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日本著名浮世繪鬼才畫家愛畫「社會貓」 歌川國芳「109」

2021-01-09 藝術寶庫美術

亞洲美術

日本美術

歌川國芳(うたがわ くによし,Utagawa Kuniyoshi,1798年-1861年)本名井草孫三郎,號一勇斎、朝桜樓,日本江戶時代人,是浮世繪歌川派晚期的大師之一。歌川國芳在浮世繪創作中最大的成就,在於開創豐富了武者繪這一題材,留下大量鬼怪畫,畫風繁雜,形象生動。歌川國芳充滿新奇想像的作品,也被認為是當今日本流行文化漫畫和紋身的靈感之源。

代表作品《浣女》。

《浣女》

1827年,歌川國芳根據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水滸傳》中108個梁山好漢的人物性格,生動地描繪出富有個性的典型人物肖像。英雄個個動態感十足,形象誇張,造型威武。人物的紋身刺繡圖案,線條細膩複雜,色彩豔麗,令他一舉成名。

《通俗水滸傳豪傑百八人 武松》

《通俗水滸傳豪傑百八人 朱仝》

他的早期作品多以民間故事與傳奇小說為題材,畫中人物動作誇張,構圖複雜,充滿張力。描繪內容是英雄好漢打怪除妖,懲惡揚善,伸張正義,非常熱血。《三國志豪傑傳》也是經典作品之一。

《三國志 關羽刮骨療傷》

《三國志 呂布》

30年代早期工於山水、40年代創作了大量的美人繪和武者繪。

歌川國芳以愛貓畫貓著稱,不僅家裡畫室到處養貓,連作畫時懷裡也抱著貓。歌川國芳有一本《貓書》,詳細描述自己養過的貓。

《驅鼠的貓》1841年

《貓之東海道五十三次》1850年

歌川國芳常常在畫面裡帶上貓:或坐或趴或睡或走或飛或吃,都是貓最平常的姿態,總是以旁觀者或參與者的角色,觀察審視著人類的世界。貓有時是配角,有時是主角。

《初雪戲遊》

《河豚》畫裡面的貓被創意成各種造型的日語平假名,組成河豚的日語字。

《河豚》1841年

《四隻不同姿態的貓》1861年

《群貓圖》

第一次看到某個畫家的《自畫像》,自己只有個背影,貓喧賓奪主正面對觀眾,並且幾隻貓姿態各異,還在那裡愜意地舔毛梳理毛髮。

《自畫像》

除了寫實的「貓繪」,歌川國芳還以擬人化的主角貓著稱。他對貓的姿態觀察細緻、筆觸敏銳。

描繪貓練習三味線的《貓之稽古》,日本樂器三味線使用貓皮蒙音箱。

《貓之稽古》

歌川國芳為了避開政府的審查,把貓擬人化,貓穿著人的衣服,做著人做的事情,以貓為載體來表現當時江戶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這些「貓人」的表情、動作跟現實中的人一模一樣,很有生活情趣。

但長著貓頭模樣的歌舞伎作品,也是違規的。日本政府對歌川國芳處以重罰,並把他逮捕入獄。出獄後,畫家日漸消沉,少有代表作品,質量下降。

《百物語》中的「貓和金魚」,1839年

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畫家的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

相關焦點

  • 浮世繪·歌川派|歌川豐國、歌川國芳、歌川國貞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 浮世繪|歌川國芳的吸貓指南
    在日本吸貓之風更是盛行,除了遍地開花的貓咖啡館,令人神往的貓島……眾多經典日漫也在赤裸裸地誘惑著世人,霓虹人民早就引領了吸貓熱潮!吸貓不只是現代產物,幾百年前的江戶時代,就有了扛起浮世繪「吸貓」大旗的領軍人物—歌川國芳。他常常「不經意」的在畫面裡帶上貓:或盤踞在角落裡,或試圖穿過畫面,或出現在背景中充當上帝視角。
  • 暮春的大阪,屬於浮世繪:從葛飾北齋看到鈴木春信、歌川國芳
    《見立三夕》之「定家」、「寂蓮」、「西行」,寶曆(1751-64)末期,鈴木春信《儘是金魚》,江戶時代,歌川國芳,私人藏品遙相呼應的是,在最近的佳士得紐約經典藝術周上,「日本及韓國藝術專場」以總成交額10,275,625美元落槌,此場共上拍151件作品,成交率高達81%。其中,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作品無疑是本場的亮點。
  • 浮世繪鬼才歌川國芳全集
    >  (1798~1861)  日本著名浮世繪畫家    歌川國芳在浮世繪創作中最大的成就  在於開創豐富了武者繪這一題材  歌川國芳1827年開始創作著名的水滸傳豪傑百八  威武繁複,細膩濃烈,大受歡迎  在當時的日本引爆了水滸傳風暴
  • 江戶時代的日本人有多愛寵物?看看浮世繪中的「動物繪」
    事實上,動物繪的大師不僅僅有歌川國芳,以美人繪著稱的鈴木春信、以風景繪聞名的歌川廣重等人也都曾多次執筆繪製動物繪。「貓」與「蝶」兩個字,單取讀音的話,分別與中文的「耄」和「耋」發音相似,也正好代指了「70歲」與「80 歲」。「耄耋」一詞在中文中含有「長壽」之意,貓蝶的組合便代表了福氣與吉祥。因此,這幅作品也被稱作是浮世繪中的吉祥畫。春信把含有中國氣息的元素帶入浮世繪中,在表現動物的同時, 也把浮世繪文化與中國文化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 美味的浮世繪展 歌川廣重大戰國芳
    本展將2013年登記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和食」與「浮世繪」相結合,不僅呈現浮世繪作為美術作品的魅力,還會著眼於浮世繪中的飲食場面,還原當時的料理和食譜,介紹在今日日本依然存在的江戶食文化的脈絡。展覽分為4章,共展出242點作品!
  • 當藝術家遇見特立獨行的貓時,歌川國芳說:它就是我的浮世繪
    是的,藝術家的心思神秘不可預測,而貓的行徑則像沒有固定答案的謎題;當兩者相遇相依,又會亮起什麼樣的藝術靈光?跟隨筆者一起了解一下日本的藝術家和貓星人的種種故事吧。(一),貓與大和民族的情緣日本社會中的貓,跟該文化和民族性有著極為深刻的關係。
  • 歌川國芳 | 貓
    歌川國芳 | 貓 歌川國芳
  • 歌川國芳:水滸浮世繪插畫
    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是比較早的插畫形態之一,主要對人們日常生活、風景,以及為一些小說進行配圖。歌川國芳(1798年~1861年)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浮世繪大師,他根據《水滸傳》中108位梁山好漢的人物性格,以浮世繪的形式繪製出了一系列水滸人物肖像,花瓣網紅人「ZhangHaoxiang」收集了這一系列作品。
  • 日本貓的生活:浮世繪裡的喵星人
    貓的生活:平木浮世繪藏品 紐約日本協會畫廊正在進行的「貓的生活:平木浮世繪藏品」展,第一場已經結束,第二場開始於4月29日,6月7日也將結束。這兩場展覽引來許多關注,其中有90件與貓相關的藝術品參展,包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漫畫、陶瓷與書籍等。
  • 歌川國芳都畫了些什麼:畫武士讓他功成名就,畫貓咪被重罰入獄
    日本的江戶時代,「浮世繪」盛行。浮世繪的表現形式是以線條和色塊為主,構圖複雜,色彩豔麗,對歐洲的印象派繪畫有很深的影響。梵谷、莫奈、德加等印象派大牛都是「浮世繪」的迷弟。浮世繪畫家中,歌川國芳是其中的佼佼者。
  • 日本浮世繪與妖怪
    說起浮世繪,很多人並不陌生,去吃日料的時候,隨處可見浮世繪掛畫。甚至西方的許多藝術家,如莫奈、凡高、高更、畢卡索等,都從浮世繪中汲取過靈感。比如凡高的名作《星夜》中的旋渦圖案就被認為是參考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
  • 浮世繪大師展在滬開幕 日本浮世繪席捲魔都
    因此,「浮世繪」又有入世行樂、人生如過眼煙雲之意,是體現市民趣味的繪畫。美人畫是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對華麗服飾的描繪,每一幅美人畫佔據畫面最大位置的莫過於美輪美奐的和服款式和圖紋。喜多川歌麿是空前絕後的美人畫大師,由他開創的美人半身像通過服飾、道具和細微的形象差異來表現不同的人物形態,達到了浮世繪美人畫的最高境界。東洲齋寫樂不僅以誇張的手法表現演員的形象與動態,更通過對個性的渲染展現其藝術品質、風格以及角色的內在精神,是浮世繪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 一種西方顏料拯救了日本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藝術的瑰寶,它細膩的畫風,豐富的題材,以及對於顏色選擇的考究,不僅增加了日本美術史的「厚度」,對西方美術史也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描繪風景,顏料必須具有大氣、雋永和深邃的特點,以往浮世繪著重於色彩的明快,對於厚重的顏料需求不大,然而在亟需轉型的關口,顏料種類的單調製約了浮世繪的「蛻變」。天無絕人之路,就在葛飾北齋因創作浮世繪風景畫缺少顏料的時候,一種西方的化學顏料傳入了日本,這就是「普魯士藍」。
  • 大藝術家 | 浮世繪其實是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歌川廣重,《東海道五十三次·莊野 白雨》歌川廣重,《富士三十六景》 人物作為浮世繪的兩大主要題材之一,在這個時期也沒有落下。歌川國芳接棒人物畫,愛畫人物、妖怪,畫風又邪又媚。「武者繪」在他筆下流行——「水滸」系列在日本掀起風潮。在此作為日本標誌性元素的武士不僅熱淚盈眶:我終於配擁有姓名了!
  • 浮世繪如何以俗世美重新定義了日本藝術
    置身於幽暗靜謐的1500平米展區,走過菱川師宣、鈴木春信、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東洲齋寫樂、歌川國芳、歌川廣重;走過再熟悉不過的《神奈川沖浪裏》《三世大谷鬼次之奴江戶兵衛》《吹玻璃管的姑娘》;偶爾經過的窗口,垂下了淡藍色窗簾,陽光溫柔地灑在這幅美輪美奐的江戶風情卷上。
  • 役者繪 帶你領略春畫之外的浮世繪
    作為一種最典型的描寫民間日常生活的藝術形式浮世繪成為當時日本藝術發展的新方向不僅受到中國木板年畫、古代仕女畫插圖等的深刻影響同時又融合了日本民間的藝術形式既代表平民的審美情趣又體現了日本民族雅致的特點浮世繪被後人理解為「虛浮世界的版畫」其最為主要的題材
  • 淺談日本浮世繪,曾影響梵谷莫奈,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賞析
    浮世繪,顧名思義是「浮世中的繪畫」,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8)興起的一種獨特民族特色的藝術。 「浮世」兩個字透露出來的核心思想更像在說:人生短暫無常,應及時行樂。因此70%以上內容是妓畫和伎畫,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
  • 浮世繪裡的七夕:短箋飄飄、詩意綿綿
    、喜多川歌麿、 東洲齋寫樂、 葛飾北齋、 歌川廣重並列為「浮世繪六大家」,他的「清長美人」式的美人畫十分出名。作為當時著名的浮世繪畫師,鈴木春信推動了浮世繪工藝方面的巨大進步。在世期間,他代表了當時的流行畫風,影響了一代畫師的繪畫風格,直到他過世後,這些畫家才逐漸找回個人風格。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擁有600多幅鈴木春信的作品,是館藏中的重要寶藏。
  • 除了春宮畫、美人畫、風景畫,浮世繪還有……
    歌川廣重-目黑千代池這些都只是我們了解到的浮世繪的冰山一角。作為日本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包含著很多不同的類別。原圖大開本,一勇齋國芳弘化四年至嘉永五年(1847—1852年),井筒屋版這幅是一勇齋國芳(歌川國芳)所作的上下繪,他故意將人物額頭上的皺紋、鼻孔和眉間的皺紋、頭髮和鬍鬚等畫得不易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