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瀾滄江源頭9月10日電(記者張進林 任曉剛)9月10日下午,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經過近10個小時的艱難跋涉,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城挺進到海拔4500多米的瀾滄江源頭腹地,並在雜多縣扎青鄉昂鬧村安營紮寨,這也是此次科考隊首次在三江源區建立起科考大本營。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是由青海省政府組織的、中國首次為準確確定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源頭地理位置而展開的大規模科學考察。按原方案,科考隊將首先對黃河源頭進行考察,但因黃河源區近期雨水較多,河流漲水阻隔道路,科考隊因此臨時改變計劃,先對瀾滄江源頭地理位置展開考察。
瀾滄江是中國西南地區主要大河之一,在東南亞稱為湄公河,是世界第六大河,亞洲第二大河。瀾滄江在中國境內流經2161公裡,在境外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5個國家,最後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海。其上源扎曲源出青海省雜多縣境內唐古拉山北麓的查加日瑪地區。瀾滄江源區河流縱橫,湖泊沼澤密布,源流區既有險灘、深谷,又有原始林區、平川,地形複雜,冰峰高聳。
三江源頭科考隊隊長唐千裡說,由於源區支流眾多,對於瀾滄江的源頭,過去人們只是大致知道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部,但真正的源頭在哪裡,目前學術界仍在爭論,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此事次科考將科學、準確地確定瀾滄江的真正源頭。
瀾滄江在藏語中稱為「扎曲」。10日清早,科考隊從玉樹州雜多縣城出發,首先進入瀾滄江上遊扎曲之東的扎阿曲上遊。科考隊首席科學家劉少創說,扎阿曲發源於海拔5000米以上的吉富山、果宗查山地區,其源頭仍有幾支源流,此次科考將選擇學術界有爭議的幾支源流,通過衛星定位、遙感等綜合技術手段,為最後準確確定瀾滄江的真正源頭提供科學依據。
劉少創說,從大本營到扎阿曲源頭,仍有幾十公裡路程,如果騎馬進去,一個來回得兩至三天。當地藏族村幹部對科考隊全力支持,已著手調集健壯馬匹,幫助科考隊主力隊員順利抵達源頭地區考察。
責編:王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