣為界與芬蘭相接,東瀕波的尼亞灣,東南瀕波羅的海,西南隔卡特加特和厄勒海峽同丹麥相望。面積近45萬平方公裡(約有15%的面積在北極圈內)。
  • 人口只有2000多萬的澳大利亞為何也算中等強國
    按照世界銀行2012年的數據,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11個,分別是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俄羅斯聯邦、日本、墨西哥,澳大利亞人口2千多萬,排名第51,做一個極端的比較,與中國的各省相比,澳大利亞人口僅僅高於新疆、海南、寧夏、西藏四省和上海、北京、天津幾個直轄市的戶籍人口數。實際上只北京一地的常住人口,已經很接近整個澳大利亞的人口數。
  • 剛果金面積這麼大,海岸線為何只有37公裡?
    這裡溼熱多雨、河網密布,沼澤遍地,蚊蟲細菌滋生,人類生存環境並不好,人口不多。 剛果盆地的熱帶雨林面積接近200萬平方公裡,擁有僅次於亞馬孫雨林,位居世界第二。如果地球有肺,亞馬孫平原和剛果盆地,可以說是地球的雙肺。 剛果河流域面積這麼大,人口卻只有1億出頭,比長江流域少得多。
  • 大洋洲的面積和人口第二大國都不是紐西蘭,而是巴布亞紐幾內亞!
    地球上共劃分為七個大洲,其中面積最小的和人口最少的都是大洋洲。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和人口最多的國家都是澳大利亞,那麼面積第二大國和人口第二大國是哪兩個國家呢?很多人都會說都是紐西蘭。先來看看大洋洲面積前三名國家:1、澳大利亞面積768萬平方千米,2、巴布亞紐幾內亞面積46萬平方千米,3、紐西蘭面積27萬平方千米。再來看看大洋洲人囗排名前三名的國家:1、澳大利亞人囗2520萬人,2、巴布亞紐幾內亞人口808萬人,3、紐西蘭人口491萬人。
  • 面積60多萬平方公裡,地處熱帶的馬達加斯加為何只有2000多萬人口
    歐亞大陸在其右下方有臺灣島,呂宋島等島嶼,澳洲大陸在右下方擁有著紐西蘭的南北兩島,而古老的非洲大陸在右下方有著面積60萬平方公裡的馬達加斯加島。馬達加斯加島這是一個有著黃種人血統的島嶼,島上的馬達加斯加人是兩千多年前從東南亞遷居過來的,在歷史的長河中同來自非洲大陸的土著繁衍融合形成了現在的馬達加斯加人。
  • 歐洲這個半島,75萬平方公裡,為何影響俄羅斯的出海口?
    歐洲面積較大的半島較多,比如有面積約55萬平方公裡的巴爾幹半島,面積約25萬平方公裡的亞平寧半島,面積58萬多平方公裡的伊比利亞半島。不過歐洲面積最大的半島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面積約75萬平方公裡。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主要有兩個國家,西側是挪威,東側是瑞典,芬蘭也有一小部分。挪威面積約38.5萬平方公裡,但減去位於北極圈內的斯瓦爾巴群島(也譯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約6.2萬平方公裡,挪威本土面積約32萬多平方公裡。瑞典面積44.99萬平方公裡(含幾個面積較大的島嶼),兩者相加也是70多萬平方公裡。
  • 處四戰之地的德國,無法成為世界級大國
    四戰之地,一般具有以下四個基本要素: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無險可守。 德國地處中歐平原,東有強大的俄羅斯,西有英法兩大世界殖民帝國,北面的波羅的海也無法阻擋北歐諸國的侵襲,只有南面相對安全有崇山峻岭作為安全依託。 從地緣政治上來說德國是一個加強版的波蘭,而德國的命運同波蘭也有著相似之處。
  • 害怕失去14億人口市場,瑞典巨頭挺身而出,公開為華為打抱不平
    受美國制裁影響,華為在海外國家業務開展受到一定阻礙,而根據瑞典媒體報導,為了解除政府對華為的限制,愛立信公司CEO鮑毅康不斷呼籲取消對華為5G禁令。鮑毅康公開為華為打抱不平直接表示,對於愛立信來說,如果放棄華為5G技術將是重大損失。愛立信公司支持華為先前瑞典曾經發出禁令,試圖封禁華為5G,當時華為也想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華為利益,要求瑞典政府給予公平競爭環境。
  • 世界第四經濟大國,歐洲的德國,會不會崛起為超級大國?
    德國屬於標準的歐洲國家,截止2019年,全國經濟總量為3.85萬億美元,人口有8200多萬。如果想成為超級大國,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作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經濟主導能力。第二,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國防體系。第三,擁有極高的國際影響力和政治地位。第四,擁有比較大的國土面積和人口資源。我們一個個分析,經濟實力的多少,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話語權或者影響力。
  •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何沒有國家敢侵略瑞典?蘇聯:她是毒蛇
    經常有人搞混瑞典和瑞士,瑞典是位於歐洲北部的國家,氣溫很低,與東北差不多冷,他們耐寒,可以比我們少穿一件衣服,面積比瑞士十倍,人口也更多一些,達到了1029萬人,多看幾次歐洲地圖,可以加深印象,兩國除了富強還有一個共同點,宣稱永久中立。
  • 為何說西伯利亞奠定了俄的大國地位?
    俄羅斯是橫跨歐亞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面積達到1707萬平方公裡。這個面積都超過了七大洲中歐洲和大洋洲兩大洲的面積。俄羅斯人口1.5億,八成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歐洲部分。2018年GDP1.65萬億美元,即便是人均收入也突破一萬美元所以也曾經是八國集團G8成員(因吞併克裡米亞被踢出G8並進行經濟封鎖)。
  • 地圖看世界;區域大國澳大利亞和印度
    上圖中的氣候環境導致:1澳大利亞缺水(澳大利亞適合人口居住和工農業發展的東南部和西南部水資源是比較緊張的。)。2,沙漠面積巨大。3,土壤肥力差。 可見,澳大利亞雖然面積大,但並不適合農耕,不適合農耕就不能養活巨量的人口。 澳大利亞面積761萬平方公裡,人口只有2300多萬。
  • 為什麼今天的許多面積大國都曾經是殖民地?
    縱觀今天排名前列的幾個面積大國中,有許多國家都曾經是西方國家的殖民地,例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阿爾及利亞、剛果(金)、蘇丹、阿根廷、墨西哥,這些國家都曾經是殖民地,但它們的面積卻遠遠大於歐洲的宗主國們。
  • 歐洲時報:西班牙移民數量增多 華人總人口達19萬
    中新網6月28日電 據《歐洲時報》西班牙版微信公眾號報導,西班牙國家統計局6月25日發布的全國人口登記數據顯示,2018年西班牙總人口約為4690萬人,達到2012年以來最高水平,其中尤以移民數量增長為最。華人在西班牙的總人口為19萬,是該國第六大移民群體。然而,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大量歐洲民眾認為,移民將成為未來歐盟面臨的最大挑戰。
  • 國土面積後十位的國家:4個在歐洲,5個在大洋洲
    在全球範圍內,我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面積大、人口多、經濟強,因此我們經常驕傲地說「大中國」。另一方面,日本、韓國作為我國的近鄰,很多時候也自稱大日本、大韓國,韓國的國名全稱更是:大韓民國,讓不少國人頗為無語。
  • 歐洲最小國不是梵蒂岡?南歐此國人口僅梵蒂岡一半,原本是個村莊
    梵蒂岡是世界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這是我們從學生時代就曉得的知識點,因而也並不會有人質疑這個「之最」的真實性。那麼現在如果有人告訴你,歐洲最小國家不是梵蒂岡,你會不會覺得很驚訝呢?實際上也確是如此,因為南歐此國的人口僅為梵蒂岡的一半,而這個國家的前身,原本只是一個村莊。
  • 荷蘭人崛起的關鍵-鯡魚,可不是只有瑞典鯡魚罐頭哦
    瑞典的鯡魚罐頭,號稱全世界最臭的食物,但其實鯡魚不只是罐頭,而是在歐洲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公元1550至1650年間,是荷蘭的黃金年代,有著歐洲最先進的制度,也是最強大的經濟體,而鯡魚就是荷蘭崛起的關鍵之一,究竟為什麼荷蘭能靠小小鯡魚擊敗歐洲列強呢? 且荷蘭人的古地圖中,臺灣竟然也盛產鯡魚,到底怎麼一回事呢?
  • 印度作為南亞大國,為何總對周邊國家的領土感興趣?
    印度作為一個南亞國家,這些領土爭端基本上都是由印度挑起,那麼印度為何對周邊國家領土這麼感興趣呢?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具體分析一下其中的深層次原因:一、印度有自己的大國戰略,大國戰略是印度對外領土擴張的推動力。尼赫魯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曾說過,印度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