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養貓養狗的人真是越來越多了,都把寵物寵上了天,經常聽見有人說:「我覺得它們需要我,所以我就養了唄」;可是我覺得實際上,動物並不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它們陪伴,並且依賴於它們的陪伴。
曾經我也養過一段時間寵物,是一隻串串小狗,叫「飯糰」。
那時候我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生活,沒有朋友,我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在哪裡,也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非常迷茫。
中間我回過一次老家,踏上故土之後,我驚訝地發現這個生我養我的地方變得那麼陌生,很多我熟悉的建築、道路都不見了,全都被一棟棟嶄新的建築取而代之,我居然還會迷路;我想去找以前的同學敘敘舊,卻發現我完全融入不了話題。我終成了故鄉的一個旅行者,幾天之後,我又帶著我的行李箱,回到了工作生活的城市。
我和飯糰的相遇其實挺戲劇的:
在火車站我遇到了「飯糰」,它跑到了我的腳邊,左聞聞,右聞聞,最後乾脆趴在我的腳背上,蜷成一個圓乎乎的小毛球。我雙手託起了它,它真小。這時有個人走過來,說這狗是他賣的,我喜歡的話五十塊錢就可以拿走。
我當時什麼也沒想,就給了那個人五十塊錢,那人滿意地走了。旁邊一個發傳單的阿姨說我被騙了,這隻狗今天早上就在這了,根本不是那個人賣的。我也不在乎了,就算我和」飯糰「有緣吧。
有了飯糰之後,我的生活好像又有了期待,我給它買了一個小籠子,平時我上班的時候它就在裡面;下班了再放它出來。它最喜歡盤在我腿上趴著,一邊撫摸著它,我也和它說著話,那天我驚訝於我居然說了那麼多話,很多都是我平時不可能說的,可是我全都說了——因為我知道,它不會說出去,它不會說話。
有了飯糰我也開朗了起來,工作上也開始有了激情,在我們相伴的第45天時,我發現飯糰有些萎靡不振,其實它已經這樣挺久了,當時我沒多想,我對狗的認知也就停留在遛狗和給它吃飯這個層面上。那天我下班很晚,回來的時候籠子裡的飯糰已經不會動了。
我哭了好久,最後找出一個漂亮的小盒子把它裝進去,埋在了花團裡。
飯糰走後,我傷心了很長一段時間,我承認我需要它,在這裡我沒有人可以傾述,沒有人可以信任,而飯糰就是我全部的依賴;那天我把它帶回來,也是覺得它和我一樣,無處可去;現在它有了去處,而我卻還不知何去何從。
結語:
從那之後我再沒養過寵物,像我那樣無知,養寵物對它們是一種傷害;但是必須承認,在人和寵物的關係上,人更是依賴寵物多一點,他們覺得寵物需要他們,其實他們只是想要那種被需要著的感覺而已。
在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淡薄了許多,我們都不喜歡自己脆弱、渴求的一面被人看到,而寵物則恰恰能彌補這一點:這些貓狗一類的在人類眼中更為脆弱,我們在同情它們的同時也是在同情自己,撫慰自己;一旦失去了這些寵物,我們的脆弱便無處可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