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時候工作忙起來,美食君會經常沒時間吃飯,奈何肚子會餓,為了節省時間,美食君只好選擇吃泡麵來飽腹。泡麵吃得多了,美食君漸漸總結出來一個經驗:吃泡麵的時候,一包基本上不夠吃,泡兩包呢,則吃不完,這真是非常傷腦筋。
細想一下,這肯定是泡麵廠商的套路,故意把分量做小,除非是飯量非常小的人才能剛好夠吃,一般人吃不飽就只能吃兩包了,然後就需要花兩份錢去買泡麵,心機好深啊,不過這樣人家才能賺到錢。
方便麵這麼多年,一直保持著這個分量,應該也是做過一番調查的。配上小分量的麵餅,既能多賣泡麵多賺錢,也能給吃泡麵的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大家可以自己試想一下,如果你吃一碗泡麵,面吃完了還沒有飽,是不是就會咂吧咂吧嘴回味一下,想著下次還要吃一次。如果是一大碗泡麵,吃飽了還沒吃完,會不會就覺得這泡麵吃起來好膩?
就好比很多飯店的菜品,分量也是比較少的意思。目的只是為了讓大家都能嘗嘗,而非一道菜就吃飽,想吃飽也可以啊,多買幾份就是了。
另外一個可能,就是泡麵比較有「自知之明」,因為泡麵基本上都是比較油膩重口味的,為了讓普通的麵條充滿香味,泡麵裡面有醬包、鹽包和蔬菜包,老壇酸菜面裡還有酸菜包,這些調料包的口味都很鹹,醬包的油也很多。化在泡麵湯裡的時候,麵湯都變成棕褐色了,吃起來非常重口味。
如果泡麵量比較多,我們吃到後面就會覺得口乾舌燥,整個人都不好了。所以泡麵分量少,正好可以讓我們吃的時候「適可而止」,免得口渴難耐。而且泡麵量少的話,我們為了吃飽,還能在裡面加各種食材,滷蛋、青菜、鳳爪、火腿腸之類的都可以,這樣泡麵吃起來就豐富多了。
泡麵裡還有一個大家平時都忽略的小細節,那就是幾乎每一個麵餅上都有一個淺淺的凹槽,這是為了讓我們在煮泡麵的時候,加入雞蛋時把雞蛋託住不下沉。我們煮一包泡麵不夠吃的時候,會想辦法在裡面加菜,雞蛋就是最好的選擇,營養又美味,跟泡麵還絕搭,加了雞蛋的泡麵,吃起來就覺得健康多了。
美食君最喜歡吃的,還要數以前帶滷蛋的老壇酸菜面。因為那時候兩個泡麵龍頭公司都在競爭,一方為了脫穎而出,就開了在泡麵中搭配贈送滷蛋的先例,另一個公司看了也不甘示弱,你加滷蛋我也加。他們兩個「鷸蚌相爭」,我們這些「漁翁」就坐享其成了,那就是可以用一樣的價格買到加滷蛋的泡麵,這樣就不用為了加蛋而再花一次錢了。
大家平時吃泡麵的次數多不多,雖然工作很忙,不過也要注意身體,儘量抽出時間來好好吃個飯啊,常吃泡麵身體不好。對於泡麵的分量和設置凹槽這件事,你覺得哪個更像是套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