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金融所張明:未來看好中國五個區域的發展

2021-01-10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1月10日,2021年第九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在上海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為「大變局和雙循環」。年會上,以《全球劇變下的雙循環發展格局》為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張明進行了主旨發言。

怎麼來看待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張明認為,可以分為兩塊:

第一塊是建立以內循環為主體的發展格局,有三大支柱:一是消費擴大消費升級,二是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三是要素自由流動和區域一體化。第二塊是怎麼實現內外互促,可以從貿易、金融、開放、等四個方面進行思考。

「消費擴大與消費升級,這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事情,怎麼實現呢?可以從需求和供給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從需求角度來講最關鍵的是要持續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因為中低收入群體的邊際消費傾向更高。」張明說。

至於如何提高呢,張明認為可以在五個方面進行改革。

「首先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方面提高居民收入的佔比,其次在居民內部再分配階段要通過一系列新的舉措來糾正收入分配失衡。」張明指出,不能把北上廣深當做中國,中國還有中西部,解決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非常重要,難度很大,任重道遠,但是不得不做。

第三個,就是房住不炒的政策一定要長期持續化;第四要取消戶籍制度,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第五要農地流轉,提高農民收入。

「所以說這五點,基於經濟學上的邏輯推出這幾點可以做的。在供給層面發展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歸根到底要把有消費需求,但是得不到優質資源供給的行業發展起來,教育、醫療、養老等。」張明說。

而對於產業結構升級與技術創新,張明認為促進國內技術創新光靠政府主導是不夠的,有三件事必須要做。

「一要加強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第二點就是要防止國進民退的重演,第三是教育理念必須要調整。」張明表示,過去我國擅長培養工程師,它是集體性、一致性的思維,未來要創新,需要提高思維的獨立性、創造性、批判性,過去中國的教育體系過去長期忽視了。

同時,張明認為,國內大循環第三個支柱——要素自由流動和區域一體化,非常重要。

「這可能是未來五到十年中國最重要的趨勢,一旦我們想推動要素在國內自由流動來塑造國內統一大市場,就必然會發生要素聚集和要素集中,因此未來有一些區域必將獲得更快的發展。」張明說。

張明表示,未來非常看好五個區域: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化程度最高,創新和金融是兩翼,中國板矽谷;長三角,國有、民營經濟發展非常均衡,而且是區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京津冀,雄安發展起來以後可能帶動河北相關地區的發展,成為科創中心和資源分配中心;鄭州、合肥、武漢,中國的大通道,高鐵時代最大的獲益者,未來會成為勾連其他四個區域的中間地區;西三角,相對而言科研研究能力比較強,而且人均人力資本成本比較低。

「未來這五個區域,五個城市三角形,15個城市會是未來中國發展最有前景的地方。這意味著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會進一步加劇。所有五個區域在胡煥庸線的東南,西部只有西三角,秦嶺淮河以北只有京津冀,如果未來允許要素自由流動,要承受一定階段內地區發展差異的拉大。」張明說。

而要構建內外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張明認為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貿易維度要打造國內版和國際版的驗證模式,國際版的驗證模式應該在RCEP的範圍內展開,在金融領域我們要開展新一輪人民幣國際化,核心要增強貨幣的計價功能和培養貨幣的真實需求;開放領域要把目前的自貿港、自貿區做實,同時加快金融開放的時候防範風險;機制領域,既要維護原有機制,同時推動新興市場主導的新的機制。」張明說。

相關焦點

  • 鵬都農牧董事長葛俊傑:農業現代化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肖偉近日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圍繞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對做好2021年及「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做出系統部署。1月7日,鵬都農牧董事長葛俊傑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從疫情影響、國際市場、區域布局、產業要素、企業願景等方面做出詳細解讀。
  • 連續多年「神預測」中國房價的社科院發文了!
    近日,連續6年「神預測」中國房價的社科院,再度對2021年房價進行了預測。而這一次它又給出了什麼答案呢?下面仔細看看。 2020年12月21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樓市調控:迎來曙光再出發》(以下簡稱《報告》)。
  • 未來中國矽谷:雄安崛起將改變中國區域經濟版圖
    「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八個字的背後昭示著雄安新區設立的意義。雄安新區的設立不僅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提升河北經濟的發展層次,更重要的是將改變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版圖。   建設雄安新區的三層深意   規劃建設雄安新區,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 大金融開放,中國市場更具吸引力
    滙豐銀行針對近1000家全球頂級機構投資者和大公司的調查顯示,62%的受訪者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將分配給中國的投資組合平均增加25%;在股權投資者中,有71%希望增加在中國的投資。瑞銀資產管理公司亞太區固定收益部主管海登·布裡斯科表示:「全球資金流入中國的速度正在加快,越來越多的客戶與我們溝通,許多客戶開始首次配置中國資產。」
  • 攜手泛亞共建區域新型金融合作機制
    原標題:攜手泛亞共建區域新型金融合作機制  「金融是區域經濟騰飛的引擎,是現代產業發展的命脈。」雲南省政府金融辦主任劉光溪一語道破了金融的重要性。他認為,推動區域合作的一個關鍵,就是要深化區域金融合作,實現區域內金融先行,刺激儲蓄和投資,加速資本積累與積聚,改進現有資本的構成,解決區域內經濟發展所需資本匱乏的問題。
  • 社科院發文預測中國房價,還會漲麼?
    據我了解:在2020年12月21日,社科院已經發文預測了2021的樓市房價!我仔細拜讀了這片巨著。我看到了裡面透露出來的4大重要信息!這4大信息或許會影響到2021年的寧波樓市。廣大寧波購房者和投資客們請細細品味一番!NO1:2021年房價平均漲幅在5%左右。NO2:商品房銷售面積繼續穩步增長,銷售面積再創歷史新高。
  • 世界經濟年中掃描:非洲內生動力增強 發展前景看好
    區域發展差異較大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對本報記者說,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今年繼續呈積極企穩態勢。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非洲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超過1000美元,中產階級隊伍不斷壯大,消費能力提高,市場潛力顯現。
  • 六大高手:堅定看好A股市場未來!
    我們主要看好兩類公司,一類是符合經濟轉型發展方向的「新經濟」公司,另一類是在存量調整中能夠勝出的「舊經濟」強者。(中國基金報)   上午的國慶大閱兵實在太激動人心了!
  • 江蘇社科院建院40周年暨華東六省一市社科院院長論壇舉行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供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王廣祿)11月18日,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建院40周年暨華東六省一市社科院院長論壇在南京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華東六省一市及遼寧、湖北、廣東、四川、陝西等地社會科學院、江蘇省委省政府相關部門和有關高校的專家學者近300人與會,共慶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建院40周年並圍繞
  • 九銀票據研究院:從上海票交所發展歷程看「十三五」中國票據市場發展
    以上海票交所為引領,中國票據研究中心、江西財經大學九銀票據研究院、中央財經大學雲票據研究中心、江西省金融學會票據專業委員會等票據專業研究機構在此期間相繼成立,加上先期成立的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票據專業委員會、中國銀行業協會票據專業委員會、中國城市金融學會票據專業委員會、上海市金融學會票據專業委員會都在源源不斷地為票據市場規劃發展、應用理論研究貢獻智慧力量。
  • ...到訪粵金所集團總裁張尚軍一行,共探高新科技發展賦能普惠金融
    座談交流會上,粵金所集團一行人員詳細介紹了其產品優勢以及未來項目規劃,讓人充分看到粵金所在財稅領域、渠道拓展、貸款審批、風險控制、貸後管理、不良催收及不良資產回收等方面的專業經驗,未來發展空間可謂十分巨大。
  • ...對上市公司發展前景看好及結合自身戰略發展需要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華圖山鼎(300492)提問, 想問下華圖宏陽投資有限公司用7.5億元收購貴公司30%股權,主要目的是做什麼?難道僅僅為了成為一年幾百萬利潤的山鼎設計的實際控制人嗎?
  • 引入金融活水 澎湃發展動力
    2019年浙江金控提出「1+3」綜合金融服務創新模式,以浙江金控牽頭創建的浙江省金控企業聯合會(簡稱浙江金聯)為「1」個協同載體,以「資本、數據、服務」為「3」個協同紐帶,縱向協同金控類公司、橫向協同參控股單位,推動政府資源、市場資源與區域資源「滾雪球」式集成,發揮規模效應、放大效應,強化財政金融政策協同作用。
  • 中國的金融穩定是如何實現的?
    但是,在回顧中國經濟改革發展成果的時候,大家通常很自豪的談論中國經濟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提及金融的時候很難有一種強有力的聲音來肯定中國金融的發展成就。是否,存在一個悖論?那麼,我們該如何評價中國的金融發展呢?我想就這個問題談談我的分析。
  • 博鰲金句|王海波:以產業數位化推動區域特色農產品的高質量發展 ...
    這個一年一度的中國農業界盛會,今年吸引了超過109個縣市區政府的相關領導及優秀企業家代表參與。今年的主題是「未來農業——產業升級,綠色發展」,與會嘉賓就目前農業議題分享真知灼見,並與與會嘉賓共同探討未來農業的最新發展,以及當前雙循環背景下農企所蘊含的機遇與挑戰。
  • 山姆會員商店看好在中國發展 6700萬家庭是潛在會員
    劉賢 攝 中新網重慶11月16日電 題:山姆會員商店看好在中國發展6700萬家庭是潛在會員 中新網記者 劉賢 「山姆非常看好未來在中國的發展。」山姆會員商店中國首席採購官張青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中國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高品質生活更加嚮往。
  • 廣州市社科院藍皮書斬獲全國皮書年會三項大獎
    其中,廣州市社科院研創的《廣州藍皮書:廣州社會發展報告(2019)》獲得優秀皮書獎一等獎,《廣州藍皮書:廣州創新型城市發展報告(2019)》獲得優秀皮書獎二等獎,《廣州藍皮書:廣州經濟發展報告(2019)》總報告《2018年廣州經濟形勢分析與2019年展望》獲全國優秀皮書報告獎一等獎。本次年會共有419部藍皮書參加優秀皮書獎的評選,共選出51部優秀皮書和40篇優秀皮書報告。
  • 全球最大對衝基金創始人:中國將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新華社倫敦1月11日電(記者孫曉玲)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雷·戴利奧日前表示,中國將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戴利奧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說,2020年對中國金融市場而言意義重大,新冠疫情危機凸顯中國經濟出色表現,促使大量投資流入中國。
  • 中芯國際深度報告:晶圓製造之路任重道遠 看好未來發展
    為了迎接半導體行業在國內的高速發展,公司近幾年產能擴張明顯,在大基金的助力下成立中芯北方、中芯南方,控股義大利Lfoundry,在天津及深圳相繼擴產,與長電科技(600584)合資成立中芯長電布局凸塊製造。均顯示出公司在半導體市場的戰略布局與對未來前景的看好。28nm製程在公司營收比重穩中有升,作為Cost/Gate成本計算中最優化的製程,28nm無疑是非常甜蜜的一個節點。
  • 金融活水賦能高質量發展
    歷經3年發展,小鎮已入駐投資機構263家、基金管理規模1747億元,入駐機構累計對外投資項目385個、投資金額173億元,成為我省金融改革創新的重要平臺。因勢謀變,著力打造重點產業2017年,湖南湘江新區積極響應省市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戰略部署,啟動建設湘江基金小鎮,為新區產業發展基金引進的投資機構提供物理空間,推動產城共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