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美術
日本美術
歌川國芳(うたがわ くによし,Utagawa Kuniyoshi,1798年-1861年)本名井草孫三郎,號一勇斎、朝桜樓,日本江戶時代人,是浮世繪歌川派晚期的大師之一。歌川國芳在浮世繪創作中最大的成就,在於開創豐富了武者繪這一題材,留下大量鬼怪畫,畫風繁雜,形象生動。歌川國芳充滿新奇想像的作品,也被認為是當今日本流行文化漫畫和紋身的靈感之源。
代表作品《浣女》。
《浣女》
1827年,歌川國芳根據中國古典文學作品《水滸傳》中108個梁山好漢的人物性格,生動地描繪出富有個性的典型人物肖像。英雄個個動態感十足,形象誇張,造型威武。人物的紋身刺繡圖案,線條細膩複雜,色彩豔麗,令他一舉成名。
《通俗水滸傳豪傑百八人 武松》
《通俗水滸傳豪傑百八人 朱仝》
他的早期作品多以民間故事與傳奇小說為題材,畫中人物動作誇張,構圖複雜,充滿張力。描繪內容是英雄好漢打怪除妖,懲惡揚善,伸張正義,非常熱血。《三國志豪傑傳》也是經典作品之一。
《三國志 關羽刮骨療傷》
《三國志 呂布》
30年代早期工於山水、40年代創作了大量的美人繪和武者繪。
歌川國芳以愛貓畫貓著稱,不僅家裡畫室到處養貓,連作畫時懷裡也抱著貓。歌川國芳有一本《貓書》,詳細描述自己養過的貓。
《驅鼠的貓》1841年
《貓之東海道五十三次》1850年
歌川國芳常常在畫面裡帶上貓:或坐或趴或睡或走或飛或吃,都是貓最平常的姿態,總是以旁觀者或參與者的角色,觀察審視著人類的世界。貓有時是配角,有時是主角。
《初雪戲遊》
《河豚》畫裡面的貓被創意成各種造型的日語平假名,組成河豚的日語字。
《河豚》1841年
《四隻不同姿態的貓》1861年
《群貓圖》
第一次看到某個畫家的《自畫像》,自己只有個背影,貓喧賓奪主正面對觀眾,並且幾隻貓姿態各異,還在那裡愜意地舔毛梳理毛髮。
《自畫像》
除了寫實的「貓繪」,歌川國芳還以擬人化的主角貓著稱。他對貓的姿態觀察細緻、筆觸敏銳。
描繪貓練習三味線的《貓之稽古》,日本樂器三味線使用貓皮蒙音箱。
《貓之稽古》
歌川國芳為了避開政府的審查,把貓擬人化,貓穿著人的衣服,做著人做的事情,以貓為載體來表現當時江戶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這些「貓人」的表情、動作跟現實中的人一模一樣,很有生活情趣。
但長著貓頭模樣的歌舞伎作品,也是違規的。日本政府對歌川國芳處以重罰,並把他逮捕入獄。出獄後,畫家日漸消沉,少有代表作品,質量下降。
《百物語》中的「貓和金魚」,1839年
日本世俗美術時代畫家的介紹,詳見本公眾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