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中的習俗,為什麼藥罐子借了之後不能還?

2021-01-12 鄉下小土著

農村最能體現人情味的地方就是相互之間的幫助,過去條件有限,家裡面東西用不開了,只能去鄰居借用。尤其是紅包喜事的時候,少不了要麻煩鄰居。桌椅板凳,盤子碗,案板等自家裡的不夠用,都會向鄰居家裡去借。誰家也避免不了這些事情,對於這些人們也樂意幫助。等完事之後刷洗乾淨了記得還回去就成,到如今農村裡還流行這樣的風俗。

不過農村裡借東西有許多的講究,平常一些生活用品還好,可有的東西借了之後卻不能還。印象裡最深刻的就是熬中藥用的藥罐子,借了之後不用還,若是去還反而會惹的人家不高興。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借來鄰居家的藥罐子熬藥,等病好了之後藥罐子就留了下來,放到窗臺上有三五年的時間了還沒人找,本想著給人送回去,結果反被老媽說教了一番。

農村裡普通人家都不會置辦藥罐子之類的物品,只有那些久病不好家庭,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買上一個熬藥喝。若是哪家裡人生了病,需要熬中藥通常都會去別人家裡借。對此主家明知道有借無還,反而很高興的就借出去了。過去人們認為藥罐子代表著疾病,藥罐子被借走之後,代表著家裡的病氣也隨之消失了。

借了藥罐子不能還也是這個意思,也是人們生活中圖一個吉利,誰都不願意把藥罐子帶回家。誰家熬完了藥只能割到家裡放著,等到主家需要用的時候才會來取,不過時間可能已經過了很久了。等主家來取藥罐的時候,還要在藥罐裡面放上一些糧食或者錢財,老家裡人們常說這叫壓病氣。並且拿著藥罐的途中不能停留或者串門,也是謹防途中把病氣帶到別人家裡,為此引發矛盾。

農村裡對於熬藥治病也有許多說法,剩下的藥渣全部都要倒出門外,這取自「藥到病除」的寓意。還有的地方會把藥渣倒在十字路口,被過往的行人車輛踩踏,這代表這疾病被帶走的,家人能夠快速康復。還有另外一層意思,藥渣倒在門外能被別人看到,說明家裡有病人,希望能碰到更高明的醫生。

這一習俗據說和藥王孫思邈相關。過去一戶人家久病不好,出門便把剩餘的藥給全倒掉了,正好被藥王孫思邈看到,便上前問了一個究竟。原來常時間吃藥,病情卻不見好轉,還不如倒掉。後來藥王幫忙診治,原來藥不對症,換了一個方子很快病就好了。這件事通過人們口耳相傳,藥渣倒在門口也是希望能碰到一個明醫來救治,逐漸形成了這樣的習俗。

過去農村裡看病困難,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得病,對於藥罐子之類的東西自然遠而敬之。雖說這些習俗並不能決定病情的好壞,但確實對於家人平安的一種祈求,圖一個心理安慰。對此類風俗我們應當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盲目的迷信反而得不償失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地方藥罐子只借不還?這個習俗的來歷是什麼?
    1 為什麼有些地方藥罐子只借不還?這個習俗的來歷是什麼?在山西晉南一帶,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藥罐子只能借,不能還。藥罐子的主人家明知道有借無還,非但不會生氣,還會很高興地把藥罐子借出去。俗話說:「好借好還,再借不難。」為什麼晉南地區會有這樣的習俗呢?其中有什麼講究嗎?一般人家是不會置辦藥罐子之類的物件的,只有那些有久病之人的家庭,不得已才會購置藥罐子。
  • 在農村藥罐不能借,更看不懂的是藥渣也不能亂倒,要倒哪裡呢?
    導讀:在農村藥罐不能借,更看不懂的是藥渣也不能亂倒,倒哪裡呢?在農村有很多習俗,很多習俗都是傳承的歷史悠久,其中有的習俗確實有些道理存在,直到現如今依然被延續使用,其中就有一個習俗叫做三不借,而且根據地域不同,都有不同的說法,比較常見的三不借包括:不借香火,不借藥罐,不借婚房,根據地域的不同還有很多版本的三不借,但對於藥罐不能借的說法還是有很多的。藥罐是非常多見的器物,價格也不貴,過去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有個藥罐,為啥藥罐不能借呢?
  • 「借衣不借鞋,借米不借柴」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能借?
    農村流傳的諺語總是有獨到的意味,需要仔細琢磨才能理解淺顯文字下蘊涵的魅力,有些是老祖宗們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有些是風土人情的傳統習俗,有些是封建迷信的風水思想、有些是是非善惡的告誡。小編為大家帶來一句農村諺語的介紹和解釋,讓大家了解一下諺語中所反映的農村傳統。
  • 「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哪三樣東西不能借?生活中不妨留意
    常言道:「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借人東西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小事,但這其中蘊含的門道也要讓人不得不提防,因為借的好便成了一份恩德,若借的不好甚至會讓親人反目,損人不利己,好心也成了壞事。
  • 為什麼「藥罐子」反而更長壽?這幾個理由讓人信服
    在我們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是經常生病需要吃藥的,我們常常調侃他們是「藥罐子」,然而讓我們難以理解的是,這些「藥罐子」普遍都比較長壽,反而是平時身體健康很少生病的人容易突然患上重病,早早離開。這得不讓人匪夷所思,但仔細想想,其實並不是因為吃藥使「藥罐子」長壽,而是他們的健康意識很高,而且對疾病的了解程度比健康人更加高等原因,那麼,為什麼「藥罐子」更長壽?來看看他們有哪些秘訣呢?
  • 為什麼天天吃藥有人卻能長壽,「藥罐子」長壽的原因,你想像不到
    在我們的正常認知裡面,這一類人一定不會長壽,但是確實有一些「藥罐子」確實能夠比較長壽,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那些早早因病離世的人當中,大多數人在很多疾病的早期都不會有所發覺,而等到病症惡化,出現問題的時候再到醫院有可能已經晚了,所以這些人反而看起來健健康康什麼毛病都沒有卻不能長壽。為什麼天天吃藥的人能夠更長壽呢?
  • 為什麼「藥罐子」壽命會更長點?和健康人相比,有什麼優勢?
    在生活中,有一類人,總是生病,家裡面也經常會備上各式各樣的藥,這類人就被人稱之為「藥罐子」。他們每年是小病不斷,身體卻不會有啥大毛病,平均壽命也要比有些正常人好很多。這就令人奇怪了,為啥他們的壽命會更長一點呢?是不是經常吃藥,免疫力得到提高了?
  • 為什麼「藥罐子」的人反而比較容易長壽?今天,來告訴各位答案
    根據現代研究數據指出,經常吃藥的「藥罐子」,而其壽命很有可能會比其他人更長一些,也許何為會有所好奇,吃藥的不是應該身體非常虛弱嗎?他們的壽命到底是如何延長的?那麼為什麼「藥罐子」的人反而比較容易長壽?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比如:泡腳、用特定的中藥材泡開水來喝,比如:各種的健身等。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平日裡生活禁忌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婚嫁習俗:為什麼在結婚後,第三天新人要「回門」?
    而在農村裡面,百姓事講究的就是一個喜慶和大家圖個熱鬧,當然,但這樣的目的是人多越多越好,一個比較喜慶一點,說到結婚的話,在農村裡面習俗和規矩是比較非常多的,而當時大家為了圖個吉慶即便感覺規矩很多,但是依然還會遵守,因為這些規矩一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規矩不能不去遵守,而在現在的國內很多的農村地區都有著在結婚後的第三天新娘子領著新娘回娘家的習俗,這個習俗也被大家稱之為「回門」,你知道為什麼現在仍會有這麼一個習俗嗎
  • 農村習俗中,嫁女兒時娘家陪送什麼?壓箱底的是什麼,你知道嗎?
    由於彩禮太扎眼,所以吸引了大多數農民的目光,但事實是彩禮其實只是一部分,要想真正的把媳婦兒娶回來,農村男青年要付出的整體代價是彩禮的3到5倍才可以。對此有人說男青年娶媳婦兒本來就要給彩禮,準備房子,這些是農村的老習俗,古已有之。這樣說沒有明顯的毛病,但我想說的是農村的習俗可不只是針對男青年定的,嫁女兒時娘家也是要給陪送的。
  • 找對運動可打破藥罐子
    很多人認為,人老了就成了「藥罐子」,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鄧偉指出,其實未必,對於生活中常見的失眠、短期便秘、抑鬱等,通過一些針對性的運動,完全可以擺脫它們的困擾。  失眠——太極睡前練太極拳、太極劍等,能有效地改善睡眠,治療神經衰弱、健忘失眠、神志不寧等症。
  • 對於「藥罐子」月季花 家中一定要常備這幾種藥!
    很多人看到月季花的美照,就忍不住剁手買回家,種了之後才發現,死的死,傷的傷,殘的殘,栽花容易養花難,月季「藥罐子」、「肥婆子」的稱呼可不是浪得虛名,養花過程中需要嚴防病蟲害,方能等到花開,收穫美美的月季花。
  • 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有些俗語聽起來是一些非常顯而易見的道理,而有些俗語或者一些習俗,則需要我們細細體會,才能明白其背後的含義。比如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這些規矩可能仔細來看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卻流傳了上百年,我們來看一下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話。這話的意思就說,寧可把屋子借給別人辦喪事,也不能把屋子借給別人當婚房生孩子。大家都知道,對於人生來說,婚喪嫁娶都是必須要經歷的事情,也是人生的大事。過去的人非常重視這件事情,也非常注重這些事情上的一些細節,強調各種講究。
  • 農村有個習俗,家中有老人去世,3年裡不能貼對聯,這是啥講究?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農村的生活講究比城裡多。因為農村是個人情社會,各種各樣的生活習俗都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國幅員遼闊,風土民情這事很難「全國一致」。像是今天要說的這每年過年時候要貼的春聯,在有老人去世的時候,3年裡是不能貼春聯的,這裡面講究不少,您了解嗎?
  • 農村小孩過「百天」,都有哪些特色習俗?從帶「長命鎖」開始介紹
    現代社會中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地區,其實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這些古老的傳統習俗。筆者認為能夠經過大浪淘沙之後,始終出現在人們生活中的習俗,不僅具有一定文化寓意而且也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相比較於城市來說農村地區的各種習俗,不僅更加全面而且儀式感也比較強。就拿小孩子出生這件事情來講,不同地區都會有不一樣的文化習俗。
  • 大叔拿藥罐子鑑寶,稱家裡之前開藥鋪的,專家:來談談怎麼斷年代
    大叔的姥姥的姥姥家裡之前是開藥鋪的,家裡就有好幾個藥罐子,剛開始都沒有人把它們當做寶貝,一直在角落裡放著。有一次大叔在網上看到有一個罐子跟家裡角落的罐子很像,於是就把罐子放在網上展示。這不放還好,一放不得了,好多的賣家都出錢要這個藥罐子。
  • 農村結婚的習俗,為什麼要請人來「壓床」?
    農村裡結婚的時候有著諸多的講究,許多老輩子留下來的傳統依然流行。在農村結婚的時候有「壓床」的習俗,因為老家過去主要以睡火炕為主,也被人們稱為「壓炕」。至於這個習俗的由來大部分人都說不清了,只是一代代的傳下來的規矩。
  • 錦衣之下:作為行走的藥罐子,陸大人究竟把藥瓶子藏在哪裡了?
    《錦衣之下》之京城特警與小區片警的愛情故事中最讓你心動的是哪些環節呢?作為錦衣奶奶,最喜歡的還是陸大人對今夏的默默維護。 劇中有一些不起眼的小細節,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
  • 這種植物被人稱為糖罐子,價值珍貴,在農村常見,你注意過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自小便開始與這些野生植物打交道,可以說這些綠色植物從他們牙牙學語、意識懵懂的時候便開始看見這些植物,而生活在城市中的朋友,他們一般只有在出門旅遊的時候才能真正地感受到這些野生植物,可能對於這些朋友來說,每每接觸到這些大自然,他們身體會湧現一種說不出來的力量,這讓他們盡情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