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兩農民為保護雞打死猞猁獲刑不應該

2020-12-05 王平聚律師
(圖片自網絡,侵刪)

甘肅農民王某借用朋友李某位於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內的養殖棚用於自家養雞。2019年2月,王某因5隻雞被一野生動物咬死,遂與李某一起將其打死,後經鑑定,被打死的動物為猞猁,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價值1.5萬元。

王某與李某因此被檢察院以涉嫌非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公訴到法院,最終被判處兩人各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並處罰金2000元。法院還責令二人連帶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7.5萬元,並在市級以上媒體公開道歉。

因為5隻雞,打死一隻野生動物,如此處罰不可謂不重。然而筆者認為,兩人的行為不應該認定為犯罪。

王某是否認識猞猁,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因為其中涉及到刑法學一個基本理論問題:叫做違法性的認識。譬如說到那個掏鳥案:如果我認為它是喜鵲,我要掏喜鵲,結果把一個野生保護鳥類掏下來了,這種情況下可能不構成犯罪,因為我的違法性認識是明確的,我是去掏喜鵲的。如果掏下來發現是保護鳥類再拿去賣,就構成犯罪了。回到本案中也是如此,基於生活的常識,行為人雖然不知道猞猁是不是法律保護的野生動物,但和猞猁相類似的野生動物都是受法律保護的,所以行為人可能是知道的,但不是很清楚。

古代羅馬法有個法律原則,叫做不知法律的不免責。我們現在沿用的很多法律傳統都是羅馬法流傳下來的。不知法律不免責並不意味著犯罪的惡性和情節和知道法律是一樣的。如果不知道是保護動物,在量刑的時候應予以充分的考慮。

所以本案的關鍵,不是說兩人知不知道猞猁是保護動物,只要他們知道這大概是受保護的野生動物,而把它打死了,就構成犯罪了。

之前發生的農婦為保護莊稼電死了野豬,與本案王某李某為保護雞打死猞猁是比較類似的。這兩個行為都不應該認定為犯罪。因為任何行為是否被認定為犯罪,都要回到刑法最關鍵的定義,就是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農婦為了保護莊稼而電死野豬,與進山獵殺野豬有本質的區別;本案王某為了保護家裡的雞而打死猞猁,與他拿著工具進山去狩獵猞猁的惡性、社會危害性有本質的區別。而且他打死的是一個二級保護動物,不是一級保護動物。動機是保護自己的財產,情節是比較輕微的,它的社會危害性並沒有達到犯罪的程度。所以可以判決其無罪,批評教育就可以了。

對一個行為作出法律評價,也是一個法益保護的權衡過程。司法機關可能是覺得為了保護幾隻雞幾百元的東西而打死了國家保護動物,在進行了這麼一個權衡後做出了兩人有罪的判決。

當然,我並不主張說為了保護幾隻雞而要打死猞猁,而是說他為了保護雞打死猞猁的惡性比他拿著刀槍到山上去打死猞猁的惡性要低很多。所以可以不做犯罪處理。

站在一個理性的角度,財物被野生動物侵犯,應當採取一個既合理又合法的措施。我的雞被猞猁侵犯,為了保護財物可以採取措施,做一些裝置讓猞猁不敢來,或者來了把它打跑,沒有必要為了幾隻雞來冒一個打死野生動物構成犯罪的風險。但是既然已經把猞猁打死了,站在刑法學評估的基礎上,犯罪的惡性比較小,他做的並不合理,但不應該作為犯罪來懲罰。

或許有人會把此案件與大象把人踩死打死大象不構成犯罪來相提並論。其實兩類案件背後的法理不一樣。野生動物攻擊人涉及了刑法上一個緊急避險的制度。遇到一個緊急的情況,為了保護人的生命,你採取的任何措施都是合理不構成犯罪的。即使因為一隻一級保護動物老虎要咬人你把它打死了,也不構成犯罪。

回到本案,毫無疑問,任何法益保護的權衡都是很複雜的。但是我們也要很清晰地認識到刑法學中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即我們評價一個構成犯罪的行為一定是有很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我們一些地方的司法機關,對法律的理解是比較膚淺的,造成比較機械地去執行刑法學分則,根據刑法分則的規定構成犯罪了,而違背了刑法總則裡面關於犯罪行為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本意。我們不能機械地去執行刑法分則的規定,要根據生活的常識,善意地理解刑法,根據刑法的謙抑性原則,只有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的行為才構成犯罪。

唯有如此,司法機關所作出的法律評價,才能真正達到情理與法理的統一,滿足民眾對公平正義的期待。(完)

(內容均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配合。)

歡迎關注王平聚律師專欄,了解更多。歡迎留下您的評論,表達您的意見。

相關焦點

  • 猞猁咬死5隻雞被打死,兩甘肅男獲刑惹爭議
    一隻野生保護動物猞猁,闖入甘肅祁連山一個養殖棚咬死五隻雞。兩男子將猞猁打死,近日皆被判刑、罰款,輿論譁然。網民熱議:老虎跑家裡吃人,也動不得?王某借用李某位於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保護站內的一個養殖棚,用於自家養雞。
  • 男子打死咬死自家雞的猞猁 獲刑!
    2019年2月,王某因5隻雞被一野生動物咬死,遂與李某一起將其打死。後經鑑定,兩人打死的動物為猞猁,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基準價值每隻1.5萬元。案發後,祁連山林區檢察院以涉嫌非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對兩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庭審過程中,兩人對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罪名及量刑建議不持異議並當庭認罪。
  • 深度:兩男子為五隻雞殺害猞猁獲刑,到底冤不冤?
    在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猞猁咬死了自家養的五隻雞,王某夥同李某將猞猁打死,二人因此獲刑,同時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二被告賠償國家生態資源損失7.5萬元。這個事件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定罪量刑過重,有人認為不該提起公益訴訟,有人說這件事猞猁有錯在先、打死情有可原,還有人進一步批評國家對動物保護過度了。
  • 猞猁咬死雞被打死,兩男子獲刑 檢方:他們認罪認罰,不願意請律師
    猞猁屬貓科,體型似貓而遠大於貓,棲居在寒冷的高山地帶,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猞猁(shē lì)咬死5隻雞,兩名男子將其打死被判刑。日前,發生於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這一案件被媒體曝光,結果引發輿論爭議。
  • 今日話題丨猞猁咬死5隻雞,兩男子將其打死被判刑,這合適嗎?
    有網友戲稱,下回再碰見身份不明的動物別輕舉妄動,「先審審,你叫什麼名字,從哪裡來,屬於幾級保護動物,價值多少,打死你啥罪過?審完了再考慮是否下手。」 傷害野生保護動物,後果有多嚴重 今年2月,當事人飼養在養殖棚內的雞被猞猁咬死五隻,於是將其堵在養殖棚,接著喊人來打死了猞猁,並剝了皮。
  • 猞猁咬死村民5隻雞,被兩男子打死,被判傷害野生保護動物罪
    2019年2月,村民飼養的雞被野生保護動物猞猁咬死5隻,於是喊人將猞猁打死,並剝了皮。被打死的猞猁,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按照《刑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來看,傷害野生動物要入刑。猞猁本案中兩位當事人一個獲刑六個月,一個緩刑一年。
  • 猞猁咬死雞兩男子將其打死被判刑 專家:因野生動物致財產損失可...
    日前,北京青年報報導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猞猁咬死5隻雞 兩男子將其打死被判刑」引發社會關注。在發現飼養在養殖棚內的雞被猞猁咬死5隻後,男子王某和李某一起用棒子將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猞猁打死。法院一審以李某、王某犯非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兩人緩刑,連帶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75000元,在市級以上媒體公開賠禮道歉。
  •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猞猁咬死5隻雞,2男子將其打死後,獲刑6個月
    也正因此,國家出臺了野生動物保護法,用來保護那些瀕臨滅絕的物種。可是寧夏的王某和李某因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猞猁咬死了5隻雞,用木棒將其打死被判刑。在這之前,王某曾借用了李某位於祁連山國家級保護區內一養殖棚用來養雞。有天早上,王某妻子發現猞猁咬死了棚內的5隻雞,於是她告訴了王某和李某,他們將猞猁堵在棚內,然後用木棒將其打死。
  • 飼養雞被咬死,倆男子打死重點保護動物猞猁獲刑,當庭賠禮道歉
    在發現飼養在養殖棚內的雞被猞猁咬死5隻後,男子王某和李某一起用棒子將猞猁打死。後李某某將猞猁的皮剝掉,詢問無人食用後,讓人把肉和皮扔到了一個廢舊地窖裡。經鑑定,兩人殺害的猞猁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猞猁咬死5隻雞 兩名男子將其打死被判刑
    在發現飼養在養殖棚內的雞被猞猁咬死5隻後,男子王某和李某一起用棒子將猞猁打死。後李某某將猞猁的皮剝掉,詢問無人食用後,讓人把肉和皮扔到了一個廢舊地窖裡。經鑑定,兩人殺害的猞猁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野貓」咬死棚裡5隻雞被兩男子打死 被判刑!原來這「野貓」竟是猞猁
    在發現飼養在養殖棚內的雞被猞猁咬死5隻後,男子王某和李某一起用棒子將猞猁打死。後李某某將猞猁的皮剝掉,詢問無人食用後,讓人把肉和皮扔到了一個廢舊地窖裡。經鑑定,兩人殺害的猞猁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農民把雞養山上總被鷹吃,如何不殺鷹保護雞群?4種方法值得借鑑
    ,在不射殺老鷹的情況下,如何保護雞,還能驅趕老鷹呢? 就拿散養雞來說,農民得為這些散養雞找尋合適的地段,因為地方比較廣,管理起來也比較麻煩。 老鷹是一種肉食性的類群,與其他雜食類的鳥類不同,老鷹不單喜歡吃比自己小的鳥、雞,還喜歡吃動物的屍體,非常兇猛。 與以前可以隨意射殺老鷹不同,現在老鷹和貓頭鷹都是國家一二級的保護動物,隨意射殺是違法的,輕則罰款,重則獲刑!
  • 甘肅鹽池灣林區拍攝到棕熊猞猁夜間活動照片(圖)
    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中新網蘭州10月25日電 (記者 馮志軍)近日,正在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發現棕熊猞猁活動痕跡,當地林區通過自動遠紅外相機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的猞猁夜間捕食巖羊和棕熊夜間活動的照片資料。
  • 農民家裡闖進「大野貓」,求助民警後發現竟是二級保護動物猞猁
    近日,甘肅岷縣某村民發現家中來了一隻「野貓」,由於怕被咬傷,所以打電話向警察求助。民警到後發現這並不是野貓,而是我國二級保護動物猞猁。猞猁在很多地方被稱為山貓,樣子長得很像貓,但是比貓大很多。這次跑到村民家中的猞猁,確實像一隻個頭比較大的貓,當地村民基本沒有見過猞猁,所以誤以為是一隻比較厲害的野貓。「野貓」逗留在家中不走,村民實在沒有辦法,如果被咬傷就麻煩了,所以趕緊打電話報警求助。民警們把猞猁帶回了警局,檢查後發現它身體健康,第二天就把它放生到十五公裡外的大山裡去了。
  • 農民鋼絲套野豬,獲刑六個月,他真不知捕獵野生動物是違法犯罪?
    謝某在庭審中說自己並不知道狩獵野豬是違法行為,被捕起訴後後悔的連腸子都悔青了。謝某是南陽西峽縣丁河鎮蟲岈村的農民,那裡的野生山林資源豐富,有不少的野生動物,但屬于禁獵區。農民謝某真的不知道狩獵野豬是違法犯罪?謝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自己不知道捕獵野豬是違法行為。
  • 江蘇海安兩男子非法誘捕黑水雞獲刑被罰
    江蘇海安兩男子非法誘捕黑水雞獲刑被罰 發布時間:2020-07-22 07:56 星期三 來源:法制日報——法制網 近日,由江蘇省海安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的陳某、何某涉嫌非法狩獵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在如皋市人民法院長江流域環境資源第二法庭公開開庭審理
  • 兩村民為「養著玩」偷5隻獅子 雙雙獲刑
    兩村民為「養著玩」偷5隻獅子 雙雙獲刑   為養獅子玩,兩村民竟偷盜馬戲團5隻幼獅。
  • 青海甘肅交界獵捕獵殺雪豹案判決,五名被告獲刑
    青海甘肅交界獵捕獵殺雪豹案判決,五名被告獲刑 馬勇/新華社 2016-09-21 19:55 來源:澎湃新聞
  • 野豬泛濫破壞農民莊稼卻無法獲賠,保護野生動物不該由農民買單
    保護野生動物,是所有國人都應該盡力為之的事情,但是,在當今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的情況下,野豬,這種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就開始快速繁殖了。不單是這次事件中的四川巴中地區才多野豬,事實上,中國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野豬數量都到了「泛濫成災」的地步。了解野豬的人都知道,野豬食量巨大、繁殖特快,它們成群結隊的出沒,所到之處,凡有農民種的莊稼必定遭到破壞,而無一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