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看世界;區域大國澳大利亞和印度

2021-01-08 騰訊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在科技水平不高的情況下,地理環境對文明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興衰地緣格局是極為重要的條件。

(北緯30度線上的四大古文明。)

從中國歷史來看,為何總是北方統一南方,西方徵服東方?建都南方的王朝(明朝除外,最後還是移都北京)沒有能夠完成大一統的。

這些現象跟地理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

把眼界放大到全球,同樣有著同樣的現象。

一,為何澳大利亞獨佔一洲,成不了超級強國?

澳大利亞的地理環境可以用「繡花枕頭一包草」來形容。

上圖中的氣候環境導致:1澳大利亞缺水(澳大利亞適合人口居住和工農業發展的東南部和西南部水資源是比較緊張的。)。2,沙漠面積巨大。3,土壤肥力差。

可見,澳大利亞雖然面積大,但並不適合農耕,不適合農耕就不能養活巨量的人口。

澳大利亞面積761萬平方公裡,人口只有2300多萬。在當下的世界,一個國家的人口不達到1億,是無法成為超級強國的。

所以在英國殖民者殖民歐洲之前,澳洲本土沒有發展出高度的文明,英國殖民澳洲之後,開始也只是作為流放犯人之地。

澳大利亞先作為英國的跟隨者,當下作為美國的跟隨者,未來不知道是哪個超級強國的跟隨者的命運很難改變。

二,印度有機會成為超級強國嗎?

印度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裡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裡。

領土面積298萬平方公裡,人口將近13億。

印度半島有大面積平原適宜農耕,所以古印度文明是四大文明之一。

印度歷史上曾崛起過可以媲美中國的強國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約公元前324年-約前188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國著名的奴隸制王朝 ,與中國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及秦帝國((前221-前207)同時期。

(阿育王石柱。)

可見印度的地理環境資源是可以支撐一個大國存在的。

當下從地緣來看,印度控扼印度洋,北上有喜馬拉雅山脈及超級國家的遏制。

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南下非洲,將勢力滲入非洲是印度成為超級強國的唯一途徑。

(印度閱兵)

從地理資源,人口及地緣看印度有機會成為超級強國,比澳洲的機會大很多。

(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航母)

2018年世界軍事大國最新排名,印度超過英法德日位列第四。

印度軍隊人員132萬,2017年軍事開支639億美元。

2017年世界軍費開支排名:

美國6100億,中國第二,沙特694億美元,印度639億美元,法國、英國、日本、德國分別以578、472、454、443億美元位列其後。

相關焦點

  • 地圖看世界;俄羅斯的鐵路、印度的鐵路及加拿大的鐵路
    (世界各國鐵路網密度)一,俄羅斯的鐵路。俄羅斯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鐵路在俄羅斯的經濟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俄羅斯鐵路網包括13條主幹線,其中許多線路將歐洲與亞洲聯通起來,連接了包括芬蘭、法國、德國、波蘭、中國、蒙古和朝鮮等國家。
  • 澳大利亞陷入危機,印度能當這個救世主嗎?
    印度和中國都是人口大國,也都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澳大利亞的想法似乎說得過去。 這裡說的RCEP,全稱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目的是為了消除貿易壁壘,使貿易更加自由化,是非常重要的區域合作協議,中國就是其中的成員國。 印度為了保護本國企業,退出了RCEP的談判,但印度也不想成為"孤家寡人",也必須找到盟友以便可以抱團取暖,於是就瞄上了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獨佔澳洲大陸,為何不能成為像美國之類的超級大國?
    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獨佔澳洲大陸,周邊沒有強大的國家,地緣環境可謂非常好,但是澳大利亞在其他國家看來,是一個缺乏存在感的國家。不但不像美國、俄羅斯這些世界大國頻繁在國際舞臺露臉,甚至與印度這個南亞區域國家相比都顯得遜色,那麼為何澳大利亞不能成長為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呢?
  • 印度作為南亞大國,為何總對周邊國家的領土感興趣?
    近期印度相繼與周邊多國發生領土爭端,為了應對周邊局勢發展,印度開始向拉達克和安達曼群島增兵,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氣勢。印度作為一個南亞國家,這些領土爭端基本上都是由印度挑起,那麼印度為何對周邊國家領土這麼感興趣呢?
  • 世界地圖版圖的古代格局
    當端詳一副世界地圖的時候,很快就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整張地圖就像一大片的拼圖遊戲,因為有很多的地方,它可以互相非常好的拼接在一起,例如最典型的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線,儘管中間隔著數千公裡的海洋,但是二者仍然能夠非常好的匹配在一起,類似的,與馬達加斯對應的非洲大陸東海岸上面有一個小小的缺口,這二者之間就像齒輪的齒和槽一樣,也能夠完美的卡在一起,做出這樣的發現並不需要什麼高深的學問
  • 莫迪誓言「印度大象會踏平中國」?
    ,其意圖從區域大國升級為國際大國時,往往得不到承認,因此力爭實現印度「大國抱負」成了印度的政治主旋律,印度民族運動獨立之前,運動領袖尼赫魯就明確提出「印度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一個二等國家,要麼做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 印度將牛視為"聖物",不可宰殺,為何卻成為牛肉出口大國?
    印度將牛視為"聖物",不可宰殺,為何卻成為牛肉出口大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不僅僅體現在工業產值和城市建設方面,在普通百姓的飲食上的同樣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人的飲食以穀物為主,老百姓最關心的是如何填飽自己的肚子,肉類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十分珍貴昂貴的,而牛肉更是極為稀少。然而四十年後牛肉作為一種比豬肉更為健康的肉類,已經進入了尋常百姓的餐桌。
  • 大國博弈中的窮國站隊:中美差異日漸縮小,印度和越南作何選擇?
    美國作為傳統的超級大國,自二戰以後,在世界經濟版圖上就是個閃亮的明星。這顆明星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也算煞費苦心。    在新紀元裡,一個傳統大國,一個後起之秀,兩虎相爭必有一鬥,周邊小國誰又能獨善其身。特別是一直在跟中國叫板的越南和印度尤為如此。
  • 豎版世界地圖發行 展示世界海洋新形勢(圖)
    不久前,湖南地圖出版社編輯發行了豎版世界地圖,以嶄新的圖像展示了世界海洋新形勢,適應了當今世界海洋新潮流,有利於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和提高國民的海洋意識。這是中國地圖史上的重大變革,更是人們認識的革命、思維的革命。
  • 南亞經濟「寒冬」盤踞:區域大國復甦緩慢 下行風險依舊存在
    區域大國復甦緩慢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是南亞地區三大主要經濟體,同時也是該地區疫情情況最為嚴峻的3個國家。2020年下半年,隨著政府逐漸放開嚴格的封鎖措施,各國經濟活動才出現反彈勢頭。儘管如此,三大主要經濟體的前景依舊難言樂觀。早在疫情暴發之前,印度GDP增長就已出現放緩勢頭,疫情來襲更讓穩中有憂的印度經濟雪上加霜。
  • 2020年末,世界傳來3個信號,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或要失望了
    這最後一個月,世界又發生了3件大事,再次撕開了美國以及其忠實盟友們的「遮羞布」。他說:「我們非常擔心印度家庭和朋友,加拿大將永遠捍衛和平抗議的權利。」 多麼「熟悉」的語句!西方國家似乎都很擅長這一套「捍衛和平抗議」的說辭。特魯多這番話,讓報姐產生三點想法。 加拿大總理這樣說,肯定會助長印度農民抗議示威的自信,也會增加莫迪政府和農民們談判時的壓力。
  • 南亞黃種人的生活區域已被印度控制
    根據人類膚色和體質的差異,可以把人類大致分為三個人種,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其中白種人的生存空間最大,由原本只在歐洲和北非、西亞、南亞分布,逐漸擴展至南北美洲、大洋洲和北亞。黃種人原本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種族,最初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北亞和南北美洲、大洋洲等地。但現在的黃種人,基本都位於東亞和東南亞,美洲大洋洲和北亞已經被白種人佔據。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生存空間的變化,起因就是新航路的開闢。開闢新航路宣告了大航海時代的來臨,大航海時代也可以叫做殖民時代,從1453年開始,到二戰結束為止,歐洲白種人殖民世界長達五百年之久。
  • 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塔斯馬尼亞島,又被稱為「世界的心臟」
    澳大利亞是大洋洲面積最大的國家,總面積約為769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六大國。澳大利亞的領土主要有兩部分組成,分別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塔斯馬尼亞島地圖塔斯馬尼亞島的形態酷似一個「心」形,所以又被稱為「世界的心臟」,塔斯馬尼亞島的面積約為6.45萬平方千米
  • 世界大國實力如何劃分,超級強國是美國,俄羅斯,印度算哪種類型
    世界對國家的劃分一般都按照國家體量、發展潛力、經濟實力、人口規模、國家繁榮度、國際影響力,以及地區影響力進行劃分。那,麼按照這種劃分原則,如今世界上大國實力劃分是如何的呢?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具有發展潛力的國家,算是什麼類型的大國層次呢?別著急,本篇文章,帶大家走進國際大國風雲錄。
  • 印度自稱南亞霸主,為何如此傲嬌,從地圖中了解印度的3大優勢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們的鄰國印度,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是南亞印度次大陸上的國家,是大英國協的會員國之一,是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具有絢麗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東北部同中國、孟加拉國、尼泊爾和不丹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裡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
  • 世界第四經濟大國,歐洲的德國,會不會崛起為超級大國?
    最近兩天,有國家稱中國和德國即將成為超級大國。認真的說,這屬於標準的捧殺,頗有迫使被動吸引火力的意思。因為,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超級大國,那就是美國。我們看一下各國的經濟實力。按照2019年各國公布的數據,美國的經濟總量達到了21.42萬億美元,在世界各國中,美國屬於唯一一個經濟總量超過20萬億美元的國家。2019年,中國的經濟總量為14.34萬億美元,美國的經濟總量,大約是中國經濟總量的1.49倍(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遠高於美國)。 在世界各國中,可以把各國的經濟劃分好幾個等級。
  • 印度是牛肉消費大國?只要符合三個條件,神牛也可以放上餐桌
    不過,讓很多人費解的是,雖然牛在印度的地位很高。但實際上,印度是一個牛肉消費大國,也是牛肉出口大國。上圖是2017年~2020年各國牛肉出口排名,可以看到,印度每年出口牛肉150萬噸左右,僅次於巴西和美國,高居全球第三位。其實,只要符合下面的三個條件,牛肉也可以被送上印度人的餐桌。
  • 瞧不上瑞典薩博,印度門縫裡看人
    (印度媒體近日門縫裡看人,揶揄瑞典鷹獅戰機) 雖然在印度第一次中型戰機競標中,瑞典鷹獅戰機敗給了法國陣風,但瑞典並未氣餒,在第二次印度中型戰機競標中
  • 澳大利亞戰爭史專家告誡印度:中印戰爭不能有第二輪 否則後果超乎...
    當地時間8月1日,澳大利亞籍中印戰爭史專家、著名歷史學者內維爾馬克斯韋爾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中國的對話大門早已打開,但印度一直不肯回到正確的軌道上。解決對峙只能依靠和平方式磋商解決,一旦局勢惡化,後果將是災難性的。現年91歲的馬克斯韋爾曾任英國《泰晤士報》駐印度記者,他深入報導過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
  • 印度那麼尊崇牛,為何還是牛肉出口大國?今天終於知道答案了
    牛的待遇在印度如此高規格,突然聽到印度是牛肉出口大國,尊貴無比的牛卻要面臨變成別人盤中餐的命運,這換成誰都會嚇一跳。印度同學告訴我們,印度還是牛肉出口大國,每年國內一半左右的牛肉都要出口到世界各地,印度牛肉物美廉價味道好,在東南亞國家特別受歡迎。 印度牛肉出口世界各地,印度作為牛肉出口大國,牛肉哪來的?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都是印度國內養牛戶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