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最能體現人情味的地方就是相互之間的幫助,過去條件有限,家裡面東西用不開了,只能去鄰居借用。尤其是紅包喜事的時候,少不了要麻煩鄰居。桌椅板凳,盤子碗,案板等自家裡的不夠用,都會向鄰居家裡去借。誰家也避免不了這些事情,對於這些人們也樂意幫助。等完事之後刷洗乾淨了記得還回去就成,到如今農村裡還流行這樣的風俗。
不過農村裡借東西有許多的講究,平常一些生活用品還好,可有的東西借了之後卻不能還。印象裡最深刻的就是熬中藥用的藥罐子,借了之後不用還,若是去還反而會惹的人家不高興。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借來鄰居家的藥罐子熬藥,等病好了之後藥罐子就留了下來,放到窗臺上有三五年的時間了還沒人找,本想著給人送回去,結果反被老媽說教了一番。
農村裡普通人家都不會置辦藥罐子之類的物品,只有那些久病不好家庭,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買上一個熬藥喝。若是哪家裡人生了病,需要熬中藥通常都會去別人家裡借。對此主家明知道有借無還,反而很高興的就借出去了。過去人們認為藥罐子代表著疾病,藥罐子被借走之後,代表著家裡的病氣也隨之消失了。
借了藥罐子不能還也是這個意思,也是人們生活中圖一個吉利,誰都不願意把藥罐子帶回家。誰家熬完了藥只能割到家裡放著,等到主家需要用的時候才會來取,不過時間可能已經過了很久了。等主家來取藥罐的時候,還要在藥罐裡面放上一些糧食或者錢財,老家裡人們常說這叫壓病氣。並且拿著藥罐的途中不能停留或者串門,也是謹防途中把病氣帶到別人家裡,為此引發矛盾。
農村裡對於熬藥治病也有許多說法,剩下的藥渣全部都要倒出門外,這取自「藥到病除」的寓意。還有的地方會把藥渣倒在十字路口,被過往的行人車輛踩踏,這代表這疾病被帶走的,家人能夠快速康復。還有另外一層意思,藥渣倒在門外能被別人看到,說明家裡有病人,希望能碰到更高明的醫生。
這一習俗據說和藥王孫思邈相關。過去一戶人家久病不好,出門便把剩餘的藥給全倒掉了,正好被藥王孫思邈看到,便上前問了一個究竟。原來常時間吃藥,病情卻不見好轉,還不如倒掉。後來藥王幫忙診治,原來藥不對症,換了一個方子很快病就好了。這件事通過人們口耳相傳,藥渣倒在門口也是希望能碰到一個明醫來救治,逐漸形成了這樣的習俗。
過去農村裡看病困難,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得病,對於藥罐子之類的東西自然遠而敬之。雖說這些習俗並不能決定病情的好壞,但確實對於家人平安的一種祈求,圖一個心理安慰。對此類風俗我們應當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盲目的迷信反而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