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翠微山上逮蟈蟈

2021-01-09 力量時評

文/馬進彪

又到了金秋時節,這讓我想起了每年這個時候,上翠微山逮蟈蟈的事。

我從小就喜歡蟈蟈,愛聽它在山風裡的叫喚聲,隨著風,時近時遠,時大時小,飄忽不定的鳴叫,在山谷變成了千迴百轉的立體交響曲。曲子很簡單,永遠都是「蟈蟈蟈蟈」的平行音符,但風是拂動而不歇息的扇子,樹是欲靜而不能止的混音器,於是,平行的音符便有了綿柔的韻律。而這樣的韻律,既不會快,也不會慢,它總是讓人感到是在有意附和著人的自然呼吸,這種感覺令人舒服,令人順暢,像是在大自然中的天人合一。

說它是一種韻律,倒不如說它是一種氣息,因為,山風還攪拌起了十月裡的山花,野菊花,野百合,野紫荊,還有不知名的各種小花,這些都被山風攪動了起來。一邊是時近時遠的蟈蟈叫聲,一邊又是攪動山花之後的暗香浮動,一邊是耳朵裡的綿柔韻律,一邊又是鼻子裡的山花芬芳,還有那眼睛裡五顏六色的野花。這些疊加在一起,這種感受也就變成了視覺聽覺嗅覺的多重享受,而這讓人感覺到,蟈蟈就是灌木叢中最神秘的小精靈,是它的鳴叫才將這一切錯落有致地組合了起來,並調動起了人的多重互動感知。

但想逮只蟈蟈,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蟈蟈很靈敏,有一點動靜就會停止鳴叫,這讓人明明知道它就在附近,卻很難找到它。記得小時候,第一次到八大處翠微山上逮蟈蟈,臨走的時候,做好了那個年代最充分的準備,先把家裡小屋防蚊蠅用的細眼窗紗偷偷卸下來,捲成一個紗筒,為了不讓紗筒癟了,還劈了六根筷子架在兩頭,這就做成了一個能裝十幾隻蟈蟈的籠子,想像中這一上山起碼也能逮上十幾隻。而後,再把家裡做晚飯用的兩根黃瓜偷偷地拿上,聽大孩子們說,逮到蟈蟈不及時餵水性足的黃瓜,回家就變啞聲,不好聽了。之後,又到附近的農田裡偷了一大把倭瓜花,和幾個小紅辣椒,大孩子們還說過,吃過倭瓜花的蟈蟈活的時間長,如果蟈蟈能天天吃上倭瓜花,就能養過冬天,到春節也不會變老;而小紅辣椒越辣越好,是為了讓蟈蟈愛叫喚,蟈蟈吃了小紅辣椒,就像人一樣喜歡張大嘴巴出氣,這就是叫喚的勁。

與小夥伴一起興致勃勃滿懷希望地爬上了八大處翠微山,蟈蟈的叫聲倒是很多,但尋著叫聲找去,總也看不到蟈蟈,下翻下找,也不見蟈蟈蹤影。一個小夥伴說,應該蹲在剛才有叫聲的灌木叢下等著,不能動,一會蟈蟈自己就出來了。於是,幾個小夥伴一起蹲在了灌木叢下,但過了好長時間,還是不見蟈蟈出來,另一個小夥伴又說,這棵樹的蟈蟈已經跑了,還是另找個有叫聲的灌木叢吧。就這樣,換了十幾個灌木叢,也沒見到一隻蟈蟈。眼看天色漸晚,夥伴們商量再找最後一個灌木叢,爭取逮一隻回家。

不遠處,一叢灌木中發出了蟈蟈的叫聲,於是這也成了最後的一線希望。還沒走到灌木叢,蟈蟈就不叫了,於是我們又用起了「守株待蟈」的辦法。這次,約好了誰都不能發出一點聲音,爭取讓蟈蟈相信這沒人而自己出來。過了好長時間,草叢裡終於有了噝啦噝啦的聲音,大家很是興奮,我趕緊小心翼翼地準備好籠子,心想一定不能失掉這次機會。這聲音離其中的一個小夥伴最近,他身旁有一叢高些的草,聲音就在那叢草裡,大家想,這回可有希望啦。

那叢草裡,噝啦噝啦的聲音還在繼續,說明蟈蟈就在裡邊,從發出的動靜上聽,這隻蟈蟈的個頭一定不小,說不定就是一隻最好看的大青翡翠蟈蟈。那個小伴夥示意我靠近那叢草一些,他好幫助我展開籠子罩嚴那叢草,我慢慢地過去,並展開籠子,那個小夥伴也和我一起籠子嚴嚴實實地罩住了那叢草。心想,這回蟈蟈可跑不了啦,這時旁邊的幾個小夥伴都過來幫忙,想看一看這隻大青翡翠蟈蟈到底有多漂亮。於是大都伸出手去輕輕地拍籠子下面的那叢草,但就在這時,大家都被驚呆了,沒想到草叢裡拍出的竟是一條兩尺多長的大青蛇。於是大家叫喊著跑開了,我也沒敢拿那個偷家裡窗紗做的籠子就跑離了那棵灌木,連裝著兩根黃瓜的書包也不敢拿了。就是樣,那天的「守株待蟈」,變成了「守株待蛇」。

等回了家,爸媽早就下班到家了,他們發現小屋窗紗沒有了,筷子也少了一大半,做菜用的兩根黃瓜也沒有了,以為是有小偷來過,可怎麼也想不通,哪有專要窗紗筷子和黃瓜的小偷呀。後來看我回來了,就問我知道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只能把事情經過全盤招了,尤其是著重說了大青蛇的那一段。但這次爸媽沒揍我,爸媽說,如果沒有大青蛇那段險情惹人可憐,非揍扁我不可。不過,最令人興奮的是,爸爸答應我明天一起去那個地方,找回書包和窗紗,再順便逮幾隻蟈蟈回來,至於那兩根黃瓜,爸爸說也不抱什麼指望了。不過,爸爸還是對我做出了處罰,他讓我到院子裡的柳樹上,劈些手指粗細的柳枝下來,罰我做出三雙筷子,不做好,不讓睡覺。

第二天,和爸爸去了翠微山上的那個灌木叢,籠子還在,書包還在,只是裡面的黃瓜已經爬滿了山上特有的大螞蟻。在爸爸的指導下,和他一起真的逮到了好幾隻蟈蟈,從那次開始,逮蟈蟈就不再是難事。爸爸告訴我,逮蟈蟈必須要有耐心,才會在樹葉中辨認出蟈蟈的輪廓,樹枝再密,也有發現的機會。還告訴我,要是早晨逮蟈蟈,就要到向陽的那一面,蟈蟈早晨必須先接受陽光才能活動起來,所以這時的蟈蟈最好逮,看準了蟈蟈,雙手掌心空著,快速地往蟈蟈身上一合就行了,在樹叢裡,任何工具都是多餘。

今年十月國慶節,趁著天氣好,也去了趟八大處翠微山,這回逮了兩隻蟈蟈,現在還養得好好的,每天都餵它們蜂王精泡過的花生米,和鮮菜葉,也去花鳥魚蟲市場花高價買點倭瓜花,爭取讓它們叫喚到春節,這是每年秋冬過日子的一個重要部分。但這次上翠微山,並不全是為了逮蟈蟈,而只不過是借著逮蟈蟈,追憶一下過去的童年,更是為了重溫一下父母之愛。重陽節快要到了,願天堂的父母,能聽到這兩隻蟈蟈的叫聲;願蟈蟈的鳴叫聲,能像翠微山裡的山風,帶著綿柔的韻律和野菊花,野百合,野紫荊的芬芳,將這份溫情送向遠方。

相關焦點

  • 山西長子精衛湖國家溼地公園金秋時節現鸕鷀共舞
    山西長子精衛湖國家溼地公園金秋時節現鸕鷀共舞】文旅山西 金秋時節,萬物蕭瑟,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精衛湖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三十餘只鸕鷀的駐足停留。一排排暗黑色的鸕鷀或在湖面上嬉戲、或飛翔起舞、或探水覓食,形成蕭瑟之秋下別致的風景。
  • 金秋時節重慶城口滿山野生板慄等你來免費採摘
    特約通訊員 周宇供圖  華龍網9月28日6時30分訊(特約通訊員 周宇)金秋時節,巍峨的大巴山,秋葉繽紛,重慶城口滿山的板慄也裂開了口。  城口地處亞熱帶山地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冬長夏短,很適合板慄的生長。
  • 四川最大蟈蟈現身
    四川最大蟈蟈現身】有小時候逮過蟈蟈的嗎?你們見過的最大的蟈蟈有多大?近日,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博物館館長趙力在青城山發現了一隻體長8cm的巨型螽(zhōng)斯,也就是我們平時所稱的「蟈蟈」,比四川過去常見的螽斯大一倍,刷新四川最大螽斯記錄。
  • 四川最大蟈蟈現身
    四川最大蟈蟈現身】有小時候逮過蟈蟈的嗎?你們見過的最大的蟈蟈有多大?近日,四川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博物館館長趙力在青城山發現了一隻體長8cm的巨型螽(zhōng)斯,也就是我們平時所稱的「蟈蟈」,比四川過去常見的螽斯大一倍,刷新四川最大螽斯記錄。(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
  • 這種粉黛亂子草緣何成了金秋時節的「網紅」
    金秋時節,由於天氣的變化,很多的植物在低溫下都改變了顏色,有的呈現出一片的金黃,有的呈現出紅色,然而有一種草在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呈現出迷人的粉紅色,尤其是今年國慶期間很多的景點都有片片的粉紅花海,煞是迷人,同時也成為了今年花海景點的「網紅」,它就是粉黛亂子草。
  • 濟南有個蟈蟈狂,懷抱千隻蟈蟈上網直播
    「大家看這隻蟈蟈哈,顏色是翠綠色的,叫聲也特別好聽。」「你還要看哪一隻?我拿給你。」 5月25日,在濟南二環西路附近的一處建築裡,四五部手機對著一面牆的蟈蟈籠,上千隻蟈蟈叫聲此起彼伏。孟光寶通過直播興致勃勃地向網友介紹著。今年38歲的孟光寶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後去了一家保險公司,枯燥而又乏味的工作讓他很不順心。
  • 金秋時節不但有螃蟹的肥美還有它的鮮香,一眼辨公母,出鍋趁熱吃
    金秋時節不但有螃蟹的肥美還有它的鮮香,一眼辨公母,出鍋趁熱吃。金秋不吃螃蟹就吃它,怎樣辨公母,怎樣選更新鮮,分分鐘教會你。都說金秋時節是吃螃蟹的最佳時節,此時的螃蟹肉肥膏滿超級鮮香。沒錯,不管是河裡的河蟹,還是海裡的海蟹,亦或是湖裡的湖蟹,都是賣得最火的時候,同時還有一種帶殼的它在此時,也正是肉質最肥美的時候。它就是皮皮蝦,皮皮蝦生活在大海裡,大海裡的海鮮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字鮮。
  • 四川現巨型蟈蟈,刷新記錄
    」,對有逮蟈蟈經歷的人來說,它是童年記憶中的精靈。夜行性「蟈蟈」在樹幹產卵「這隻山地亞葉螽是夜行性的,白天躲在樹冠層裡,晚上才到樹幹上產卵,所以它的存在很少有人知道。」趙力發現它時,它正在一棵楠木樹的樹幹上,用產卵器鑽進樹皮產卵。
  • 金秋時節,我們約會吧!
    當秋晨的風霜憔悴了一地的黃花,鏡子裡的你已有秋霜覆上你的額頭當夕陽的流金,在林間跳躍金秋,它鋪開落葉的盛宴。在這個節日,我們約會吧!
  • 蟈蟈怎麼分辨公母 母蟈蟈是沒有發聲器
    對於眾多蟈蟈迷來說如何選擇一隻喜歡的蟈蟈是非常關心的,在選購蟈蟈前首先你就要了解你要跳的的是雄的還是雌的蟈蟈,那麼蟈蟈該怎麼分辨公母呢,下面就讓愛寵網的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蟈蟈怎麼分辨公母,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蟈蟈的叫聲
    >的蟈蟈落在花葉上,在喧鬧的都市,給人驚心悅目的感覺。記得童年時代,每到盛夏小夥伴們最喜愛抓蟈蟈.蟈蟈真可謂耳聰而目不明,它對外界的感知,幾乎全靠額上那對靈活自如的天線──觸鬚。但要發現並捉到它,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 四川發現8釐米巨型蟈蟈:溫順且吃素,被稱「溫柔的巨人」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供圖相比肉食性螽斯 它是「溫柔的巨人」螽斯,即平時所稱的「蟈蟈」,對有逮蟈蟈經歷的人來說,它是童年記憶中的精靈。趙力介紹,這隻蟈蟈屬於擬葉螽亞科Pseudophyllinae,隸屬於昆蟲綱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螽斯科Tettigoniidae。
  • 蟈蟈是害蟲還是益蟲?蟈蟈就是一種益蟲
    在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寵物越來越多,一些獵奇的寵物也開始逐漸進入大家的視線,就像是蟈蟈。可能有些新手對蟈蟈還不是很了解,蟈蟈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呢?下面就讓愛寵網的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不清楚的可以進來看看。蟈蟈是益蟲,大家一起來保護!
  • 雅俗共賞叫蟈蟈
    如果你有過捉蟈蟈的經歷,想必你終生不會忘記:蟈蟈感覺有人靠近,便不出聲,這時要屏息靜氣、耐心等待——等其再度發聲,看準位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背後突襲,用手掌猛撲上去,蟈蟈便乖乖成為俘虜。蟈蟈是人們喜愛的寵物,它與我們的結緣從原始社會末期大禹時代就開始了。在古文中,禹就是「蟲」,大禹是以禹蟲——蟈蟈來命名的,於是禹蟲便成了該氏族之圖騰,後世便以禹蟲的習性來崇拜、祭祀大禹。
  • 微距鏡頭下的蟈蟈
    朋友們對蟈蟈都不陌生吧?蟈蟈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現在成年人養蟈蟈的也不少,可是你近距離的觀察過蟈蟈嗎?蟈蟈跟蝗蟲不一樣,它只會跳不會飛,當你抓它的時候它會咬人,咬得還很疼。蟈蟈會叫,但是不是所有的蟈蟈都會叫,母蟈蟈不會叫,屁股後面有一個像牙籤一樣的尾巴(
  • 養蟈蟈哪好玩?那你得先看到大鞘的樣兒!(蟈蟈飼養一覽)
    (感謝北京大爺提供參考意見)因為各地環境不同,有溼有潮有乾燥有發黴,環境對蟈蟈影響極大,所以在養蟈蟈之前,必須先將飼養蟈蟈的籠洗淨消毒並日曬,這個籠最好是黑的,而且養也要從小開始——準備育蟲房。老話講就是小蟈蟈甭見風,就在屋裡養著;科學的說法是恆溫不超過28°,這蟈蟈就是冷養命長,稍微涼快點跟人一樣,越是乾燥溫度適宜,它長得越壯壽命越長。如果是有條件有耐心的,可以適當盤一盤蟈蟈的小籠,讓蟈蟈適應你的味道,避免開籠蟈蟈受驚飛走,這也是必須要有的「馴養」步驟。
  • 2020豐臺金秋文化旅遊季活動拉開帷幕
    打卡地NO.1 盧溝橋文化旅遊區之「曉月盧溝千年韻」 金秋時節,豐臺最具特色的打卡地,就要數有著800多年歷史的燕京八景之一的「盧溝曉月」了,這裡澗水如練,西山似黛,每當黎明斜月西沉之時,月色倒映水中,更顯明媚皎潔。國慶、中秋期間,盧溝橋文化旅遊區白天正常開放,夜間將不對外開放。
  • 蟈蟈選購,最重要的是底板!
    蟈蟈挑選特別注意兩點:一為膀子,它能決定蟈蟈叫聲的好壞,是鼾叫、亮叫,還是撕紙,全在於此;二為底板,這關係到蟈蟈壽命的長短,有的僅活個把月,有的則能活三五個月甚至更長,蟈蟈壽命固然與餵養有關,但更大程度還是因為底板的差異。
  • 青城山發現全身通綠超大帥蟈蟈 專家:系四川最大蟈蟈
    見過蟈蟈見過這麼大的蟈蟈沒?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介紹,當天晚上9點過,天上還在下雨,青城山山腳下一顆楠木樹上,一隻螽斯正一動不動地趴在樹幹上產卵,用鋒利如彎刀的產卵器刺進堅硬的樹皮。經過辨認,趙力確認這是比較稀有的山地亞葉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