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想看鳥兒的繁殖過程,一居民用撿到的白膠桶窗外做鳥窩

2020-12-05 手養鳥之家

相信現在很多喜歡養鳥的朋友們在這個季節都體會到了鳥兒繁殖的樂趣。但是也有很多喜歡養鳥的朋友因為沒時間在家養鳥,而無緣體會其中的神奇與快樂。

不過,世界上總是不缺有大膽的想法之人,這不,小區有一居民自己沒有養鳥,但為了想看鳥兒的繁殖過程,竟然用白膠桶在窗外做了一個鳥窩。

下面(圖1)就是這位喜歡鳥的朋友自製鳥窩。這還是他在馬路上撿的一個廢棄白膠桶,他把開口弄大,稍微的整理了一下,就成了一個簡易的鳥窩,用鐵絲把它綁牢到窗外,並在桶的上端開一小口安裝了一個汽車上用的記錄儀來觀察。還別說,看上去真能還能遮風擋雨!

圖1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沒過幾天就拍到了有一隻百舌鳥(圖2)來試探居住的環境。看上去好像對這裡很滿意,還在裡面多呆了一會,可能是想先感受一下家的溫暖吧!

圖2

就在這位朋友出差兩周回來後一看,居然已經下了一個卵了,這可真是意外的驚喜啊。而且鳥窩好像還很潮,居然長出了草來(圖3),不過看上去更美觀了。

圖3

五天後,鳥窩裡的蛋居然達到了6個之多(圖4),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鳥媽媽看著還是非常精神的,每天進進出出的,好像在釋放自己的喜悅之情。

圖4

終於鳥媽媽開始進入了孵化階段(圖5),不過它好像很警惕地樣子,不停地瞅著記錄儀。作為一位即將成為媽媽的鳥兒警覺性還是蠻高的。

圖5

孵化階段總是枯燥和勞累的。幸好這對鳥夫妻(圖6)可以互相照應。這不,鳥爸爸擔心鳥媽媽的身體,去野外找了一隻鮮美的蟲子回來給自己的妻子吃,看得出這是一個稱職的丈夫。

圖6

在這對鳥兒的辛苦孵化下,總是第一隻寶寶出殼了,兩隻奇鳥都在好奇的看著這隻剛出生的小生命(圖7)。眼裡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圖7

小鳥出殼後,親鳥就更勤勞了,除了每天要找到自己能夠吃的食物,還要多給小寶寶們尋到足夠的美味。這不鳥媽媽找到了一隻蚯蚓(圖8)趕忙給自己的孩子叼回來。

圖8

經過將近1個月的餵養,小鳥已經長大啦!時常站在鳥窩口旁四處張望(圖9),期盼著鳥媽媽能早點回來。

圖9

鳥媽媽總算回來了,並且帶回來鮮美的食物,小鳥兒已經迫不及待地張開嘴等待美食入口(圖10)。

圖10

美好的幸福總是短暫的,漸漸地小鳥已經長大了,羽翼也已豐滿,是時候開始自己的新生活了。除了鳥媽媽還偶爾回來看看曾經溫暖的鳥窩,小鳥卻再也沒回來過。當鳥媽媽轉身離去的那一刻(圖11),也許這是最後一次回來了吧。

圖11

這位愛好鳥的朋友,雖然沒時間養鳥,但是卻用這個方法目睹了鳥兒繁殖的整個過程,固然最後有點傷感,而傷感的結局總是帶著一些美好。祝願它們能夠平安幸福地生活下去吧。

相關焦點

  • 高郵湖邵伯湖鳥窩被衝走 上萬鳥兒「重建家園」
    向家富 攝高郵湖、邵伯湖,是揚州的重要溼地資源,這裡是很多鳥類的棲息繁殖地。近段時間以來,由於洩洪原因,湖上數千窩鳥蛋被大水衝走。而讓人感動的是,在「家園」被毀後,這些鳥兒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忙著「重建家園」。1高郵湖邵伯湖是須浮鷗等鳥兒的棲息繁殖基地高郵湖和邵伯湖上,夏季最多的鳥兒,當數須浮鷗。
  • 攝像機記錄下鳥兒繁殖過程
    金陵晚報記者 錢建芬 王國俊 實習生 湯愛珍  金陵晚報報導「築巢——產蛋——孵鳥」,家住高淳鬧市區的王女士自從發現兩隻野鳥在家中陽臺上築巢後,就開始用攝像機記錄下鳥兒繁殖期間的一舉一動。「我要一直拍到小鳥兒出生。」王女士說。  王女士家住高淳縣大豐路8號。
  • 說鳥兒聲音最動聽的,與拆鳥窩的是一夥的
    勸各位不要打枝頭上的鳥兒,幼鳥還在巢中等待母親的歸來。詩仙的勸誡可謂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感動天,感動天,偏偏感動不了有些鳥人,幹起了仗勢欺鳥的不法之事。如今,正是鳥類繁殖的關鍵時期,拆掉鳥窩勢必會對鳥類的生存和繁衍造成危害。
  • 窗外鳥窩裡有兩枚鳥蛋,鳥媽鳥爸不著家急壞房主
    楚天都市報5月20日訊(記者劉毅)最近,家住洪山的黃先生有點著急,不為別的, 他發現窗外有一個鳥窩,而且窩裡有兩枚鳥蛋,可就是不見鳥媽媽,鳥爸爸。黃先生說,他家在大城小院小區,兩天前,他突然發現自家臥室窗外有一個鳥窩,裡面還有兩枚鳥蛋。
  • 金毛撿到小麻雀,主人用狗毛給麻雀做鳥窩,狗狗接下來舉動暖心了
    女兒才七歲大,正是童心瀰漫的年齡,看到小麻雀後就覺得很可憐,把它捧在手心給阿凡看,阿凡見周圍也沒有樹木,只有路邊青草,如果鳥兒一直不會飛翔的話很可能遇到危險。阿凡和女兒也不遛狗了,憋在家裡一整天的金毛也不撒嬌出去玩了,趕緊帶著麻雀回了家。
  • 男子野外發現一個奇怪鳥窩,鳥兒的反應,讓人喜不自勝
    澳大利亞的一名男子在山上採山珍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鳥窩。男子非常高興,沒想到不勞而獲地撿到這麼多水果於是男子便把鳥窩裡的水果收集起來準備拿走。鳥兒回來後,有點懵了,發現自己的水果少了之後表現出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 鳥兒銜草築巢|為了安居,誰這一生沒當過房奴?
    不待細看,鳥窩一晃不見了。我目不轉睛的繼續盯著路邊的樹,這一看,果然象發現了新大陸,其他樹上也有鳥窩,而那離高速路稍遠些的樹上竟一個鳥窩也沒有,莫非這鳥兒把家安在路邊是為了熱鬧?想想也不對,鳥兒把窩做這裡,應該是為了安全,這裡雖然車多,但車上的人也傷害不到它們,一年四季除了冬天鳥窩會露出來,其他三季鳥窩都藏樹葉間,隱蔽得很。
  • 回顧:這個日本人為了體驗蛇蛻皮的過程,將自己全身塗滿了白膠
    之前在日本,有這麼一位叫做「中野嶽」的藝術家,因為想要展現「蛻皮」的藝術,竟然腦洞大開,開始了「自我蛻皮」的過程。在自然界中,許多動物都會「蛻皮」,像是蛇、鱷魚、蜥蜴等等。於是中野嶽常常在想,如果人類也會蛻皮,會是怎麼樣的呢?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的中野嶽,很快就把「蛻皮」這個主題,定為新的藝術創作題材。說幹就幹,他準備了大量木工用的白膠,準備製作類似的蛻皮效果。
  • 為什麼一旦鳥窩被觸及或者被破壞,鳥兒就會棄窩?看完知道了!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為什麼一旦鳥窩被觸及或者被破壞,鳥兒就會棄窩?看完知道了!既然自己的鳥巢被破壞的話,鳥兒就會放棄巢穴,為什麼一旦鳥窩被觸及或者被破壞,鳥兒就會棄窩?看完總算是知道了!其實一旦鳥兒察覺到危險的存在,他們就會變得特別的警惕,就像受傷的小動物,要時刻關注著周圍的環境,生怕受到一點點的危險,特別是有小燕子的時候,作為小燕子的母親就會特別的警惕,不僅怕自己受到傷害,更怕自己的孩子會受到人們的傷害。
  • 「噓,別驚著它」 鳥兒叼著枝條在空調機縫隙裡搭窩、孵蛋
    窗外的鳥兒「咕咕咕」地叫了一多月,幾天前才看到有隻小鳥叼著枝條飛到窗外的空調外機上,悄悄在這裡搭了窩還孵了小鳥寶寶。「我小外孫女今年馬上14歲,前段時間在家裡上網課,有天上午她突然喊我,說老能聽到窗外有咕咕的鳥叫聲,我以為是誰家養的鴿子,想把它趕走,但外孫女不忍心,說不影響她學習,讓我別趕走鳥鳥。」68歲的張會玲說,後來就沒再理會窗外的鳥叫。4月20日上午,張會玲在廚房看到,有一隻小鳥叼著一根細枝條從遠處飛過來,落在了外孫女房間外的空調外機上。
  • 為什麼鳥窩都是露天的?一旦下雨怎麼辦?看完漲知識了
    為什麼鳥窩都是露天的?一旦下雨怎麼辦?看完漲知識了大多數的鳥兒都會在樹上建築一個鳥窩,這樣一來,它們也就有了一個居住之所。但是見過鳥窩的人就會發現,鳥窩的開口多數都是朝上的,那為什麼鳥窩都是露天的呢?一旦下雨怎麼辦?看完長知識了,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撿到小鳥怎麼辦?咱們幫他找媽媽吧~
    每年的春夏是鳥兒繁殖的季節,在這個季節你可以輕易撿到的沒有明顯傷病的鳥兒很有可能就是幼雛。
  • 徐州4年級學生記錄鳥兒繁育過程,被老師當課件
    沒想到,科學老師用聶明遠採集的素材做成了課件,上了兩節課……   4月初的一天,還沒開學的聶明遠,意外發現自家南陽臺外的水泥臺子上,有一個鳥窩的雛形,之後慢慢變大、完善,最終變成一個真正的鳥窩。家住新城區漢源國際華城的聶明遠小朋友,第一次這麼近距離接觸到鳥窩,他十分好奇,趕緊喊來了媽媽一起看。
  • 如何用稻草編織鳥窩 給動物送去冬日溫情
    昨日,在上海動物園舉行的今年最後一期自然課堂上,孩子和家長們走進動物園觀察那些冬日裡的溫情:兩棲爬行館內,揚子鱷在暖氣房裡冬眠;鵜鶘島上,鵜鶘正用飼養員送去的稻草築巢,準備繁衍後代;大猩猩則在空調房裡舒服地吃吃睡睡耍耍。
  • 他們頂著大太陽,竟是為了尋找鳥巢給鳥兒造新房子
    鄭之超 攝草長鶯飛的時節,正是鳥兒繁殖和築巢最集中的時候,但是這些鳥窩的材料裡也可能混著鐵絲、銅絲等含有金屬的導電物質,這些物質一旦接觸到帶電導線,就會引起線路跳閘,就算沒有金屬物體,遇到雨天,導線也容易對樹枝、碎屑等進行放電,形成單相接地等故障,對電力線路及設備的安全運行帶來隱患。
  • 很多鳥窩都露天朝上,遇到下雨天怎麼辦?看完解開多年疑惑
    相信很多人都見過鳥窩吧,在印象中,除了燕子的窩是建在屋簷下的,很多鳥兒會把巢築在枝繁葉茂的樹上,且開口朝上像個碗一樣。那麼為什麼鳥窩大都是開口朝上的,遇到下雨天怎麼辦呢?鳥窩豈不是要變成一個接水的碗,這還怎麼住鳥啊,怎麼就不見一個有屋頂的巢呢?
  • 很多鳥窩都是窩口朝上,鳥兒不怕被雨淋溼嗎?網友:長見識了
    眾所周知,很多鳥兒都將鳥窩建在樹上,然後窩口的開口朝上,它們難道不怕被淋溼嗎?下面,大家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鳥窩的窩口之所以朝上,其實是科學依據的。首先,鳥窩窩口向上與地球引力息息相關,由這一特點構成的鳥窩結構更穩固,更結實耐用。並且在雛鳥生長期間,向上的窩口鳥蛋不會輕易掉落,而且有利於鳥類餵食。
  • 烏鶇繁殖過程:從修建鳥窩到產蛋全記錄,百舌鳥營建鳥巢和產鳥蛋
    基本過程為修建鳥窩-產蛋-孵蛋-孵化-育雛-出飛。下面的圖片,詳細記錄了烏鶇修建鳥窩到產蛋的過程。2020年5月10日,烏鶇開始選中了圖中的花盆,在裡面刨出了一個鳥窩狀的坑。至5月11日,鳥窩的地基(即圖中的坑)建築完畢。2020年5月12日,開始建巢。打好地基後,就進入鳥窩的修建階段。
  • 鐵絲做「鳥窩」 能把鳥趕跑
    為了更有力地保證供電線路安全,鐵路運行暢通,廈門供電段今年前4個月累計安裝了1636處驅鳥刺,另外64處驅鳥刺也將在5月底前安裝到位,今年成為驅鳥刺安裝最多的一年。廈門供電段工作人員表示,因為高鐵沿線的接觸網支柱海拔高,又堅固耐用,特別受鳥兒們青睞,成了它們安家的最佳場所。
  • 他在樓頂安裝餵鳥器 請鳥兒來「做客」
    ■社區居民家門口有鳥窩。 林慶鑫一家人都愛鳥兒,樓頂種了花草,容易引來螞蟻,需要消殺。為了避免鳥兒誤食消殺藥物,一家人商量,不投放消殺螞蟻的藥物,而是用畫筆來觸殺。頂層露臺裝了雨披和不鏽鋼柵欄,因為擔心鳥兒飛來會撞上玻璃,林慶鑫就沒在柵欄上裝玻璃,方便鳥兒自由飛行。 天氣漸漸涼了,林慶鑫說,他準備再買一個鳥屋掛在樓頂,裡面配些保暖的木屑等,如果鳥兒有需要,也可以在裡面歇息。