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挺進瀾滄江源頭腹地安營紮寨

2021-01-08 央視網

  新華網瀾滄江源頭9月10日電(記者張進林 任曉剛)9月10日下午,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經過近10個小時的艱難跋涉,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城挺進到海拔4500多米的瀾滄江源頭腹地,並在雜多縣扎青鄉昂鬧村安營紮寨,這也是此次科考隊首次在三江源區建立起科考大本營。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是由青海省政府組織的、中國首次為準確確定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源頭地理位置而展開的大規模科學考察。按原方案,科考隊將首先對黃河源頭進行考察,但因黃河源區近期雨水較多,河流漲水阻隔道路,科考隊因此臨時改變計劃,先對瀾滄江源頭地理位置展開考察。

  瀾滄江是中國西南地區主要大河之一,在東南亞稱為湄公河,是世界第六大河,亞洲第二大河。瀾滄江在中國境內流經2161公裡,在境外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5個國家,最後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海。其上源扎曲源出青海省雜多縣境內唐古拉山北麓的查加日瑪地區。瀾滄江源區河流縱橫,湖泊沼澤密布,源流區既有險灘、深谷,又有原始林區、平川,地形複雜,冰峰高聳。

  三江源頭科考隊隊長唐千裡說,由於源區支流眾多,對於瀾滄江的源頭,過去人們只是大致知道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部,但真正的源頭在哪裡,目前學術界仍在爭論,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此事次科考將科學、準確地確定瀾滄江的真正源頭。

  瀾滄江在藏語中稱為「扎曲」。10日清早,科考隊從玉樹州雜多縣城出發,首先進入瀾滄江上遊扎曲之東的扎阿曲上遊。科考隊首席科學家劉少創說,扎阿曲發源於海拔5000米以上的吉富山、果宗查山地區,其源頭仍有幾支源流,此次科考將選擇學術界有爭議的幾支源流,通過衛星定位、遙感等綜合技術手段,為最後準確確定瀾滄江的真正源頭提供科學依據。

  劉少創說,從大本營到扎阿曲源頭,仍有幾十公裡路程,如果騎馬進去,一個來回得兩至三天。當地藏族村幹部對科考隊全力支持,已著手調集健壯馬匹,幫助科考隊主力隊員順利抵達源頭地區考察。

責編:王文英

相關焦點

  •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探尋考察瀾滄江第二大源流
    新華社西寧9月18日電(記者張進林、任曉剛)繼順利完成對瀾滄江兩條主要源頭河流之一紮阿曲的綜合考察之後,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從18日起在海拔近4900米的青海省南部高原腹地,對瀾滄江另外一條源頭河流扎那曲的源頭展開探尋考察。    瀾滄江是世界十大長河之一,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部。
  • 三江源頭科考隊主力隊員騎馬探尋瀾滄江源頭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主力隊員12日從海拔4700多米的野外營地出發,踏上了對瀾滄江源頭地區3條源頭河流的探尋、考察徵程。   瀾滄江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西北部。科考隊首席科學家劉少創說,雖然瀾滄江源頭地區大小河流比較多,但目前學術界對瀾滄江源頭的爭論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其源頭是扎阿曲,另一種認為是扎那曲。扎阿曲上遊又有郭湧曲和昂瓜湧曲兩個支流。
  •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活動圓滿完成(圖)
    此次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活動由青海省人民政府組織,青海省測繪局負責實施,國家測繪局、武漢大學給予了指導和技術支持。  長江、黃河、瀾滄江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河,長江、黃河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世界著名大河源頭的確定一直被視為重大的地理發現,發源於本國國土上的大河長度及源頭地理坐標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地理數據。  長江、黃河和瀾滄江都發源於青海南部高原,長江源區、黃河源區、瀾滄江源區山水相連,總稱江河源區,這一地區也因此有「三江源」、「中華水塔」的美譽。
  • 中國首次對三江源頭大規模科考 建國家地理標誌
    青海省政府在西寧市舉行隆重的授旗儀式,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一行冒雨向青海南部高原挺進。  此次科考活動將歷時45天左右,總行程約8000公裡,探尋並確定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地理位置,準確測定其坐標和高程,建立國家地理標誌,並對這一地區進行地球空間信息變遷的監測與研究。  飲水思源。
  • 三江源頭
    黃河、長江和瀾滄江:源頭地理坐標正式確定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成果日前通過專家組評審,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地理坐標被正式確定。據考察,根據以河源為遠的原則,當曲的且曲源頭應為長江源頭;卡日曲的那扎隴查河源頭為黃河源頭;扎阿曲源頭應為瀾滄江源頭。
  • 三江源頭科考隊進入長江源區考察
    新華網當曲9月20日電(記者張進林 任曉剛)在順利完成對瀾滄江源頭地區的綜合考察後,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今天進入中國第一長河長江的源頭重要支流當曲,開始對當曲源區至少5條源頭支流展開綜合考察。
  • 三江源頭是怎樣找到的
    2008年,青海省政府組織了三江源頭科學考察活動,考察隊的結論是——卡日曲是黃河正源。  關於瑪曲和卡日曲哪個才是黃河正源,看來仍存在不同意見,各有各的主張和道理。但也許這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隨著人們對黃河源區考察的深入,現在的人們對於黃河是怎麼發源的,黃河源區是怎樣一番圖景,已經有了越來越清晰明了的認識。
  • 三江源頭科考隊在黃河源區展開考察
    新華網西寧9月30日電(記者張進林、任曉剛)經過兩天長途奔波,三江源頭科學考察隊9月29日下午輾轉進入黃河源區,並從30日開始對黃河源頭的幾條重要支流展開全面考察。  三江源頭科考隊是在結束對長江源頭重要支流當曲源區多條河流的考察後轉向進入黃河源區的。
  • 三江源頭聖水「會水」儀式在玉樹舉行
    央廣網青海4月10日消息(記者劉澤耕)備受關注的2019青海文化旅遊節暨中國西北旅遊營銷大會開幕在即,作為這一大型活動的序曲,三江源頭聖水「會水」儀式於4月9日上午在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格薩爾文化廣場舉行。
  •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三江源頭打造國家公園典範
    原標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三江源頭打造國家公園典範  青海玉樹雜多縣水系眾多,河流密布,並享有「瀾滄江源頭第一縣」的美稱。圖為美麗的雜多草原。  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不僅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還是我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生態地位十分重要。上世紀70年代,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這一地區生態加速退化。在青海果洛州、玉樹州,草原上裸露的黑土灘不斷擴大,不少河湖一度乾涸。
  • 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
    據介紹,青海「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確定的6方面23項重點任務基本完成,11項約束性指標全部提前完成,全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司文軒介紹,經過近五年努力,全省汙染防治階段性目標順利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 青海溼地面積躍居全國首位 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
    中新社西寧9月19日電 (孫睿)「青海溼地面積躍居全國首位,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水源涵養量年均增幅達6%以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穩定向好。」青海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湯宛峰19日在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上表示。
  • 瀾滄江源頭現珍稀鳥類胡兀鷲
    日前,青海藏區攝影師在地處瀾滄江源頭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扎青鄉境內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胡兀鷲,該組照片以不同角度展示了胡禿鷲的形態。功霸扎西達傑 攝  胡兀鷲也名胡禿鷲,體重3.5-5.6千克;體長1-1.4米。全身羽色大致為黑褐色。
  • 《三江源頭科學考察地圖集》出版填補生態數據空白
    新華網西寧10月20日電(記者張曦)記者從青海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了解到,《三江源頭科學考察地圖集》正式出版發行,三江源首次生動、全面展現在世人面前。  此次出版發行的《三江源頭科學考察地圖集》包括《走進三江源》《認識三江源》《考察三江源》《探尋三江源》4個圖組,共61個專題。
  • 三江源頭外來魚种放生禁令施行以來顯現成效
    新華社西寧11月13日電(記者 李亞光)記者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政府獲悉,三江源水域放生禁令施行以來,三大江河源特別是長江源頭外來魚種數量明顯減少,生態系統趨於平衡,生態安全得到有力維護。位於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
  • 青海玉樹,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
    青海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包括青海省的玉樹、果洛兩個藏族自治州全境以及黃南、海南、海西、三個藏族自治州所轄的澤庫、河南、興海、同德四縣以及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唐古拉山,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3%。
  • 中國三江源頭已成歐亞水獺固定活動地點
    中新社西寧1月15日電 (記者 羅雲鵬)「過去一年監測顯示,在瀾滄江、長江以及黃河源頭區域多次記錄到歐亞水獺的活動影像,並且呈現出穩定的活動節律,表明這些區域已成為水獺的固定活動地點,三江源頭或已成為歐亞水獺在中國最好連片棲息地。」
  • 「三江源頭」的「老松」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樊永濤報導)提起玉樹,自然會想到這樣一句介紹——玉樹藏族自治州,位於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本文要說的「三江源頭」是一家名為玉樹三江源頭的農貿有限公司,老松是公司總經理,本名就叫「老松」。
  • 途徑九個省的黃河,為何源頭卻僅僅是一個臉盆大小的泉眼?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黃河的源頭其實只不過是一個臉盆大小的泉眼,這一點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想到。那麼途徑九個省的黃河,為何源頭卻僅僅是一個臉盆大小的泉眼?關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答案,甚至應該還有人不太相信一個臉盆大小的泉眼能夠孕育出那麼雄偉的黃河,但是事實上就是如此,而且這個臉盆大小的泉眼也並非看起來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