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過天晴,我們總是可以看到很多的蝸牛出沒在路邊的草叢上。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蝸牛一般也就是一個指甲片那般大小,最大的也沒有我們的拳頭大。蝸牛作為一種雌雄同體、水陸兩棲的軟體動物,在全世界的種類達到了2.2萬種。相信很多朋友小時候都不知道部分蝸牛是可以食用的,直到某一次在電視美食節目當中看到了法國的名菜「焗蝸牛」。法國人喜歡吃蝸牛,並將其做成了一道世界名菜,五星級大廚製作而成的一盤焗蝸牛價格可不菲。
法國蝸牛呈全球形狀,重量一般是400克。頭部會有兩對觸角,眼睛長在較長的那一對觸角上。在它們緩慢前行的時候,會分泌出一種粘液,可以防止螞蟻或者其他昆蟲過來打擾它們。為什麼蝸牛在法國或者義大利等地區如此受歡迎呢?這是因為法國蝸牛含有極高的蛋白質。其蛋白質的含量不僅高於雞肉、羊肉,還高於牛肉,此外食用蝸牛並不容易長胖,因為其脂肪含量很低。此外法國蝸牛還含有各樣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對於一個體質並不是那麼好的人的來說,食用蝸牛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還有一些科學家認為多食用蝸牛對於女性有美容作用。
如今在各個國家的五星級餐廳當中也會有法國蝸牛這道名菜,可以說它已經成為了國際名菜。而同樣都是蝸牛,非洲的大蝸牛境地就沒有那麼好了。除了在非洲本土,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將非洲大蝸牛列入了「入侵物種」行列。一旦國家某一個地方出現了非洲大蝸牛的存在,立馬用各種方法將其全部趕盡殺絕。為什麼大家這麼不喜歡非洲大蝸牛呢?一是因為非洲大蝸牛的繁殖能力過於強大。它們一年可以產卵4次,每一次可以產下最多300粒卵。而只需要5個月的時間,這些剛出生的卵就可以發育成熟。此外,一隻大蝸牛正常情況下可以活9年的時間。
此外非洲大蝸牛是一種雜食性的動物,所以不管是農作物,還是果樹、蔬菜、花卉它們都會食用。有時候為了讓自己的外殼更為堅硬,它們需要攝入更多的鈣成分,非洲大蝸牛就會食用水泥。其次非洲大蝸牛危害的農作物可以高達500種,它們一旦來到某一片農地,幾乎在幾天之內這片農地的農作物就會被消滅。而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非洲大蝸牛還是眾多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它們會傳播鼠肺線蟲,如果人類不小心受到感染就會出現腦膜炎。曾經就有韓國的漁民食用了非洲大蝸牛之後,感染了腦炎。另外非洲大蝸牛身上還會攜帶深奧貓圓線蟲、脊形管圓線蟲、血吸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