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金天之西,白日所沒。康老胡雛,生彼月窟。巉巖容儀,戍削風骨。碧玉炅炅雙目瞳,黃金拳拳兩鬢紅。華蓋垂下睫,嵩嶽臨上唇。不睹詭譎貌,豈知造化神。——李白
巴黎被稱為世界的浪漫之都,無數設計師的繆斯,每年最流行的時裝,香水必須得出自於這裡。而讓人想不到的是曾經的巴黎是一座臭氣燻天的城市,當時的國王路易十四氣味更是令人作嘔,在十米開外就能聞到臭氣燻天,而貴為國王,他為何不洗澡?
「臭名昭著」的巴黎
曾經在一部美國的電視劇裡有個這樣的情節,一位男性在沙發上睡覺,到家直接就倒下睡了很久,女主人的女兒很是好奇,就問她媽媽,為什麼別人可以不洗澡就睡,但是她不行?她媽媽回到說,那是因為男人是歐洲人。可以看出美國人都有歐洲人不愛乾淨的刻板印象。
然而這種印象不是憑空而來。歐洲從中世紀以來,就越來越不愛乾淨,巴黎這座城市每日臭氣燻天,當時法國人使用的還是馬桶,可惜不是「抽水的」,而是「移動的」,馬桶更像是椅子中間扣掉了一個洞,下面再放上一個桶,就這麼解決,所以排洩物無法直接進入下水道。
法國人也不講究那麼多,往樓下倒,往河裡到。政府為什麼不阻止?因為這項「傳統」已經維持了很久,法爾賽宮的貴族們也這麼幹。整個巴黎的街道和河流都瀰漫著臭味,過路的行人一不小心就被「天降正義」,最後被「正義」光顧的人多了,貴族才讓居民白天不要往樓下倒馬桶。
而當時的法國正是因為這一點,整個大街小巷的髒東西來不及清掃,是越堆越多,越堆越厚,人們就開始穿起了高跟鞋。按理說,應該起好帶頭作用的王室呢?他們也好不到哪裡去,或者更惡劣。被譽為「太陽王」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同樣也是歐洲在位期間最長的君主之一,在他的帶領下法國成為了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但是他不洗澡,渾身散發著劇烈的臭味,說不洗澡也是太果斷了,他還是會洗澡,但是一生最多只洗了7次澡,活了76年,最長的一次間隔了64年。
法國不愛乾淨的市民在路易十四面前就顯得有些「打擾了」。路易十四的情人蒙特斯班侯爵夫人說起路易十四,抱怨到在十米外就能聞到臭氣燻天,令人作嘔。但是作為一對情人,想必兩位也是「臭味相投」。當年歐洲人不洗澡,王公貴族們就買香水往自己身上噴,長久以來的汗臭加上香水混合在一起,而且路易斯十四將所有的貴族大臣都安排在凡爾賽宮生活,那真的是打擾了。光是相信那畫面就有點「燻眼睛」,實在不敢想王宮晚宴,國王王后和大臣們都在一起,各式的香水混雜著他們的體味,這叫人怎麼吃?
為什麼路易十四不洗澡?
路易十四作為國王,洗澡對於他來說不是小事一樁嗎?如果洗個澡都不能安排,那這個國王不是太窩囊了?其實他不洗澡是有原因的,其一是宗教,當時宗教認為過度清潔自己的身體反而會疏遠上帝。為了去世後能回歸上帝身邊,所以人們就變得不太愛洗澡,因為這樣會導致失去與上帝的聯繫,路易十四作為虔誠的天主教徒,你讓他好好洗澡,然後疏遠上帝,這怎麼可能?
宗教不讓他們過度清潔,但是沒讓他們不用清潔。第二個原因——黑死病,也是這個原因「告訴」他們,不用洗澡。由於中世紀的黑死病造成了歐洲大量人的死亡,後來的歐洲人還是怕的,而當時錯誤的認知讓他們以為暴露在空氣外的皮膚會增加患黑死病的風險,身上的汙垢能隔絕本體與空氣的接觸,所以就更不得洗澡了。
不光自己不洗,還不讓路易十四洗,讓路易十四洗,就等於讓他更容易得黑死病,讓他得黑死病那法國將「歐洲最強」的地位,那這麼「勸澡行為」無異於「賣國」,身邊人只會讓路易十四不要洗,就算路易十四要洗,可以腦補一個畫面,大臣和僕人全部勸住,說「大王不要啊」。而這位太陽王的「筆友」——康熙,大概率是不知道法國國王竟然會這麼不愛乾淨。
結語
如今巴黎作為時尚之都,那些「臭氣燻天」的故事也成為過去,也不再有人因為夏秋的凡爾賽宮太臭而跑到楓丹白露宮去「避難」。香水也不再是為了掩蓋「貴族」氣味。因為黑死病的恐慌而造成王室到平民都不洗澡,其實通過科學的眼光來看,更是應該多洗澡勤換衣物保持乾淨和通風,所以不要盲目跟風。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